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何为过度养老金

何为过度养老金

发布时间:2023-01-06 14:11:10

A. 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指计算“中人”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养老金。
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为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地区发展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作为一种过渡性安排,不是每个人都享有的。
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B. 过度养老金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关于您的问题我做如下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您,同时也帮您了解更多知识。过渡性养老金,属于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是指在新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因为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个人账户,退休后个人账户不能完全体现其劳动贡献情况,因而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应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而这部分以过渡性养老金的形式进行补偿。例如,一个人在新制度(或“统账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账户,则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这个就是他的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基本养老金,即大家口头所称的养老金、退休金退休工资,是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三部分组成。199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下称6号文),这个文件规定了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重要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个人累计缴费满15年,或工龄(包括缴费年限)满10年,可按月领取养老金。所领取的养老金来自于个人缴费的积累,即个人账户中累积的储存额,除以预期寿命,就是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但是,由于在此之前,没有实行职工个人缴纳个人养老保险费的规定,一些职工缴费不久后就要离退休,如果完全按照个人账户积累,那么他可以领取的养老金非常少。例如,某人在1995年时已57岁,缴费3年后即退休,那么他的个人账户中只有3年的缴费,但是他的预期寿命可能是20年,那么,3年的缴费分到20年中按月领取,养老金就太低了。因此,6号文规定了过渡性养老金。就是说,在国发[1995]6号文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3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除了领取个人账户积累中的钱之外,再加发一部分钱,使他的养老金和6号文实施前退休的职工的养老金差别不大,后退休的略高。这样,就能够实现养老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加发的这部分钱,就是过渡性养老金,意即为实现政策过渡而加发的养老金。而对于6号文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按政策,企业和职工个人都应缴交养老保险费,因此不存在过渡的问题,也就不会有过渡性养老金。从理论上讲,随着领取过渡性养老金的人相继死亡,过渡性养老金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综上所述,专业的事情问专业的人,如果我的回答帮到了您,还希望您帮我点个赞哦。

C.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意思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

计算“中人”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养老金叫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新制度(或“统账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账户,则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就解决了这一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

相关法律

《劳动法》第70条规定: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第73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1、退休;2、患病、负伤;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4、失业;5、生育。

另外,我国还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还有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等。

D. 什么叫过渡性养老基金

法律分析:过渡性养老金是指,在1992年养老金个人账户成立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帐户,则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帐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帐户年限的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就解决了这一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E. 过渡年金是什么意思

过渡年金是过渡性养老金。
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经过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建立的,享受国家税优支持的养老保障计划。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具有强制性,不同于企业自愿为职工建立的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所需费用来源于单位和个人两部分,单位的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会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过渡性养老金是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基本养老金,即大家口头所称的养老金、退休金、退休工资,是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三部分组成。具有视同缴费权益并建立了视同缴费账户的下列参保人,享有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如下:
1、计算每月缴费指数:取员工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工资,除以当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2、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将员工自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缴费年限的每月缴费指数相加,除以其缴费年限的月数,得出平均缴费指数;
3、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将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
第四条 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F. 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哪些人能领待遇怎么计算

但过渡性养老金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的,一般只针对统账结合之前的缴费年限,一般情况是1992之前参加工作的员工。
或者是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是辞职离职后到企业工作的人员,在2014年10月以后办理退休的,均可以领取过渡性养老金。
二、怎么计算的?
(1)过渡性养老金=调休是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2年10月至1998年6月的缴费年限*1%*本人实际缴费指数;
(2)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2年10月前的缴费年限*1%*本人视同缴费工资指数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实际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G. 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中人养老金如何计算三个计算公式要知道!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很多领取养老金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那么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中人养老金如何计算?三个计算公式要知道!

一、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属于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是指在新制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因为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个人账户,退休后个人账户不能完全体现其劳动贡献情况。

因而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应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而这部分以过渡性养老金的形式进行补偿。

二、中人养老金如何计算?

按法规,退休中人养老金待遇按新老方法对比计发养老金。

所谓老方法,就是退休工资=[基本工资+奖励工资(绩效工资)+我国法规比例的津补贴]x我国法规的计发比例。比如40年工龄以上的为工资总额的90%。

所谓新方法计发就是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发月数(139个月)。

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4%)

H. 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哪些退休人员有,如何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哪些退休人员有,如何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怎么算?

一、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

所谓过渡性养老金,也称附加养老金。是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为特殊群体,额外发放的养老金。

二、哪些人有过渡性养老?

从计算公式来看: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平均缴费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折算年限)*1.1~1.4% 。

过渡性养老金与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个人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折算年限等因素有关。通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养老金计发基数和个人缴费指数,相对来说是存在的数值,不可能为0。

但是,视同缴费年限和折算年限就不好说了。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视同缴费年限和折算年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退休时,有过渡性养老金,有的人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 最 直接的原因。

简言之:退休时,有视同缴费年限、折算年限的人,就有过渡性养老金。反之,则没有。

另外,很多事业单位的职工,过去是不缴纳养老保险的。2014年10月,养老金并轨,事业单位职工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对于在2014年10月以前的工龄,也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也会有过渡性养老金。

阅读全文

与何为过度养老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近水体检中心怎么样 浏览: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浏览:6
社会实践孝顺父母 浏览:778
孩子敬老院慰问 浏览:85
宝鸡老年大学学费是以 浏览:284
老婆出轨孝顺 浏览:685
老年人说话声轻怎么回事 浏览:287
养生店泡脚多少钱 浏览:27
长寿习惯是什么意思 浏览:754
中年人上老年大学条件 浏览:957
盐城市养老保险处 浏览:304
又什么枸杞养生 浏览:662
重庆长寿老赖 浏览:433
老年人买什么洗衣机好用 浏览:349
把送老年人健康 浏览:888
河南热疗汗蒸养生馆加盟要多少钱 浏览:715
长寿协会会长 浏览:684
加强老年大学各项管理制度 浏览:259
如何对抗无理取闹的父母 浏览:44
国画老人喝茶怎么落款 浏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