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补充养老金存在的问题

补充养老金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31 10:36:34

养老金资金缺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有点人拿的养老金太多,一个人拿去许多人的钱,干什么?作为积蓄,作为遗产,完全失去了养老金的本意,不合道理。所以养老金的改革势在必行!让养老金回归他的本意,养老!

造成养老金资金缺口可能有一下几个方面:

1.养老金收支不平衡,收少支多形成缺口。

2.养老金管理不善,可能被挪用,被贪污腐败。形成资金缺口。

3.养老金收缴不力,造成资金缺口。

4.养老金投资亏损,造成资金缺口。

5.其他的原因造成资金缺口。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破解?

有关部门应该关注机器人取代人工问题了,如果把机器人只当做机器,机器人取代人工是一个趋势,机进人退势不可挡,甚至20年内60%的职业将被机器人取代。如果把机器人当做人,这个“人”也应该缴纳社保,只是不应该叫社保而应该叫“社保替代金”。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延迟退休上,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工作年龄也是有限的。

养老金缺口的主因是:视同缴费所造成。企业新的退休制度,其中是新政执行前的未缴费的工作年限,按缴费计算,造成个人帐户空帐。全国视同缴费造成的资金空缺,资金数额巨大。有专家在新政执行前,就提醒,由国企利润填补资金空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未能实现。在老帐未还的情况下,机关事业养老制度2014年执行以来,又沿用了未缴费部分,退休按视同缴费计算,这又造成新的空帐。视同缴费造成的巨大资金缺口,应引起国家高度重视,靠养老金积累去投资,买国债收益和各省调剂,是无法补上资金的巨大缺口的。

有人工资太高了,建议

1.缴费人少,拿钱的人多。

2.交的少,拿得多。

3.缴费与退休金收入不成比例。

4.养老金提高,按照养老金比例上涨,造成养老金拿的越多,涨得越多,以后的养老金应该压高抬低。

5.旧账未清,新账又出。

城镇职工的社保基金,总体是有盈余的,现阶段不存在缺口,国家财政对社保的补贴,主要是补贴给了城乡社保,老一代农民,早年一分钱社保没交,现在每月仍然可以伸手白拿一,二百元的基础养老金,还有一些农民,每年交一百元社保,现在每年却可以领取一,二千元的养老金,而且逐年还在上涨,这是造成城乡社保基金缺口的主要根源,现在全 社会 很多人,都强烈要求国家,取消老农伸手白拿的基础养老金,实现真正的谁交谁得不交不得,这才是真正的养老公平。

不交钱比交钱多拿几十倍

养老金的出入口存在根本实际问题,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城乡居民养老,这些比较退休工资误差大,从国家补贴的倾斜上已经形成陡坡形式。更有一部分人贡献不大回报多问题:而倾向偏低的农民,真正按补上并没超标。羊毛出在羊身上,农民交比方交1000元,退后工资才200多点,按职工以前上缴3000元来计算,可以拿到800多元,按照那时缴费多缴两千元应该是600多元,可这个集体补这个集体又存在在哪里?事业上国补钱又从哪里来不得不打个问号。真正不亏空一视同仁,像银行存款按高利计算,大家一样的根本不会养老金亏损,后往前挪那后面推动人少了,到后来是不是更亏?关系到前后兼顾只有养老金交纳平衡收入平衡,一高一低待遇什么时间都是亏的。

养老金年年加,都加在年青一代身上。这样下去迟早压倒年青一代请代表们不要只考虑老年人同时考虑青年一代!!!

㈡ 请问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的问题

年金的领取条件只有三个,退休,死亡,出国定居。如果你符合任意一种,企业缴费和你的个人缴费及投资收益必须都归你。但是如果没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之一,中途辞职了,企业缴费部分会按照年金方案归属比例进行归属,个人缴费部分全部归属于你自己。但是这两笔钱在你离职时你也领取不出来,因为你没有达到退休,死亡,出国定居这三个条件之一,这两笔钱会放在一个专门的账户中继续投资运作。等你满足三个条件之一时才能真正领取出来。

㈢ 山西省补充养老保险的优缺点

1.补充养老保险待遇测算演示:
如果按照基金年收益率
3.5%,个人缴费15年,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测算如下:

(一)按照最低缴费档次200元/年、政府补贴7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2255元/年。

(二)按照缴费档次500元/年、政府补贴12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2930元/年。

(三)按照中间缴费档次1000元/年、政府补贴20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4050元/年。

(四)按照缴费档次2000元/年、政府补贴36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6288元/年。

(五)按照最高缴费档次5000元/年、政府补贴600元/年测算,到65周岁时,基本养老金加补充养老金可达12540元/年

城乡居民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根据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据实计算个人养老待遇月领取标准,足额发放。

2.
拓展资料:这项制度是全国首创、我省特有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是我省先行先试、在转型发展上_出一条新路的具体举措。

它的建立实施,能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彻底摆脱贫困,进一步健全民生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切实改善民生。

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并行建立的。就是说,只有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才能参加补充养老保险。

从具体政策上来说,基本险是年满60周岁领取待遇,补充险是年满65周岁领取待遇。基本险个人缴费有10个档次,补充险有5个档次。在缴费补贴标准方面,补充险的补贴力度更大。拿最低缴费档次200元来说,基本险的政府补贴是35元,而补充险的政府补贴是70元,翻了一番。

另外,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子女给父母养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权利。

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贴具体政策是什么样的?

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费标准有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5个档次,参保人员可自行选择。

政府对个人缴费给予补贴,多缴多得,缴费补贴标准为:缴200元补贴70元、缴500元补贴120元、缴1000元补贴200元、缴2000元补贴360元、缴5000元补贴600元。

㈣ 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的问题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1、企业年金是补充养老保险的专延续,在刚刚建立属基本养老保险时,为了提高养老保险的水平,国家规定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效益,按一定比例由企业自行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以提高劳动者退休时的待遇。2、随着补充养老保险的不断普及,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不断增加,保险金额也不断加大,国家为了规范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行为和资金的管理,参照国际惯例,将补充养老保险统称为企业年金,并颁发了有关的规章制度(劳动部20号令和23号令),使企业年金的建立、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㈤ 上海至2025年不少于17.8万张养老床位,目前养老服务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是存在供需并不完全匹配的问题。物质需求,如衣食住行等;健康需求,例如健康检查,需要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年群体进行进一步研究。供给是指根据老年人对自身物质、健康和精神的不同需求,政府和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这个平台,提供与其需求相匹配的供给服务,满足其实际需要。

要知道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仍处于探索状态,总体模式仍局限于社会救助性质,不区分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包括责任。社会救助是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即从经济收入入手,提供基本救助资金。其重点主要是低保、五保户等群体。老年人的收入普遍较低,往往处于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的交叉点。但是,从公共服务的相关规定来看,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仍应区分开来。

㈥ 我国养老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养老金怎么上涨合适

养老金怎样涨适宜?我以为:首先,要认清我国养老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才干思索怎样涨适宜的问题。养老金的上涨:一是要涨得公平,逐渐减少养老金差距。二是要涨得合理,表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三是统筹可持续性,提升社保基金的支付才能,发挥好保证作用。下面分离问题,做详细剖析,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协助!

写在最后:

1.我国目前不同缴费方式、不同退休身份、不同地域,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非常明显。应经过采取低者高调、高者低调的方式,保证待遇程度偏低的人员可以恰当多增加根本养老金。

2.将来10~20年,人口老龄化将日益严重。随着50后、60后、70后的陆续退休,退休群体将迎来激增,社保基金支付压力倍增,需求国度财政予以扶持,处理养老金的可持续问题。

3.关于灵敏就业人员和下岗工人,以及高龄退休人员,在养老金政策的制定中,应予以充沛思索,提供一定的政策倾斜!

㈦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缓慢原因

一、国家政策不明确
中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近几年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影响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1)性质未定。补充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它应该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还是由商业性机构经办?是国家强制性的还是企业自愿性的?目前对这些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不同部门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2)缺乏优惠政策的激励。补充养老保险缴费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和奖励福利基金,国家还没有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3)基金投资受限。出于对国内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担心,政府还不允许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基金的保值增值难以实现,从而使得补充养老保险缺乏对企业和职工的吸引力。
二、宏观经济形势不好
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制度转换过程中,以及整个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企业经济状况欠佳,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尚且困难,自然无力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三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居高不下(全国平均替代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上),补充养老保险缺乏发展空间。

㈧ 为什么养老保险不给补

第一,养老保险的补缴肯定是对正常缴费人员的不公平。

正常参保的人员,是一个月一个月的缴纳的,这些钱都进入了社会保险基金,自己都无法使用的,只能等待老了以后领取一定的养老金。这是自己一种强制的收入减少,而且自己也要承担风险,比如说出现意外去世,这部分钱就自己不能花了。

如果允许养老保险补缴,相当于满足大家观望的态度,等到退休前再开始补缴,至少相应的风险就不需要承担。而且,之前的养老保险费也可以省下归自己使用,如果是投资到一笔好投资中,说不定还能实现很好的盈利。

第二,补缴养老保险会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

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是以现收现支为基础的养老金供养模式。如果补缴养老保险,会形成养老保险现金流的忽高忽低,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和测算都会产生压力。

而且我国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2019年全国就业人员是77471万人,社保缴费职工只有31177万人。说实话,如果能够一次性补交十几万,领取一份职工养老金相信很多人都能负担得起。但实际上补缴养老保险以后,养老保险基金要付出的养老金以及丧葬补助费、抚恤金等待遇,至少是补缴养老保险费的三到四倍。这种情况下,未来年轻人的养老压力会越来越大。

㈨ 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有哪些建议

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在过去20年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不具备解决国民养老问题的整体方案。首先,现行政府养老金加企业年金制度方案尚处于制度建设期,配套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在试点地区也仅取得初步性进展;其次,现行方案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势必受到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的考验;第三,现行方案的覆盖面还不够宽,面向农村人口(特别是非农业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尚未启动。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正在处于“为国有企业改制服务”转向“为全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的初期,但类似于美国1974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的制度安排在中国尚未出现,表现在国家相关政府机构的行动缺乏统一法规协调,全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还未得到全面统筹考虑,养老保障的各个部分还需要进一步整合。
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进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改革(1984—1993),暂时解决了国有企业养老金支付危机问题;
第二阶段:新型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构建(1993—2000),试图解决代际间的公平问题;
第三阶段:新型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2000年以后),初步确立了多支柱养老体系。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被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提供适当水平的基本生活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发展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根据上述原则制定的一系列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三支柱的共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在进行试点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执行的,适用于所有企业和劳动者,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其中社会统筹基金由企业缴费的一部分形成,职工个人账户基金由个人缴费的全部和企业缴费的一部分形成。
第二支柱是近年来逐步明确的企业年金基金。早在1991年,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文件和《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劳部发[1995]464号)文件,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补充养老保险是其中的一个层次。部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为本企业职工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职工个人自愿建立储蓄性养老保险。企业为每个参保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完全积累,实账运行。
我国城镇养老的第三支柱主要包括自愿的个人储蓄和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一般属于个人行为,通常不列在社会养老保险计算范围内。
以上三个支柱在理论上将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应有的再分配功能、储蓄功能与保险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个共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之中。
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要研究和解决中国当前养老保险体制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从中国和世界养老制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其发展的时代特点和重要历史使命:
首先,现行制度应尽快调整代际公平性问题。目前基本养老金由于存在“虚账”、非公企业抵制、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还不能完全发挥其基本养老保障的作用,老职工的养老金来源堪忧。
现行政府养老金加企业年金制度方案尚处于制度建设期,配套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在试点地区也仅取得初步性进展。根据2003年初国务院在相关会议上的精神,这一试点将在多个省份推开,个别省份将沿用辽宁省试点方式。而辽宁省试点方式能够取得一定成功的关键点之一,是由中央政府承担了相当比例的资金,注入到基本养老金(第一支柱),做实第一支柱,为发展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提供了公平性基础。国务院要求沿海发达省份则自行解决资金缺口。但实际上,这一方案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没有回答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些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会保障基金缺口已经高达1万亿至3万亿元。同时,社会保险覆盖面过于狭窄,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到劳动力人口的15%,而世界各类公共养老金计划覆盖的平均水平约为30%。另外,从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社会保险的项目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缴费总额已达到工资总额的30%左右,这个比例明显高于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缴费水平(当然,这没有计入非工资性收入)。较高的缴费率影响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和盈利水平,这导致很多企业以各种方式逃避参保。而为了维持收支平衡,政府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缴费率,于是有更多的企业选择逃避缴费。
因此,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中央政府重要的总调节基金,将在未来发挥重大作用。现在,其运作的重要环节都已经确立了基本模式,有的已有法律规范(如资金来源、投资范围及比例限制、投资方式、投资运作的基本原则、风险管理以及基金的支出和使用等),但应进一步多渠道尽快充实基金资产。
其次,现行制度还应尽快调整代内公平性问题。企业年金作为非强制性的养老保险,设计、利用更多的税收政策鼓励各种类型的投资计划,如采用抵税、缓税和免税的优惠方法等,可以促进其发展,提高其替代率,减轻基本养老部分的财政压力。
从目前全球范围看,许多国家仍采用较单一的社会保障体制。长期融资不足,积累不平衡,投资回报低,支付困难,人口老龄化的压力等都对这种体制带来很大挑战。美国养老保险体制是社会基本保障和私人投资、储蓄积累两种形式的结合,但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历任政府在此问题上都有新的改革或修正方案提出或实施。但中心点基本一致:除保留现有的强制性养老保障体系外,还应大力发展建立自愿性的各类退休或退休补充体系,进一步降低替代率,形成更多层面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
有些国家企业年金计划达到较高的覆盖率和替代率,很大程度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当然也要制定相应的限制措施,避免雇主或雇员借此逃避国家税收。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㈩ 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存在哪些问题

存在问题:

1、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碎片化问题,且缴费标准和支付待遇相差较大,给归并和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很大困难。

2、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影响城镇职工就业和养老保险的公平性。

3、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配套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结余资金投资运营机制建立严重滞后。

4、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人寿保险发展缓慢,还没有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支持力量。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健全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应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些有力举措。

(10)补充养老金存在的问题扩展阅读

解决方法

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统一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以便逐步过渡到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为了减少改革阻力,可在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待遇与改革前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

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问题。对长期居留城市的农民工应视同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短期流动和不愿意在城市居留的农民工,应允许其回乡参加当地农村养老保险。

对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应建立社会保障号码和个人账户,让账户随人走,方便其就业和迁徙。

阅读全文

与补充养老金存在的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藏养老金上调西藏养老金上调 浏览:571
50岁女人证件照 浏览:251
老年人的好处作文 浏览:436
家庭老人床什么牌子好 浏览:175
长寿宫廷花怎么养 浏览:379
四川养老保险领取计算 浏览:798
女生的长寿 浏览:716
在香港养老保险买什么养老保险好 浏览:316
北京养生堂口苦怎么治疗 浏览:839
给父母买二手房离自己家近要考虑哪些 浏览:282
102项体检都有什么费用多少 浏览:41
高淳区驾驶证换证体检表在哪里拿 浏览:754
父母之爱怎么配图 浏览:794
灵活就业交养老医疗哪个合适 浏览:278
手指游戏重阳节教案 浏览:400
生肖适合老年人戴吗 浏览:845
父母口头承诺把房子给我该怎么办 浏览:454
父母同姓生孩子取什么名字好 浏览:511
老人家脖子拉了下痛挂什么科 浏览:62
柒拾岁老人每天吃多少肉合适 浏览: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