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养老金并轨公务员退休待遇会下降吗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进入社保后养老金是不会下降的,养老金的多少与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法定退休年龄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是有一定关系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Ⅱ 2024年养老保险并轨政策
我国对于退休老人之后的退休生活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自从推出养老金制度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大家都知道,在缴纳社保这方面,私企的职工跟事业单位的员工缴纳比例是有一些不一样的。Ⅲ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政策规定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政策规定如下: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法律依据: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三、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Ⅳ 退休双轨制2024年并轨是不是工人工资和行政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差距不大了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2024年养老金并轨后行政同事业待遇是一样的,如果是养老金并轨后企业职工与公务员就一样了。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真的要实行养老金并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所涉及的事情太复杂了。养老金并轨政策实施后只是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办法事业单位、公务员和企业一样。计算结果并不相同。公务员退休后的待遇按照职务级别,事业编制退休后按照职称高低,其他并没有什么差别。 企事业单位退休后待遇: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公务员退休后待遇:公务员退休工资待遇规定,工龄满35年的可以领取原工资的百分之九十,30年至35年的百分之八十五,25年至30年的百分之八十,以下每5年一个档次。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感谢您的信任,以上是我的回复,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Ⅳ 养老金并轨时间2024年企业缴纳
一、2024年养老金并轨是真的吗
2024年后,养老金并轨10年过渡期结束,企业和事业单位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统一,虽然养老金差距会有所缩小,但并不能扭转养老金差距大的现实。 主要原因是 01,事业单位在养老金并轨后,缴纳了职业年金,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能够多领一份钱。 02,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年限普遍高于企业职工,因此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普遍较高! 03,事业单位退休后的统筹后待遇,也就是一般说的福利,也会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企业退休人员一般没有退休后统筹待遇! 因此来看,缩小企事业单位养老金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换言之,2024年之后,同一地区,在同等条件下,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企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因为计算方法一样,退休后领的数目将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2024年以后养老金计算方式的统一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退休待遇的相对公平,但由于两类人员在退休前工资待遇存在差距,缴费基数不同,福利待遇有高低,不可避免会出现退休后的待遇差距,只不过差距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这是无法改变的。
二、养老金并轨时间2024年
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就已经初步并轨了。
那么,还有哪些人没有并轨呢?
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退休人员被分为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群体,按照“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措施分别对待。
其中改革之前就已经退休的“老人”没有任何影响,按照现有待遇继续发放养老金,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按照新机制发放待遇,他们正常感知不到影响,因为离他们退休的时间还有好几十年。
而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群体,他们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身处改革漩涡中心的他们,养老金肯定不能够再按照老办法发放,但是因为实际缴费年限短,也不能直接按照新办法计算。
三、养老并轨是什么意思
养老并轨为并轨养老金
所谓并轨养老金,就是取消双轨制养老金,使企业退休人员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有一样同等权利的养老金待遇,从养老金的收缴到发放到数额方面都能够彼此相当,做到公平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四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四、什么是养老金并轨制?
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首先我们来了解目前我国养老金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实行的是双轨制,即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金的收缴、退休核准、退休金发放及标准都是由人社部门下属的企保部门负责。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的收缴、退休金发放由财政部门负责。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可拿到在职工资的80%至90%,而企业职工退休后只能领到在职工资的40%至60%,退休工资差距较大。
3.关于公务员养老金并轨。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到,就是改变目前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双轨制现状,实行并轨。
4.即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企业员工,养老保险金的缴纳、退休核定和退休金发放及标准都实行统一管理,主要就是将公务员养老保险并入到社会养老金体系中,并轨后无论从体系上、模式上还是缴费公式上,两大板块的养老保险制度都将一致。
5.养老金并轨能够缩小养老金缺口,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先去补养老金空账,再来提高所有退休者的养老金收入。
五、养老保险并轨的具体措施
三是加快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进一步提高职工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社会上对养老“双轨制”议论颇多。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制度的最终统一,也就是“并轨”,这个大方向是明确的。正研究顶层设计方案胡晓义表示,“并轨”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实际的推进,要考虑两方面情况: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养老制度已实行60多年,从以往的经验看,对这类“老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才能实现制度的平稳过渡,减少社会震荡。另一方面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也需要继续改革完善。所以,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目前,人社部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方案成熟后,所涉及的各项改革举措将逐步实施。
Ⅵ 2022年4月退休的公务员什么时候能拿到正式养老金
根据国家人社部政策制度相关规定,国家针对公务员取消双轨制搞了个十年过渡期,2024年9月30日到期,2022年4月退休的公务员必须到2024年取消十年过渡期后办理退休方可拿到正式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