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可以接父母養老的尼姑寺廟有哪些

可以接父母養老的尼姑寺廟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23 03:04:00

『壹』 中國哪些地方可以出家當尼姑具體地址

中國可以出家的地方:

1、沈陽大佛寺—— 大佛寺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大南街三段慈恩寺巷14號,古名「保安寺」,始建於唐朝。

2、凈業蓮寺——吉林省四平市道東六七馬路,雖然規模不一定最大,但最古老了。

3、香山碧雲寺——北京市翠微三山臘鎮庵螭湯龍泉庵,該寺始建於元朝至順二年(1331),元丞相耶律楚材之後裔耶律阿吉舍宅為寺,初名碧雲庵,後改碧雲寺。

4、慈修庵——上海市榛嶺街15號,為上海市市級建築保護單位。慈修庵創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該庵原為上海黃氏家族家庵,因黃氏在其他地方另有家庵,故俗稱「新庵」。

5、五台山尼眾律學院——西省五台山市台懷鎮東庄村南端。寺廟創建於北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後,成為五台山十大黃廟之一。

6、峨眉山佛學院——四川省鏈局凱峨眉山市綏山鎮,是由四川省佛教協會主辦、峨眉山佛教協會承辦、以佛學為基本學科的四川省漢語系佛學院,是我國西南地區著名的一所高級佛學院,位於峨眉山大佛禪院內。

7、江西尼眾佛學院——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雲山鎮金山禪寺,一個獨具禪宗特色的叢林道場。 江西省尼眾佛學院於1994年建院。

8、廣東尼眾佛學院——廣東省棚喚陸豐市清雲山定光禪寺內,定光寺原名清雲山,(又稱羅堂庵),始建於明崇禎年間,據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歷史,清雲山水秀山清。鳥語花香,山門壯麗、佛殿庄嚴金碧輝煌的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古建築群。

『貳』 想出家為尼,四川有哪些尼姑庵可以收留我

峨眉山佛教協會考察僧管理實施細則

作者:峨眉山佛… 文章來源:峨眉山佛教協會

(2003年7月9日峨眉山佛教協會理事〈擴大〉會議通過)

為尊重廣大初發心出家者的信仰自由,滿足他們的信願,以紹隆佛種,續佛慧命,根據政府相關法令和中國佛協及四川省佛協的有關規定,規范管理,統一標准,結合全山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接收管理
⒈ 必備條件
凡自願發心出家者,須是年滿蘆兄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信仰純正,愛國愛教,遵紀守法(無任何法律糾紛),六根具足,身體健康(無生理缺陷及無傳染性等嚴重疾病),經家庭父母同意,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之未婚青年(或單身無婚姻糾紛者)。
⒉ 必備材料
初發心出家者,須提供下列證明材料:
① 出家申請書和個人簡歷(含家庭主要成員基本情況)
② 本人有效身份證和學歷證書
③ 家庭父母同意書
④ 當地鎮(鄉)政府和派出所出具的本人身份、考良表現和婚姻狀況的證明

二.培養管理
⒈ 接收考察僧由峨眉山佛協組織統一面試,審核相關材料,統一體檢,合格後予以登記、建檔,由峨眉山佛協指定寺院集中培訓三個月,結業後由佛協根據全山情況,統一分配到片區寺院正式考察。
⒉ 所有考察僧須恭敬耆德指嘩源,尊重師長;服從安排,以寺為家,勤修「三學」,恪守「六和」。
⒊ 片區寺院應對考察僧加強管理,嚴格要求。認真組織、安排法師指導、督促他(她)們的學修。片唯態區寺院每半年應向峨眉山佛協書面報告考察僧的表現情況和寺院考察意見。
⒋ 未經峨眉山佛協批准,考察僧不得擅自離開所在寺院和調換接收考察寺院。
⒌ 正式分配片區寺院考察的考察僧,其考察期限不得少於一年。考察期間不得剃頭、著僧裝。考察期滿合格,由片區寺院推薦填表,佛協按《峨眉山佛教協會沙彌(尼)剃度管理實施細則》的規定統一組織剃度。

三.片區寺院認為考察僧不合格,必須提出書面意見,並報峨眉山佛協審查同意後再行處理。

四.本實施細則解釋權屬於峨眉山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會。

五.本實施細則經峨眉山佛教協會理事會議通過後施行。

『叄』 誰知道哪裡的寺廟收尼姑

有,四川峨眉山有收尼姑的。你是出家嗎,要有父母同意並一些條件才行。
有心皈依佛固陸派然很好啊,但請仔細看好,是否真有這個「心」。不要為了逃避,或新奇,或心緒低落而想到了佛。修行是為了解脫啊,呵呵
而且皈依衫悉扒佛有很多種,不一定要去寺廟做尼姑。做了尼姑而沒修行好還不如不或昌出家呢,做更多實事。在家修行也有很多先賢的例子啊,成就並不會小。
總之,要好好想想思考,自己把握啊!
南無阿彌陀佛!

『肆』 中國哪些地方有尼姑庵尼姑庵有什麼要求

武漢蓮溪寺、河北邢台白雀庵、長沙的開福寺、玉泉寺、廣東梅州的千佛塔寺、湖北紅安天台寺、杭州法鏡寺、福州崇福寺。

1、蓮溪寺創建於元末明初,當時的香火很旺盛。現今的蓮溪寺座北朝南,佔地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所存主要建築大都為元明時所建。

2、在武昌丁字橋南面約兩公里的盤龍山上,有一座馳名中外的古剎——蓮溪寺。它是武漢的四大佛教叢林之一,也是武漢市目前唯一的一座佛教「女眾叢林」——尼姑庵。

3、中國最大比丘尼道場普壽寺座落於五台山台懷鎮北端,它是一座衡戚學修養重的尼眾寺廟,設有預科班、普通班、中級班、高級班、研究班和國際班,課程有佛教經、閉攔首律、論,以戒為主,並設有政策法規、古代漢語、書法、英語和電腦等輔助課。

一九九二年以來,共培養了來自全國各地、香港、台灣地區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比丘尼二千人,在學者四百二十多人。

4、蓮溪寺創建於元末明初,當時的香火很旺盛。現今的蓮溪寺座北朝南,佔地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所存主要建築大都為元明時所建。

5、1928年在體空大師主持下,籌集資金開辦了著名的華嚴大學,三年內為佛門培養了30名遍及海內外的弟子,成為當時全國最轎數高的佛學學府。

(4)可以接父母養老的尼姑寺廟有哪些擴展閱讀:

當尼姑的條件:

1、五官端正、身體健康、六根具足,無不良嗜好。

2、年齡在17-60歲之間,父母同意。

3、無法律糾紛,無負債,無婚姻關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

5、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身份證、戶籍證明、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去辦理。

6、到寺院後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間一切娛樂設施,進入考驗階段。

7、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識。

『伍』 離吉林省最近的尼姑庵在哪,出家有什麼要求嗎

吉林長春百國興隆寺可以接待在家居士念佛!挺不錯的。對於出家條件,印光祖師認為,具足下列四個條件才有能出家。
一、真發自利利他大菩提心。
二、有過人天資。
三、父母、家人同意。
四、家人生活無憂有人照顧。

印光祖師說:具足上述條件而出家,則功德巍巍,正所謂: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若不具足上述條件而出家,則「縱有修持,功難抵過。」「越分而行,非出格大丈夫,莫得其益。」。
印光祖師詳細開示見下:
印光祖師關於漢人出家的開示:(印光祖師是佛門公認的大勢至菩薩在來)
印光祖師開示:人各有所應盡之分,當知素位而行,乃君子之本分。若超分而行,非出格大丈夫,決定不能得真利益。何也?以彼不能盡分於易處,何能盡分於難處?(文鈔三編卷二?復卓智立居士書三)
第一要真發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天姿,方可剃落。否則不可。至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萬萬不可令其出家。恐其或有破綻,則污敗佛門不淺矣。男若真修,出家更易。以其參訪知識,依止叢林也。女若真修,出家反難。以其動輒招世譏嫌,諸凡難隨己意也。如上揀擇剃度,不度尼僧,乃末世護持佛法,整理法門之第一要義。祈與令師及一切相識之僧,剴切言之,則其功德無量無邊矣。至禱至禱。(《復泰順謝融脫居士書二》)
復汪夢松居士書》欲為真佛,須先從能為真儒始。若於正心誠意,克己復禮,主敬存誠,孝友弟恭等,不能操持敦篤。則根基不固,何以學佛。選忠臣於孝子之門,豈有行悖儒宗,而能擔荷如來家業,上續慧命,下化眾生乎。
今之佛法.一敗塗地者.以清世祖不觀時機.仰遵佛制。革前朝之試僧.永免度牒.令其隨意出家.為之作俑也。夫隨意出家.於上士則有大益.於下士則大有損。倘世皆上士.則此法固於法道有益。而上士如麟角.下士如牛毛。益暫得於當時(清初至乾隆年間、善知識如林、故有益、)禍廣覃於後世。致今污濫已極.縱有知識欲一整頓.無從措手。可不哀哉

得居士,既有六十老父,何得要出家?使不出家,無由聞法修行,尚有可原。今藩籬大撤,在家人研究修習者其多如林,得利益生西方者,亦常有其事,何得要離親出家乎?此事光絕不贊成。按實說,當今修行,還是在家人好,何以故,以一切無礙故。出家人之障礙,比在家人多,是以非真實發道心者,皆成下流坯,無益於法,有玷於佛也。(《增廣文鈔卷一·復唐大圓居士書》)

出家專修之說,光絕不以為然。以閣下才智足以宏法,率其家人同修凈業,是為兩得其益。若依出家,家人困苦,必起謗法之心。是未能自利,先害家人,忍為之乎?佛法無一人不堪修,亦無一人不能修。但能念念知不修凈業生西方,則長劫輪回莫之能出。以茲自愍愍他,自傷傷他,大聲疾呼,俾近而家人,遠而世人,同修此道。其利益較之唯求自了者,何止天地懸隔也!《文鈔三編卷三·復駱季和居士書一》)

修行凈土法門,固不在出家與否。汝上有老母,下有妻子,若置之不問,自求安樂,則於佛法世法,均獲大罪。以不能盡誼盡分,縱有修持,功難抵過,況不能修持者乎?《觀經》明三世諸佛凈業正因,第一即是笑喊「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此之修法,諸佛所贊。今之在家修行者,比四十年前,當多數十倍,何曾聞在家不好修行也?汝但依我《文鈔》、《嘉言錄》所說而修,決定可以與汝父母妻子,同得生為聖賢之徒,沒入蓮池海會,方知吾言,決不誑汝。(《文鈔續編卷上·復陳慧和居士書二》,民國十八年)

況汝慈親,既不應許,豈可不遵慈命,仍懷此心乎?如汝親絕不許汝修行,猶有可原。汝親甚歡喜汝修行,何得必欲離親修行乎?佛法中有六度萬行種種之功業,皆為利益眾生。汝不出家,則於親有大利益。只此一事,即可曲順親心,居塵學道。俾親日見之熟,不期其信向而自然信向,即為莫大功德。況不止親一人乎?又親既不許,則義不可再思出家。以佛戒律中,父母不許出家,自己任意求出家者,不許攝受剃度,及受戒等。否則師、弟各皆得罪。汝既以光為師,謂為善知識。然光實非善知識,而於背佛法事,斷不敢為。但祈依光所說,順親之心,在家修行可也。(《增廣文鈔卷二·復周群錚居士書四》)

汝尚不能於家庭父母妻子具足時,思立一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之碰做野程度,何能出家即證果,而普度怨親耶?只緣汝當做一出家,則百事不掛懷,不知出家之事,比在家更多。汝欲清閑自在胡租,逍遙快樂,則決不能做好僧。以棄舍父母妻子,則成大罪矣。光是出家僧,深知其利弊,故為汝詳言之。若遇愛收徒弟之壞和尚,則便騙汝為他作徒弟,你就拉倒了也。且安本分修凈土法門,令汝父母妻子同作蓮邦眷屬,則其利大矣。(《文鈔三編卷二·復卓智立居士書三》)

人之際遇,萬有不齊。約汝分論,實為在家益大,而出家益小。汝祖業頗可度用,上有慈親可事,中有兄弟可靠。室有賢妻,膝無子女。而且汝之大兄,頗信佛法。三弟四弟,亦皆與道不相悖戾。汝在家篤修凈業,亦可為慈親生信念佛,以期了脫之導。亦可為兄弟在外,料理家門之事。亦可以率其妻室、弟婦等,同修凈業,同出輪回之計。外而鄉黨親戚,隨緣開導。即家舍為道場,舉慈親,及兄弟妻室子侄,鄉黨親朋,皆為法眷。隨力隨分,身率言化。俾永嘉一班迷途之人,並彼邪見種性之人,同納於佛法至極圓頓凈土法門大冶洪爐之中,共成法器,同修凈業。將來同登蓮邦,共證菩提。豈不如汝出家為僧,舍親遠去。室人有無依之恨,慈親有怨子之懷。而且一班不明至理之人,反謂佛法為背畔世道,妄生謗毀。俾此等人造口業,墮惡道。未見其益,而先受此等大損之為愈乎?

況汝慈親,既不應許,豈可不遵慈命,仍懷此心乎?如汝親絕不許汝修行,猶有可原。汝親甚歡喜汝修行,何得必欲離親修行乎?佛法中有六度萬行種種之功業,皆為利益眾生。汝不出家,則於親有大利益。只此一事,即可曲順親心,居塵學道。俾親日見之熟,不期其信向而自然信向,即為莫大功德。況不止親一人乎?又親既不許,則義不可再思出家。以佛戒律中,父母不許出家,自己任意求出家者,不許攝受剃度,及受戒等。否則師、弟各皆得罪。汝既以光為師,謂為善知識。然光實非善知識,而於背佛法事,斷不敢為。但祈依光所說,順親之心,在家修行可也。(《增廣文鈔卷二·復周群錚居士書四》)

有父母可以盡孝,有兄弟可以盡弟,有兒女可以教訓,有詩書可以取法,正合夫子居家為政之道。此時不學,真是時過難學矣。縱令文章蓋世,官居一品,終是一窮微極妙之藝人,非適時力學之儒士也。因聞佛語,遂持長齋,可知宿因深厚。廢棄前功,意欲出家,可知道眼昏朦。如來說法,恆順眾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盡人倫,內消情慮,使復本有真心,是名為佛弟子,豈在兩根頭發上論也!況貴鄉僻居深山,知法者少。高明者以語言不通之故,皆不至其地。仗此好心,竭力學道。孝弟修而閭里感化,齋戒立而殺盜潛消。研究凈土經論,則知出苦之要道。受持《安士全書》,則知淑世之良謨。以凈土法門諭親,以凈土法門教子,及諸親識。正以生死事大,深宜痛恤我後。不必另擇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場。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親戚,盡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勸身率,使其同歸凈域,盡出苦輪。可謂戴發高僧,居家佛子矣。(《增廣文鈔卷二·復泰順林介生居士書一》)

汝不可萌出家之念。年時已過,參學不能,苦行不能,誰供養你老徒弟?在家一心念佛,於己於眷屬,均有大利益。出家,則眷屬永無出苦之日矣。光誓不收徒,勿作此想。(《文鈔三編卷二·復慧泰居士書》)

出家專修之說,光絕不以為然。以閣下才智足以宏法,率其家人同修凈業,是為兩得其益。若依出家,家人困苦,必起謗法之心。是未能自利,先害家人,忍為之乎?佛法無一人不堪修,亦無一人不能修。但能念念知不修凈業生西方,則長劫輪回莫之能出。以茲自愍愍他,自傷傷他,大聲疾呼,俾近而家人,遠而世人,同修此道。其利益較之唯求自了者,何止天地懸隔也!《文鈔三編卷三·復駱季和居士書一》)

修行凈土法門,固不在出家與否。汝上有老母,下有妻子,若置之不問,自求安樂,則於佛法世法,均獲大罪。以不能盡誼盡分,縱有修持,功難抵過,況不能修持者乎?《觀經》明三世諸佛凈業正因,第一即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此之修法,諸佛所贊。今之在家修行者,比四十年前,當多數十倍,何曾聞在家不好修行也?汝但依我《文鈔》、《嘉言錄》所說而修,決定可以與汝父母妻子,同得生為聖賢之徒,沒入蓮池海會,方知吾言,決不誑汝。(《文鈔續編卷上·復陳慧和居士書二》,民國十八年)

『陸』 中國哪些地方可以出家當尼姑

1、五台山普壽寺,中國最大比丘尼道場普壽寺座落於五台山台懷鎮北端,是一座學修養重的尼眾寺廟。

2、蓮溪寺,在武昌丁字橋南面約兩公里的盤龍山,是武漢的四大佛教叢林之 一,也是武漢市唯一的一座佛教「女眾叢林」——尼姑庵。

3、慈修庵,上海市榛嶺街15號,為上海市市級建築保護單位。慈修庵創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

4、亞青寺,位於我國的青海省,是我國女性修身養性、修煉佛教的聖派則地,每一年都會有很多女性前往這里修煉。

5、法鏡寺,位於杭州市西湖區靈隱天竺路旁,清咸豐十一年(1861)在兵火中化為灰燼,光緒八年(1882)再次重建。為杭州西湖唯一之尼眾寺院。

『柒』 我想出家當尼姑,去哪裡呢,哪裡有寺廟收留我誰知道哪裡可以出家

普壽寺可以出家做銷銀尼數斗正姑。普壽寺座落於五台山台懷鎮北端
1、五官端正、身體健康、六根具足,無不良嗜好.

2、年齡在17-60歲之間,父母同意.

3、無法律糾紛,無薯悔負債,無婚姻關系.

『捌』 國內有哪些地方有尼姑庵

1.五台山

中國最大道場——普壽寺座落於五台山台懷鎮北端,它是一座學修養重的尼眾寺廟,設有預科班、普通班、中級班、高級班、研究班和國際班,課程有佛教經、律、論,以戒為主,並設有政策法規、古代漢語、書法、英語和電腦等輔助課。

2.蓮溪寺

在武昌丁字橋南面約兩公里的盤龍山上,它是武漢的四大佛教叢林之 一,也是武漢市唯一的一座佛教「女眾叢林」。蓮溪寺創建於元末明初,現今的蓮溪寺座北朝南,佔地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所存主要建築大都為元明時所建。

3.寂照庵

在雲南大理蒼山聖應峰南麓,中國最美的尼姑庵、中國最文藝的寺廟,寂照庵這個名字取自「感而遂通,寂靜照鑒」。寺廟始建於明初,後毀,民國唐繼堯主持重建。




(8)可以接父母養老的尼姑寺廟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最大的尼姑庵是五台山普壽寺,坐落於山西省五台縣台懷鎮東庄村南端,創建於北宋,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 重建後,獻於十三世達賴喇嘛。1919年由如瑞、妙音兩位法師創辦中國五台山尼眾律學院。

新建的普壽寺坐北面南,佔地面積一萬九千九百八十八平方米。寺內分為東西兩院,東院偌大,前面為非常秀麗的漢白玉牌樓,下層為青磚砌築,上層 為木構建築,單檐五脊頂,四齣廊。山門正面上嵌一書有「普壽寺」三字的石匾。

『玖』 我想出家當尼姑請問有那個寺廟接納我

你可以去鏈襲河北邢台白雀庵,安徽宣城弘願寺,廣東梅州千佛塔寺,淮安佛成寺,杭州法鏡寺,武漢蓮溪寺,福建崇福寺,長沙鋒衫開福寺,玉泉寺,五台山普壽寺,雲南雞足山九蓮寺,南京雞鳴寺,衡陽法華寺,大理寂照庵,以上都是女眾出家潛心修行的好地方。棚基兄

『拾』 中國哪些地方可以出家當尼姑

普壽寺
和蓮溪寺。

普壽寺
,座落於五台山台懷鎮北端。它是一座學修養重的尼眾寺廟,設有預科班、普通班、中級班、高級班、研究班和國際班,課程有佛教經、律、論,以戒為主,並設有政策法規、古代漢語、書法、英語和電腦等輔助課。一九九二年以來,共培養了來自全國各地、香港、台灣地區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比丘尼二千人,在學者四百二十多人。據說,是李娜出家和學習佛學的地方。

蓮溪寺 浴佛節

1928年在體空大師主持下,籌集資金開賣碼辦了著名的華嚴大學,三年內為佛門培養了30名遍及海內外的弟子,成為當時全國最高的佛學學府。
1959年該寺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妥善的管理。如今,修葺一新的的蓮溪禪寺環境幽靜,古色古香,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僧尼前來訪問、傳經,使蓮溪寺更加蜚聲中外,香火日盛。

閱讀全文

與可以接父母養老的尼姑寺廟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建省集體工轉合同工退休社保補繳多 瀏覽:456
老人去世多久可以養寵物 瀏覽:180
老年人經常頭疼是什麼原因 瀏覽:793
玖姿中老年人短袖上衣 瀏覽:786
哪些東西可用於hiv抗體檢 瀏覽:693
為什麼我不喜歡養父母 瀏覽:203
上海抗議養老金並軌 瀏覽:191
父母無能力交社保怎麼辦 瀏覽:189
天津老年公寓咨詢電話 瀏覽:470
關於孝順的短故事 瀏覽:356
老年人腿困是怎麼回事 瀏覽:871
軍人養老保險60歲以後給多少 瀏覽:647
父母職業個體工作單位怎麼填 瀏覽:231
養老保險單子怎麼算 瀏覽:11
易縣養老保險到期怎麼辦理 瀏覽:15
樂山養老保險用什麼軟體 瀏覽:929
重陽節插什麼 瀏覽:21
什麼體檢需要等一周 瀏覽:372
海淀入職體檢怎麼辦 瀏覽:340
八零後能一次交夠養老保險嗎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