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苏省兴化市职工养老保险怎么查询
登陆缴费当地的市一级的社会养老保险官网通过输入身份证和养老保险卡号就可以查到你的缴费信息。
Ⅱ 江苏兴化市养老保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包含职工养老保险在内的版职工社保的缴费基数是依权据当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结合当地本年度上下限确定,每个人薪酬不一样其核算的缴费基数就自然有差别的,并不能一概而论。
2015年7月1日起,江苏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15446元、下限为3089元元。个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大于15446元者应以15446元作为当事人本年度缴费基数;低于3089者,应以3089元作为当事人本年度缴费基数。但江苏省允许执行上述下限标准有困难的地区作适当调整。其中2014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省平均工资的地区,缴费工资下限可按不低于2900元确定;2014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省平均工资的地区,缴费工资下限可按不低于2550元确定。
Ⅲ 江苏兴化2019养老保险每年应交多少
江苏兴化2019年养老保险每年的缴纳额度低档是8600多元,高档是1万多点。
Ⅳ 2020年兴化自交养老保险多少钱
2020年兴化自交养老保险多少钱?
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档次较多,参保人员可专根据本人及家庭经属济状况自愿选择个人缴费标准,但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根据各地情况不同,具体标准也略有不同。针对不同的缴费档次,政府也会补贴不同的金额。具体可拨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12333咨询。
Ⅳ 江苏兴化养老保险怎么交
养老保险:2011年7月1日起,最低缴费标准为300元,最高标准为6000元。参保人可以在300元—回6000元之间自主选择缴费档答次,多缴多得。
新农合:2010年筹资标准为150元/人,个人仅需缴纳30元,省、市财政补助120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Ⅵ 江苏兴化社保2019
江苏泰州五险一金包括社保与公积金,具体来说,2018年泰州五险一金缴费内基数如下:容
(1)泰州社保缴费基数
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工资上限为19935元,下限为3125元。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工资上限为19935元,下限为3360元。
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全市合并实施后的医疗保险(即原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伤和失业保险的月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2)泰州公积金缴费基数
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工资基数的上、下限与2017年度保持不变,上限为18000元,下限市区为2328元,靖江、泰兴、兴化为2299元。
对江苏泰州五险一金有疑问,可向泰州社保中心和泰州公积金中心咨询。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Ⅶ 兴化市2020职工养老金是多少
你可以问一下兴化市劳动局的工作人员,一年的养老金是多少?
Ⅷ 我60岁了江苏兴化养老保险能拿多少
江苏兴化养老保险60岁,按照你的基数,一般可以拿到¥1500到2000块钱。
Ⅸ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社保的养老保险包含了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回保险三种答情况:
1、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金额=缴费基数*8%,其中缴费基数是当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结合当地本年度上下限确定。2015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 泰州市用人单位和企业职工月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下限调整为2550元、上限暂定为15446元;
2、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金额=缴费基数*20%。
泰州市2015年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基数为:市区2600元,各市2550元。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金额为100~2000由参保人自由选择。
详见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泰州市相关公告。
Ⅹ 江苏兴化2019社保
江苏泰州五险一金包括社保与公积金,具体来说,2018年泰州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如下专:
(1)泰州社保缴属费基数
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工资上限为19935元,下限为3125元。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工资上限为19935元,下限为3360元。
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全市合并实施后的医疗保险(即原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伤和失业保险的月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2)泰州公积金缴费基数
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工资基数的上、下限与2017年度保持不变,上限为18000元,下限市区为2328元,靖江、泰兴、兴化为2299元。
对江苏泰州五险一金有疑问,可向泰州社保中心和泰州公积金中心咨询。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