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金空账现状

养老金空账现状

发布时间:2023-05-21 02:36:36

① 什么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现象你是如何看待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

社保空账运行就是只是账户上有钱,实际上是没有那部分钱的,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般都是国家财政直接补贴,就是用纳税人的钱填这个窟窿。所以现在国家倡导要做实个人账户,至少保证个人账户是有钱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② 中国养老金缺口的现状

中国养老金缺口现状将达10亿人口。

根据有关机构的数据分析,未来中国养老金赤字可能会巨大。之所棚茄枝以会产生如此大的缺口,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链敏个便是中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逐渐增多。

此外,社会年轻人缴纳养老金的积极性不高。之所以积极性不高,也有两个原因。其一便是现如今的人口老龄化导致退休年限不断提高,甚至男性退休年龄已经达到了65岁。这令部分年轻人认为拿不了几年养老金,不划算。

养老金突破口

养老金想要重新获得年轻人的缴纳热情,就需要进行改变。很多年轻人对于养老金不乐衷纳唤,是因为距离领取时间太长,导致无法确定能否使用到养老金,活在当下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可以对缴纳养老金的用户减少个税的征收,唤起这部分年轻人缴纳养老金的热情。

其次则是可以尝试将养老金进行改制,将其作为投资理财的产品,承担收益以及风险,这样可能令用户在需要使用钱的时候拿出来使用,从而解决缴纳养老金之后,可能无法收回的问题。

③ 如何解决我国养老保险空账运转的问题

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的尝试,但也面临着如何处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关系的难题。目前这部分社会统筹资金不足以支付同期的基本养老金,不得不动用个人账户资金,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转,根本不能积累。原因如下:现行的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操作时可以概括为“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即在新制度实施时己经办理退休的人员(称为“老人”)仍按原来的办法发放养老金 。对新制度实施前己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称为“中人”则按照“新旧模式平衡衔接,待遇水平大致平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确定一个过渡性的养老金;新制度运行后参加工作的人员(称为“新人”)直接适用新制度。但是,由于在上述新旧制度转换过程中, “老人”所需的养老金和“中人”所需的过渡性养老金在资金来源上并没有按照理论上所阐明的“由国家全额承担”,而是期望通过加大企业统筹费率的方式逐步将其消化,因此,在退休人员不断增加和企业拖欠养老保险费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无论社会统筹部分的资金,还是个人账户的资金都用作现付现付,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因而,在实践中个人账户没有形成积累,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运作。即便如此,几年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始终收不抵支。据统计,1997年全国有16个省的养老基金当年收不抵支,1998年扩大到21个省,1999年增加到25个省,2000年仅上半年就有19个省当期收不抵支。有些省的养老基金连续几年出现赤字,而且赤字逐年增大。许多市(县)在新制度实行以前的养老资金积累巴基本用完。2000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动存款结余只有947亿元,而同期全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己超过1000亿元。

保证个人账户资金的实帐运行和保值增值

目前,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帐户无积累资金,属于空帐运行。我们建立个人帐户是为了应付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现收现付制难以解决的支付危机,因此,即使社会统筹部门的资金不足以支付当期的养老金,也不能动用个人帐户的资金,而应想其他办法解决。不然,不仅会造成个人帐户空帐运行,造成将来养老金的支付危机,而且会降低人们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信心,造成不缴、少缴或漏缴。因此,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应分帐管理,要做到分帐管理,最好是两种基金应当由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分别掌握、独立运营,才能彻底防止个人帐户空帐问题。从国际的经验来看,统筹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可由政府管理;个人帐户基金运行复杂,保值增值要求较高,可由市场主体来管理,比如说可以成立股份制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个人帐户基金。智利的养老金制度由于实行个人账户民营化,在养老保险这个人们普遍认为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成功地导入了市场运作机制,创造了近20年来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平均为11.3%的佳绩。

④ 中国养老金缺口的现状

我国养老金确实存在着历史缺口,它源自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突出地体现在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所提供的在旧制度中已退休的“老人”养老金待遇中扣除基础养老金的部分和参加新制度的“中人”退休者的过渡性养老金支出上,这两笔支出形成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缺口。经过简单估算,当前退休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约为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45%,而根据2005年确定的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公式,当前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在35%左右(这是基于当前约35年的平均缴费年限,且结合每缴费1年获得1%的替代率的规定所进行的计算),剩下10%的替代率即是历史缺口在当前的体现。在实践中,每年都有部分历史缺口转化为当年的养老金支出,且随着逐期的转化,历史缺口逐渐化解,并将会最终消失。

一、申请退休工资的年龄条件是什么:
1、正常退休: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
2、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从事有毒有害工种满8年,井下、高低温工种满9年,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满10年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干部年满50周岁,女工人年满45周岁。
3、因病或非因工致残提前退休:经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4、政策性提前退休:国家和省有特别规定可以提前退休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申请退休工资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条件。
1、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2、缴费年限满10年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3、缴费年限不满足上述1、2点条件的,可申领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终结养老保险关系;如属于本省户籍的,可以不申领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参照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费基、费率继续缴费,至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为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⑤ 为什么养老金会出现空账

因为很多在过去艰苦革命岁月里和天朝执政党,一起奋斗过来的老D员

几十年的岁月里,没有交过一毛钱的养老金,但是现在享受着优越的“老干部待遇”

官方说法是“历史遗留问题”,所以现在是拿每个月按时交钱的那些人的养老金储备去支付这些费用对于养老金教育金等收益保险问题,我刚好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最新榜单!八大高收益率教育金保险排名

钱花掉就没有了,怎么增值保值,空洞还在那里的。

所以养老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不能拿下一代人的钱去养上一代人的老

因为我们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了,交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以后就是你自己交几十年的钱,通过各种投资、储蓄,最后老了自己花

国家可能补贴一点吧,别太指望了

⑥ 养老保险资金个人账户为什么会出现空帐问题麻烦详细点,作业来的

所谓养老金的空帐问题或者是缺口的问题,指的现在对应到每个个人账户的钱没有做实,有很多账户虽然应该有这么多钱,实际上是空的,是因为我国现在实际养老金的运行模式是一种统账结合的方式。
(一)空账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规模
1.个人账户空账产生的原因“空账”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1993年,在全国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相关代表提出,中国要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制度由此确立。然而已退休的职工(即所谓的“老人”)和在实施个人账户制度以前较早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即所谓的“中人”),在过去的工作年限里并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但养老金需要支付。
因为我国自1997年开始就一直实行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混账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就是说将两个账户混合管理,所以,这就给个人账户资金向社会统筹账户转移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为了解决已退休职工(即所谓的“老人”)的养老金支付问题,社会保障机构就利用“混账管理”的便利,直接挪用在职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长期以来,由于不断地透支个人账户来填补社会统筹资金的不足,于是就导致了个人账户的空账。
2.现个人账户“空账”的规模
近几年来,我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在急剧扩大,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的报告指出,在未来50年里,城镇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抚养比将由3.65:1提高到1.87:1;社会统筹基金总缺口将达到1.8万亿,平均717亿。个人账户空账的空前大的规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埋下了很多隐患。
(二)个人账户“空账”埋下的隐患
个人账户“空账”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先付制向积累制的转变,并将养老金的支付风险转移到了后代,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也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
首先,个人账户的“空账”直接影响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先付制向完全积累制的转变。这种转变势必会影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完全积累制的实现,最终只能使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停留在表面,无法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其次,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使得养老金支付风险被留给了下一代,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个人账户的无积累——“空账”问题就是将养老金支付风险转移给了后代,风险的转移使得人们的缴费意识降低,由此各种显性、隐性逃费的现象就会出现,而逃费又会引起低征缴率和高缴费率的恶性循环,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同时造成基金收入小于基金给付需求的状况,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也增加了基金增值的压力,使得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以及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得到影响。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⑦ 目前社会保险基金资金结余已逾万亿,为何还会出现养老保险空账情况,社会保险基金的各个项目之间不往来的

社保基金空账运行抄主要是1995年以前的个人账户,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视同缴费年限,1995年前个人不缴费,视同已经缴费完整。这是一个部分
还有就是,我国养老保险账户没有按照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分开管理,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中很多地方统筹基金已经不足支取,是从其他人的个人账户中暂支。
你所说的保险基金万亿,包括个人和统筹的全部。实际上如果做实个人账户就不止一万亿,更何况必须保证一定的统筹基金正常运行。
初步估计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超过5万亿

⑧ 中国养老金缺口的现状是怎样

法律分析: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县级统筹起步,直到2020年底,终于实现了省级统收统支,解决了省内养老保险基金负担不均衡的问题。202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约4.4万亿元,基金支出约4.1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但是,由于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等存在差异,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省份基金结余比较多,但是一些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重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比较大。在2018年—2021年,开始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由富裕省份向困难省份跨省调剂资金,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四年间共跨省调剂资金6000多亿元,其中2021年跨省调剂的规模达到2100多亿元,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是全国统筹的先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⑨ 中国养老金现在空账是多少钱一个月

专家又敲响了养老金“警钟”。清华大学最新报告显示,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出现当期的资金缺口,并动用累计结余来“保发放”,这意味着养老保险进入三级风险区(最高风险评级是四级)。

去年末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也提出,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即“空账”)达到4.7万亿元。而当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只有3.5万亿。

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所有结余资金都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也仍然会有1万多亿的差额。

养老金的真实情况如何?为何会越来越不够用?我们老了还能领养老金吗?

总体有盈余,但“入不敷出”省份增加

由于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并不普及,一般谈到养老金,多指国家强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三种类型。

截至2016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8.8亿。从全国情况来看,养老金的总收入大于总支出,还有不少结余。根据人社部提供的数据,2016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2.84万亿元,总支出是2.58万亿元,当期结余是26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3.67万亿元,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主要是省级统筹,各省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称,高的省份,能够保障50个月的支付,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

⑩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请相应的挑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实现和保持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收支平衡,是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和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及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模式转轨中的巨额成本,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困境。因此,必须寻找一条消化转轨成本、规避不足清偿风险来实现养老保险基本财政收支平衡的改革之路。

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财政困境现状

(一)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严重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虽然有巨额累积结存,但是个人账户"空账”数额更大,截至2009年底已高达12526亿元。其中,对我国13个省、市做实个人账户的调查显示,共做实个人账户基金1570亿元,仅占目前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17609亿元的8.9%,“空账"金额仍高达16039.4亿元,"空账"率超过91%,"空账"金额占当年全国财政总收入68477亿元的23.42%。更为重要的是,空账规模还兄启在继续大幅度增加,2009年的个人账户“空账”额就比2008年新增了2484.7亿元,新增“空账”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3.63%。因此,如果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继续增加,即使国家财政加大向养老保险的拨款力度,严重的"空账"问题也难以解决。

(二)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加剧了个人账户"空账"问题

2009年,我国的养老旅汪保险“空账"仅涉及已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2l567万职工,因此,如果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对现行制度扩面,个人账户的"空账"资金缺口必然会再次大幅度增加。现有的数据表明,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增加及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与城镇就业人员比率的提高,与个人账户"空账"额增长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根据2008-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08年、2009年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1716万人和1616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与城镇就业人员的比率增长分别为3.85%和3.21%,相应地个人账户"空账"额在2008年增至1.4万亿元,2009年又新增2484.7亿元。

(三)我国财政长期赤字导致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空账"划拨补空困难

白1990年以来,我国财政除2007年稍有盈余外,一直赤字运行,2008-2010年财政赤字额分别为1262.31亿元、7781.63亿元、6495亿元。因此,即使考虑到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在支付过程中是一个流量序列,每年600亿元左右的“空账”划拨填补都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问题。如再考虑到“空账”规模的继续增加和财政收入有可能出现的波动,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空账”的财政划拨补空会更加困难。

二、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财政困境的原因

(一)转轨成本增加导致个人账户巨额"空账"

在现收现付制度下,政府用在职职工的缴费来支付已退休老年人的养老金。因此,这时不存在个人账户,也就没有相应的个人账户基金积累。而在确立了“统账结合"养老保险模式后,个人账户实行的是基金积累制,但同时也承认了改革前没有建立个人账户的参保人员已积累的未来养老金权益,这样,就会出现之前参保人员的养老金权益弥补问题,也就是转轨的成本。这部分本来应由国家负担的转轨成本,却被规定由社会统筹基金来支付。于是,为了保证当期养老金的顺利发放,各地利用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通过对个人账户的透支而解决养老金支付问题,结果导致巨额的个人账户“空账”,且规模不断扩大。

(二)人口老龄化加剧

现收现付制具有管理简单、能够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一代人之间收入再分配的特点,而且在人口总量变化不大、人口年龄结构合理的情况下,不仅能实现财政上的收支均衡,还不存在清偿上的风险。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加剧,既有的各种平衡必将被打破。据统计,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总人口的10.8%;预计至2030年前后,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60岁以上人口总量约3亿,超过总人口的20%。这意味着缴纳养老金的人数将迅速下降,而养老保险的受益人却急剧增加。养老金受益拆尘仔者与养老金缴纳者的人数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10上升到2004年的1:3已明确说明了这一点。正是预先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开始从现收现付制转向“统账结合”制。然而,由于巨额的转轨成本和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统账结合"制仍无力解决养老保险金缺口问题,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即将到来,因资金缺口所产生的财政困难还将进一步加剧。

(三)经济分权增加了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财政困难

经济分权是指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下放及1994年以前的财政包干和之后的分税制。通过经济分权,地方政府拥有了相对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决策权,并获得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激励,这无疑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但从另一方面看,经济分权却加剧了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财政困难。因为经济分权虽然能激励地方经济发展,但由于主要把经济增长作为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使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管理也主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甚至在短期经济增长的利益驱动下,无视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监管,听任单位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空账"额度日趋增加,体制改革的财政困难加剧。

(四)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总量水平低

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企业瞒报职工人数,少报缴费工资基数,由于短视行为,职工个人主观逃避养老保险费的缴纳,由于"费"的缴纳相对于"税"缺乏强制性,难以强制性征缴,结果造成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资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处于较低水平。2007-2009年,我国包括养老保险金在内的各类社会保险收入为8729亿元、10805亿元、12780亿元,分别仅占当年GDP的3.3%、3.4%和3.8%,而2007年时,美国、英国、奥地利、法国、德国、瑞典社会保障收入占GDP的比重已分别高达7.0%、8.3%、15.8%、18.0%、16.5%、12.9%。这表明,我国本就突出的养老金财政困难,由于筹资总量水平低而更趋恶化。

(五)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区域分割导致财政失衡

一方面,在工业发达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劳动力相对年轻化,基本养老保险缴纳负担相对较轻,基本养老保险金有大量结余,而根据现行的制度,这部分基金结余无需上缴。另一方面,在工业落后地区,特别是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由于劳动力相对老龄化,基本养老保险缴纳负担相对较重,甚至有些企业无力缴费,不但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严重,用于支付当前养老金的社会统筹部分的资金缺口也相当大,需要中央财政的补贴。结果出现因基本养老保险金区域分割无法实现全国统筹,部分地区需要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进行补贴,而部分地区却存在巨额的基金结余的财政失衡现象。预计2030年前后,当现阶段拥有大量基金结余的地区面临养老金支付高峰时,不但同样会面临财政上的困难,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剧这一财政失衡。

三、解决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财政困境的对策

(一)在实现养老金统筹的基础上,合理消化转轨成本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虽然存在巨额的个人账户“空账”,但也有相当规模的累积结存,如果能实现养老金统筹,这部分累积结存可在安全有效的营运机制和环境下用于投资,投资盈余用于弥补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成本。美国的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和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都已在这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法律监督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完全有条件利用累计结存进行投资盈利,以消化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转轨成本。

(二)开征社会保障税,调整养老金的收支和管理机构,补足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养老金缺口

与“费”相比,“税”具有强制性和法制化的特点,开征社会保障税后不仅税基有一定的保障,而且还能通过税收的设计,特别是通过税收的优惠减免设计,激励企业积极缴纳社会保障税,增加养老金统筹部分收入。目前,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分割现象,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外,还牵扯到人事和财政部门,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和管理成本高昂。这种方式继续下去,不但根本无法实现转轨成本的合理消化,而且也无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巨额资金缺口。而开征社会保障税后,养老金由税务部门负责统一征缴,由财政部门负责统一划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统一的支付管理,由特定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累计结存的投资盈利,最终补足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养老金缺口。

(三)加强审核力度,提高养老金的征缴水平

我国目前的经济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在养老金保险和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导致征缴无力、“空账”运行的主要原因。如果在经济分权的前提下,把养老金的征缴管理和内部审核作为对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政治集权的框架内,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的内在矛盾,而且还能提高养老金征缴水平,缓解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的财政困境。
作者:于民陈茜
出处:《经济纵横》
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东师范大学
经济类别:改革与发展
库别:中经评论子库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养老金空账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养老保险脱保该咋办 浏览:129
2o18年四川企业退休工人涨工资 浏览:452
2016湖北省养老金涨幅 浏览:89
幼儿缘60岁生双胞胎视频 浏览:661
吉林怎么查个人养老账户 浏览:183
富阳社保退休电话 浏览:138
测老年痴呆答案 浏览:470
60岁后每个月的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315
无锡补发的养老金什么时候发 浏览:883
老年人三高如何养生保健 浏览:153
老年人总是头晕是怎么回事 浏览:521
失智老年人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简称什么 浏览:929
女孩重阳节出生好不好 浏览:402
解决民生养老机构的对策 浏览:826
社保领退休养老金死亡 浏览:912
养老金代发账户是指什么 浏览:706
老年痴呆中国现状 浏览:967
北京通州区哪里有重阳节活动 浏览:640
乔任梁父母的恶评怎么来的 浏览:912
石家庄市养老缴费基数最低多少 浏览: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