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农村村干部退休待遇的规定
法律分析:1、连续担任村干部7—10年(包括10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从批准的下月起领取退休金,其标准为每工作一年领取1个月的支部书记工龄工资(按本村支部书记现行工资计算);
2、连续担任村干部11—15年(包括15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从批准的下月起领取退休金,其标准为每工作一年领取1.5个月的支部书记工龄工资(按本村支部书记现行工资计算);
3、连续担任村干部16—20年(包括20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从批准的下月起领取退休金,其标准为每工作一年领取2个月的支部书记工龄工资(按本村支部书记现行工资计算);
4、连续担任村干部21—25年(包括25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从批准的下月起领取退休金,其标准为每工作一年领取2.5个月的支部书记工龄工资(按本村支部书记现行工资计算)。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第十一条 离休、退休、退职干部本人,可以享受与所居住地区同级干部相同的公费医疗待遇。
第十二条 规定发给的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企业单位,由企业行政支付。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就地安置的,由原工作单位负责,易地安置的,分别由负责管理的组织、人事和县级民政部门另列预算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休村干部工资发放标准》 第四条 第一款 累计担任村主要职务(书记或主任)10年以上,未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正常离任,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离任村干部,享受生活补贴,原则上以每满10年为一个档次,工龄满10年以上的,月工资为现任村支部书记基础工资的80%;20年以上的,月工资为现任支部书记基础工资的90%;30年以上的,月工资为现任支部书记基础工资的100%。补贴报酬由镇财政和村集体负担。
❷ 农村村支书退休金一月多少
农村村支书退休金一月多少,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政策和村支书的工作年限等因素来确定。
1、农村村主任退休工资规定:
担任本村主要职务(书记或主任)10年以上,未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正常离岗,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离任村干部,享受生活补贴;
工作10年以上的,月工资为现任村支书基本工资的80%;
工作30年以上的,月工资为现任支部书记基本工资的100%;
2、连续担任村干部7—10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从批准的下月起领取退休金,其标准为每工作一年领取1个月的支部书记工龄工资;
3、连续担任村干部11—15年,办理退休手续的,从批准的下月起领取退休金,其标准为每工作一年领取1.5个月的支部书记工龄工资;
4、退休工资的其他规定。
农村村支书的待遇标准:
1、工资构成:村支书的工资通常由基本工资、补贴和奖金等部分组成;
2、地区差异:不同地区对村支书的工资标准有所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可能会更高;
3、工作年限:村支书的工作年限越长,其累积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可能会更高;
4、政策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会影响村支书的退休金标准;
5、绩效考核:村支书的工作绩效也可能会影响其退休金的多少。
综上所述,农村村支书的退休金金额需要根据具体地区政策和工作年限等因素来确定,其中包括工作年限对退休工资的影响,如工作10年以上的可获得现任村支书基本工资的80%,工作30年以上的可获得现任支部书记基本工资的100%。此外,连续担任村干部的年限也会影响退休金的领取标准,如连续担任7-10年可按每工作一年领取1个月的支部书记工龄工资领取退休金。具体的退休工资还有其他规定。
【法律依据】:
《关于提高全省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最低标准的通知》
提高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最低标准,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00元,即担任“三大员”职务累计20年以上,离任时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职务的,提高标准后每人每月分别为300元、280元、260元;15-19年的,提高标准后每人每月分别为280元、260元、240元;10-14年的,提高标准后每人每月分别为260元、240元、2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