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小學正高級教師,一級教師退休後每月工資相差多少
眾所周知,中小學教師的工資與職稱直接相關,工資差異一直影響著退休工資。
為了得到不同職稱之間的退休工資差異,首先要計算不同職稱教師退休前的工資差異。
以肖旭老師所在地為例,一級職稱按十級工資計算,高級職稱按七級工資計算。退休前兩者工資相差2000多元。
那麼以此類推,如果加上這個差距,高級職稱和正高級職稱應該相差3000多元。
知道退休前一級、高級、專職高級教師之間的工資差距,也決定了退休後不同職稱教師之間的工資差距。就拿肖旭老師所在的地區來說,高級教師退休工資能拿到6000元左右,一級教師退休只能拿到4000多元,而全省高級教師不到100人,所以他們的退休工資排在近萬元的高工資之列也就不足為奇了。
教師由於職稱不同,工資和養老金差距這么大,真的不知道。很震驚。難怪老師會削尖腦袋評職稱。難怪很多老師因為不能評職稱而受傷終身。
② 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退休後每月養老金會相差多少
中小學教師屬於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由於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分屬於不同的專業技術等級,對應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差距比較大的,再加上地區、工齡等因素,退休後的每月養老金一般在2000元到3000元之間。當然這只是保守的估算,根本也不可能會有精確的計算。③ 中小學教師屬於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一級教師退休後每月養老金會相差多少
中小學老師是強制性老師,正、高端、一級教師分成不同類型的崗位技術實力,相對應薪級工資和薪級相距比較大,加上地域、工作年限等因素,均值每一個月的退休工資在2000至3000元左右。這都只是最簡單可能,並沒精確的可能。
在養老保險計算時,在2024年9月30日以前辦退休的老師都是屬於退休中人,養老保險金依然按照新老辦法進行比較測算。依照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保險金,是依據自己2014年9月的基數乘於工作年限比例,那樣正高級教師可能比特級教師多2000元以上,特級教師比一級教師多1000多元化。
依照新方法計算出來的養老保險金高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一部分,盡管還有一個應該按照10年緩沖期比例計發問題,但是和老辦法計算出來的差別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因為新方法計算出來的養老保險金中,還需要包含企業年金。假如歸屬於在同樣的工作年限,在同一個地域辦退休,只因為專業職稱不一樣而造成的繳存基數之間的差距,均值指數化繳費工資,個人賬戶余額和企業年金所導致的差別。
④ 中人上班期間工資差幾百元,其他都一樣,退休以後養老保險金差多少
1、若15年的一個月交的比20年一個月交的多,那麼兩個是可能一樣的。
2、若15年的一個月交的比20年的慎陵漏一個月交的少,那麼相差是很大的。
影響退休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
1.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水平也就逐年水漲船高)
2.本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希望可以幫到你,更多寬爛參考資料可查看汪純: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⑤ 同一年退休的一級主任科員,為什麼養老金完全不一樣呢
養老保險金是依據繳存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余額、上一年度員工月平均收入來綜合運算的。同一年辦退休的一級主任科員,雖然都是享有的大正科級待遇,但還有級別工資的差別,例如一級主任科員相對應的等級是21級到15級,這中間是6個專業級差。在21級和15級中間,薪級工資和薪級之間的差距每月起碼是在500元至1000塊左右。
部門事業單位退休工作人員還有一個較為顯著的特性,便是企業年金帳戶個人帳戶會高過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帳戶。雖然都是一級主任科員,但是由於薪資待遇不一樣,因此社會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和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也是危害養老保險金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總的來說,在同一年,同一個行政機關辦退休的一級主任科員,寬凳養老保險金不完全一樣是很正常的。雖然都是一級主任科員,但是由於等級不一樣,每月的薪資待遇不一樣,加上參加工作的時間不會一樣造成工作年限不一樣,這都是造成養老保險金不一樣,進而產生極大差別的重要因素,即便是依照老規章制度辦退休,一級主任科員的退休養老金是有差異的。渣顫
⑥ 工齡少一年,退休工資少多少
一般是五千。(一)離休人員。離休費按本人離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或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全額計發。(二)退休人員。1、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滿35年,按90%計發。工作滿30年,不滿35年,按85%計發。工作滿20年,不滿30年,按80%計發。2、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工作滿35年,按90%計發。工作滿30年,不滿35年,按85%計發。絕肢工作滿20年,不滿30年,按80%計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埋滑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彎宏臘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⑦ 薪級工資退休後怎麼算
我們都知道對於勞動者來衡皮說,工資以及休假的時間是很至關重要的,工資是以後生活的一個物質保障,職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直接申請退休了。一、退休人員有薪級工資嗎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上述各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二、薪級工資工作年限從本人工作穗攔笑當年起根據實際工作時間按年度累加計算至2006年的年限(只適用這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下同)。實際工作時間起點按以下原則確認:1、招工、招干參加工作的,以招工、招干登記表批準的參加工作時間為准。2、大中專院校畢業分配參加工作的,以分配報到或參加工作登記表填寫的時間為准。3、大中專院校畢業後,經公開考試錄用參加工作的,以錄用審批表中批準的時間為准。4、部隊轉業或退伍的幹部、戰士參加工作時間以批准入伍的時間為准。5、國家、自治區及兵團有明確規定的,按有關規定執行。扣除年限是指因表現不好或犯錯誤受黨紀、政紀處分年度考核不定等次或定為不合格的年限,以及請長事假等未參加年度考核的年限。三、工資計算的方法1、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數21.75天計算。日工資=月標准工資÷21.75;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減去104個公休假日,再除以12個月計算求得。在這種計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節假日缺勤不計算為缺勤天數。2、每月按平均日歷天數30天計算。日工資=月標准工資÷30;在這種計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節假日缺勤計算為缺勤天數。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猜含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⑧ 職稱每隔3年一次調整,退休時職稱由高級6級變為高級7級,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副高七級相差不多與副處級別工資待遇持平,副高6級略高於副處級、略低於正處級工資待遇。
從國家公布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來看,副高級六級的崗位工資是2710元,副高級七級的崗位工資是2500元,因此,六級比七級只高210元。而薪級工資是與工齡密切相關的,一級薪級工資差大概吵御在90元左右。那就是說如果七級副高早三年入職,他的基本工資這激辯一塊可能還要高於六級副高的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基本上影響著退休工資的高低,事業單位的「老人」一般按照老辦法,退休可以拿到在職工資的升鉛岩80%,而「新人」的養老金直接與每月上繳的養老保險有關,而養老保險上繳多少還是與基本工資這一塊密切相關。
⑨ 養老保險最低檔和地區平均工資水平線到退休時退休金相差多少
樓主你好,養老保險最低檔次,和地區平均工資標准限,到退休時退休金會相差多少錢呢?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和 社會 平均工資的這個平均線,那麼是一個6:10的關系。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的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最低標准就是對應 社會 平均工資的60%,以往現在很多地區有40%,但是經過社保稅改以後那麼逐步要恢復到60%,實際上通過兩三年的時間基本上就達到了60%的最低水平,所以說是一個6:10的關系。
當然,如果說你按照60%來交納養老保險和按照100%來交納養老保險,最終自己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是毫無疑問。具體差距多少錢除了這個平均繳費指數之外,還跟自己的累計繳費年限有直接關系,因為不同的累計繳費年限,那麼所對應的養老金待遇水平也是有所不同的,我在這里只能夠按照最低繳費年限15年來舉例說明一下。
那麼如果說你按照最低繳費年限15年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一個人按照60%來參保,另外一個人按照100%來參保,在他們倆同一年退休的前提下,基本上差距大概是一個人可能獲得800塊錢左右,另外一個人大概是1100元到1200元左右,也就是說差距在三四百塊錢之間,這樣的一個水平,當然這是最低繳費年限,如果說繳費年限越長,那麼其實兩者之間的差距水平也就會更大。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養老保險按最低檔(繳費基數的60%)繳費,與按平均工資繳費(繳費基數的100%),到退休時養老金相差多少? 實際上,二者之間的差距遠不止你看到的來自40%繳費基數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退休後,按最低檔繳費的人,將會輸在養老金的起跑線,隨著每年的調整,差距將逐年拉大。 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繳費基數相差40%
1.養老保險的最低檔,即繳費下限,一般為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平均工資的60%。
2.養老保險的平均工資水平,即正常繳費基數,一般為當地上一年度全口徑平均工資的100%。
小結1:老趙比老王的繳費基數高了3200元。
(二)個人養老賬戶儲存額相差40%
1.老王每年個人養老賬戶儲存額為:4800*8%*12=4608元。
2.老趙每年個人養老賬戶儲存額為:8000*8%*12=7680元。
小結2:老趙比老王個人養老賬戶儲存額每年高出3072元。
(三)繳費指數相差20%
1.老王的繳費指數:(1+0.6)/2=0.8。
2.老趙的繳費指數:(1+1)/2=1 。
小結3:老趙比老王的繳費指數高出20%。
(一)退休時,養老金差多少?
1.老王個人賬戶養老金:4608*15/139=497元;
2.老趙個人賬戶養老金:7680*15/139=829元;
3.老王的基礎養老金:10000*0.8*15%=1200元;
4.老趙的基礎養老金:10000*1*15%=1500元;
5.老王的養老金為:497+1200=1697元/月。
6.老趙的養老金為:829+1500=2329元/月。
小結4:退休時,老趙比老王的養老金高出632元。
(二)退休1年後,養老金差多少?
1.老王1年後的養老金:1697*105%=1782元;
2.老趙1年後的養老金:2329*105%=2445元;
小結5:退休1年後,老趙比老王養老金高出663元。
1.養老保險按最低檔繳費,與按平均工資繳費相比:繳費基數相差40%,個人養老賬戶儲存額相差40%,繳費指數相差20%。退休時,養老金至少相差500元以上;退休以後,隨著養老金的調整,逐年拉開差距,屬於輸在了養老金的起跑線上。
2.社保繳費基數的高低,決定了退休時養老金計算起點的高低。隨著每年養老金的上漲,養老金的差距將逐漸拉開。
養老金的調整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可是很多人寧願按照60%繳納,也不選擇100%。除了經濟條件不好,繳費負擔重以外,還有其他原因嗎?
歡迎留言!
樓主你好,養老保險最低檔次和地區平均工資水平線到退休的時候,退休金會差多少錢呢?你所問的這個問題,實際上你只給出一個條件,也就是平均繳費指數這樣的一個條件,但是你對於養老保險的累積繳費年限,沒有做出說明,所以說基本上是給不了你一個正確的標准答案,但是我是可以舉例來說明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是可以假設你的累積繳費年限的,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累積繳費年限大多數都是在15年以上或者說是15年以上的水平。
那麼我們就按這15年來計算你的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如果一個人按照最低繳費標准60%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並且按照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在現在全國3線以下的城市,基本上能夠所獲得初始養老金的待遇,大概也就是800塊錢左右,但如果說你不是按照最低繳費標準是按著 社會 平均工資的標准來繳納自己的養老保險,那麼就屬於100%的繳費支數,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是可以獲得1100元左右的養老金待遇。
所以很明顯二者之間是有一個差距,那麼它的差距體現在平均繳費指數方面,因為平均繳費指數是我們計算養老金待遇的主要條件之一,他直接會決定你養老金待遇的高低問題,當然你的這個平均繳費指數繳的越高,對於你本人來講,自己所付出的繳費成本實際上也會更高一些,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自己繳納的費用水平多,那麼最終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更高,它也維持了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長得這樣的原則。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是這樣的,按照最低檔次繳納養老保險,跟按照當地 社會 平均工資水平來繳納養老保險,前者的檔次是60%以內,而後者的檔次是100%,那麼在同等條件,兩者的養老金待遇也會有明顯的差距。
我們可以假設一個是按照60%的檔次繳納養老保險,另外一個是按照100%的檔次繳納的,且都是繳納15年,也在同一個地方領取養老金,那麼按照最低60%的標准繳納養老保險的人,獲得的養老金也就是800元左右,而按照100%這樣的標准繳納養老保險的,養老金也就是1200元左右,大概相差四百塊錢左右。
因此,在繳納養老保險的過程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去選擇更高的繳費檔次,繳納相對較長的養老保險,這對於提升養老金水平,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社保當家,感謝你的閱讀。
⑩ 事業單位正高級職稱退休工資標准
基礎退休金是5800元,職業年金600元,總退休金大概6400元。
正高級職稱相對比較少,特別是級別較低、編制人員較少的單位,能評上正高級職稱的屬於鳳毛麟角,一個編有30個專業技術崗的單位,大概只有2-3人能評上正高級職稱。
正高4級,工齡39年,2020年退休,基礎退休金是5800元,職業年金600元,總退休金大概6400元。
由上可知,事業編專業技術崗退休,初、中、副高、正高級別,每個職稱的退休待遇相差400-1000元左右,具體每個職級每個職級相差300元左右,具體與個人工齡和評任職稱早晚有關系。
工資差額影響的養老金和職業年金繳存數:
1,養老金繳存差額:〈個人繳存8%,單位繳存20%〉
1142×8%十1142×20%=319元。
2,職業年金繳存差額:〈個人繳存4%,單位繳存8%〉
1142×4%+1142×8%=137元。
退休時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將影響退休養老金的計算,基本工資越高,計算出的結果越大,最後的養老金就越多。
法律依據:
《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
(二)退休人員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