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养老金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主体部分,立足于保基本,主要体现社会共济。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超过10.3亿人,基金累计结存超6万亿元。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主要发挥补充作用,已经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截至2021年底,企业(职业)年金参加职工7000多万人,积累基金4.5万亿元。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是国家关于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
个人养老金制度属于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贰』 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
法律分析: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劳动岗位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向其支付养老金等待遇,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叁』 养老金第三支柱是什么意思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自愿购买的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在内的养老保障“三个支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介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的体系。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即人们常说的养老金,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些年,我国养老保险的“三支柱”发展进程逐步加快。
2018年,我国启动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明确保费支出可以延迟缴纳个税,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2021年6月,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要求试点保险公司创新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消费者达到60周岁及以上方可领取养老金,且领取期限不短于10年。
今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此外,去年9月银保监会选择“四地四机构”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将扩大到“十地十机构”,以养老为目的的养老金储蓄也在稳步推进。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加速
今年2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1)》显示,约83%的受访者选择了基本养老保险作为退休后收入的主要来源,约30%受访者选择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29%的受访者选择了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我国居民对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预期和依赖度较高。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新办在3月2日举行“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传递了养老保险发展走向。
“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和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相比,第三支柱发展最滞后,迫切需要加快速度。”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这场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以来,银保监会积极稳步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按照“小步慢跑、总体渐进”的方针,逐步壮大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郭树清表示,银保监会正在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目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大到“十地十机构”,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启动,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业养老金业务正在抓紧筹备。
在完善第三支柱配套政策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也指出,要严格监督管理,完善配套政策,抓紧明确实施办法、财税政策、金融产品规则等,让老百姓看得明白、搞得懂、好操作,让参与各方有章可循、制度运行可监测可检验。
『肆』 养老保险的三支柱体系是什么
第一支柱是法律强制的公共养老金。这是国家政府所出台的强制性的养老支出。这一部分财政政策的支出目的便是保障养老工作的有序开展,被称为公共养老金。
第二支柱是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职业养老金。企业与个人是第二支柱的主体,由二者按照规定比例缴纳,采取完全积累制。
第三支柱是个人的养老储蓄,如自已进行投保的商业保险等。这是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来选择年金产品或寿险。这一部分具有较大的潜力。
实际上,传统的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在各个部门的应用已经得到了显著发展,但不可否认,这三大支柱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改革挑战。如何去提升财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提升职工的参与率?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要去思考的与养老保险相关问题。
我国应不断完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结构,积极应对当今老龄化严重的国情。
『伍』 养老三大支柱是什么
我们鼓励出生,但现在人和过去的人不太一样,鼓励出生他也还是不怎么愿意增加提高出生率,这就是很大的挑战。我们还会采取其他的措施,其中一项就是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什么?养老三大支柱是什么?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
强制公共养老金,本质为政府兜底,从根本上保障国民养老需求。
虽然覆盖人群广,但仅能提供基础养老生活保障。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企业和个人按规定比例共同缴纳职业养老金,政府一般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但能做到的企业有限,覆盖面小,发展空间有限。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
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有效补充养老金缺口,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不过目前人们对其认知有限,规模较小,尚处于发展初期。
我国现在采用的也是这养老三大支柱体系,但却严重依赖第一支柱。
想实现有品质的养老生活,一定离不开两项:健康的身体、足够的金钱。
健康的身体我们很难左右,但足够的金钱却可以通过年轻时合理规划来实现。
目前中国预期寿命77.3岁,未来长命百岁不是梦,但寿命越长,就意味着养老年限越长,养老金开支越多。
可能奋斗赚钱的时间,也就中间三十年左右。
趁这段时间,平滑消费,将收入统筹到一生,让钱生钱,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陆』 养老三支柱是什么
养老三支柱如下:
1、中国养老三支柱的第一支柱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为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群为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
2、第二支柱是由企事业单位发起。由商业机构运作的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3、第三支柱则为居民个人自愿购买的、由商业机构提供的个人养老金,目前主要是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未来可能分由银行提供银行理财产品,证券提供基金产品,保险提供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仍需完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尚未成熟,具体的制度设计以及政策体系尚不明晰。按照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和三个支柱逐次推进原则,这些年来,人社部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方面。
『柒』 养老保险“三大支柱”是什么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共有三大支柱:作为第一支柱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以政府为主导;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为企业及职工自愿建立,但仅对企业缴纳部分进行一定比例的税前列支,个人缴纳部分无税收优惠;第三支柱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即属于“第三支柱”。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