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保险和工龄的关系

养老保险和工龄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14 06:35:45

⑴ 工龄和养老保险的关系

工龄对退休金有一定的影响,同等条件下,工龄越长,退休金就越多。
退休金跟交费的养老金额和工龄有关系,养老保险交费的越多,越长,退休金越多,是成正比的。
一般事业单位要比国企单位的退休金要多,国企单位大多效益都不是很好,上徼的养老保险偏低,所以国企要比事业单位退休的退休金要低,这不是个人能主宰的。

⑵ 企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与工龄关系大吗

企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与工龄关系大吗?关系是很大的。社保缴费年限,实际就是退休计算工龄的方式。退休工龄的计算包括视同缴费工龄、缴费工龄两个方面。第一,视同缴费工龄。第二,缴费工龄。工龄越长的人,个人账户资金越多,退休金就越高,所以企业养老金和工龄关系是非常大的。


简单理解,工龄就是工作年限,其中,你参加社保缴费了的工作年限,就是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没有缴费的工作年限,但如果符合条件,是可以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而缴费年限是计算养老金、上调养老金的一个条件,工龄越长,也就是缴费年限越长,享受的养老金待遇越高,享受的养老金上调金额也就越多。这就是所谓的长缴多得,其中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决定着过渡性养老金的多少。

⑶ 工龄与养老金有关系吗怎么算

工龄与养老金有关系吗怎么算? 下文就随我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在养老金没有“并轨”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是与工龄挂钩的,工龄越长养老金就越高,但自2014年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并轨制后,养老金根据全国统一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具体公式如下: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为:退休人员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有视同缴费年限时会计算,公式各地存在差异。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退休地社会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工龄并不是影响养老金的直接因素。

虽然养老保险实施并轨制后,工龄不是计算养老金的依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工龄和养老金之间没有了任何关系,因为对于部分人员而言,符合条件的工龄是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视同缴费年限将与社保实际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养老金,这意味着工龄越久,退休后的养老金就越高。

另外,工龄也是影响社保实际缴费年限的因素,通常工龄越久,社保实际缴费年限就越久,因此退休后的养老金就越高。当然,如果有些单位没有按法规为员工缴纳社保,那么工龄长,社保实际缴费年限可能也会比较短。

综上所述,工龄和养老金是否有关系主要看工龄和社保缴费年限是否一致,因为养老保险并轨后,影响养老金待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保缴费年限,而不是工龄。工龄对养老金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工龄是影响社保缴费年限的因素,通常工龄越久,社保缴费年限就越久,因此退休后的养老金就越高。

以上就是我为您整理的最新内容,内容供参考。

⑷ 养老保险和工龄有什么关系

养老保险和工龄没有关系。
工龄再长不交费参加保险,一点用处都没有,现在必须是以交费时间和交费数额的多少为标准,不是以工龄长短为标准,特别是企业更是如此,机关事业单位原来的工龄可以视为交费年限,部队转业军人可以享受这类规定,那是刚推行社会保险时的政策,现在参加工作的人员没有这种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⑸ 养老保险和工龄有什么关系

法律分析:工龄对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工龄,过去指的是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作时间。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我们计算退休费待遇主要是连续工龄。 不过,随着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建立,工龄已经逐渐转化为缴费年限了。 缴费年限现在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⑹ 养老金和工龄有什么关系

笔者问各位退休人员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大家每个月到手的养老金是多少呢?伴随着我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中国传统的家庭式养老已逐渐无法和时代发展所适应。养老金对每个退休人员来说,其重要性自然也就不言而喻。可以说,养老金是退休人员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笔者身边的一位朋友咨询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养老金是否和工龄有关系呢?
事实上,对于2022年退休的老人来说,养老金是这样算的。那么,这种计算方式到底是什么呢?
一、养老金和工龄的关系
事实上,在我国养老金并没有“并轨”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确是与工龄进行挂钩的。按照当时养老金计发办法来看,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龄在15年以上的,发放退休人员在岗时基本工资的70%。
而工龄10年-15年的,则发放基本工资的60%。
比如说,李大爷退休前工龄为32年,退休前的基本工资为4000元。这也意味着李大爷的退休金=4000*70%=2800元。
但自从我国推行养老金并轨后,养老金则按照新方法来计算。
二、养老金计算新办法
以2022年为例,我国养老金主要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这3部分所构成。其中,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为了解决养老金在改革过程所遗留的历史问题。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则由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等因素来确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工龄和养老金之间没有了任何关系,对事业单位而言,基本上工龄和缴费年限几乎是划等号的。
这也意味着工龄越长,养老金金额越高。比如,来自安徽省的张阿姨和李阿姨其工龄分别为30年和35年,二人的缴费指数分别为1,而2021年安徽省的社会平均为7103元。
那么张阿姨的基础养老金=7103*(1+1)/2*30*1%=2130.9元,而李阿姨的基础养老金=7103*(1+1)/2*35*1%=2486.05元。
李阿姨的工龄比张阿姨的工龄多了5年,但每个月的基础养老金却比张阿姨多了355.15元。但这种情况仅存在于事业单位,因为对于事业单位并不存在着断缴的情况。
但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员工来说,由于养老保险存在着断缴的可能。
则会出现工龄低的人比工龄高的人,每个月的基础养老金要高的情况。比如,来自北京的朱大爷虽然工龄为30年,但实际上养老保险缴纳年限只有15年,并且缴费指数仅为0.5。而2021年北京市养老金的基数为10534元。
那么,朱大爷的基础养老金=10534*(1+0.5)/2*15*1%=1185.075元。而来自上海的王大爷工龄虽然只有25年,但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却高达23年,并且缴费指数为1。
而2021年上海市养老金计发基数为10338元。则王大爷的基础养老金=10338*(1+1)/2*20*1%=2067.6元。
因此,养老金的多少是否和工龄进行挂钩,还是要看大家所在的企业为大家缴纳养老保险年限,缴费指数等因素。
虽然从今年开始,我国将推行养老金全国统筹,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推行这一方案仍有很多阻力。
三、养老金全国统筹的阻力
业务经办机制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基础性保障,经办机制的设计应当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为基本目标,从而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目前,我国社保经办机构分为中央与地方两个层级,地方层级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省级和市级承担指导与经办的双重功能,县级以经办业务为主要职能。
由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限于市(县)或者省级,而大部分地区的经办机构采取属地管理的管理体制,呈扁平化结构。
上级对下级主要是政策法规的领导和业务上的指导,不存在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种分散管理体制使得各地经办机构在人员配备、机构名称、内设机构及业务范围等方面比较混乱,机构性质和职能定位不清晰。
同一地区内,社保经办机构与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职能划分比较模糊,存在交叉重叠的问题,人事与薪酬等制度从属于地方各级政府。“政”“事”不分,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一个个利益主体间交错相连,各地自行其事的管理体制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
此外,分散管理的社保经办机构信息化能力建设差距较大,各信息系统间缺乏有效衔接和资源共享,造成人员流动障碍。甚至会出现一个参保对象分别向几个经办机构申报和登记、几个经办机构分别向一个参保对象征收的问题。
一部分经办机构和人员未形成“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接待参保个体和单位时,往往态度生硬、冷言以对。
各经办机构间也存在相互推诿、互踢皮球的问题。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监督权力处于严重分割状态,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各社会团体平等参与监督的结果是没有一个部门真正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权力分散造成无法有效进行问责,推诿扯皮、责任不明也使得监督本身失去效力。
可以说,“管理分散、监督缺失”是我国目前基本养老保险监督管理体制的特征,监督缺失又会进一步阻碍地方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属地管理、能力有限”的社保经办机构显然不能为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提供组织基础,“监督缺失”也为全国统筹进程设置了无形的障碍。
总结
从以上分析来看,虽然在养老金并轨后,工龄看似和养老金不在挂钩。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工龄和缴费年限几乎是可以划等号的。这也意味着工龄越长,退休金越高。
但对于非事业单位而言,养老金的多少还是和大家所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等因素有关。
此外,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必将会成为我国推行养老金全国统筹的重要阻力。因为在权责不清下,相关部门之间必定会互相踢皮球。

⑺ 养老保险缴费与工龄关系

养老保险缴费与工龄关系

养老保险缴费与工龄关系一般是工龄年数就等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因为职工工作期间企业会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只要职工不辞职。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著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养老保险缴费15年与连续工龄和养老保险两者加起来缴费15年,退休金有区别吗?

有区别,因为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要比实际交的要高点。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工资薪酬有关系吗

基本工资和社会养老保险基数有关系。社会养老保险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而职工本人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补贴等。‍
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2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其中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按照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和工龄的关系

劳动法规定:公司应该从员工入职第一天起就要为员工办理参保手续。有的公司是员工满试用期后才买养老保险,要看你和公司签劳动合同时是如何协商的了。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凭证能证明工龄么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凭证能证明工龄。
1987年12月12日以前,城镇退伍义务兵待分配的时间,不计算为连续工龄。1987年12月12日以后待分配的时间,应计算为连续工龄。但接到安排工作通知后,逾期半年无正当理由经多次教育仍不报到的,按社会待业人员对待。工龄计算:
1.摺叠连续计演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2.摺叠合并计算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3.摺叠工龄折演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江西省粮油系统买断工龄养老保险怎么缴费

如果买断前单位已经参加了社保,那你只需办个失业证,就可以自己续交养老保险了,还有失业金拿;如果没有参加,那你最好详细咨询下单位人事部门或者当地社保经办机构。

农村占地养老保险与打工工龄有无关系

1、农村占地养老保险与打工工龄没关系,但与在外工作缴纳社保有关系。
2、一个身份证号只能享受一份社会保险。如果参保人在单位参保缴费社保,又同时获得失地缴纳养老保险,将来帐户合并,会清退其中一份。
3、如果参保人在外有工作单位,有参保缴纳社保的,同时户籍地有失地补偿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可以选择要求失地以现金补偿,保留在工作单位参保缴纳社保。

养老保险缴费到什么年龄

中国法定的退休年龄为女性55周岁,男性60周岁,社保养老社会养老保险金即是按照这两个年龄段进行领取。相比之下,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则灵活得多,提供了领取时间的多种选择,并且在没有开始领取之前可以更改。年金领取的起始时间通常集中在被保险人50、55、60、65周岁这四个年龄段,也有更早或更晚的。
(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保险公司开办的养老保险,包括团体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团体养老保险是保险公司以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员工养老计划,解决企业的养老问题,相当于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普遍的选择。个人养老保险则是针对员工的个人需求,为员工个人提供养老保险保障,相当于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个层。)

养老保险和工龄有关吗

9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工龄似为交费年限

⑻ 养老金与工龄有关系吗

法律分析: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要分情况,根据老人、中人和新人来分情况说明,工龄对于不同的人影响也是不一样的。第一,对于老人来说。工龄的影响是很大的,工龄影响着退休金的多少,老人一般都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就参加工作了,而在制度建立前退休的人就是老人,那么工龄在这里是起到决定因素的,对于老人来说,工龄越长,退休金越高。第二,对于中人来说,养老金主要还是看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是什么关系的,在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制度建立后退休的人被称为中人,这一部分人的工龄要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视同缴费年限,还有一个是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建立后的工龄,也就是实际缴费年限。一般来说,视同缴费年限只有在国企,或者事业单位才有可能有材料证明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中人的缴费年限是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之和,社保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的养老金越高。中人的工龄对视同缴费年限起决定性作用。而对实际缴费年限来说,工龄没有作用。第三,对于新人来说,工龄不会影响到社保,也不会影响到养老金,和养老金相关的只有自己的实际缴费年限,还有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水平和实际缴费情况才能决定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社保主要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⑼ 养老金与工龄有关系吗

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要分情况:
1、对于老人来说。工龄的影响是很大的,工龄影响着退休金的多少,工龄越长,退休金越高;
2、对于中人来说,养老金主要还是看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是什么关系的,对实际缴费年限来说,工龄没有作用;
3、对于新人来说,工龄不会影响到社保,也不会影响到养老金,和养老金相关的只有自己的实际缴费年限,还有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水平和实际缴费情况才能决定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个人养老保险金缴纳与单位缴纳的区别是什么
1、交费比例不同,有单位的,单位交12%,个人交8%,总共20%,个人名义自己交的,交费比例是20%,优惠了12%;
2、自己交的,到退休年龄带上身份证、户口簿、养老保险手册去户口所属区的劳动局办理退休。

阅读全文

与养老保险和工龄的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事业单位体检女生为什么查附件 浏览:334
摩托车怎么廷长寿命 浏览:691
中国现在长寿老人是多少岁 浏览:992
养老保险扣费怎么办理 浏览:527
老年大学招生广告牌 浏览:142
荆州市养老金 浏览:329
如何描写老年人聊天的神态 浏览:745
长寿早餐吃多少 浏览:810
孝敬父母的事作文200 浏览:599
中老年人跑车多少钱 浏览:860
老年人活动中心管理使用办法 浏览:474
沈阳2017年退休金记算 浏览:651
什么水果长寿不老 浏览:761
关于孝敬孝道感恩的段落 浏览:178
各各城市养老保险金 浏览:530
怎样治疗老年人痴呆 浏览:518
东莞哪个医院能做体检报告 浏览:580
供销社下岗职工怎么交养老金 浏览:79
老年人摔倒用什么自救 浏览:648
天津的最低养老保险 浏览: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