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獨身女人會長壽嗎

獨身女人會長壽嗎

發布時間:2020-12-28 14:54:12

A. 女性為何較男性長壽

當然作為科普文章,筆者今天不準備討論女權主義,只關注「為什麼女性活得更久」這一兩性話題的科學解釋。其實這個標題並不嚴謹,非要較真的話,應該問「相對於男人,為什麼女性活得越來越長」才對。要知道,在並不久遠的過去,除了戰爭使得大量男性成批死亡之外,女性的壽命優勢並不十分明顯。由於醫學落後,懷孕生產成了女性生存的一大威脅,由此造成的死亡不可勝數。在人類社會進入和平年代、現代醫學飛速發展之後,人類壽命才有了大大提高。從世界范圍來看,人均壽命已經從一個世紀以前的不到45歲猛增至當前的70歲以上,孕產婦的死亡率也顯著下降,在此過程中,女性的壽命優勢才變得越來越明顯:據2002年的調查,全球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4.2年,學者們估計,到了2050年,女性的壽命將比男性平均多出4.8年。從長壽老人的情況來看就更清楚了:到了85歲,女性與男性的比例大約為6:4, 100歲時這個比例已經上升為2:1,到了122歲,剩下的幾乎全都是女性了。
這個差距究竟如何解釋歷來說法不一。從社會和行為學的角度,有人認為是繁忙的工作和社會的重壓使得男性壽命更短,不過這無法解釋在兩性角色越來越平等的今天,男女壽命的差距沒有減小反而越來越大的現狀——何況,誰說上班工作的男人就一定比居家全職的女人壓力更大呢?調查顯示,已婚男人要比獨身男人的壽命長不少,而類似的優勢在已婚女人和獨身女人身上卻沒有那麼明顯,由此可見,男性在婚姻中的收益比女性還要大一些。另一些人則試圖在生活習慣上加以區分:一般來說女性較少吸煙、飲酒,衛生習慣也更好。不過這種猜想也被推翻了:且不論日益增長的女性吸煙率和酗酒率並沒有拉近兩性的壽命差距;單說在患病之後,女性在病痛中堅持的歲月也要比男性更長,這顯然是生活方式不能完全解釋的。
動脈粥樣硬化
的前期改變是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而這一事件在男性要比女性早發生10年。研究者認為,正是由於雌激素類物質能夠促進內皮血管的擴張,保護內皮細胞的血氧供應,使得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比男性低得多。冠心病風險的差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兩性壽命長短的差異。而另一方面,睾酮就不是那麼有助於長壽了。這一點寵物主人們可能有所感受:做過絕育手術的公貓和狗壽命往往比沒做過手術的要長;至於人類......有人曾以中國的太監做例子,不過由於缺乏事實資料支撐,使得這個論據看上去有點可疑。
從遺傳物質的差異來看,女性X染色體比起男性的Y染色體也更具優勢:X染色體占所有核DNA的5%,Y染色體只有4.6%;X染色體含有900-1200個基因,Y染色體只有不到100個編碼蛋白質的基因。由於Y染色體的95%不能與X染色體發生重組,使得有害突變更容易發生在非重組的Y染色體上,也就是說男性承擔了更多有害突變的壓力,更易罹患某些突變相關的疾病。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男女壽命的差異。
女性的懷孕和生產也可能對壽命長短施以影響。在孕期,體內激素水平有顯著變化,雌孕激素的血清濃度會比正常月經時升高幾十倍之多。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身體外周循環阻力降低,微血管順應性增加,心臟輸出量增大,這些心血管改變某種程度上可媲美運動員。毫無疑問,這些良好的刺激均與男性無緣。
人們注意到,不止人類,在動物界,雌性動物也往往比雄性動物活得更久。這促使研究者從普遍的生物學原理角度探討人類兩性壽命差異的原因。在此之前,人們需要首先對「衰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然而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尚未明確闡明衰老究竟是一個怎樣的過程,關於衰老的假說在學者之間也存在爭議。近來,有一種名為「一次性體細胞理論(Disposable Soma Theory,DST)」的假說影響較大。
簡單地說,DST認為衰老是一個動態過程,它包含兩個方面:隨機損害(Random Damage)與修復(Repair)。在生命過程中,機體受到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各種傷害,衰老的過程就是損害不斷積累的過程。當體細胞修復不能滿足需要時,過多的損害終將導致細胞死亡。與此同時,修復則是一個消耗能量的過程。事實上,我們的身體修復功能很強大,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其實可以永遠生存下去——可事實並不是這樣,人終難免一死。生物體為什麼要選擇死亡而不是永生,是因為意外死亡難以避免,且維持永恆的Repair代價過於高昂。迫於自然選擇的壓力和相對有限的能量,生命需要以死亡和生殖的形式來進行適應和進化,「基因是永恆的,但身體是一次性的」( Genes are immortal, but the body is disposable)。
DST同時提出了支持自己的證據:在自然界,壽命較長的動物修復能力也更好。壽命長的動物往往是更聰明的,體型更大的,能夠飛行的(可以有效避免意外死亡);也只有這樣的動物,才會把更多的能量投入到生命的維持——修復上去。現在我們可以用DST來解釋為什麼女性的壽命比男性更長了:一切都因為女性擔負著生殖的任務。由於懷孕、生產和哺乳的需要,女性對於身體修復的要求更高,這造成了女性比男性有更好的修復能力,而更好的修復能力自然會帶來壽命的延長。
這個理論是不是很漂亮?的確,DST甫一推出就受到了許多支持,但許多學者卻對它不屑一顧:在他們看來,DST理論漏洞百出。DST的流行,完全是因為「文章寫得天花亂墜,並且發表在有影響力的期刊(指《科學美國人》)上」;並且「理解DST不需要任何生物學和醫學知識,這使它看上去很有吸引力」。這種評論可謂不留情面。那麼,這些行內人的具體意見是怎樣的呢?
用DST解釋女性壽命面臨的第一個困境就是能量問題——女性既然需要耗費大量能量去維持和完成生殖活動,那麼理論上來講用於機體修復的能量應該更少才對,這是DST理論的自相矛盾之處。事實上,當前針對影響壽命長短因素的研究只有一個較為確定的成果:節食。科學家發現,限制卡路里攝入(即節食)有明顯的延年益壽的效果,從小鼠、大鼠到犬類,這一現象都存在。限制能量攝入後,動物不但活得更久,而且活得更健康;另外,在人類,節食被證明能避免一些衰老相關的疾病。然而,這一現象也無法用DST來解釋:既然機體修復需要能量,那麼多攝入能量應當更有助於修復,吃飽喝足的動物應該更長壽才對,顯然事實並非如此。另外,DST也與進化論似有抵觸之處。根據DST觀點,機體會在資源豐富、能量充足的時候傾向於不修復,而在資源不足、能量匱乏的時候選擇修復以使得生命存續得更久;DST從節省能量的角度推得,女性絕經會是一個有益的事情——不過目前普遍認為,絕經並不是一件好事:與動脈硬化、衰老一樣,絕經不會使女性受益。總體說來,DST並不是一個基於實驗的理論,而只是一個基於純邏輯的猜想。
那麼實驗室里的生物學家們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又是怎樣的呢?近些年針對衰老機制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中,雷帕黴素標靶(Target Of Rapamycin,TOR)的信號傳導通路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領域。哺乳動物的TOR通路又稱為mTOR通路。當然,在這個信號通路裡面有非常復雜的因子參與,在此不一一詳述,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mTOR的功能:mTOR的活化調控著人體的發育和衰老。發育和衰老實際上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當機體發育完成之後,TOR的作用就是將生命帶向衰老。可見,衰老並非是隨機損害累積的結果,而是深藏在我們基因內的一個准編程程序。在動物界各個物種之間,有一條規律是普遍存在的:意外死亡率越高,則衰老也就越快,人類也是如此。在人類,男性由於意外、暴力、斗爭、搶奪配偶等因素,死亡率要高於女性(在過去尤是如此),故此男性mTOR的活化程度也要高於女性。在mTOR的作用下,男性變得體型更大,肌肉更強壯。這種體力上的高發育賦予了男性善於戰斗和競爭的本能並使其在早期占據優勢——然而mTOR的高活性同樣也會帶來加速衰老的後果,換句話說,男人的短壽實際上是早期體力發育優勢的副產品,女性則正好相反。這就是目前科學家們對男女壽命差距的答案。
這樣一來,節食的問題也就可以解釋了:食物會刺激營養素敏感的TOR通路,使得動物在早期加速發育並在發育完成後加速衰老;食物越多,衰老越快。針對TOR通路的研究和干預也許會在未來為我們帶來延年益壽的神奇葯丸。原作者 趙承淵

閱讀全文

與獨身女人會長壽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生活網 瀏覽:46
小熊養生壺怎麼使用噴淋式 瀏覽:891
農村養老服務建設論文 瀏覽:268
養生湯吧是哪裡的連店 瀏覽:96
崑山養老產業有哪些 瀏覽:535
長壽花七月份澆什麼肥好 瀏覽:731
農村養老保險密碼多少錢 瀏覽:430
上師大老年大學鋼琴班報名電話 瀏覽:387
甘肅個體戶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302
長壽區租車去成都要多少錢 瀏覽:934
農行什麼時間扣城鄉養老保險 瀏覽:382
上海仁德醫院辦體檢報告多少錢 瀏覽:264
不經過父母同意的愛情怎麼辦 瀏覽:370
長壽且貧窮 瀏覽:922
屠夫長壽嗎 瀏覽:992
重陽節為什麼要洗腳 瀏覽:724
年紀到了臉上有老人斑如何處理 瀏覽:852
2014年陝西退休職工漲工資最新消息 瀏覽:253
父母是個長壽人有什麼表現 瀏覽:442
聖誕老人是怎麼養成的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