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父母是农民,都60多岁了,没有养老保险,以后该怎么办
农村老人的养老、医疗问题的确是一个难题。除了国家给予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外,更多的还要依靠自己和子女的赡养。
一、传统农民靠庄稼生存
年逾60的农民,应该还算是传统的农民。因为缺少文化、与技能,他们基本是靠庄稼地里的收成,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种地,在八十年代,让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并没有让他们靠种地富裕起来。同时加上一生以来为儿女劳碌,所有的积蓄都用在儿女成家立业上。就算年老,还有点体力,往往也会留守在家,照顾孙子女,好让自己的儿女在外面多赚点,维持家用。因此,在他们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身上也没有一点钱,完全需要儿女的赡养与社会的扶助才能继续的生存下去。

当然,随着农民进一步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再加上新生一代农民在文化、技能上提高,以及对法律意识的提升,懂得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农村养老,问题或许会慢慢缓解。
❷ 父母没有社保怎么办
若父母没有社保,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养老问题:

- 社保补救: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合年纪较大快60岁,或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父母。可到户籍所在地社保机构办理,部分地区能一次性补缴15年费用,缴费档次多样。如佛山最低档补缴5400元,之后每月约领300元;有些地方对2012年前满60岁的农村户籍老人,直接发放基础养老金。
- 灵活就业职工养老保险:适合50岁以下、家庭经济较好的父母。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退休金待遇和职工相近,若退休时未交够15年,可续交或补缴。
- 配置商业保险:
- 商业养老年金险:收益写入合同,可终身领钱。比如君龙人寿的“龙抬头2.0”,50岁投30万,65岁起每月领2000多元。建议选短期缴费(3 - 5年)、领钱早的产品。
- 医疗和意外险组合:先买新农合或居民医保,报销基础医疗费用;再搭配百万医疗险报销大病费用,若父母年纪大或身体不好,可换成防癌医疗险或惠民保;最后配置意外险,保障意外跌倒、骨折等费用。
- 多渠道积累资金:
- 个人储蓄和投资:通过定期存款、买国债、货币基金等方式积累养老资金,注意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 申请社会救助和福利:符合条件可申请低保、高龄津贴(80岁以上老人)、养老服务补贴等,具体申请方式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 子女支持:定期给父母赡养费,或设立家庭养老基金。
- 其他策略:为父母建立专门储蓄账户,每月定期存入资金;鼓励父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降低患病风险;关注政府相关福利政策,及时申请救助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