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储蓄式养老保险

储蓄式养老保险

发布时间:2025-06-04 04:47:35

㈠ 什么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一、什么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的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办法,职工个人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情况,按规定缴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记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在有关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并应按不低于或高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以提倡和鼓励职工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所得利息记入个人帐户,本息一并归职工个人所有。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批准退休后,凭个人帐户将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一次总付或分次支付给本人。职工跨地区流动,个人帐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随之转移。职工未到退休年龄而死亡,记入个人帐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消除长期形成的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观念,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与社会保险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对社会保险工作实行广泛的群众监督。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可以实行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挂钩的办法,以促进和提高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㈡ 什么是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由职工根据个人收入状况自愿参加的一种养老保险。它居于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的第三层次。参加与否完全自愿,保险管理机构由自己选择,储蓄多少由个人根据收入和负担能力而定。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计入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特点
从筹资方式上看,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属于完全积累制。一代人需要的养老金,靠本代人在职时储蓄积累,积累的本金加利息供退休后养老使用。这种方式是根据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筹资,它需要达到长期收支总平均平衡。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在采取这种方式筹资时,首先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人口的健康水平、就业率,退休率、工资增长率、利息率、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等进行宏观的预测,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时期养老保险待遇所需保险基金总量,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在实施初期的若干年份,养老保险金收大于支,其差额就作为以后年份的储备基金;而在支大干收的年份,就以储备基金及其利息来弥补收支差额:这种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分散风险,而且提取费率稳定,在支付保险费用后,每年仍余存相当数额的储备积累基金,使这种养老保险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但是,也存在着不足,由于没有代际间转移,在漫长的储备积累过程中,储备基金容易遭遇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保证储备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关键环节。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从个人和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为个人将来的养老储备了资金,同时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使个人晚年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劳动者“自立,自筹、自养”意识的体现,是从经济角度进行“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的区别
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劳动者遇到风险时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基本养老保险是最主要的保险方式。它有三个重要特征:覆盖全社会,它规定所有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待遇标准统一,在实行统筹的范围内,实行统一的缴费比例,统一的保险待遇发放标准,统一的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保险程度高,只要参加了基本保险,劳动者可以获得的物质帮助主要依赖基本保险。
补充养老保险是指除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以外,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的一种保险,补充保险是第二层次的保险,它可以满足劳动者高于基本保险需求的愿望。补充保险的建立依用人单位经济承受能力而定,由用人单位自愿实行,国家不作强制的统一规定,只要求用人单位内部统一。用人单位必须在参加基本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保险费的前提下,才能实行补充保险。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基于劳动者个人的经济能力和为了满足更高的生活需求而设立的一种保险方法,属于第三层次。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劳动者个人的自愿行为,投保多少由劳动者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确定,劳动者可以自己确定保险水平。
参考文献
王琪延主编.大众常用经济词典.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
王树新主编.中国养老保障研究.华龄出版社,2004年08月第1版
赵文骅编著.上海求职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02月第1版

㈢ 养老保险中储蓄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的优点和缺点急

储蓄积累制:
优点:政府强制性要求参保认为养老储蓄,从而可以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可以提高社会储蓄率;储蓄积累制比现收现付制对工作人员有更好的激励作用;在总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储蓄积累制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缺点:储蓄积累制的管理成本通常要高于现收现付制的管理成本。
部分积累制:也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优点:1、保险费率低于完全基金制,而保险费率的增长又比现收现付制缓慢、平衡。2、不需考虑长期费用,下一代人的负担相对少于现收现付制,有利于扩大储蓄和促进投资。
3、受人口结构、通货膨胀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也相对少些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储蓄式养老保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有老年痴呆的父母儿女如何伺候 浏览:217
东营东城养生哪里好 浏览:708
重阳节剥橘子喂爷爷奶奶吃 浏览:225
养生一号有哪些功效 浏览:180
社保满15年退休金多少钱 浏览:652
重阳节祝福语老人幼儿园 浏览:529
孝顺父母歌视频 浏览:361
柳州瘫痪养老院价格 浏览:694
70岁老人撞到头起包怎么办 浏览:877
孝敬父母唯美句子 浏览:980
80岁老人撞伤别人 浏览:812
深圳社保第三档有没养老金 浏览:763
从财格孝顺 浏览:484
如何应对父母患病 浏览:853
老年痴呆如何鉴定 浏览:300
老年人能刮痧吗 浏览:130
应退休没退休社保公积金怎么办 浏览:141
四川老年公寓包吃住 浏览:822
两个月婴儿体检有哪些 浏览:629
80岁胃癌晚期 浏览: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