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0年城乡养老保险怎么交
2020年,满足参保条件的居民可以根据以下步骤缴纳养老保险。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 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依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如果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的,意见规定,可在迁入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即使是参加了其他的社保制度(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可以全额转移。除个人缴费外,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其他资助也都计入个人账户,体现了国家对参保人缴费的支持。
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参保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后,可申请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只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就可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如不满15年,可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迁入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已经按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无论户籍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
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现有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的有机整合,其统一性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统一制度名称;
二是统一政策标准。原来新农保、城居保对每年缴费标准分别设置了5个档次和10个档次,这次统一制度归并为100元至2000元12个档次。
三是统一管理服务。将新农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逐步推进省级管理,按国家统一规定投资运营。
四是统一信息系统。
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底怎么交!
以长治市为例,到参保人所属村(居)委会办理,参保缴费流程:
1、参保人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到当地村(居)委会填写《参保登记表》。
2、村(居)协办员负责检查相关材料是否齐全,签字盖章后,每月20日前上报乡镇(街道)事务所。
3、乡镇(街道)事务所初审无误后及时将参保人信息录入城乡居保信息系统,在《参保登记表》上签字盖章后,当月25日前上报县社保机构。
4、县级社保经办机构对参保人员信息进行复核无误后,将相关材料归档备案,于每月月末前将参保人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向参保人员发放社保卡。
(2)新绛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扩展阅读:
待遇支付流程
1、乡镇(街道)事务所按月通过信息系统生成下月到达领取待遇年龄参保人员的《待遇领取通知表》,交村(居)协办员。
2、村(居)协办员通知到龄参保人员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
3、参保人年满60周岁当月,凭本人户口本、身份证、社保卡等相关材料到村(居)委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4、村(居)协办员检查参保人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全,签字盖章后,于每月20日前将相关材料上报乡镇(街道)事务所。
5、乡镇(街道)事务所审核参保人员的年龄、缴费等情况,并于每月25日前上报县社保机构。
6、县社保机构对相关材料复核,并进行重复领取待遇数据比对,核定计算领取金额。生成《待遇核定表》,金融机构通过社保卡发放给本人。
㈢ 最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是多少
从2019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调整为每年200元、300元、500元、800
元、1000元、2000元、3000元共7个档次。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保证最低缴费档次标准随当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而合理增长,既保障居民缴费负担适度,又促进个账户储存额正常增长,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
比如,河南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调整为每人每年200元,取消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缴费档次。
(3)新绛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扩展阅读: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
1、养老保险在户籍地的当地领取
参保人员待遇领取地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2、在累计缴费满10年地区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3、年限不够转上一缴满年限地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4、多地年限均不够资金归集户籍地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㈣ 城乡居民保险怎么缴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所以各地缴费标准不一样)。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根据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㈤ 居民养老保险交多少合适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交多少合适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
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流程如下:
1、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提出申请;
2、社保所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予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参保登记。不符合条件的,退还资料给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3、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且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后,到申报地社保所进行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初审;
4、乡镇社保所对养老待遇资格初审合格人员的相关材料报县社保局进行资格复审;
5、审核通过后,县社保局按月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缴费标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
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交多少怎么领看完你就明白了!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字已经公布,60岁及以上的老人,比上一个10年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5%!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数量占比超过7%时,代表这个社会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对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这一数据,官方的描述如下:“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我们细品一下,让官方都抛出了“压力”一词,足以见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社会养老问题有多严峻。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经不仅仅是每个家庭每个人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和国家共同关注的重点。为此不得不提及我国一项巨大的惠民工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纳方式如下:
1、每月1到20日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提出申请;
2、社保所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予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参保登记,不符合条件的,退还资料给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3、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的当月,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后,1到20日到申报地社保所进行养老保险者弊待遇资格初审;
4、乡镇社保所对养老待遇资格初审合格人员的相关材料报县社保局居民养老科,居民养老科1到24日进行资格复审;
5、县社保局按月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并尺会保险法》首蔽族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