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前二十大經典戲曲種類排行榜
中國戲曲歷史悠久,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
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昆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粵劇、廬劇、徽劇、淮劇、滬劇、呂劇、湘劇、柳子戲、茂腔、淮海戲、錫劇、婺劇、秦腔、碗碗腔、關中道情、太谷秧歌、上黨梆子、雁劇、耍孩兒、蒲劇、隴劇、漢劇、楚劇、蘇劇、湖南花鼓戲、潮劇、藏戲、高甲戲、梨園戲、桂劇、彩調、儺戲、瓊劇、北京曲劇、二人轉、二人台、拉場戲、單出頭、河北梆子、漫瀚劇、河南墜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戲、淮北花鼓戲、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韻大鼓、西河大鼓、評彈、單弦、山東快書、山東琴書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地方戲曲具體分布:
北京市: 京劇 北昆 西路評劇 北京曲劇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評劇 絲弦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上四調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鑼鼓雜戲 耍孩兒戲 靈邱羅羅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 永濟道情戲 洪洞道情戲 臨縣道情戲 晉北道情戲 襄武秧歌 壺關秧歌 沁源 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縣秧歌 孝義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鳳台小戲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劇
遼寧省: 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蒙古劇 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省: 龍江劇
陝西省: 秦腔 漢調二黃 阿宮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戲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眉戶戲 弦板腔 陝西道情戲 陝南花鼓戲 陝南端公戲 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 隴劇 高山劇 影子腔 甘南藏戲
青海省: 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曲子戲
山東省: 山東梆子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
江蘇省: 崑曲 淮劇 揚劇 通劇 淮海戲 錫劇 蘇劇 丹劇 丁丁腔 淮紅劇 海門山歌劇
安徽省: 黃梅戲 徽劇 青陽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連戲 安徽戲 廬劇 安徽端公戲 沙河調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簧戲 文南詞 皖南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淮劇 嗨子戲
上海市: 滬劇 滑稽戲 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 越劇 婺劇 紹劇 新昌高腔 寧海平調 松陽高腔 醒感戲 溫州崑曲 金華崑腔戲 黃岩亂彈 諸暨亂彈 甌劇 和劇 杭劇 甬劇 湖劇 姚劇 睦劇
江西省: 贛劇 戈陽腔 盱河戲 東河戲 寧河戲 瑞河戲 宜黃戲 贛南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 萬載花燈戲 撫州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 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閩劇 平講戲 庶民戲詞明戲 大腔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採茶戲 南詞戲 閩西山歌戲 薌劇 打城戲 竹馬戲 游春戲 肩膀戲
台灣省: 歌仔戲
廣東省: 粵劇 潮劇 正字戲 白字戲 廣東漢劇 西秦戲 花朝戲 粵北採茶戲 東昌花鼓戲 雷劇 梅縣山歌劇 粵西白戲 臨劇
海南省: 瓊劇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劇 邕劇 絲弦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劇 牛娘劇 桂南採茶戲 廣西壯劇 廣西苗戲 廣西侗戲
湖南省: 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 湘西苗劇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 漢劇 荊河戲 南劇 湖北越調 山二黃 湖北高腔 楚劇 東路花鼓戲 黃梅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 遠安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鄖陽花鼓戲 隨縣花鼓戲 堂戲 文曲戲 鄂西柳子戲
河南省: 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 懷梆 懷調 大弦調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四川省: 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 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雲南壯劇 彝劇
貴州省: 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西藏自治區: 藏劇
Ⅱ 戲曲中有關孝道的曲目有哪些 請好心人幫幫忙啊
除了晴雪驚鴻提供的曲目還有:
《叫張義我的兒聽娘教訓》——《釣金龜》選段, 康氏有關於二十四孝的描述
[二黃原板] 叫張義我的兒啊聽娘教訓, 待為娘對嬌兒我細說分明。 兒的父他遭不幸喪了性命, 拋下了母子們苦度光陰。 是為娘守貞節我不聽他論, 皆因是我的兒年小, 娘在中年我怕的是, 百年之後我身入九泉, 難見兒那去世的先人。 我的兒呀! [二黃原板] 有幾個賢孝子聽娘來論, 一樁樁一件件娘記在心。 那大舜耕田為的都是孝順, 丁藍刻木、萊子斑衣、孟宗哭竹、楊香打虎, 這都是那賢教的兒孫, 我那不孝的兒呀! [二黃原板] 這幾輩賢孝的子休得來論, 還有那不孝人說與兒聽。 青風亭張繼保他雙親不認, 韓信將不孝母留下了罵名。 為娘言語兒不相信, 怕的是那鄉鄰們把那忤逆不孝加在兒的身。 我的兒行孝道將娘奉敬, 也不枉為娘我就撫養兒成人。
《三家店》中秦瓊的唱段
將身兒來至在大街口,尊一聲過往賓朋聽從頭,一不是響馬並賊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楊林與我來爭斗,因此上發配到登州,捨不得太爺的恩情厚,捨不得衙役們眾班頭,實難舍街坊四鄰和我的好朋友,捨不得老娘白了頭,娘生兒連心肉,兒行千里母擔憂。兒想娘身難叩首,娘想兒來淚雙流。眼見得紅日墜落在西山後,叫一聲解差把店投。
Ⅲ 豫劇大登殿我一見老母親跪金殿戲詞
豫劇《大登殿》戲詞如下:
我一見老母親跪金殿,折兒的陽壽有幾年。
開言來叫了聲代公主、王寶釧,你把母親往上攙王下殿。
我只得撩跑端帶一步一足下金鑾,我把母親拜見。
老母親在上兒拜見,孩兒有話你聽心間。
征西涼我去夠哪十八載,家撇下寶釧妻可是娘照管。
你這年年送米月供面,你這差來丫鬟送油鹽,至如今孩兒我可登金殿。
我把母親你宣上金鑾,抬頭來我觀見了養老院。
我的娘無福在里邊,開金口我封你個養老院。
這養老宮中你掌權,我賜你金打扇銀打扇。
金瓜鉞釜鐙朝天,再賜你金鳳攆銀鳳攆,十二個才女當丫環。
我賜你福壽康寧一塊匾,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福如東海長流水。
壽比南山不老仙,三六九王登殿,你這般把椅兒坐殿前。
王有了不是興娘的管,你和我的親娘都一般。
高叫聲老母親你請~~~請下殿,朝事畢代公主王寶釧。
俺三人養老宮中問母安,高叫聲老母親你請啊請啊請下殿。
戲曲表現
河南省戲劇研究所存有抄本。越調、京劇、川劇、徽劇、湘劇、滇劇、秦腔、宛梆、上黨梆子、河北梆亍、懷調、豫南花鼓、四股弦(五調腔)、河南道情、同州梆子均有此劇目。漢劇有《算糧登殿》。柳琴戲有《王寶釧》。見《龍鳳金釵傳》鼓詞。
Ⅳ 有沒有老人聽的戲曲,越多越好
一般老年人愛聽的戲曲都與傳統有關,並且與地域關系很大。譬如:北京的老人喜歡聽四大名旦的京劇,還有評劇(花為媒、劉三姐告狀等)。上海老人愛聽越劇、滬劇,(紅樓夢之類)。河南的老 人欣賞豫劇(花木蘭、朝陽溝等)。河北人也喜歡聽京劇、評劇還有河北梆子。
老人愛聽的戲曲經典劇目:霸王別姬(梅派)、白蛇傳、定軍山、貴妃醉酒(旦角摺子戲)、群英會、借東風(須生)、玉堂春(程派)、九件衣、文昭關、望江亭、徐策跑城、轅門斬子、四郎探母、紅鬃烈馬(全部)鎖麟囊、探陰山、楊門女將、文姬歸漢、羅成叫關、孟麗君、游上林(摺子戲)失空斬、趙氏孤兒、龍鳳呈祥、謝瑤環......
《荒山淚》《鎖麟囊》《拾玉鐲》《淮河營》《借東風》《洪羊洞》《讓徐州》《白帝城》《徐策跑城》《追韓信》《定軍山》《打龍袍》《鍘美案》《古城會》《戰長沙》《三岔口》《惡虎村》《擋馬》《小宴》《羅成叫關》
老人愛聽的戲曲之越劇:三看御妹、孔雀東南飛、風雪雨樵、打金枝、漢文皇後、玉簪記、西園記、西廂記、李娃傳、花中君子、孟麗君、春香傳、追魚、蓮花女傳奇、第十二夜、情探、梁山伯與祝英台、盤夫索夫、魂斷銅雀台。
戲曲也分好多風格的,各個劇種旋律都不一樣,一般老人愛聽的戲曲都是當地的戲曲劇種,比如京劇黃梅戲越劇晉劇秦腔。
Ⅳ 老年人喜愛的戲曲有哪些
崑曲是來百戲之祖,京劇、源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是五大劇種,這相對喜歡的范圍廣一點。
既然是安徽人,那麼安徽的地方戲更合適吧。像黃梅戲、徽劇、廬劇、鳳陽花鼓、沙河調、岳西高腔、目連戲、端公戲、含弓戲、蕪湖梨簧戲、文南詞、推劇、嗨字戲、洪山戲等等
Ⅵ 老年人愛聽的戲曲有哪些
老人歲數大了,愛聽一些戲曲,和老歌。可是網上搜索太難找,而卻有的網站還需要各種金幣。那麼老年人愛聽的戲曲有哪些呢?
1、 一些老年人比較喜歡聽戲劇,比較常見的就是豫劇,《孔雀東南飛》《陳三五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
2、 還有標准紅歌,東方紅、無產階級文化大歌名就是好、國際歌、學習雷鋒鋒好榜樣、打靶歸來、我愛北京天安門、北京的金山上、《前門情思大碗茶》、《故鄉是北京》、《獨上西樓》、《北京一夜》等。
3、 瀏陽河,我心中的歌獻給解放軍;愛江山,也愛美人。老人都是經歷了革命的歲月,所以對紅歌等會顯得比較鍾愛。
4、 老電影插曲:南泥灣、一條大河、地道戰插曲、梁祝、小提琴、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婚誓、我的祖國(郭蘭英)。
關於老年人愛聽的戲曲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Ⅶ 內容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戲曲除了《鎖麟囊》和《六尺巷》還有哪些
還有:
曲劇《卷席筒》講述唐代登封縣曹家灣村的曹保山一家從家庭鎖事、到鬧出人命,曹保山歷
盡生活的苦難,最終得中頭名狀元,以及小蒼娃替嫂坐牢等一系列故事經過。
呂劇《小姑賢》講述刁氏做了婆婆後,百般刁難和折磨溫順賢淑的媳婦李榮花,並逼著兒子王登
雲寫下休書。善解人意的小姑桂姐說服教育了母親,挽留下嫂子。從此,全家和睦相處,共享
榮華。
京劇《蘇武牧羊》,講述漢朝使臣蘇武十九年被困匈奴,茹毛飲血,不辱使命;
京劇《赤桑鎮》,講述宋朝清官包拯不徇私情,鍘死貪官侄兒,對嫂嫂心懷愧疚;
豫劇《花木蘭》,講述閨閣女兒花木蘭身著男裝勇赴沙場,代替年邁多病的父親;
淮劇《趙五娘》,講述兒媳趙五娘在丈夫不歸、遭遇飢荒時,吃糠咽菜,對公婆不離不棄;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講述一對戀人梁山伯和祝英台生死相戀、羽化成蝶;
河北梆子《王寶釧》,講述貴族小姐王寶釧苦苦守望婚姻十八年,貧賤不移;
京劇《趙氏孤兒》,講述民間醫生程嬰一諾千金,忍受著國人的誤解,含辛茹苦撫養孤兒;
秦腔《關公挑袍》,講述三國英雄關羽在困境中矢志不移,對劉備忠心耿耿,拒絕榮華富貴的種種
誘惑……
Ⅷ 弔孝戲曲都有哪些
豫劇:秦雪梅弔孝
越調:諸葛亮弔孝(卧龍奔喪)、李天保弔孝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