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养老金会计有什么特点
反映退休金资产、基金、负债和成本等事项的会计处理及报告程序。退休金的会计处理视退休办法而定。
约定给付退休办法会计处理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
1、递延确认(delayed recognition)。指对某些与退休金相关的事项递延确认。企业的退休金给付义务和退休基金资产常会发生变动,这些变动并不在其发生年度一次确认,而是以系统的变动,这些变动并不在其发生年度一次确认,而是以系统的方法分期摊销,以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太大的冲击。
2、净额反映(net cost)。指退休金成本以净额反映。企业每期确认的退休金成本包括六个组成项目,如服务成本、利息成本、退休基金资产的预期报酬、未确认前期服务成本的摊销、未确认退休金净损益的摊销以及未确认过渡性净资产或净给付义务的摊销,这些项目均汇总成一个金额,在财务报表中列示。
3、互相抵消(offsetting)。指资产负债互相抵消。企业年确认的退休金负债与提取的退休基金资产,在会计报表上加以抵消,以其净额列示。超额提拨时,为预付退休金(资产);提拨不足时,为应计退休金负债。退伍实际上尚未使用退休基金资产偿付退休金负债,也以净额列示。
B. 企业养老金会计及财务问题研究论文最好写什么内容
提供一些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
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
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
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
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
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
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
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
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
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
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
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
28.盈余管理研究
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31.论绿色会计
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
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
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
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
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
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
44.试论会计监管
C. 新会计准则下的养老金会计处理
公司负抄担部分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个人负担部分,在支付工资时计提
借:应付工资薪酬-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注:代扣代缴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
贷: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上交社保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借:其他应付款-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贷:银行存款
D. 会计分录中退休金到底用什么科目核算
以前企业发放退休金,是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现在都统筹了,企业缴纳的养老金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归集,月末转入管理费用。
把企业缴纳的养老金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不合适,应该在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养老保险过渡一下,月末转入管理费用。。
E. 养老金等会计分录如何做
借:其他应付款172.8
管理费用-养老保险1963.2
贷:现金2136
F. 养老金会计分录
借记以前年度报益调整科目下账户
如有个人应缴部分分出借记应收账款科目下账户
G. 养老保险金的会计分录
养老保险的会计核算
养老保险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到社会保险机构的,其中,单位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的部分由单位代扣代交,一般在当期缴纳,因此,在缴纳时,职工应交的那部分应由单位先承付。
1、当期缴纳时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注:单位承担的部分)
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注:个人承担的部分)
贷:银行存款
2、发工资时,把单位代交的部分收回,从职工工资中扣回时账务处理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养老保险费
3、如果当期未缴纳
(1)当期的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2)发工资时个人应交的部分照扣
借: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4、企业以后期间向劳动保障部门缴纳企业代扣养老金部分的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
H. 养老保险金会计处理
作为参考吧,以前的收藏资料
对于养老金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对经办机构经办的社会保险基金,还是对企业负担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费用,基本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框架。只是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9年6月联合发布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会计制度》,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两个制度的特点是:以基金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设置较为特殊的基金账户;适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三项基金。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的会计处理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如养老金费用怎样确认、遵循什么核算原则、如何披露等,造成实务中存在多种会计处理并存的局面,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极不规范。目前我国企业对支付的养老金费用等社会保障支出存在以下几种会计处理方式(在此仅以养老金为例,下同):
一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福利费”,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福利费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二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但不记入“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三是将养老金支出记入“管理费用”和“应付工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贷: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支付养老保险基金时,
借:其他应交款———养老保险
贷:银行存款
分配应付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社会保障费
贷:应付工资———养老保险
从上述三种处理方式看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是不妥的,福利费是企业对本单位员工的责任,而养老金支出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换句话说是对所有被雇佣者的责任,因为企业交纳的养老金由国家组成养老保障基金,被所有雇佣者享有,所以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性质的业务。而且,养老金费用属于企业业主的责任,记入福利费岂不是要职工来承担业主的责任?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是合适的,养老金费用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其会计处理也应和一般费用的处理是一样的。第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也是不妥的,主要是混淆了企业负担的养老金支出和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不知道这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是将工资的一部分作为个人一种支出行为,是职工个人对自己工资的使用,只不过是委托企业来办理而已,这部分支出已经记入“应付工资”借方,自然会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企业负担的可以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不存在分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第三种方法的分录是适合职工个人负担的养老金支出这种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