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宁夏退休社平工资2022最新
宁夏养老金2022年调整方案宁夏退休人员养老金最新消息宁夏自治区关于202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新消息和调整方案最新消息!多省份密集公布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均已亮出具体养老金调整方案。那么,你所在的省份究竟是怎么调整的?接下来跟我一起来看看最新相关资讯吧。
宁夏自治区202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概要
省份
定额调整
挂钩调整
宁夏
增60元/月
一是15年及以内的每月统一增加15元; 超过15年每满1年每月增加1元; 二是按上年基数增加1%; 三是高龄加10、15、20;艰苦加10、15。
案例演示
张阿姨,本次调整前58岁,养老金水平3500元,工龄30年,三类艰苦边远地区退休。按照今年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方法,可以增加155元。调整后,月养老金水平为3655元,养老金增加幅度为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定额调整:60元/月
2、挂钩调整
(1)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15+(30-15)×2=45元/月
(2)与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3500×1%=35元/月
挂钩调整增加:45+35=80元/月
3、倾斜调整
艰苦边远地区倾斜:15元/月
合计增加的金额=60+80+15=155(元)
宁夏自治区202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方案
1、定额调整
每人每月一律统一增加60元,体现社会公平,缩小养老金差距,为养老金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保证。
今年定额调整能和2021年的调整标准持平,没有变动,很难得,因为已公布2022年调整方案的其他地区,大多都大幅降了定额调整的标准。相比而言,宁夏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依然很注重公平。
2、挂钩调整
(1)与缴费年限挂钩
长缴多得很合理,体现社会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
2022年:15年以内的所有缴费年限,每月统一调整15元(同比减少15元),15年以上的缴费年限,自第16年起,每满1年每月再增加2元(同比增加1元)。不满1年的部分,按1年计算。
2021年:15年以内的所有缴费年限,每月统一调整30元,15年以上的缴费年限,自第16年起,每满1年每月再增加1元。不满1年的部分,按1年计算。
(2)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
多缴多得。在本人2021年12月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按1%的比例调整养老金,调整金额不足20元的,一律按20元调整。和2021年的标准持平。
3、倾斜调整
(1)向高龄老人倾斜:年满70岁、75岁、80岁:每人每月分别增加10元、15元、20元。和2021年的标准持平。
(2)向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倾斜:一、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分别增加10元、15元,同比均减少了10元。
② 2023养老金上调新政策2023
我国大部分公民都购买了养老保险,当养老保险缴纳达到了一定的年限以后,只要公民朋友到了年龄就能办理退休手续,每月领取一定的养老金。养老金其实就是为了保障特定公民,在退休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水平的一种福利制度。而我国基本上每年都会对养老金政策做出一定的调整,以满足更多人的生活需要,像去年养老金的上调比例就是4%。接下来带大家一起看下2023年养老金上调政策迎来了哪些新变化以及2023年各地养老金上调标准。
3、网页认证
进入本地的社保官网,找到养老保险认证的栏目,按照提示进行相关认证。
4、社区居委会认证
可前往居住地附近的社区进行认证。
5、银行网点认证
可前往社保局认可的银行网点进行认证,比如长沙地区:养老金认证可到交通银行、中信银行、长沙银行等银行网点认证。
6、原单位认证
可前往原单位进行认证。
总的来说,我国现在每年都会对养老金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整体上对大家今后的养老生活优惠力度是更大的,且对于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等福利、优惠力度会更高。很多朋友担心自己退休以后领不了多少,其实只要大家保证身体健康,领的时间越长,是会比你前期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更高的。另外,还是建议大家最好不要中间断缴,尽量拉长缴费年限,这样不管政策怎样变化,对今后的养老生活更增添了一份有利保障。
③ 退休金上调“确定”了能涨这么多年资或成为“新标准”
多地养老金确定上调
养老金包括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金,人社部的数据显示,目前,领取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人数超过1.3亿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数超过1.6亿,也就是说,全国将近3亿人在领取职工养老金或城乡居民养老金。所以,养老金是否上涨,关系着众多人的切身利益,非常受关注。
好消息是2023年养老金上调迎来了更多确定性。北京、上海、河南、核梁新疆、宁夏、贵州、河北等多地已经通过多种形式确定了养老金上调。
其中,河南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
新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
上海也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答案,统筹提高养老金、医保、低保等社保待遇标准。
宁夏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年度提高120元。
河北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高城乡居民基滚亏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失业保险金标准。
贵州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8元。
西藏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养改备运老其他待遇等13项标准。
北京在2023年民生实事中提出,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可以看出,明确提出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地区包括河南、上海、宁夏、北京,明确提出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地区包括河南、新疆、宁夏、河北、贵州、西藏,其中,宁夏、贵州明确了具体金额,分别上调到120元、128元。
所以,这么多地区明确上调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或者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23年养老金上涨,尤其是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是希望非常大的,这是非常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
那么,2023年养老金调整,哪些人会涨得更多呢?
其实,养老金调整一直遵循着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这些年养老金调整执行的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模式,预计2023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不出意外,还会继续遵循这一调整机制。
所以,2023年养老金调整哪些人涨得更多,就可以据此估计了,主要有以下几类人,第一就是享受倾斜调整的人员,这些年享受倾斜调整的人员主要包括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预计2023年依然对这些人员进行照顾,第二就是企业退休军转干部,这些年养老金调整中也会多企业退休军转干部进行照顾,主要方式就是让他们的养老金调整后补齐到当地平均养老金水平,预计2023年还会如此。第三就是缴费年限长、养老金水平高的人,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机制的直接体现。第四就是一些特殊人群,从这些年养老金调整来看,一些地区会对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等特殊群体进行照顾,预计2023年也会如此。
至于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涨幅,目前尚未确定。2022年养老金涨幅为4%,考虑到2022年经济增速、物价涨幅、工资涨幅的情况,预计2023年养老金涨幅继续收窄的可能性较大,3%-4%之间的概率更高一些。具体多少,让我们在今年3、4月份的时候拭目以待正式的调整通知。
④ 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如何调整
一、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人员范围是什么?
本次调整养老金的范围为2021年12月敏搏源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职工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含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
离休人员及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退休后照发本人原标准工资的老工人,不列入本次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
二、此次调整养老金从什么时候调整?什么时候发放?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安排,此次调整时间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7月底前将调银宽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位。
三、2022年退休人员养老金具体如何调整?
(一)定额调整
凡符合2022年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发55元。
(二)挂钩调整
1.按缴费年限调整。缴费年限15年以内,每年按1元增加;缴费年限16年至30年的,每年按2元增加;缴费年限超过30年的,从第31年起,每年按4元增加。缴费年限是指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累计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增加15元。
2.按基本养老金基数进行调整。按本人2021年12月份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每月增加1.6%(四舍五入到元)。
(三)倾斜调整
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考虑艰苦边远地区因素予以倾斜。
1.2021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至74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发10元;年满75周岁至79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发15元;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发35元。2022年1月1日后,年满70周岁,从到龄之月起,企业退休人员按2017年企业累加的高龄倾斜标准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机关事业累计的高龄倾斜标准执行。
2.考虑艰苦边远地区因素适当提高调整水平。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发10元;三、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发15元;五、六类桥态地区每人每月增发35元。
3.企业退休人员中原军队转业干部基本养老金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月水平达不到2022年自治区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按平均水平计发。
四、此次基本养老金调整具有什么特点?
此次基本养老金调整将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退休人员调整标准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基本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多得多调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调整养老金时增加的也相对较多;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