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金并轨发展历程

养老金并轨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3-01-06 01:19:29

A. 养老金并轨时间

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就已经初步并轨了。
那么,还有哪些人没有并轨呢?
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退休人员被分为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群体,按照“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措施分别对待。
其中改革之前就已经退休的“老人”没有任何影响,按照现有待遇继续发放养老金,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按照新机制发放待遇,他们正常感知不到影响,因为离他们退休的时间还有好几十年。
而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群体,他们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身处改革漩涡中心的他们,养老金肯定不能够再按照老办法发放,但是因为实际缴费年限短,也不能直接按照新办法计算。

B.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改革历程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改革历程

经过2008年至2014年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将在今年有望并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双轨制。

2008年初,国务院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

2009年1月,人社部公布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对这项改革路径给出勾画,但并没有明确改革后养老金水平是否变化,只笼统提到要建立职业年金,没有具体细节和收入弥补措施。由于相关人员退休待遇水平会大幅下降,因此阻力较大,所以配套政策始终未出台,并轨也未实际启动。

2012年3月,双轨制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

2013年8月,原人力社保部副部长胡晓义明确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将走向统一,目前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双轨制”将并轨,在多年前对事业单位先行“动刀”之后,开始传递出机关、事业单位有关养老金的改革要“一勺烩”的信号。

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明确,“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

此后,关于养老金并轨,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工作部署中,让国民看到了养老金双轨制有望在今年并轨的希望。

更多推荐:
2014年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最新消息
2014年内蒙古包头市提前两年实现城乡居民养老险并轨
2014年养老保险改革 民盼政有所为
2014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破冰”在即
养老金改革最新消息:解决养老“三缺”是首要问题

;

C. 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中国的养老保险事业,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便和新中国相伴相随。但长期实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新老企业负担畸轻畸重、苦乐不均。进入80年代中期,我国的养老保险事业进入建国以来最活跃、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其几次改革举措在养老保险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到1998年底,新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包括了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全国有8475.8万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占企业职工总数的80.7%。有2727.3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占企业离退休人数的98.5%。全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1459亿元,支付全国离退休退职费总额为2073.7亿元。

社会统筹——均衡企业负担

1984年,我国开始了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对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同一比例征收养老保险费,使退休人员多的老企业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将社会统筹确定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从而使企业从各自负担退休人员的“自我保险”变为社会互济、共担风险的保险。到目前为止,全国己全部实行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其中,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

三方负担——权利和义务的体现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个人按本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缴费的费率从1991年标准工资的3%到1997年的不得低于缴费工资的4%,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财政建立社会保险后备基金,在必要时给予补贴。实行三方负担,不仅扭转了国家包揽过多、企业负担过重、个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现状,缓解了国家和企业双方负担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转变了人们的观念,增强了个人的参与意识,使参保者个人始终关注着养老问题。

三个层次——责任的重新定位

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实行的是单—的退休金制度。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本人工资75%~90%的退休金,这是职工退休后生活的唯—来源。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国家、企业、个人三者责任开始了重新定位,从而产生养老保险的三个层次,即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政府统一组织,基本保险建立基金。实行社会互济,待遇水平以满足基本需求为标准。目前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为60%。补充保险的建立是在国家政策规范下,由用人单位具体实施,重在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到不断的改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地区发展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个人储蓄性保险由劳动者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依赖商业保险类机构进行的自愿性养老储蓄。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的体现

1992年前后,当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工作基本完成后,各地不约而同地把下一个改革的目标转向了养老金支付方法的改革。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以求在公平的前提下更好地体现效率,突出激励机制。1997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个人账户规模为本人工资的11%。其中,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记入个人账户(由目前的5%逐步增至8%)。其余部分由企业缴费划入。待遇支付分为两部分:—是基础养老金,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20%左右;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支付标准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20。

全国统一制度——系统的管理体系建立

80年代中后期,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区域性管理,并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劳动力难以跨地区流动,阻碍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中央政府失去宏观上的调控权,地区横向攀比待遇水平,而分散风险的能力却很弱;极易导致资金的流失。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至此,完成了50年来由企业保险到区域保险再到全国统一养老保险的演变,从而在我国养老保险史上写下了最完美的一笔。统—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标志为:统一和规范企业个人缴费率比例;统—个人账户规模;统一基本养老金支付结构和标准。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保险自身规律所决定,是劳动力资源配置走向市场化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1998年,行业统筹顺利移交地方管理,为统一制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

D. 养老金并轨养老金不并轨就别谈延迟退休

养老金并轨尘埃落定,与此密切相关的延迟退休争议声再起。面对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账户能否支撑?钱从何来?在曾经的争议中,延迟退休被认为是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 、缓解劳动力不足、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灵丹妙药”,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一直持“先谈并轨、再谈延退”的观点。随着《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争议多时的延迟退休议题是否重新浮出水面?
并轨后养老金缺口凸显
根据国务院14日公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告别“免缴费”时代,也意味着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
一些专家提出,先养老并轨、后延迟退休是适合的改革路径。
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2012年扩大为19个。
根据一些专家的估算,养老并轨后,近四千万人未缴部分视同缴纳,单位今后还要负担工资20%,将是一个数万亿元的“缺空”,对已经紧绷的养老金总盘子带来巨大压力。
而根据延迟退休改革方案设计参与者、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等专家表示,一方面老龄人口庞大,一方面年轻劳动力短缺 ,三个缴费者供养1个领取者,养老保险账户入不敷出。“财政部2014年一季度开始就承认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6亿元缺口,意味着退休制度改革已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杨燕绥表示。
有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但也有专家表示,延退仍需审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给延退创造了条件。但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的养老待遇差距仍然较大,且延迟退休需社会讨论,形成共识。
专家:缴纳税费应降低
延退牵涉数亿城镇职工切身利益,存在明显的不同利益考量和改革期待。延迟退休如何推进,首先需要解答亿万群众的关切。
群体化差异明显,利益如何协调?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赞成与反对延迟退休的声音兼有,就要求政策制定要考虑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根据社会不同行业设计弹性退休制度,解决好各群体间的政策公平。
费率高年限长,个人和企业缴费是否应该下降?匡贤明认为,我国养老金单位缴费率偏高,政府财政支出偏低,对这一代人不公平,也对企业转型不力,缴纳税费应当降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年轻人工作难找,老年人还延退,会不会对就业形成“双向挤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延迟退休牵涉广泛,对年轻人就业有影响,但同时也减轻了年轻人供养退休人员的负担。世界范围内,英国、日本、瑞士等国的退休年龄都超过60岁,德国甚至达到67岁,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可研究。
从“计划生育好,国家来养老”到养老不能全靠政府,是不是政府在甩包袱?有网友表示:“30年前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20年前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10年前说‘养老不能靠政府’;现在我们老了,说适时推迟养老计划,我们怎么办?”
匡贤明等认为,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是政府 、企业、个人三方共担的机制。但目前政策制度设计中将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养老金替代率设置过高,导致支付压力的产生,政府支出结构上应该调整。

E. 养老金并轨什么意思养老金计发方式怎么算的

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之所以叫并轨,是因为之前存在两个甚至多个轨道,将多个轨道的养老金计发的方式统一到一个轨道上来。

在并轨之前实行的是双轨制,即是企业缴费,机关不缴费,到了退休的时候缴费者的退休金低,相比之下,不交费的反而比缴费的高出几倍。享受的条件和待遇支付的水平明显不在一个平台上。

因此,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跟企业职工一样,按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等到了退休后,领取养老金计算方法与现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致。

F. 什么是养老金并轨制

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G. 2024年养老金并轨是真的吗

2024年后养老金并轨10过渡期结束,企业和事业单位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统一,虽然养老金差距会有所缩小,但并不能扭转养老金差距大的现实。 主要原因是 01,事业单位在养老金并轨后,缴纳了职业年金,事业单位人员退休,能够多领一份钱。 02,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年限普遍高于企业职工,因此退休养老金也普遍较高! 03,事业单位退休的统筹后待遇,也就是一般说的福利,也会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企业退休人员一般没有退休统筹待遇! 因此来看,缩小企事业单位养老金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换言之,2024年之后,同一地区,在同等条件下,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企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因为计算方法一样,退休后领的数目将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2024年以后养老金计算方式的统一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退休待遇的相对公平,但由于两类人员在退休前工资待遇存在差距,缴费基数不同,福利待遇有高低,不可避免会出现退休后的待遇差距,只不过差距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这是无法改变的。

H. 国家什么时候养老金并轨

根据国家人社部政策制度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养老金过渡期为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过渡期结束就可以全面并轨。

I.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其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

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2013年12月,人社部确定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方案。

2014年12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完成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养老金“并轨”也正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到2015年7月底,山东、上海等一些地区陆续公布了当地的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明确了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由于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部分参加工作晚、职务较低的人员,增加的工资不足以完全弥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出现“增不抵缴”的现象。对此,官方采取了措施,确保所有人缴纳养老保险后当期工资都有增加。

阅读全文

与养老金并轨发展历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反复和父母说不要吃什么 浏览:520
老年大学主要职责范围 浏览:791
70岁老头吃伟哥 浏览:393
重阳节作文给爷爷洗脚 浏览:807
大棚里的长寿花是怎么养的 浏览:116
体检结果红霉素偏低怎么办 浏览:378
小明孝敬老人的一段话 浏览:532
近水体检中心怎么样 浏览:795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浏览:6
社会实践孝顺父母 浏览:778
孩子敬老院慰问 浏览:85
宝鸡老年大学学费是以 浏览:284
老婆出轨孝顺 浏览:685
老年人说话声轻怎么回事 浏览:287
养生店泡脚多少钱 浏览:27
长寿习惯是什么意思 浏览:754
中年人上老年大学条件 浏览:957
盐城市养老保险处 浏览:304
又什么枸杞养生 浏览:662
重庆长寿老赖 浏览: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