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辦理靈活就業養老保險的流程:
1、申請人向相關部門遞交申報材料,保險關系部經辦人員當場對資料和申請人的條件進行審核。
2、符合條件的即時辦理,並列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核定表》(一式兩份),一份由申請人備存,歷型另一份交申請人簽名確認後由相關部門備存。
3、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受理,並向申請人說明態爛孫原因。
相關注意事項:
1、靈活就業人員統一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不需申報年度繳費工資。
2、業務申請須在每月1-25日期間辦理。
3、申請人必須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的任意一家銀行開立通存通兌個人活期活期存摺,同時保證該賬戶的余額足夠次月的扣繳。當月扣款不成功的,不記錄當月的繳費年限,所造成的繳費時段空缺不予辦理補繳。
4、申請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滿足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時,應提前兩個月向我局待遇核發部(我局二樓服務大廳)申報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手續。
5、我局將不定期地通過網站和公共媒帆鏈體向社會發布最新的社保消息,申請人可登陸當地社保局網站或撥打電話進行查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貳』 自由職業者如何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
1.個人辦理社會保險應當按照自由職業者的情況辦理;
2.如果個人參加社會保險,就應當按照自由職業者參加社會保險的辦法執行.自由職業者,只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繳納,有具體規定:養老保險:帶上本人的身份證、戶口本和2張1寸照片,到當地的返旅社保中心的營業窗口辦理鉛陵。醫療保險:辦
完了養老保險手續後,帶著上述的材料和辦好的養老保險手冊,到當地的醫保中心的營業窗口辦理。按照規定正常繳納費用就可以。
自由職業者,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繳費比例一般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醫療保險方面,自由職業者,個體戶參保,可以選擇只建統籌基金,不建個人賬戶,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2%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也漏激凳可以選擇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繳納,建立個人賬戶。職工參加醫療保險是單位承擔6%,個人承擔2%。
『叄』 自由職業怎麼繳納醫保和養老保險呢
個人繳納社保,只能繳納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這兩部分。具體流程如下:
個人繳納社保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上社保(養老+醫療);
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
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則鋒的社保服務點,或寬大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
個人如何繳納社保問題中所需基本資料:戶口本、身份證和復印件,2張1寸照片;
繳費標准: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資為基礎,養老繳費比例是20%,醫療約9%,目前尚有80%和100%兩檔可以選擇。
個人繳納社保政策規定
1、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2、醫療保險方面,自由職業者,個體戶參保,可以選擇只建孫巧晌統籌基金,不建個人賬戶,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2%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也可以選擇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繳納,建立個人賬戶。職工參加醫療保險是單位承擔6%,個人承擔2%;
3、在辦理結束養老保險手續後,帶著已辦理的養老保險手續,以及相關證件,到當地的醫保中心辦理繳納醫療保險;
4、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5年,醫療保險最少需要交納25年。並在達到退休年齡時就可以申請辦理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優惠。
『肆』 靈活就業怎樣辦理養老保險
靈活就業是指在勞動時間、收入報酬、工作場所、保險福利、 勞動關系 等方面不同於傳統主流的就業方式。靈活就業人員是指在勞動年齡范圍內(男60周歲、女50周歲以下)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人員,包括:自雇型就業,有個體經營和合夥經營兩種類型;自主就業,如自由職業者, 律師 、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務工作者等;臨時就業,如家庭小時工、街頭小販、其他類型的打零工者。 靈活就業人員享受 社會保險 補貼,必須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清核社會保險費的規定繳費基數是: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 工資 的100%作為繳費基數;碰正鬧基本醫療按上一年 成都市 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靈活就業 養老保險 必須按時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兩項 社保 費後,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 身份證 、戶口薄、《再就業優惠證》或《失業證》、就業登記證明及社保繳費憑證,殘疾人員還需持《殘疾人證》,到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請,具實申報繳費月數和補貼月數。
靈活就業是指在勞動時間、收入報酬、工作場所、保險福利、勞動關系等方面不同於傳統主流的就業方式。靈活就業人員是指在勞動年齡范圍內(男60周歲、女50周歲以下)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人員,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必須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定繳費基數是: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基本醫療按上一年成都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所謂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靈活就業人員必須按時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兩項社保費後,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身份證、戶口薄、《再就業優惠證》或《失業證》、就業登記證明及社保繳費憑證,殘疾人員還需持《殘疾人證》,到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請,具實申報繳費月數和補貼月數。我國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問題,首先,由於現在的就業壓力大,人們為了尋求一份穩定的工作,通常都不敢再向工作單位「索求」為其繳納養老保險。其次,一些個體、非公有制企業過分追求眼前利益,擔心參加社會保險會減少流動資金,影響生產經營,想方設法逃避為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由於雇員本身對社會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認知度欠佳,甚至有的人對社會養老保險一無所知,還沉浸在「由少養老」的思想中,還有些人對社會養老保險不自信,寧願自己儲蓄養老,從而導致了參保率,繳費積極性「雙低」。靈活就業人員的特點加大了參保工作的難度,首先是其時間和工作關系的靈活性,即使工作單位為其繳納養老保險,但由於其勞動關系的不穩定性,導致養老保險的接續難度增加。其次是其收入的靈活性,相當一部分靈活就業人員的收入都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沒有能力繳納養老保險費。最後,由於養老保險一般都針對於企事業單位,若以個體為繳費單位,將會大大增加參保工作的繁瑣性。自從1995年確立了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中國養老保險從「現收現付制」轉變為現行的「統賬結合」模式。然而,改革時已退休和已參加工作的職工的個人賬戶沒有積累基金,這就形成新舊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轉軌成本。據估算,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軌成本大概在3萬億元左右。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軌成本無疑應完全由政府來承擔,而實際上政府並沒有明確地將轉軌成本承擔起來,而是將轉軌成本轉移給企業,這樣就使企業承擔了雙重負擔,既要為在職職工又要為退休職工支付養老保險費。目前,企業養老保險繳費率已經達到24%~28%(各地不統一),靈活就業者的繳費比例統一為20%。養老保險費率太高,連正規單位也會覺得難以承受,更不用說那些靈活就業人員了。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法律主要是針對全日制用工而制定的。而對於靈活就業並沒有全面的概括,有的只是針對特別的,比如農笑罩民工,而有的只是適應當地,擴展性不強。法律的不健全就使靈活就業者的權益常常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工資報酬達不到法定的最低工資標准,拖欠工資情況嚴重,在不給會加班費的情況下延長工時,勞動環境惡劣,經常被隨意解僱等等。再者,靈活就業者大部分處於弱勢狀態,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因為經濟或者其它原因,在求助於法律部門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護。6.養老保險的接續問題由於靈活就業人員勞動關系靈活性的特點,養老保險的異地接續問題顯得極其重要。養老保險還沒有實行全國統籌,所以如果去了外省工作,在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時,只能帶走個人帳戶和少量統籌部分。本來靈活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就不高,而且繳費比例又太高,對其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損失。由於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政策推行時間較晚,再加上他們的養老保險意識較低,導致許多開始有養老保險意願的人已經超過參保的法定年齡,而喪失了享受養老保險的權力,而且這也與擴大養老保險覆蓋率相矛盾。繳費基數,繳費比例「雙高」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一般是以該省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其中12%劃入個人帳戶,8%納入統籌基金,但正規職工自己只負擔8%,這就已經讓靈活就業人員吃不消了,況且他們的平均工資還低於社會平均工資,這對於他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伍』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社保辦理有兩種方式:
1、個人名義交納: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其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
2、 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指一種保險政策,有一類沒有固定的工作、失業或再就業的人屬於靈活就業人員。針對這類人的養老保障,國家頒布實施了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政策。
1、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簡介
靈活就業是指在勞動時間、收入報酬、工作場所、保險福利、勞動關系等方面不同於傳統主流的就業方式。靈活就業人員是指在勞動年齡范圍內(男60周歲、女50周歲以下)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人員,包括:自雇型就業,有個體經營和合夥經營兩種類型;自主就業,如自由職業者,律師、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務工作者等;臨時就業,如家庭小時工、街頭小販、其他類型的打零工者。
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必須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定繳費基數是: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基本醫療按上一年成都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靈活就業人員必須按時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兩項社保費後,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身份證、戶口薄、《再就業優惠證》或《失業證》、就業登記證明及社保繳費憑證,殘疾人員還需持《殘疾人證》,到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請,具實申報繳費月數和補貼月數。
2、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優惠政策
未達到退休年齡與原國有企業解除關系等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可以從當地實行個人繳費制度之時起按城鎮個體勞動者的參保辦法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並納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統籌結合」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可以按照城鎮個體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規定補繳從當地實行繳費開始至法定退休年齡期間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及利息,原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3、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照上一年當地的平均工資計算,可以分為五檔,靈活就業人員選擇其中一檔繳費基數,再按照繳費比例繳費即可。
一檔:社保平均工資60%;
二檔:社保平均工資70%;
三檔:社保平均工資80%;
四檔:社保平均工資90%;
五檔:社保平均工資100%。
以上五檔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選擇其中一檔後,再按照養老保險費比例28%繳費即可,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為12%。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如何交納,養老保險一般相當於一個儲蓄罐,每年根據自己的工資來進行繳納的,一般單位會將你的工資扣除一部分,然後單位在補貼一部分,像靈活就業人員的話,沒有公司的補貼就是自己在相關機構繳費,一般繳納時間在11年以上才行,否則需要補虧。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辦理要到當地的社保局去登記,並且還要攜帶相關的資料,比如身份證啊,戶口簿等東西。一般養老保險就是我們常說的社保,最低的年限都是15年,沒有交滿的應該續費繳納。並且繳納的標准一般是當地的生活水平來規定,所以每年都會有一定的差距。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陸』 自由職業者應該如何購買養老保險
自由職業者購買養老保險的方式如下:
1、城鎮戶口參保人在戶口所在地辦理自謀職業繳納社保兩險(養老和醫療);
2、若戶口所在地在新農保的試點地區,可以參加新農保;
3、異地戶口的,只能選擇戶口所在地參保或選擇社保代繳。
養老保險繳納的作用如下:
1、社保最低繳費年限是累計繳費15年,到退休年齡享受按月領取退休金待遇;
2、社保是繳納年限越長,繳費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
3、辦理社保跟戶口所在地無關,參保辦理的社保,可以隨著人的工作地變換也遷移合並,遷移合並的社保,並不影響累計繳費年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柒』 自由職業者怎麼交養老保險
自由職業者可以自行選擇繳納居民養老保險或者職工養老保險,兩者的保障待遇稍有不同。
自由職業人員如何交養老保險:
1、自由職業人員是指具有本市城鎮戶籍茄嫌,男性未滿60周歲,女性未滿55周歲,未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從事有一定合法經濟收入的自僱人員。
2、自由職業人員參加養老和醫療保險的有關手續,統一由戶籍所在地的街道(鄉、鎮)勞動服務所代為辦理,在進行養老、醫療保險登記時,需提供本人《勞動手冊》及養老保險轉移單。
本人檔案暫由區、縣人才服務中心保管的自由職業人員,辦理參加養老、醫療保險手續的程序為:人才服務中心提供經本人簽字的工作經歷證明,並附招退工手續的復印件,經區、縣職業介紹所認定,為其建立勞動檔案,核發《勞動手冊》後,由街道(鄉、鎮)勞動服務所為其辦理自由職業人員並老、醫療保險登記手續,繳納養老、醫療保險費。
持有區、縣殘疾人勞動服務所發放《勞動手冊》的自由職業人員,可憑《勞動手冊》和區、縣殘疾人勞動服務所提供經本人簽字的工作經歷證明到戶籍所在地勞動服務所辦理養老、醫療保險登記手續,繳納養老、醫療保險費,也可由區、縣殘疾人勞動服務所為其到戶籍所在地的街道(鄉、鎮)勞動服務所代辦繳費手續。原持有農工商系統發放《勞動千冊》的自由職業人員,可到戶籍所在他的區、縣或街道(鄉、鎮)勞動就業服務機構調換本市統一的《勞動手冊》後,到戶籍所在地的街道(鄉、鎮)勞動服務所辦理養老、醫療的繳費手續。
3、自由職業人員繳納養老、醫療保險費的基數和比例原則上參照本市對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幫工的規定執行。1999年度繳費基數為700元,如果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收入高於繳費基數的,也可按實際收入作為繳費基數,但不得超過上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1999年度為3015元。養老保險費的繳納比例為18%,醫療保險費的繳納比例為7.5%。自由職業人員繳納養老、醫療保險費的基故原則上一年確定不變,可按月或按季繳納。
自由職業人員按規定繳納養老、醫療保險費後,社會保險機構按本人繳納基數的11%為其建立個人養老保險帳戶,記入繳費年限,並核發《養老保險繳費手冊》和《醫療保險繳費手冊》。自由職業人員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後,其本人1992年底以前按國家和本市規定,可以計算的連續工齡可記入個人養老保險帳戶,作為確定退休條件和計算養老金的依據。自由職業人員繳費期間視同就業,不再領取失業救濟金,並由街道(鄉、鎮)勞動服務所記入本人《勞動手冊》。
綜上所述,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四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首納咐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者純貼等組成。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捌』 自由職業者怎麼繳納養老保險
一、自由職業者辦養老保險的申請材料1、本人身份證復印件(第二代身份證需正、反面復印);2、戶口簿復印件(戶口簿需復印戶主信息渣純一頁和申請人信息一頁);3、勞動手冊復印件;4、本人一寸證件照2張。二、養老保險辦理程序1、社保經辦機構經初步審核通過後,列印《業務受理回執》一式二份,經辦人或本人簽名確認,《業務受理回執》經辦人或本人和社保經辦機構各一份;2、資料不全,社保經辦機構將全部資料退還,纖梁正並列印《業務登記回執》,告知需要補充的資毀悔料,待補全資料後可憑《業務登記回執》及完整的資料再到社保機構辦理;3、不符合辦理的規定,社保經辦機構告知不能辦理的原因,並將全部資料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