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退休金与户口所在地有关吗
法律分析:
户口所在地与退休金领取没有关系。职工基本养老金由参保地社会保险机构按月发给,与户籍所在地并无直接关系,与退休后居住地有关。退休后居住地与基本养老金发放地不再同一地的,同行每月提取每笔不超过两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的免收异地取款手续费,超过的以及异行取款的要收取手续费。在参保人退休之后,根据国家规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关系,不再办理转移,不论户口迁移到哪里,仍然由支付养老金的社会保险机构发放养老金,退休之后的调整,也按退休时参保地规定给予调整,而不是按户口所在地规定调整,医疗保险,也按退休前参保的医疗机构办理,享受参保地相关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衍生问题:
退休金主要分类?
一是按退休金筹措方式,在实务中,企业制订的退休金的筹措方式可分为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企业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托机构保管运用,或者企业虽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运用,而未交付给信托机构保管使用,在职工退休时,企业自行筹措资金支付退休金。这种办法与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相比,职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二是按退休金给付的确定方式。
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必须在户口所在地交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是必须在户口所在地交。
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不是在户口所在地缴纳,而是在就业地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目前国家社保开征的五险,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分别按规定的比例缴纳,职工个人缴纳部分由单位代扣。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同时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③ 退休金是按户籍还是按参保地
一般是按户籍地领取。也可以异地领取,并且免部分手续费。根据相关规定,离退休人员个人基本养老金账户每月前两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部分将免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而前两笔中每笔超过2500元的部分以及第三笔之后的金额,可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
1、国家缴纳养老保险,遵循的是属地原则,也就是说,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参保手续,异地是不办理参保手续的。
2、但是,如果参保人属于企业职工,或者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就不受户口限制,由用人单位负责参保缴费,如果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又达到了最低15年以上,就可以在单位参保所在地办理退休手续,而不是在户口所在地办理退休。
所以如果是城镇职工参保,参保可以不熟户口限制,异地也可以参保,如果是灵活就业个人参保就需要到户籍地去参保。
二、有哪些领取标准?
1、非户籍参保的人员,在退休的时候只有在当地缴纳满10年才可以做出选择,如果在外打工的时候,在打工的地方没有缴纳满10年社保的话,转移到上一个满10年的社保缴纳地,各个参保地都不足10年,那就只能在户籍地办理退休了。
2、在参保人退休之后,根据国家规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关系,不再办理转移,不论户口迁移到哪里,仍然由支付养老金的社会保险机构发放养老金,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上调,也按退休时参保地规定给予调整,而不是按照户口所在地规定调整。
医疗保险也按退休前参保的医疗机构办理,享受参保地相关待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④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定要在户籍所在地交吗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不一定在户籍所在地交啊。
城乡居民社保养老保险已经算是一个全国联网的形式了,可能有些地方做不到全国联网,但基本在同一个省市区都可以选择跨区跨市进行缴纳养老保险,所以这一点你不用担心,已经是非常方便了,而且现在已经发展的比较好了,大部分都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面进行缴纳。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纳范围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找到的范围主要是包括城镇居民以及城镇职业员和各种零散的林业人员,向这些人员在城镇就组成了这样一个庞大的集体,这些群体就可以在当地缴纳个人的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来看大部分的群体都有想过自己60岁以后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想法,所以说都在努力的向养老保险缴纳资金进行奋斗,而且养老保险在整个公司或者企业中都是属于强制性的缴纳的。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纳的标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纳的标准是按照档次来分配的。一般参保人员按自然年度自主选择缴费档次进行缴费。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1500元、1700元、1900元、2100元、2300元、2800元、3300元12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可跨地区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继续参保缴费。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纳的程序。
1、每月1-20日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提出申请;
2、社保所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予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参保登记。不符合条件的,退还资料给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3、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的当月,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后,1-20日到申报地社保所进行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初审;
4、乡镇社保所对养老待遇资格初审合格人员的相关材料报县社保局居民养老科,居民养老科1-24日进行资格复审;
5、县社保局按月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⑤ 养老金必需在户口所在地领吗
养老金不一定在户口所在地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⑥ 养老金的领取与户口有关系吗
退休金的领取地和户口是有关系的。参保地不同,有以下几种情况:1、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领取手续,享受当地的养老保险。2、养老保险不在户籍所在地,多地参保且有一个地方满10年。只要有一个地方你已经累计缴纳社保满十年,便可在社保累计缴纳满15年并且退休后享受该城市的养老待遇。3、多地参保且没有一个地方满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