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老金繳十五年共繳費了20萬,我得領過多少年才能回本
隨著當下社會和家庭經濟條件的變化,老年保障需求的迅速增長以及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逐漸加快,養老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挑戰,已構成突出的社會問題。做好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不僅關系著每個人的生活,還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也明確提出,要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快出台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方案。每個人都有退休、都要需要養老的一天。對於普通百姓,養老金就是一顆「定心丸」,是活命錢。養老金的上調時刻牽動著人們的心。
大家對養老問題非常關注,喜歡問:「社會保險交滿15年,退休能領多少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知道養老保險是怎麼計算的。
如圖所示,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1、個人賬戶養老金:主要考慮個人賬戶存儲額,繳費多,退休後拿得多。
2、基礎養老金:
A、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各地水平不一,具體可以電話咨詢當地社保局。
B、本人繳費指數:個人月工資/去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C、繳費年限:「15年」和「30年」差別巨大。
有些人看到這么繁雜的計算公式可能有點「頭暈」,但小白可以向大家保證,下面的分析會以簡單明了的方式讓大家理解,不會「燒腦」。
假設:我是北京人,2016年上班期間工資為7086元/月(與2016年北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持平),社保交滿15年了,且達到退休年齡,於2017年退休。
那我可以拿多少養老金?
別急,我們得看看一共交了多少錢的養老保險。
2016年,我養老保險個人部分每月交566.88元,養老保險單位部分每月交1417.2元,相當於2016年我個人部分交了6802.56元,單位部分交了16992.00元。
實際上,2002-2016年我自己一共交了55545.60元,單位交了138864.00元,二者相加接近20萬。
在早前的留言中,有讀者告訴我,對於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社會保險是給我們算利息的。
嗯,社會保險的確會按照一年期定存利率給我們算利息。雖然15年的時間很長,但我們的錢沒有增加太多。
小編在此感謝大家閱讀,你的評論就是小編的動力!喜歡小編的可以點個贊哦。
1、沒算利息,我交55545.60元,個人賬戶55545.60元。
2、算上利息,我交55545.60元,個人賬戶65139.19元,增加了17.27%。
好了,現在可以回答「社保交滿15年,退休能領多少錢?」這個問題了。
1、我個人賬戶養老金:算上利息,一共65139.19元。
㈡ 養老金要領多久才能回本
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專年度在崗職工月屬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㈢ 15年養老保險多少年領回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虧本買賣很多人沒有想到,即使養老保險制度不崩盤,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參加養老保險也是一個虧本買賣。退休後參保人員領取的養老金包括兩個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余額。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以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繳費年限每滿1年增加1%,個人賬戶的余額發放男女不同,女性55歲退休計發170個月,男性60歲退休計發139個月。2011年4月,針對一篇題為《養老保險不劃算》的網帖,深圳社保局新聞發言人專門出面回應,稱其說法不專業也不負責任,並舉例說明:假設一普通員工按最低月薪1320元一年繳交3324元,30年只繳納了9.9萬元;而30年後,每年拿回1.2萬元,10年共拿回12萬元。但問題是,如果這名員工每年將3324元存入銀行,連續存入30年,即使按照最低的一年期活期存款利率3.5%計算,30年後獲得的收入可達17.1萬元,在現有養老保險計發體系下,參保者收入越高越吃虧。如果計繳工資為5000元,在深圳年繳納養老金12600元,30年共計繳納37.8萬元。其中個人賬戶為14.4萬元,公共賬戶上的資金為23.4萬元。60歲退休時,參保者每月可以從個人賬戶上支取1035(14.4萬/139個月)元,從公共賬戶上支取800元,總計1836元。全年拿回2.203萬元,10年總共拿回22.03萬元。即使活到80歲,他獲得的養老金不到44萬元。但是他所繳納的養老金本金加利息到60歲就可達66萬元。如果按平均壽命74歲計算,他拿回的養老金才30.9萬元。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養老基金的計發方式沒有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同時,中國養老保險基金由於只能投資於國債和銀行存款等固定收益產品,收益率極低,長期收益率停留在2%左右,遠遠低於CPI的膨脹水平。此外,由於個人賬戶空賬運轉,社保制度不得不給其最低的利息率(按銀行一年期利息計息),因為計息越高,制度的負債就越大。對於個人來說,個人繳費高達工資的8%,這樣一筆長達40-60年的長期資金,制度卻給個人短期利息,極大地損害了個人利益。上述情況還完全沒有考慮到工資增長的情況,如果考慮到參保者工資增長的因素,那麼養老保險中獲得的收益和自行儲蓄收益之間的差距會更大。有專家計算,在當前制度下,如果一個人繳費30年,假定其工資增長為8%,按照全額工資繳費,那麼30年後,他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只有社會平均工資的35.4%。這么低的替代率怎麼能保障退休後的基本生活?人的消費習慣與生活方式,一旦養成往往具有剛性。
㈣ 交的養老保險 領幾年能回本
因為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一點,比如社平工資,領取養老金水平等,
所以大概在15年----20年左右可以還本,一般活得越久,領得就肯定越多,直到終身.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
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
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
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
(4)養老金領多少年回本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金是指職工因在一個企業工作到一定年限,不願繼續任職或因年老體衰、工殘事故導致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企業為保證其老有所養而付給的年金或一次付清所得金。
其來源是由職工所在企業以及職工在職時按一定比例共同交納的,並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與專門機構管理。
養老保險的享受待遇,累計繳納養老保險15年以上,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1、按月領取按規定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死亡待遇。(1)喪葬費(2)一次性撫恤費(3)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按月發放,直至供養直系親屬死亡。
注意: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根據有關文件規定。
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
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
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
㈤ 養老保險多少年能領回本金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
個人養老保險查詢的方法有很多,參保人可以到社保局查詢,也可以撥打社保熱線12333查詢,還可以登錄社保局的官網或者是關注社保局的微信公眾號查詢自己的養老保險信息。
一般來說,網路查詢更為方便,參保人只需要登錄社保局的官網,注冊賬號即可查詢自己的養老保險信息。如果參保人想要電話查詢,需要在12333服務熱線的工作時間撥打,不然無法接通人工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㈥ 繳納養老保險 退休多少年能「回本」
您好 繳納養老保險是國家規定 回不回本都得繳納 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