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实行退休金制度,有力的保障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生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在2014年10月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养老保险进行了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保费,才能享受养老保险相应的待遇,本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提高了单位和工作人员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怎么缴费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费用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单位缴纳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本人缴费工资8%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参保人养老,不能提前支取,免征利息税,但是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如果是个人工资比较高,超过了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按30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如果是个人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怎么查询
1.社保中心查询,参保人可以携带身份证直接到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参保信息。
2.上网查询,参保人可以登陆当地的社保官方网站,打开网,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3.电话咨询,参保人可以拨打当地的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进行参保信息查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② 事业单位社保缴纳吗
法律分析:缴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事业单位的五险一金,主要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十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③ 事业单位交养老保险吗
法律分析:
每个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均不相同。由于国家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缺乏,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均不相同。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的结算方式也存在差异,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差额结算制度,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工资一般都是由单位发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④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为什么不交养老保险金
1、因为公务员的养老是由国家负责的,所有养老支出直接由国家财政那里支出,而企业的养老,需要社会来负责,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也就是要交养老金。所以,双轨制下的公务员,不需要缴纳养老金和其他保险,但是他们退休后领的退休工资却说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3-5倍。
2、公务员的退休金直接由国家财政拨款,公务员的养老体制和社会上的养老是完全独立的两套系统。公务员不交养老金,实际上是政府给公务员开了张空头支票,把公务员应该缴纳的那部分养老保险的钱扣在财政,退休时,由财政来付这笔养老金。那么,公务员不交养老金其实根本就跟现在谈的养老金亏空什么的没关系。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独立的两套系统,并不适合现在市场化的人才流动,对公务员是不利的。
3、最近几年来,国家也正在改变这个现状,开始了公务员养老并轨制。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是一项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与其他职工统一的、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化解待遇差距大的矛盾的政策。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承担工资收入8%左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4%的职业年金。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⑤ 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没交吗
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要交的,如果不交你以后的退休生活就没有养老金了,你的退休生活就没有了足够的保障。
⑥ 公务员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吗
《社保法》第十条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就是说公务员或机关不参加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国务院将为他们单独制定另一套相关的‘规定’。公务员无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只要到了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在职期间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金。
但以前是实行双轨制,所谓“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低两三倍。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单位缴纳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这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在制度上被终结。《决定》明确,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胡继晔在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节目中表示,此次“壮士断腕式”的改革让养老金正式实现“并轨”,最让养老金研究者扬眉吐气,对于事业单位甚至整个社会来说,意义都非常重大。
⑦ 事业单位怎么交养老保险
目前国家的政策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都不交养老保险金,只交三金中的两金:医疗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但企业是交三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
不过,去年国家出台新政策,开始实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交纳养老保险金,但只是部分地方开展试点,还没推行到全国。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⑧ 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应不应该缴纳养老保险原因是什么呢
全部的机关单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都归入到了参加养老保险的队伍之中来,只是就是说他们的养老保险称作机关单位养老保险,可是他们所缴纳的机关单位养老保险,跟我们的公司在岗员工的养老保险是十分的相似,可以算是一样的,只是就是在称呼的名字上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他们也逐渐开始缴纳机关单位养老保险了。
那么2024年10月之后统统被称作事业单位的新人,并且在养老金计算方法里面也彻底选用新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跟今日企业退休人员一样的计算方式,根据总计缴费年限,均值缴费系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的方法来确认和计算养老保险金的福利待遇,到那个时候逐渐开始大部分就是在真实意义上创建了养老保险金的并轨,不会再有双轨制,那么全部的机关单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也好,或是企业单位在职员工也好,计算方式全是完全相同的。
所以说我们国家公务员也好或是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人员也好,尽管都正常缴纳了养老保险,可是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干扰到他们以后的退休待遇,并且在创建机关单位养老保险的同时,为他们创建了企业年金,这一企业年金就等于及时补充养老保险金的规章制度,所以说自身离休之后的收益没有产生任何的变化,只是的的确确要从每一个月工资之中,扣减所缴纳五险一金的福利待遇,这个和我们公司在岗员工也是一样的。
⑨ 事业单位职工都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吗
差额事业单位是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缴纳工资基数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工资基数最高不得超过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的比例不一样。由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国家没有统一的政策,各地都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缴费比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结算方式不一样。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差额结算制。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工资由单位发放。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