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漏缴一年,60岁退休发放养老金怎么算?这要看基散缴费年限满不满15年,如果满15年,60岁退休可正常发养老金,只是计发正闹养老举锋罩金数额因少缴费一年而有所减少。如果不够15年,只能再缴费一年,延迟退休一年。
⑵ 2035年60岁老人超4亿,养老金会耗尽停发吗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一则通知,我国到2035年左右的时候,超过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会突破4亿人。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口数量,届时我们国家也会进入到深度老龄化阶段。通过社保的抚养比来看,那么人口的抚养比水平进一步的下降,社保基金的压力将会进一步的增加。那么很多人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退休老年人口变得越来越多,那么今后会不会出现养老金耗尽,并将停发的问题呢?
⑶ 自己身体不好现在又要65岁退休感觉自己根本就活不到65岁再交那养老金是不是浪费了
现在人均年龄70多岁呢,感觉自己活不到65,那就是扯淡。自我感觉不要那么差
⑷ 退休养老金多发了60元是什么钱呢
这是你今年每个月增长的工资数,所以你的工资多发了60元,以后桐铅也是每个月多发60元局宽好钱。所以你可以查看一下巧灶工资明细
⑸ 灵活就业人员按60%缴纳养老保险,以后按着100%缴纳养老可以吗
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如果一直按照60%的一个缴费基数来缴纳自己的这个养老保险费用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自己的一个平均缴费指数大概就保持在0.6左右一个水平,因为这个平均缴费指数是计算最终自己退休金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说平均缴费指数越高,那么自己最终获得的这个退休金待遇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
那么如果之前你按照60%来缴纳这个养老保险,比如说你之前已经交纳了10年或者是10多年,但是距离自己法定退休年龄可能还需要10多年甚至20年的时间,但是今后自己打算按照100%的一个缴费指数来缴纳这个养老保险,那么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如果说你60%的一个缴费指数和100%的一个缴费指数缴纳的年限是相同的,那么就意味着你最终办理退休的时候,平均缴费指数是80%,也就是0.8。
那么平均缴费指数是0.8的话,在计算退休金的时候肯定是要远远高于60%的一个缴费指数的个人,所以说你最终获得的这个养老金待遇相对来说也是要比,这个按照60%来缴费的个人要拿到比较多的一个养老金待遇。
但是我们都知道60%基本上是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指数当然灵活,就业人员本身它是没有固定的工作,也就意味着是没有固定的收入的,所以说在缴纳自己个人社保方面,相对来说是有一定压力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选择一个最低缴费标准来缴纳自己养老保险的一个原因,因为这样一来的话,他的这个社保缴费总额相对来说是可以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
但是如果按照100%来交费,在自己经济条件能承受的一个前提下,那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毕竟你多交的这部分费用,最终受益和得到回报的还是你本人自己,所以来说多交的这部分钱对你是有好处的,也不等于说是什么多交的钱没用,或者是不让浪费之类的,绝对不是这样的,因为多交的钱毕竟受益的还是你自己。
那么我个人也建议作为灵活就业的人员,当然灵活,就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是下岗职工,那么也有少数一部分群体是自己本身经济条件比较好,而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那么这样的个人就可以选择一个较高的缴费指数,不单单是100%的缴费指数,你甚至可以选择150%的缴费指数,或者是300%的一个最高缴费指数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你的缴费指数选择的越多,那么你最终办理退休的时候享受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就相当于自己年轻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年老的投资。
感谢阅读,每天讲退休知识那点事儿,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
⑹ 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不足、保障能力弱。一是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不足。主要原因是起步晚,直至1985年才开始起步。二是基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国有企业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按一定比例扣缴,计为统筹基金专用帐户;个人缴费和非国有企业参保数为之甚少。在建国以后,虽然政务院于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待遇作出了规定,但国家始终未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职工养老基金部分进行积累,因而这一块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直到目前为止,这一缺限仍继续存在;三是基金收缴不到位。参统单位借口种种原因不按时、足额缴费,欠缴、拒缴现象严重,影响应缴基金的收缴率;四是覆盖面窄。目前的养老保险统筹主要是国有企业,1997年以后将县以上集体企业和外资、私营企业纳入统筹,但这部分参统单位基金收缴难度大,收缴率低。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参统率则更低,许多人尚游离于养老保险统筹之外;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由于无统一的制度规定和可操作方案,处于各行其事状态,一些单位搞而一些单位至今未搞。由于以上几种情况并存,因而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缴难,积累少。而养老金的发放则是一个纲性指标,不论收缴率怎样低,保证发放却没商量余地,因而就使积累不足的养老保险基金面对纲性发放捉襟见肘,苦苦支撑,面临收不抵支的危机,保障能力相当脆弱。据国家劳动保障部部长坦言,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共700亿,仅够支付离退休人员2个月生活费。
(二)参保单位缴费率太高,接近或超过企业承受能力极限。特别是老国有企业,由于老职工多,养老基数大,承受的压力也大。在一些企业中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比例已为1∶1甚至大于1;高缴费率无疑是加重了企业负担。据统计,不同行业企业用于社会保险的费用已占到企业人工成本的11.7%-21.9%不等。(注:《云南省企业人工成本的现状调查及指导意见》载于《云南劳动科技论文选》2000年1月。)企业真可谓是不堪重负。因此单纯靠提高缴费率增加基金的办法已走入了死胡同,行不通了;
(三)基金增殖效率低。目前基金增殖的方式主要是靠银行存款利息和购买国家公债实现基金增殖。这种办法虽然能保证基金运行安全,但增殖率极低。特别是近年国家一再下调存款利率,至使基金增殖率下降,收益下降。进行借贷投资吧,风险又大,危及基金运行安全。且目前尚不具备制度保证和成功的经验借鉴,不敢轻举妄动。盘活国有资产充实积累,在短期内可以看到基金增长,但这种方式只是一次性投资的短期行为,对基金持续增长起不到作用。况且国有资产变现大多记的是一笔空帐,真正变现进入基金的,那也不过是一潭“死水”,“死水”怎经得住“淌”?因此,探索能使基金积累快速持续增加的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基金管理制度有待加强。虽然党和国家多次重申养老基金是离退休职工的“活命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基金作他用,但现实中挪用基金之事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与此同时,离退休生活费异地开放,不可避免地出现“活人吃死人的钱,死人吃活人的钱”的漏洞,造成不必要的基金流失。
(五)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养老保险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在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中,由于在职职工与新的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双向选择,一部分职工被辞退,解除了劳动关系,一部分职工自愿买断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离开了原企业,一部分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享受改制优惠政策提前退休,进入退休职工队伍。以上几种人员分流方式,使原来职工队伍急剧减缩,相当大的一部分职工由在册变为不在册,直接产生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急剧下降的现实后果,其上缴养老保险的工资基数也就下降。从企业方面讲,企业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养老负担,求之不得。但从社会保障方面看,养老保险上缴的基数呈明显的萎缩趋势,直接冲击着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这一新情况是在改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解决有待于探索。
⑺ 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养老问题怎么办
我是手机用户一生的疼,很荣幸能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一个土生土长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人。
当前我看到的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是这样的。
一,从2009年开始,国家对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多元养老金,这对于一辈子在黄土地里刨食没领过工资的农村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他们有的三两个月去银行领一次,有的半年领一次,领回来就由他们自己自由支配了,头疼脑热的买个药,想吃什么了就买点,我经常去银行遇见来领养老金,不知道密码的不会签名的,他们急切渴望的眼神,还有对领到这笔钱的憧憬和安排,每次给他们帮忙领钱后,他们就满足欣喜的拿着养老金去街道买想要的东西了。
看着他们领了一百多快钱用手绢包好再加塑料袋揣进怀里离去时,我鼻子酸了,眼圈红了,他们都是一辈子在地里辛苦劳作,曾经早上三点起来把自己辛苦一年的粮食晒干扬净,拉着架子车脖子上搭着擦汗毛巾去交公粮的一代人,也是勒紧裤带把一家人的口粮拉去卖了,交村统筹乡提留的一代人啊。
二,如果遇到大的花销了,就得依靠子女了,养儿防老也是应尽的义务和孝道,经济状况好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问题,条件不好的加上几个子女的,为了老人的看病和养老问题轻则争吵不休,严重的还闹到大打出手,相互之间把老人推诿,处在这样的生存境地让老人既尴尬又痛心,老人身强力壮时含辛茹苦的能养几个孩子成人成家,如今风烛残年干不动了几个孩子养不了一个老人,在当下这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我想要是像广大农民期盼的那样,啥时候国家富裕了给60岁以上的老人能增加到500元有可能就不会是这样的境地了吧,大家说是这样吗?
三, 在城里60岁以后的老人每月领着几千块钱的退休工资,下棋打麻将 旅游 ,只有一个核心就是把身体保养好多享受几年幸福人生。
农村60几的大多数还在建筑工地打小工,一天挣个100多快钱,自己老两口节余的还补贴子女。
70以上身体稍微还能动的情况下,都在地里帮助子女干农活,农村有句老话,80岁老人门前转,不死一日要吃饭。
意思是只要活着能动弹,干不了重的就干轻松的,像我们这都大量种植花椒,地里的草就是老人每天的活计了,能拿动锄头就锄草,拿不动的就搬个凳子坐上面拔草了,昨天我见村上一位87岁的老人佝偻着腰两手拄着棍子从地里往回走了。
甚至有的老人没钱还有病,不干活还要看人脸色,儿女之间互相推诿都不想要的情况下,最后选择用自己辛苦劳作了一生的双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人唏嘘叹息的同时,我在想他们要是有钱怎么也不会选择以这种极端无奈的方式离开人世的,失去了尊严极尽了晚年本该享有的天伦之乐。
以上就是我对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问题及现状给您的阐述和答复,希望您能满意。
现在农村的老龄化和空心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且愈发严重。
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确实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已经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 社会 问题。从农村的现状来看,在基础设施等硬件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道路、房子等基本的生活保障设施日趋完善,但与此同时,带在农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有些村子平常几乎80%以上都是老龄人,几乎很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一般要么是外出打工要么是去城镇做点小生意,孩子也跟着进城读书,只留下年纪大且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的老龄人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并且孤独地守着老宅过着日子。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许多地方已经名存实亡,那种过去常见的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平时几乎已经不复可见,只有在春节时才可看到这样的情形。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年轻人不愿意回到农村生活居住是一个很难扭转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自身角度来看,城里挣钱的机会比农村多,绝大部分农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之外很难有其他的挣钱途径;从培养下一代来看,城里的教育资源明显比农村好很多,这才是一个最核心的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即使在城里生活很艰难也不愿意回农村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传统文化中都是希望儿子比老子强、一代胜一代,而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下,孩子在农村接受教育基本上与城里不可同日而语。于是在老人养老和孩子教育这两难的选择下,老一辈为下一辈作牺牲也就是心照不宣的一种合理选择。
正是面临着这样无法调和的矛盾,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仅仅靠家庭的自身力量确实不足以解决好,即使个别的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将老人接到城里去养老,但老人的旧有观念又不愿意背井离乡,何况更多的家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更多的只能依靠政府和 社会 的力量,完善农村的养老体系建设,在组织机构、养老设施、专业的养老服务社工队伍建设等方面一揽子统筹考虑,这才是最终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最现实的途径。
农村养老问题成了农民子女的一大难题,在物价快速增长的今天,区区的103元能买多少商品,大家心知肚明。
做为这些农村老人,他们年轻的时候,在大集体年代,耕田种地,修山塘、挑水库、修路、架桥、肩挑背驮为国家出了不少的义务工。
除此以外,每年还要负担国家的完粮征购任务,当时农民自己种的粮食不够吃,国家分配的上交任务,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直到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义务工和上交农业税长达几十年时间,尽管如此,农民毫无半点怨言。
后来,我们国家是一九九三年开始实施缴纳社保制度,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养老保险金,养老保险规定最低必须连续缴纳十五年,到了退休年龄方可领取养老金。
2009年农村养老保险开始实施,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十五年,到了60岁便可领养老金,农村养老保险没有规定在哪一年开始交,只有规定交满十五年就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这样一来,农村六十岁的老人,当时已经到了50岁的年纪,有不有能力缴,暂且放在一边,就算缴农保,要到2024年才能领取养老金,何况一些70 80岁的老人,当时已经有60多岁年纪,种地没收入,根本没有这个能力缴纳农保。
现在媒体上有不少人,为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呼吁提高基础养老金,他们不是没有道理,也许是社保制度确确实实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去完善。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强大,2009年开始,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每月有了55元的基础养老金,老人们有了这一笔钱,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他们可以利用这笔钱平时买一点油盐酱醋,碰到感冒发烧可以去药店买一点药。
如今十二年过去了,一切物价在快速增长,全国绝大多数农村老人的基础养老金,每月在103元之间,城市职工养老保险迎来了十七年涨,而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十二年时间只涨了48元,其实,现在的103元比以前的55元贬值了。
我的邻居是一个村妇女主任,村里所有老人的养老金,毎个月25号都在她这里领取,有些比较贫困的家庭,每个月还没到25号,就提前来预支,原因是老人手里紧张,有些需要买的东西没钱买,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有提前来预支。
在一些贫穷的山区,老人们穷到什么地步,大家根本无法想象,我见过的老人,接连几个月不买一次肉吃,有的甚至几年不买一件新衣服,他们不是节约,手里确实困难,每个月103元,身体 健康 的老人还好,花钱比较少,碰到有病的老人,一个月的钱还不够打一次吊针。
有的农村老人到了60 70岁的年纪,儿子还是一条光棍,现在农村男孩结婚,压力有多大,城里有房,家里有车,还要一笔巨大的彩礼,干了一辈子农活,两手空空,连儿子娶媳妇都没有能力。
有的儿子虽然结了婚,添了孙子孙女,小孩读书压力大于山,读一个幼儿园,一个学期学费要3000 4000元,小学、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但生活费、补课费各种各样的费用,家长们根本负担不起。
生活费一餐最低十元,一天三十元,一个月900元,小孩补课费,一个星期五天,每天十元,要五十元,一个月四周补课费200元,一个月伙食加补课费1100元,一年9个月将近一万元,还有寒假、暑假、星期六、星期天补课,送一个小孩读一年书,要多少开支可想而知。
做为农村的子女,他们自己在城市打工,绝大多数没技术、没文化,做的是普工,每天上11 12小时的班,拿着几千元一个月的工资,除了房租,水电,生活费开支以外,所剩寥寥无几,子女们压力大,他们的父母,帮不上忙,只能看在眼里。
农村60多岁老人为了减轻子女负担,还在外面搞建筑、搞搬运、当保安、做清洁工的不计其数,想赚一点辛苦钱用来养老,有的还想赚一点钱助儿女们一臂之力。
留在农村70 80岁的老人,打工没人要,只能利用自己的土地,种一点粮食和蔬菜,喂一点鸡鸭鹅,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也算帮子女们减轻一点经济负担。
农村要想真正解决养老问题,只有依靠政府和 社会 的力量,适当提高60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这样也可以帮他们的子女减轻一点负担,同时也可以体现我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 社会 主义优越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各位网友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干部老了,有退休金和各种福利待遇;城镇职工老了有退休金和各种福利待遇。而农村的老人只有区区百元的补助,其它一切皆无。
是农民对国家的贡献少吗?
建国前,农村包围城市,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他们跟着共产党打下了天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工业强国,以农哺工。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以廉价的农产品为铺垫而成长起来的。
集体化时期,筑铁路,修公路,挖河打堤等国家的大型工程,基本上都是农民工支撑修建的。可他们没有报酬,没有工资,自带工具,自带干粮,无私地为国家做出了自家的贡献。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民们不在乎自己低微收益的受损,又毫无怨言地接过了国家甩过来的包袱,帮助国家消除了潜在的不安因素,平安地渡过难关。
如果没有农民的慷慨付出,也不知道现在的国家能是个什么样子?
以往,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干部老了有国家发的退休金和福利;工农联盟,工人老了也有国家发的退休金和福利,而农民老了,什么也没有,只能靠儿女养老。
现在农村六十以上的老人也有了接近百元的补足,可在高物价的现在,区区百元又能如何,养老的大头还在儿女身上。
农民的儿女,依然还是农民,出去打工也不会有多高的工资,况且还不在老人身边。七老八十了,本该怡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了,可老农民都没那福份,只要有口气,还能爬得动,就还得在田里劳动,这是农村常见的事。
至于那些无儿无女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不容乐观。
同是中国公民,都在为国贡献,而三六九等的行业差别,使农村老人处于了一种无奈的尴尬地位。
现在国家强大了,富有了,也应该立法,把六十以上的农村老人也统一地归纳到六十退休的政策中,使他们老有所养,怡养天年。
关心弱势群体,消除行业歧视,也是 社会 进步的一种体现啊!
农村不比城市,城市居民60岁退休以后,可以拿到丰厚的退休金,以及各项福利政策。而农村老人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了一辈子,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即使有养老金也就每个月不到100块钱,试问这么低的养老标准又该如何真正的养老呢?
暂且抛开城市居民不谈,农村老人目前面临这几种现状。
1 在农村,年轻子女为了生计一般毕业以后都会选择去外地务工,很少有机会陪在老人身边,家里的一切都要看老人自己去料理,明明可以安享天年的年纪却还要在地里劳作。
2 农村的老人一般都是以种地为生,而国家却没有“种地也可以退休拿养老金”的这一政策,因此60岁失去劳动能力以后也不能享受各项福利,只能依靠儿女或者打打零工度日。
3 常言道:父母都是为儿女而生,农村里的老人辛苦奋斗了一辈子,积蓄全都用在儿女的婚姻、住房等上面,等到自己基本无能力或者突发疾病时,儿女却不在身边甚至不孝顺,让老人的晚年现状凄惨,一点没有生活保障。
所以走在农村,能看到很多都已经年过七旬的老人还在劳作,并不是他们多年勤快,而是被逼无奈或者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看着令人怜惜。 而我们国家老龄化日益严重,预计到203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3.3亿,而农村老人在这一块上占有很高的比例, 所以解决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养老问题非常重要。
1 对于家庭养老的老人来说,首先就要解决儿女的务工问题,这两者看似关系不大,其实都是相辅相成。儿女如果能够有能力常年陪在老人身边,那么老人的晚年生活也会有一定保障。 所以应该大力增加农村的工作机会,可以大办工厂、养殖场等等,让儿女即使不远行也能有一个好的工作,从而真心操办起老人的衣、食、住、行,让老人有一个安乐的晚年。
2 若是 社会 养老,则需要在农村大力兴办养老院、养老机构,让一些孤苦无丁或者身患疾病的老人能够得到专人的照顾,解决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起码能够活下去。
3 提高农村的养老金额, 现在在农村只要老人年过60就可以每月领取75元的养老金,说是养老金其实一点都不养老,每月75元能够干什么呢?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呢?现在物价飞涨,别说75元就是750都不多,所以要在这一块适当的增加比例,提高农村老人的收入, 毕竟农村老人年轻时也会国家做过贡献,每年足额缴纳公粮、提留等,这也相当于城市居民的社保了。
4 增加一些农村老人的福利政策, 老人奋斗一生积蓄所剩无几,所以看病难、生活难成了两大难题,而国家完全可以在某些方面对农村老人进行帮扶,比如生活用品免费、小病不要钱、大病一少半等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老人的生存之忧。
老人苦,农村老人更苦,他们一生都在与泥土打交道,可最后还是两手空空,而我们作为女儿一定要发扬孝顺、尊老、爱老的优秀品德,国家也要在养老这一问题上面加以重视,让老人能够得到一份慰藉,能够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000年前,那时候的农村老人,他们连一个月100元的养老金都没有,那时候很少有人提出,农村老人要如何养老?
在2009年以后,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一个月能免费领到100多元的养老金。
在刚开始每个月领养老金的时候,多数农民是很高兴的, 按我村里一个老人的说法:国家富了,没忘记我们这老农民,现在每个月都送钱给我们用。 那时候很多农村老人都觉得这钱就是白捡一样,非常的高兴。
不过近年来,有些农村的朋友看到城市退休老人,一个月能领到的钱,比那些还在上班的人工资还高,个别城市家庭,靠老人的退休金,都能足于应付家庭的正常开销。
于是有人就开始心理不平衡了,觉得同样是老人,为什么城市的老人,能领那么多退休金,而农村老人,一个月只有100多元呢?
对于城市老人与农村老人不同的待遇, 有人也给出了解释,他们能领高额的退休金,完全是他们以前工作时,每个月都按时交社保,现在才能享受到退休金的待遇,城市一些当初没有交社保的老人,他们现在也没有退休金。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也合法,只是无法让农村一些朋友信服。他们也举例了,以前农村没有交社保的概念,虽然社保是没交,但这时期的农村人,也都交过公粮(无偿交),也参加过水利建设(义务工)。
现在这些人老了,当初交了几十年的公粮,可以视同交社保的钱,理应给农村老人发放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作为农村人,虽然我也知道这种说法,在法律上行不通,也没有先例,想要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我依然觉得能实现是最好的,毕竟现在这些农村老人,他们在年轻时,确实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所以我觉得要是能增加农村老人每个月的养老金,把100元变成400~500元,就能解决大多数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只是这也是个人的想法罢了,能不能实现,还是要根据现行的法律。虽然在2020年,也曾有张学坤这样的代表,他为农民发声希望能让农村老人,可以有尊严的洗脚上田,享受退休的待遇。只不过历经一年了,这事也就没下文了。
要是农村老人不能享受退休待遇,养老金无法增加,那么农村老人应该如何养老呢?
在2000年前,那时农村的老人不管是60岁、70岁、还是80岁、90岁都没有养老金,60~70岁的老人,他们还要拖着老迈的身子去田间干活,每年的生活费用,都依靠着家中5~6亩的田地收入。
除了田地的收入,儿女也会每个月给老人几十块上百的家用钱,让老人可以买一些吃的,不过多数老人都舍不得花,而是把儿女给的家用钱,存起来,等不时之需再拿出来用。
那时候的农村老人养老,只能靠自己,农村的农民和其他职业不一样,他们没有退休的概念,只要你身体还能走得动,就要自食其力。等老人干不动了,只能依靠着儿女给他们养老,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在农村称为养儿防老。
几千年的 历史 ,老人都是依靠着这种方式,安享度过晚年。
既然每个月的养老金从2009年左右的基础100元,到现在也才涨到138元,接近十年的时间才涨了不到50块钱, 也就不要去指望靠每个月的养老金过日子了,这不现实 。
有不少朋友说现在农村子女压力大,没法给父母生活费,我认为这都是借口,父母从小把你养大,花钱让你上学,给你盖房子,娶媳妇,让你能独立赚钱娶妻生子。
这份养育之恩,肯定是需要报答的,每个月也不需要给太多300~500元, 我想多数外出打工的农民都能拿得出来。农村老人有了这笔儿女给的家用钱,再加上基础养老金,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够了。
前段时间我家族有个叔公,他也是个70多岁的老人,他在家族群里说出一段话,让我感觉家中有这样的老人,是儿女的福气。
他的意思是讲:老人不要在年龄大了以后,就找借口心安理得地躺在家里,让儿女给你养老,觉得自己当初把你们养大,现在是你们回报的时候了。
能动的都要动起来,要戒掉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像是喝酒、抽烟,抽烟喝酒浪费钱,也不利于 健康 。
有空的时候不要和村里其他老人一样,坐在那打牌聊天,要多动起来适当的锻炼,把自己的身体养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改善 健康 ,让子女省点心 。
我这叔公儿女是挺有出息的,他确实不需要为养老的问题操心,他说出这样的话,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觉得非常的有道理。
农村老人养老,最怕的是什么呢? 肯定不是吃饭的问题, 最怕就是 健康 的问题 ,身体一旦出现了毛病,这需要花的钱,就算一个月给你几千块钱,也不见得够你治病的。
而良好的身体,不就得靠 健康 的生活习惯去养成吗?
不要总是拿着个例说事,比如别的老人他活到90多岁,他也抽烟喝酒,但人家一点毛病都没有。
别人是可以,不代表你也可以像别人那样,有不好的生活习惯,身体会安然无恙 。
另外,农村上年龄的老人,他们已经错过了,交养老保险的年龄,但年龄在60岁以下的农村人, 不要再指望养老金会增加到好几百,或者上千 ,因为农村一个月领的养老金100多元是基础养老金。
只要你把养老金的档次提高一些,而不是每年只愿意交200元的最低档,你交的档次越高,你账户的钱越多。
现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想要靠每个月的养老金养老,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年龄在60岁以下的人他们还可以,农村的养老金一个月100多块钱,这是基础的养老金,如果你档次交得越高,每个月能领的钱,也就越多。
比如一年交3000元,连续交15年
等到60岁之后,每个月能领到的钱,基础养老金(100元)+个人账户(15年交的4.5万有利息的)总额 139+等于632元。也就是说只能交的养老金钱越多,将来60岁之后,可不是只有基础100多元的养老金可领取。
农村养老的问题,不像某些人所讲的,是每个月能领的养老金低过城市的退休人员,在以前农村养老保险刚出来的那几年,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是可以一次性补交15年的养老保险。
比如我有个亲戚,他也是农村的,他在农村养老保险刚出来的时候,不像别的村民,一次性交了1500元,也就是一年最低档100元,交15年。
他交的档次是最高的3000元,现在他父母每个月能领到1000左右的农村养老金,这个金额在农村是足够应付老人的日常开支的。
只不过,在老人就医时却不够,因为农村老人,他们每年都要交农村合作医疗,不像城市老人一样,到了一定年龄就不用再交医保了。
农村人交医保的钱,是不管你年龄多大,只要你活着,还得交医保的钱。如果中断一年不交,就不能享受到报销。
但农村合作医疗从最开始的10元一年,涨到现在的280元一年,医疗保险的钱一直在上涨也就算了,最大的问题是不住院,很多医疗的费用是不能报销的,这一点才是农村养老存在的最大问题。
因为人一旦年龄变大,难免会有各种疾病,现今看个病花费是比较高的,如果只能住院才能报销,是很不合理的。
对于农村人来说,不怕家中老人没有生活费,最怕家中老人生病,这才是养老的最大一笔支出。
因此我个人觉得,农村医保能报销的范围,可以因年龄而异,只要是上了年龄的老人,他们应该享受到免费医疗的服务。
农村养老金虽然一个月只有100多块钱,但有儿女给的家用钱,农村老人晚年生活是有保障的,最怕的是农村老人医疗上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只要能给农村上了年龄的老人,有享受免费医疗的待遇,哪怕一个月没有100多元的基础养老金,多数的农民也是很乐意的。
建议由中央财政承担50%,省财政承担30%,市财政承担15%,县财政承担5%,给年满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月发放600至1000元的最低基本生活费,资金来源,把拿高额退休金的每月降几百,将农村年满60岁的农民承包地收回由国家统一流转承包给有经营能力的私人或企业,政府收税用之于农村老人养老
一靠国家,二靠子女。这是当下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的两条路。
一是我们这里六十岁以上农村老人国家每人每月给予百多元的养老补助。不要小看这小小百余元,这是从天而降,成为他们的零花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农村老人吃住农村,有地有房,消费很低,加之他们本性勤劳艰朴,人人知足,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是他们的生命财源。六十五岁的人,干活挣钱的,大有人在,这在有些人看来不可思议,然而,这恰恰是他们睡觉香甜,身体 健康 的重要因素。因为,他们早己习以为常了。
二是我们这里子女养活老人仍是一种民俗。绝大多数子女对其父母是孝敬的。多是孩子尽到孝心,父母则不愿多花子女钱,绝大多数老人过得幸福。子女们为老人做生日的事,常办。
但也不排除个别不和睦家庭,老人生活困难的。而这些子女们则多是受到众人抱怨。
⑻ 60至70岁老头拿着国家给的养老保险飘鸡大家怎么看
他拿着国家给的养老金去嫖鸡,说明他的鸡很饥饿……等他的鸡嫖不动鸡了,他就等死了
⑼ 退休养老金多发了60元是什么钱呢
这种退休金他没有多发,肯定是一个月或者是一年一年,都是不一样的,会增加。
调增幅度:
2005年到2007年,国家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月人均养老金从714元提高到963元。
2007年,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从2008年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连涨3年。劳动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将超过每人每月1200元。
(9)养老金浪费60扩展阅读:
已知的相关数据:
1、2005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7元。
2、2004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85元。
3、甲某的视同缴费年限为:25年6个月(审核至1992年6月)。但在计算养老金时,将1993年12月前的实际缴费年限也计算在内,即甲某的视同缴费年限按27年计算。
4、甲某的实际缴费年限为:14年6个月(从1992年7月至2006年12月)。但在计算养老金时,其实际缴费年限从1994年1月起计算,之前的实际缴费年限计入视同缴费年限中,即甲某的实际缴费年限按13年计算。
⑽ 广州市养老保险一个月扣60元怎样计算
养老金就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总额,再除以139。
基础养老金的交费标准是55块钱,后面有上调到70元,缴费时间是连续缴费15年,每缴费1年,养老金就会在下一年增加2元。个人账户总额是由个人缴费加上政府补贴和利息组成。这是计算公式,因为各地情况不一样,对养老金的规定也会有所差别,所以计算结果也会不一样,但不会相差很大。
假设你缴满了15年,那么当地政府就会按历年补贴,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三十元,暂时是不算利息在里面的: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就等于(你选的档次+30)乘以15除以139,如果选择农村养老保险每年交100元,交满了15年,那么在你60岁后就能领:70+(100+30)x15÷139=84元/月,同样的计算,若是每年交500元,60岁就能领127元/月。
一、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三、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