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老院的老人如何才能過得快樂
即使老人進了養老院也要多去看看,畢竟在那裡不是自己的家,所以對於老人來說,快不快樂子女的行為也很重要。
㈡ 去敬老院表演什麼節目好
唱歌、跳舞、魔術、做游戲(擊鼓傳花、蘿卜蹲、瞎子背瘸子、搶板凳、蒙眼貼鼻子、過河拆橋、筷子夾彈珠等等),每次志願者來一暄康養養老院表演的節目基本都是這些,歌舞中穿插幾個小游戲,老人看得開心,玩得也快樂。
敬老院(geracomium),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又稱養老院。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與企業合作開辦,能接收有各種各樣需求的老人。
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蘇聯的養老院,收養沒有法定贍養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養老院的全部費用由國家負擔,個人還可以按規定領取原來享受的養老金或撫恤金的一部分。中國的敬老院是在農村「五保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期,農業生產合作社對缺乏勞動能力、生活沒有依靠的鰥、寡、孤、獨者,實行保吃、保穿、保燒、保醫、保葬(兒童則為保教),簡稱「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對五保戶實行集中供養,在全國各地興辦了一批敬老院。
1978年以來,隨著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集體經濟的發展,敬老院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1988年,全國農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個縣(縣級市)在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辦起了敬老院。
㈢ 適合養老院老人玩的游戲
適合養老院老人玩的游戲
游戲
社會活動理論認為,老年人保持較高的活動水平,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對防止老年人大腦退化具有良好的作用。游戲是一種健康、快樂的活動,是一種能達到不同功能的工具。游戲能調動老年人的所有感官,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尤其是大多數老人很少外出旅遊、逛街、娛樂等,而做適合的游戲便可以作為他們重要的娛樂之一。隨著各種游戲的進行,在老年社會工作者的協助下,通過語言交流、肢體活動,老年人心情會逐漸輕松愉快起來,他們會感到舒服、輕松、樂觀,產生一種良好的情緒,經常做游戲有利於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游戲→愉快→游戲,對他們的身體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老年人通過游戲,不僅能愉悅身心、鍛煉身體,而且能夠達到加深人際溝通、加深互相認識的功能,提高自信心,培養團隊合作的功能。由於老年人年老體弱、行動緩慢、反應遲鈍,許多速度快、刺激、新奇、復雜的游戲並不適合在老人活動中運用。筆者現將在老年人活動中長期實踐的得來的簡單有趣、深受老年人喜愛的幾款小游戲予以介紹。
促進認識及熟悉,快速融入群體的游戲
名字串燒
名字大串燒,首先讓老人圍成一個圓圈,第一位老人說出自己的名字,第二位老人先說出剛才的一個名字,然後再加上自己的名字,第三位先說出剛才的兩個人名字,然後再加上自己的名字,由此類推,直至最後一位成員說出所有老人名字。
合成圖片
老人在進入活動現場時,社工發給每人一張卡片,但只是八分之一張卡片,進入會場後,需要去尋找其他七位老人手中的卡片,將其拼合成一副完整的圖片。老人要積極地尋找陌生人,詢問、展示、合作,最終才能達成「聯盟」,只有找到其他的七位朋友,才可以找一個位置坐下來。把組合成的圖片放置到桌面前方,並要迅速熟悉本小組成員。類似的游戲還有「哼小調」,通過哼相同的曲調找到同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