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蚌埠市81年11月参加工作养老社保缴费23年退休时能领多少养老金
每月可以领到1500。
养老保险规定累计缴费满15年退休年龄女性50多岁男性60周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而领取养老金的多少,又和缴费年限有关系,那么缴费年限只有23年,这样按照计算到退休后每月能领取到1500元的养老金。
养老金入市是指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个人账户基金进行证券投资。将养老金投资于市场,可以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也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⑵ 蚌埠养老保险一个月能领多少
145元。从2022年1月1日起,蚌旦伍让埠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原有的每人每月130元,提高至每模局人每月145元。其中中央基础养老金上涨5元,地方基础养老金上橘好涨10元。
⑶ 蚌埠社保交15年退休拿多少钱
劳动者的社保缴纳满15年的,一般男性同胞是年满60岁,女性同胞是年满50岁的时候,可以按月 领取养老金 。无法给计算出来退休金具体是多少的。但是这笔退休金可以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下面是社会保险 退休金计算 方式,养老金能领取多少,主要看个人缴费年限长祥梁短、个人缴费基数高低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计算工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信拿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 基本养老保险 ,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滑宴搭、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 灵活就业人员 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 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 法定退休年龄 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或者城镇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 ,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 养老保险待遇 。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⑷ 蚌埠在职职工退休社保个人缴费808元,单位缴费1400元缴费22年退休金能拿多少钱
应该很高了。最起码与现在的在职工资大体相当。四五千块或者多一些。
⑸ 安徽省蚌埠市养老保险交33年退休能拿多少钱
能领多少养老金取决于很多因素,自己计算是比较困难的;
养老金领取计算方式是: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之前缴纳的养老金总额÷计发月数(139个月)
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工资:(目前自己的工资÷目前的社会平均工资)×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
所以说,养老金受到退休时当地平均工资、每月缴纳金额、缴费时长等影响,建议你到当地社保局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