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计算养老金
以下为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加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缴费基数x视同缴费年限x1.4%。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Ⅱ 请问视同缴费年限怎么计算
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更多关于视同缴费年限怎么计算,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8eda0161583452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Ⅲ 视同缴费8年退休金怎么算
视同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是由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绝大部分省份计算办法如下:
1、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1%;
2、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退休前历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2%(在1.2%至1.4%之间)。
Ⅳ 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计算养老金
【法律分析】:
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养老金时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1%。
2、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的平均月工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 。过渡性养老金发放办法按所在地区具体制定的办法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Ⅳ 视同缴费年限怎么认定养老金又该如何计算
视同缴费年限怎么认定?养老金又该如何计算?
一般来说,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之前,按照相关法规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是“视同缴费年限”,不过需要进行认定。另外,还有其他特殊情况也可能存在视同缴费年限,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询问当地社保部门。
对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只需要有个人档案,并且里面的材料齐全就可以认定了。具体的认定方法通常如下:
1、参保单位根据即将退休人员的原始档案,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进行初步审核,并填报《认定表》,然后由退休人员签字确认后报送主管部门进行复核;
2、主管部门按照要求对参保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进行认定,并在《认定表》上提出复核建议,然后再报送到人力资源社保部门进行认定;
3、人社部门按照法规,对参保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给出认定结果。
正常的情况下,我们的养老金待遇包含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但是如果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话,会额外补发相应的过渡性养老金。各地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存在差异,具体以当地方案为准。
Ⅵ 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计算养老金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实际上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视作已经缴费的年限。因为职工没有缴费,也就不存在计算缴费基数的问题。计算基础养老金时,按照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计算的: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乘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乘1%;。在实行职工个人缴费之前,职工在原单位按国家现行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工种折算工龄除外),可视同缴费年限;不能计算的连续工龄的工作年限,不能视同缴费年限。企业转制的原固定职工,符合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作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单位和职工在应缴费期间由于各种原因不缴或欠缴养老保险费的时间,不作为缴费年限;补缴后才能作为缴费年限。职工在中断缴费后又重新缴费的,其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连续工龄)前后合并计算。享受疾病救济费的病休职工,其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可与连续工龄合并计算为缴费年限。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的,就业前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职工被辞退后,原企业固定职工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作缴费年限;如重新就业的,就业前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法律依据】: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
Ⅶ 视同缴费年限怎么算
法律分析: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主要按照参加工作的年限,结合个人档案的记载来进行计算,工作的年限全部计算为缴费年限,其缴费全部由财政负担,不挤占其他人缴费的费用。 在办理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退休年限,按照退休金的计算公式统一计算退休金;在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实行之前的工作年限,在办理退休时,也可计算为医保的视同缴费年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