❶ 學書法的好處
第一、學習書法可以提升人們的審美水平審美,就是對一件事物的看法,而這種看法並不是一眼看上去就能看透的,如果我們有了對書法的審美能力之後,看等一切事物都是一個道理。書法中的審美能力存在於哪些地方?
一是字形的精美之上,字形好看與否,也是一個人書寫能力與審美能力的綜合判斷;
二是章法之美,章法從大的方面說就是排兵布陣,排列得好,整個氣息就好;
三是點畫之美,點畫是構成字形與章法的基礎,點畫寫得精緻,對於字形的美都是有好處的。因此,做到上述幾點,人們的審美能力也會逐漸提升。
❷ 有20種職業可以使人長壽,書法家名列榜首
點上方藍字可免費訂閱關注 ——————江蘇書協—————— 中國書畫可以養生,書畫藝術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是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醫學專家研究結論表明,在可使人長壽的二十種職業中,書法家名列榜首,而畫家也在其中。我國歷代的書畫名家都普遍高壽,他(她)們逢世時大都意氣風發,童顏常駐,神采奕奕,長壽永年,用精彩的一生應驗著書畫養生的妙用。 欣賞完下面這些高壽書畫家們舒心的名作,相信大家也不難理解,他們為何能得如此長壽了吧!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人均壽命39—46歲 鍾繇,79歲 (151年~230年) 鍾繇《宣示表》 故宮博物院藏 三國的鍾繇被世人成為「 」楷書鼻祖」。他的小楷體勢微扁,行間茂密,點畫厚重,筆法清勁,醇古簡靜,富有一種自然質朴的意味。據說,鍾繇小時候跟隨劉勝去抱犢山,習了三年書法,練習書法的過程讓他保持了心情平靜,耳清目明,達到了修身、養心、養性的效果。而飲食上,他偏愛水煮,能減輕腸道負擔。這樣心身都得到絕佳的調養,焉能不長壽乎! 衛夫人,77歲 (272年~349年) 衛夫人小楷《古名姬帖》 衛夫人,晉代著名書法家,師承鍾繇,妙傳其法。衛夫人是「 」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衛夫人教羲之時,說「 」點」要如高峰墜石、「 」一州團」要似千里陣雲、「 」豎」要像萬歲枯藤。理解重量與速度、學習開闊的胸懷、知道強韌的堅持,然後把這些感覺運用到書法甚至為人處事中,衛夫人真可謂書法得道之人。後人若能真正做到如此境界,一生獲益的豈止是書法和長壽! 隋、唐代 人均壽命43—47歲 歐陽詢,84歲 (557年~641年) 歐陽詢《仲尼夢奠帖》 唐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 」唐人楷書第一」。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為「 」歐體」。《夢奠帖》可謂歐體楷書的登峰造極之作。 虞世南,80歲 (558年~638年)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虞世南是唐朝政治人物、文學家、詩人、書法家。虞世南書法繼承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傳統,外柔內剛,筆致圓融沖和而有遒麗之氣。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並稱唐初四大書家。虞世南作書不擇紙筆,卻很注意坐立姿勢和運腕方法。他認為,只要姿勢正確,手腕輕虛,即使是粗紙,禿筆,信手拈來也能揮灑自如,別出新意。 賀知章,85歲 (約659年~約744年) 賀知章《孝經》曾於上海博物館展出 「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相信大家都是通過這首詩認識唐代文人賀知章的。其實,賀知章雖以詩聞名,然也喜書法,功底更是不賴!他和張旭交往甚密,被人以「 」賀張」稱之,書法自然精絕!賀典型性格特徵,就是曠達豪放,不拘小節,還自號「 」四明狂客」,自然也有利於長壽。 顏真卿,76歲 (709年~785年) 顏真卿 《祭侄文稿》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祭侄文稿》號稱「 」天下第二行書」。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端莊雄偉。他的行書遒勁鬱勃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 柳公權,87歲 (778年~865年) 柳公權《玄秘塔碑》 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柳公權書法以楷書著稿衫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 」楷書四大家」。柳公權的楷書能達到清淡的藝術境界,於養生是具有很明顯的效果的。清,即清凈恬適,乃道家修持的最高境界;淡,即淡薄無為,亦佛家修持的聖境。柳公權潛心修書的純凈思想,可以說與中國自古的養生理論「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內涵是完全一致的。 宋代 人均壽命41—52歲 陸游,85歲 (1125年~1210年) 陸游草書《自書詩卷》 陸游是南宋著名詩人、詞人。與王安石、蘇軾、黃庭堅並稱「 」宋代四大詩人」,又與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合稱「 」南宋四大家」。陸游草書《自書詩卷》全卷筆墨酣暢,瀟灑遒勁,氣勢磅礴。卷中字形大小、筆畫輕重變化很大,運筆時而飛旋,時而凝重,似造化在胸,隨手變化,令人目不冊敬橘暇接。 明代 人均壽命46—56歲 沈周,82歲 (1427年~1509年) 沈周 《廬山高圖》 紙本設色 193.8×98.1公分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沈周自題《為祝淇作山水軸》 絹本 浙江省博物館藏 沈周(公元1427年~公元1509年),明代傑出書畫家。他是明代中期文人畫「 」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 」明四家」。 文徵明,89歲 (1470年~1559年) 文徵明 小楷《草堂十志》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 《喬松疊嶺》 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 」明四家」(「 」吳門四家」)。在他同時代的畫家中,文徵明是最高壽的一位。他的長壽,除了來自於藝術的滋養,還與他善於養生不無關系。他是一個生活的極簡主義者,早飯是一些剛做好的餅餌之類。中餐他會喝一點酒,量不多,也就兩小杯,如果談話興致上來了,再添兩小杯,再加是無論如何不肯了。晚餐吃麵食或者米飯,無酒,就寢前再食二小甌米粥,長年如是,幾乎雷打不動。更奇葩的是,文徵明過了五十歲文徵明就戒絕性生活了,原因是要把全副精力投入到了水墨生涯中去,好友唐寅、錢同愛每每要與他開一些 *** 意味的玩笑,最後文徵明總是招架不住落荒而逃。 董其昌,81歲 (1555年~1636年) 董其昌 行書《不自棄文》 手卷 董其昌 山水畫《林泉清幽圖》 立軸 董其昌,明代著名書畫家,擅畫山水,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盪;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為「 」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傅山,77歲 (1607年~1684年) 傅山《草書風磴吹陰雪五律詩》軸 綾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傅山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 」傅山的小楷最精,極為古拙,然不多作,一般多以草書應人求索,但他的草書也沒有一點塵俗氣,外表飄逸內涵倔強,正象他的為人。」 朱耷,80歲 (1626年~1706年) 朱耷 《行書題畫詩軸》 紙本 77.9X166.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 《古木幽亭》 朱耷,即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畫家。性情孤傲倔強,行為狂怪,以詩書畫發泄其悲憤抑鬱之情。他的山水畫筆墨質朴雄健,意境荒涼寂寥。亦長於書法,擅行、草書,宗法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董其昌等,以禿筆作書,風格流暢秀健。 清代 清前期人均壽命45—51歲 清後期人均壽命31—34歲 乾隆,88歲 (1711年~1799年) 《行書鳳凰清聽軸》紙本 乾隆自幼就接受漢族傳統文化教育,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無一不精。除了愛書畫,清乾隆皇帝活了88歲,也得益於他三字養生口訣:齒常叩,津常咽,鼻常揉,腿常運,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語,飲勿醉,色勿迷。這也就是中醫上所說的「 」九常」養生法。 劉墉(劉羅鍋),85歲 (1719年~1804年) 劉墉 書法 劉墉,清代書畫家、政治家。一生書法曾經數度變化,年輕時珠圓玉潤,中年筆力雄健,到晚年則趨於平淡。劉墉善於用書法修身養性,陶冶文心。他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神遊八極,心清氣爽,呼吸舒愉,動靜結合,筆下生力,墨里增神。練習書法時,人進入一種超脫的境界,通過屈臂伸手,肩肘運動,也可得到柔和的全身鍛煉。 翁方綱,85歲 (1733年~1818年) 翁方綱 書法 翁方綱(1733~1818), 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其行書是典型的傳統帖學風格。連貫柔和,不急不躁,循規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風范。 阮元,85歲 (1764年~1849年) 阮元 書法 阮元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近現代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 人均壽命50歲左右, 1978年後人均壽命67歲—77歲 吳昌碩,83歲 (1844年~1927年) 1924年作篆書八言聯對聯 吳昌碩 花卉 吳昌碩為中國近、現代書畫藝術發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 」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蒲華、虛谷齊名為「 」清末海派四大家」。 齊白石,93歲 (1864年~1957年) 齊白石 書法 齊白石 《步步高升》 齊白石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齊白石養生有獨到之處,歸納為「 」養生五絕」,即:一「 」七戒」,二「 」八不」,三「 」喝茶」,四「 」食之有道」,五「 」拉二胡」。「 」七戒」中的戒空度,就是在說人生不學,苦混一天。故白石老人每天繪畫不止,不讓時光虛度,他逝世前一年仍作畫600餘幅。 黃賓虹,90歲 (1865年~1955年) 黃賓虹 書法 黃賓虹 《富春秋色》 黃賓虹為近現代著名畫家、學者。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早年受「 」新安畫派」影響,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 」白賓虹」;八十歲後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為「 」黑賓虹」。90歲的一代國畫大師黃賓虹認可道家的養生哲學,他認為:道家養生講究養性、養氣、主靜和制欲,正和國畫養生同源同理。賓虹大師「 」依道」養生,因此壽至耄耋。 何香凝,98歲 (1878年~1972年) 何香凝書法 何香凝 山水畫 她的山水花鳥,筆致圓渾細膩,色彩古艷雅逸,意態生動。她的畫畫早年受日本畫風的影響,動物栩栩如生,造型准確,具有很強的寫實功夫。畫 *** 運用留白,不著筆墨,給人以開闊的境界。真可謂筆墨精到,功力不凡。 於右任,85歲 (1879年~1964年) 於右任 書法 於右任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常有友人問他高壽的養生之道,他總是指指客廳牆上高懸的那副字畫,笑而不言。 那是一副寫意的蓮花圖,旁邊是一副對聯: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橫批:如意。 朱屺瞻,104歲 (1892年~1996年) 朱屺瞻 《銀塘春意》 朱屺瞻算是中國畫壇里的年長老壽星,他創作繼承傳統,融會中西,致力創新,所作筆墨雄勁,氣勢磅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個人風格。 郭沫若,86歲 (1892年~1978年) 郭沫若 書法 郭沫若書法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以「 」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為執筆八字要訣。郭沫若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韻味無窮;其楷書作品雖然留存不多,卻尤見功力,氣貫筆端,形神兼備。郭老的長壽秘訣,與習書法、堅持常年 *** 以及講究科學的養生飲食方法都分不開。 劉海粟,98歲 (1896年~1994年) 劉海粟 黃山奇峰圖 劉海粟 1978年作 天平觀朝暉 劉海粟為中國著名畫家,早年習油畫,蒼古沉雄,兼作國畫,線條有鋼筋鐵骨之力;後潛心於潑墨法,筆飛墨舞,氣魄過人;晚年運用潑彩法,色彩絢麗,氣格雄渾。劉海粟老人,直到晚年仍然面色紅潤,思維敏捷。有人向其求教長壽秘訣,劉老總結了四「 」得」口訣,即放得下,吃得進,拉得出,睡得著。 林散之,91歲 (1898年~1989年) 林散之 書法行書四言聯 1980年作 來自《林散之書畫集》(文物出版社) 林散之 書法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林散之被譽為當代草聖,是詩、書、畫三絕的藝壇大家,其山水畫尤為海內外所敬服。林散之論書有「 」筆從曲處還求直,意入圓時更覺方」句,這一筆法原理來自黃賓虹對他的指教與影響。他自師從黃賓虹後,不僅畫入其門,書亦得其法。論林先生長壽,除了源於用來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書畫,還得益於晚年雙耳失聰,故減少外出與諸事的干擾,從而帶來了心靜不煩的生活狀態和「 」每日三睡」的規律作息。 張大千,84歲 (1899年~1983年) 張大千《隸書年少將軍七言聯》 紙本 1932年 上海博物館藏 張大千 《湖光山色》 張大千,中國著名潑墨畫家,書法家。被西方藝壇贊為「 」東方之筆」,又被稱為「 」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大千先生認為:書畫是一種在紙上進行的氣功和太極拳。因為在習字作畫前,首先需要排除雜念,意守丹田。「 」先默靜思」,凈化心靈,這就像練氣功前的「 」入靜」階段。然後運氣於指、腕、臂、腰,以調節全身之力於筆端,「 」下筆點畫撇折曲直,皆盡一身之力而送之」,或似「 」蛟龍戲海」,或似「 」蜻蜓點水」,使妙筆生輝。以上運筆,就像太極拳的一招一式。由於習字作畫要凝神貫氣,調節呼吸,剛柔相濟,虛實相間,用力有輕重之別,運筆有快慢之分。這樣,很自然地通融全身血氣,使體內各部分機能得到調和,使大腦神經興奮和抑製得到平衡,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沙孟海,92歲 (1900年~1992年) 沙孟海 行書:「 」雙湖偃長虹,月出微瀾靜。鼓枻獨沿洄,流光盪空影。 」 沙孟海,二十世紀書壇泰斗。於語言文字、文史、考古、書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林風眠,91歲 (1900年~1991年) 林風眠 花鳥 林風眠 山水 林風眠 仕女 林風眠,生於廣東梅縣,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林風眠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他的作品有一種悲涼、孤寂、空曠、抒情的味道,是上個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之一。吳冠中、趙無極等名家都出自林風眠門下。 林風眠的一生有過兩次慘痛的毀畫經歷,一次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人毀的,另一次是在文革時期,自己毀的。但凡在文革這壇染缸浸泡的知識分子,要麼瘋要麼自殺了,而林風眠則說,「 」我絕不自殺,我要理直氣壯地活下去。」 黃永玉在《比我老的老頭》一書中,這樣寫到林風眠的去世:九十二歲的八月十二上午十時,林風眠來到天堂門口。 「 」干什麼的?身上多是鞭痕?」上帝問他。 「 」畫家!」林風眠回答。 因畫畫這件事兒林風眠一生受了無數難,但他也不曾有放棄的念頭,「 」畫」於91歲高齡的林風眠來說是永恆的精神支柱與寄託。 舒同,93歲 (1905年~1998年) 舒同 書法 舒同,字文藻,又名宜祿,江西東鄉人。創辦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被 *** 稱為「 」馬背書法家」、「 」黨內一枝筆」。被曹禺譽為「 」一代宗師,吾黨之榮。」 *** 高度贊譽舒同是「 」長征過來人,書壇譜新章。」 趙朴初,93歲 (1907年~2000年) 趙朴初 書法 趙朴初是卓越的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朴老的養生之道,有三:一是蔬食,二是 *** ,三是「 」夢想」。這三條中,精神是最重要的。一個人沒有「 」夢想」,精神就振作不起來,就談不上健康長壽了。 吳作人,89歲 (1908年~1997年) 吳作人 駱駝 吳作人 金魚 吳作人 熊貓 早年攻素描、油畫,功力深厚;間作國畫富於生活情趣,不落傳統窠臼。晚年後專攻國畫,境界開闊,寓意深遠,以凝練而准確的形象融會著中西藝術的深厚造詣。在素描、油畫、藝術教育方面都造詣甚深,他在中國畫創造方面更是別創一格,自成一家。吳作人是繼徐悲鴻之後中國美術界的又一領軍人物。其筆下的駱駝、熊貓、金魚均可謂一絕! 謝稚柳,87歲 (1910年~1997年) 謝稚柳 山水畫 謝稚柳 山水畫 啟功,93歲 (1912年~2005年) 啟功 書法 啟功 竹 啟功,中國書法家,書畫鑒定家。看啟功先生精美的書作,總似有一股揮散不盡的朝霞之氣撲面而來,令人神清氣爽,塵雜俱滅。先生的字有著淡淡的書卷氣,爽利、挺拔、清雋、美而不俗、光彩獨耀。就是在偌大的展廳、與諸家墨寶並陳,也能一下子吸住你的眼神,打動你的心。啟功的高壽與他思維活躍、心胸寬廣、謙恭幽默、平易溫和、舉重若輕的養生之道,有密切關系。啟功先生說他有「 」三怕」與「 」二不怕」。「 」三怕」,「 」怕過生日」、怕沾上「 」皇家祖蔭」(啟功是皇族,為雍正九世孫)、怕給自己介紹老伴;「 」二不怕」,一不怕病、二不怕死。 關山月,88歲 (1912年~2000年) 關山月 書法 《天道酬勤》 關山月 《石上泉聲帶雨秋》 關山月,原名關澤霈,生於廣東陽江。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代表人物。曾拜師「 」嶺南畫派」奠基人高劍父。其作品秉承嶺南畫派「 」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寫實性,以山水畫和畫梅見長。除了與畫為友,關山月的長壽之道也在於經常與人交談,既活躍了自己的腦子,又結交了各界朋友,心情開朗,胸襟豁達。 吳冠中,91歲 (1919年~2010年) 吳冠中 水鄉 吳冠中 天鵝 吳冠中,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文革期間,長年的勞作,加上作畫的不規律,使吳冠中得了嚴重的肝炎,有一天,吳冠中聽說,他的老同學已經成了名畫家,激起他的雄心和不甘,吳冠中就像是瘋了一樣拚命地作畫。醫生都治不好的肝炎居然在忘我的作畫中一天天地恢復了。他對於畫有種純粹的執著,「 」人生只能有一次選擇,我支持向自己認定的方向摸索,遇歧途也不大哭而歸」;外加,吳冠中先生是一個活得透徹的人,心裡無私天地寬,自然也就身體好、高壽了。 朱德群,94歲 (1920年~2014年) 1995 書法-李清照詞 1954 《阿里山》 1989 《夜盡天明》 朱德群先生是當今著名海外華人藝術家之一,也是法蘭西學院第一位華裔院士。他抒情而充滿詩意的抽象繪畫,被法國現代繪畫史家稱許為「 」把東方藝術的細膩與西方繪畫的濃烈融匯得最成功的畫家」。 趙無極,92歲 (1921年~2013年) 趙無極與朱德群、吳冠中被合稱為藝術界的「 」法蘭西三劍客」。在繪畫創作上,以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參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意蘊,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 」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趙無極認為畫畫同呼吸一樣。人需要呼吸,不呼吸活不下去,繪畫也要呼吸。你要把你自己的感情放進去,讓畫面同你一道呼吸。趙無極在90多歲高壽時曾說:「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還能拿畫筆、塗顏料,我就一無所懼。」 練習書畫不僅使人筆下生輝,談吐高雅,吐字如蘭,同時還是一種養生保健的極佳方式,怡養性情,培養高尚人格……其實,養生沒有統一標准,書畫只是一個典型而有效的方式,人只要能做到活動筋骨、鍛煉身體、愉悅心情,就能延緩衰老,益壽延年! 版權說明:本平台以傳播書法知識為宗旨,文章源自網路,僅代表原作者觀點,網路素材無從查證作者,若所轉載文章中的文字內容、美術、攝影等作品涉及您的版權問題,請您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轉載內容! 江蘇書協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打造專業書法微雜志 歡迎轉載轉發 有任何意見、建議及推薦內容都可與我們交流 郵箱:jsssfjxh@163.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❸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的清真禪寺有哪些主要建築和特色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的清真禪寺的主要建築包括山門、鍾鼓樓、放生池、一進門台、白衣丞相殿、觀音殿以及廂房等,西側還設有夫人殿,其特色在於常年點燃著幾十對巨燭。以下是關於這些主要建築和特色的詳細介紹:
主要建築: 山門:採用磚混仿古設計,重檐歇山頂,門額上懸掛著沙孟海題寫的「澤被僑鄉」匾額。 鍾鼓樓:為正方形,三重檐四角攢尖頂,內部設有巨鍾和鼓,是寺廟的重要標志性建築。 放生池:位於天井中央,面積達200平方米,是信徒們放生魚類等生物的地方,體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 一進門台:寬敞面闊七間,是進入寺廟的主要通道。 白衣丞相殿:壯觀且富有歷史感,有十一架檁,明間上部的藻井為八角六跳設計,供奉著白衣丞相等神靈。 觀音殿:內供奉觀音和十八羅漢塑像,雕梁畫棟,彰顯出濃厚的宗教文化氣息。 夫人殿:位於寺廟西側,分為三進,分別供奉彌勒佛、如來和羅漢塑像,是信徒們祈福的重要場所。
特色: 常年點燃巨燭:清真禪寺常年點燃著幾十對巨燭,這些巨燭重量從600斤至2000斤不等,象徵著長壽和光明,是信徒們虔誠奉獻的體現。 燃燭儀式:每年二月十九日廟會期間,信徒們會購買並以彩車樂隊的儀式將千斤燭送至寺中,舉行盛大的燃燭儀式,這是中國傳統信仰的重要活動之一。
清真禪寺不僅建築宏偉、布局合理,而且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是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的一處重要宗教文化遺產。
❹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的清真禪寺有哪些主要建築和特色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阜山鄉眠牛山麓的清真禪寺,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縣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國百座知名寺廟之一。
寺廟坐北朝南,周圍環境寧靜,南側約150米處有單孔青石築就的樂安橋,橋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花鳥圖案,與寺廟形成和諧的景觀。寺內的主體建築沿中軸線布局,包括山門、鍾鼓樓、放生池、一進門台、白衣丞相殿、觀音殿以及廂房等,西側還設有夫人殿。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
山門採用磚混仿古設計,重檐歇山頂,1985年首次建造,門額上懸掛著沙孟海1991年題寫的「澤被僑鄉」匾額。鍾鼓樓為正方形,三重檐四角攢尖頂,內有巨鍾和鼓。放生池位於天井中央,面積達200平方米,於1987年修建,旁邊還有「吉祥橋」。一進門台寬敞,面闊七間,二進的白衣丞相殿則更為壯觀,有十一架檁,明間上部的藻井為八角六跳設計。觀音殿內供奉著觀音和十八羅漢塑像,殿內雕梁畫棟,彰顯出濃厚的宗教文化氣息。
在寺廟西側的夫人殿,分為三進,分別供奉彌勒佛、如來和羅漢塑像。其中,清真禪寺的特色之一是常年點燃著幾十對巨燭,重量從600斤至2000斤不等,這些千斤燭象徵著長壽和光明,是信徒們的虔誠奉獻。每年二月十九日廟會期間,信徒們會購買並以彩車樂隊的儀式將千斤燭送至寺中,舉行燃燭儀式,這是中國傳統信仰的重要活動。
清真禪寺初創於宋末元初。初創時為正殿兩進。元大德年間(1297-1307)建右側配殿「夫人宮」,明嘉靖八年(1529)增建前殿,清乾隆年間重修正殿;清嘉慶年間(1796-1820)擴建女客房,清咸豐十一年,太平軍攻佔青田,前殿被焚毀,同治元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一年建東西轅門,民國十六年(1927)建鍾鼓樓,1985年築圍牆,拆去東西轅門,建山門,挖築放生池,造花園,規模進一步擴大,並將鍾鼓樓納入寺廟范圍,形成一個整體寺廟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