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支柱养老金

支柱养老金

发布时间:2022-09-11 21:29:37

① 2023年即将迎来“退休潮”养老金会不会吃紧有哪些支柱保障

从明年,也就是2023年开始,中国将出现退休高峰,因为从1962年开始,出生率开始大幅提高,今年出生人数超过2400万,2023年将出现退休高峰,因为1963年出生人数超过2900万,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这意味着退休将从2022年开始,在2023年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据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在2023年,将能够满足所有人。第一批养老金产品将于2021年12月推出,其收益率非常高,在5%至8%之间。事实上,由于旧的养老金方法低于应享待遇,而新的养老金方法变得更高,最后10%的差异实际上是相当大的,可能会造成几百美元的差异。如果你能够晚一点退休,并完全按照新制度下的养老金权利来计算你的养老金,这实际上略微更符合成本效益。

养老保险“三大支柱”是什么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共有三大支柱:作为第一支柱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以政府为主导;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为企业及职工自愿建立,但仅对企业缴纳部分进行一定比例的税前列支,个人缴纳部分无税收优惠;第三支柱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即属于“第三支柱”。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③ 推动出台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中 三大养老支柱是什么

养老金三大支柱主要是指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养老金制度,主要分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居民养老保险,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氛围在企业里面的职工养老保险和个人缴纳的灵活就业养老保险
第二个城市是年金制度,分为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指的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缴纳的年金,企业年金指的是由企业,企业缴纳的年金
第三个层次是个人储蓄养老,目前还在规划中

④ 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指的是什么

第一支柱:公共年金:基本生活保障
第二支柱: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个人自愿投保

⑤ 养老金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是什么

养老金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自愿参加。内总体上看,在我国三支容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一支柱一枝独大;第二支柱是短板;第三支柱尚未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柱负担非常重。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劳动岗位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向其支付养老金等待遇,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

(5)支柱养老金扩展阅读:

养老金的主要分类: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⑥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指的是什么大家会为30年后的“焦虑”买单吗

不得不承认人口老年化是我国人口主要主要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全球人口发展趋势!为此国家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根据国家“十四五”和远景目标规划指出:为更好的提升退休养老待遇,解决大家退休养老问题,国家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大做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那么今天就老聊聊关于第三养老保险的那些事情,其内容如下:
1、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什么?
2、我国目前养老体系是什么局面?
3、做大做强第三养老支柱养老保险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什么?
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公司年金以及商业养老保险构成。一般来说,商业养老保险就是我国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它是以保险公司对其进行承保,按照约定支付养老金,它为我国的养老保障提供了巨大的作用。
二、我国目前养老体系是什么局面?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始终是以社会保险作为核心进行发展的,因此在养老上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同时也是因为太重视社会养老保险而忽略了其他养老的发展,造成了现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在养老体系中一家独大的情况。但是社会养老保险只能保障大家在退休后最基本的生活,因此为了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养老保障,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就不得不推行。

⑦ 我国养老金三大支柱发展失衡

我国养老金三大支柱发展失衡

养老金三大支柱发展失衡 亟需供给侧改革提速养老金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世界银行于12月9日发布的《福寿延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报告指出,到2040年,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中国的劳动年龄成人减少10%以上,即9000万劳动人口的净损失。

随之而来的养老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15年后,养老金缺口将达4.1万亿元;35年后,这一缺口将约为6.1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在承担“超老龄社会”课题时,计算出了这样的数据。

姚余栋认为,伴随着老龄化而来的潜在增长速度不断下降、银发贫困广泛存在、养老金存在巨大缺口、医保缺口巨大等诸多问题,对养老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月9日,在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立大会上,如何更好的发展养老金融来应对老龄化压力,成为数十位专家热议的焦点。

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理事长、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认为,所谓养老金融,是指满足社会成员养老需求而建立的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其中,又以养老金金融最受关注。

改革进入到深水区的养老金三大支柱的发展,被视为养老金融体系构建的关键。

“养老金三大支柱的发展极为不均衡,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相对较好,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规模还很小,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税延养老金还未建立。”长江养老保险总裁苏罡认为,我国养老金融业的发展仍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

“养老金融是金融业与养老产业的融合,不仅是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关系到未来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意义十分重大。”洪崎指出。

老龄化增加养老压力

现有的数据表明,中国已经迈进了老龄化的门槛。

国家统计局于8月7日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

比对国际上的通常看法,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看,中国正处于老龄化逐步加深的阶段。

姚余栋更是进一步的指出,20年之后还有超老龄化的压力需要应对。

据姚余栋介绍,超老龄社会的基本特征是8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5%,中国大约在2035年左右达到这个标准。届时,中国达到80岁以上的老人将会由现在的2000万跃升至8000万。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老龄化也的确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洪崎表示。

政府也已意识到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压力,并已着手推进和深化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在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都明确提出要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尤其在养老金融业具有突破意义的2015年,职业年金的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职业年金市场化运作的确定,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即将出台,以及国家连续发布支持鼓励发展养老产业的文件法规,一系列的动作将整个养老金融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在苏罡看来,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国养老金融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速。

养老金三大支柱发展失衡

养老金融主要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方面内容。

所谓养老金金融,是指为储备养老资产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包括养老金制度安排和养老金资产管理,目标是通过制度安排积累养老资产,同时实现保值增值。

养老服务金融是社会机构为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进行的金融服务活动。

养老产业金融,则是指支撑养老业发展的实体经济,目标是满足养老产业的.各种投融资需求。

从体系的构成来看,养老金融并不仅限于养老金金融。但正成为金融界“跨界”最多的“新金融”产品的养老金,在金融资产、不动产以及衍生工具等领域的投资获得了最多的关注。

“2015年是养老金改革的大年,中国养老金三支柱改革都进入了深水区,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

第一支柱的改革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8月24日已经面世,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在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改革上,今年初2月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管理办法,亦在逐步落地;发展较弱的第三支柱也已开始改革,力图通过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来改善职工的养老难题。

但进入到改革深水区的养老金三大支柱仍然失衡,养老金融化的步伐也因此被拖慢。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展示的《2014年中美两国养老金体系的规模与结构比较》图显示,我国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部分拥有3.1万亿元,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部分只有0.77万亿元,第三支柱的个人税延养老金至今为零,三者相加共计3.87万亿元,三大支柱占养老金资产的比重分别为80.1%、19.9%和0%。

苏罡指出,即便是占据大额比例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由于市场化运作的程度低和投资产品稀缺,导致在投资收益上一直很低。与此同时,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由于市场化运营时间短和基金投资中的投资产品稀缺,同样无法满足养老基金长期投资和稳定收益目标。

“如何通过资本运作创新金融经济、发展养老金融业,不仅关系到全体公民老年期的生活生命质量问题,而且关系到虚拟经济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姚余栋表示。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除了结构失衡,养老金在储存和管理方面的弊端也受到质疑。

“从2014年开始,我们相关的基金收入同比增长是11.7%,而基金支出同比增长17.7%,支出增长率超过收入增长率6个百分点。”瑞晖丽泽资本董事长王金晖认为,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亟待改革。

与养老金金融遇到的困境一样,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也有难题需要解决。

“我国养老金融服务的发展十分滞后,针对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金融服务才刚刚起步,持续可行的业务模式仍未形成。”苏罡对记者表示。

养老产业金融的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由于处于发展早期,养老产业成长期的高竞争性使得投资具有较高风险,企业进入量无法满足需求日益强烈的市场,导致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与相对滞后的产业发展之间形成巨大反差。

在参会的专家看来,养老金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供给侧改革得到解决。

“应该把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打通,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命题下,以有效的制度供给来对应实际生活的挑战,回应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

“一方面是具有的社会养老需求,一方面是极度缺乏的养老产业供给。因此,大力发展养老金融,从而推动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创造巨大的养老供给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当代金融家》主编李哲平在致辞中说。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增长速度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口的老龄化构成了我们经济增长和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所以,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也是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王金晖认为,养老和金融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谈到供给侧改革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时,苏罡建议充分发挥养老资产管理机构的专业价值,使之参与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业年金在内的广义的养老金的资产管理中。

“这有助于从金融服务的供给端发挥养老金作为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推动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提高养老资产投资运作体系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苏罡说。

;

⑧ 个人养老金制度或出炉,第三支柱养老产品有哪些

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有很多比较极端的家庭甚至是一个年轻人和五六个老年人的组合模式,也使得年轻人的养老压力变得空前巨大,本身年轻人的婚恋和生育压力就已经让人喘不过气了,如果再加上养老问题,那真的是不堪重负,所以现在国家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养老产品,市场上很多商业保险和企业家也都推出了相应的辅助养老产品,大大的帮助了年轻人养老所面临的困难。

一,家政类养老服务

现在不仅各大一线城市推出了上门帮助老年人进行生活服务的产品,就连很多小城市也有,有的小区还会帮忙联系,现在的年轻人有的在外地打工,家里的老年人没有人看顾,成为了很大的牵挂,但是如果有信得过的人帮助自己照顾老人,而且服务也比较贴心到位的话,自己就可以安心工作了,尤其是帮助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叮嘱吃药等等服务,都是很有需要的,市场也很大。

⑨ 养老金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主体部分,立足于保基本,主要体现社会共济。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超过10.3亿人,基金累计结存超6万亿元。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主要发挥补充作用,已经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截至2021年底,企业(职业)年金参加职工7000多万人,积累基金4.5万亿元。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是国家关于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

个人养老金制度属于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⑩ 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改革思路,其建议第一与第二支柱均采用强制性方式建立。第一支柱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应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从而达到维护最基本的“公平”目标。第二支柱主要由企业负责为职工建立个人积累账户,实现共同保险和储蓄的目标。第三支柱采取自愿性方式建立,用以满足较高水准的养老需求。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即确立了逐步建立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
将我国现行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与各国际组织建议的多支柱养老保险模式相对照,不难发现我国现行体系中各支柱均不同程度地背离了其应有的性质、功能和目标:
第一,基本养老保险的融资方式和来源与其应实现的目标不吻合。
第二,企业年金的“自愿”建立方式难以适应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目标的需要。
第三,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储蓄计划发展近乎停滞。
正是由于第一支柱的融资重任转移给了企业,使得第二支柱难以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只得将企业年金的发展定位于自愿。同时又担心一些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及领取环节“搭便车”,又对企业年金发展采取“限制性”政策,这样又将大量有意愿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排除在外,进而一方面抑制了企业年金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企业年金发展的地区间、企业间不平衡。
导致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存在上述问题有其更深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老制度下遗留的养老金债务支付缺乏“专门储备”,使得“统账结合”的新型养老金制度一开始就承载着新旧制度的“双重”责任,既要面对近五十年来老制度下形成的养老金历史债务,又要为新制度下的人员准备养老金。而老制度遗留下来的养老金“即付”任务又迫在眉睫,于是,政府一方面提高企业基本养老金的缴费比例,另一方面尽可能提高计入社会统筹公共账户的比例。这正是导致企业缴费压力大、加剧缴费环节“搭便车”现象及统筹层次低的制度性原因。不仅如此,这种“寅吃卯粮”的办法还导致新制度下的基本养老金支付大面积亏空,新养老金制度在事实上仍然是现收现付制。
重构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设想和建议:
首先,对历史遗留的养老金债务应通过专门渠道予以解决。
据世界银行测算,在2001~2071年间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与GDP的比始终在100%以上,至2006年时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就达25万多亿元,并且还呈较快增长趋势,如果隐性债务得不到很好解决,将会给未来财政带来极大压力。虽然国务院在《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中即明确“新人新办法”、“中人中办法”、“老人老办法”,但对中人、老人的养老金资金来源却始终没有明确落实。
迄今为止,国家出台的重大改革政策,都未对历史形成的养老金债务应如何筹措和清偿、新旧养老金制度如何对接等问题提出明确解决办法。现实中,新养老保险制度所设计的个人账户及企业缴费的社会统筹部分均承担着上述“历史遗留重任”。若该问题得不到明确解决,不仅无法解决现实中“社会统筹”中的“搭便车”问题,也难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筹。
为此,建议必须划清新老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责任,对历史遗留的养老金债务,除每年安排财政专项预算资金解决外,还可通过发行(中央、地方)政府特别债券筹措资金予以专门解决,也可由以后年度的基本养老金基金增值部分偿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的先决难题。
第二,通过立法方式将基本养老保险费改为养老保障税或社会保障税。
这样与第一支柱的性质、功能、目标相吻合,既可以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刚性,也可解决现行用行政手段实行统筹的软收硬支、统筹层次难以提高等问题。养老保障税按照面广(将所有注册的企业都纳入征税范围)量少(低税率,具体还需进一步测算)的原则征收,既可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又可保证充足税源。“费改税”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政府收入形式的一种必然趋势和要求。

第三,通过立法方式强制要求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纵观世界各国对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有强制性、自愿性和准强制性三种类型,各国际组织也建议企业年金的建立可以采用强制、自愿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究竟采用哪一种类型与各国所处特定发展阶段相关制度背景有关,更与该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所要达到的目标直接相关。就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所处阶段及企业年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来看,认为我国应采取立法方式强制推进。首先是因为我国大量私营企业、中小企业是发展企业年金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其次,企业年金尚没有被大多数企业当作吸引和激励人才的机制。再次,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也是我国当前需要采取强制力推动的又一原因。
当然,采取强制性措施主要是针对企业年金的最低标准部分,超出最低标准部分,企业可在国家激励性税收优惠政策的框架下本着自愿原则建立,以适应企业年金灵活性的需要。同时,为兼顾效率和公平,防止有的企业仅为少数高管建立丰厚的年金计划,或一些效益好的企业通过建立企业年金逃税,国家应制定严密的税收政策予以调节和严格审查。
第四,采取适当措施鼓励第三支柱的发展。
我国一直具有高储蓄率的传统,发展个人养老储蓄计划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只需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予以引导,通过金融部门的宣传即可得到落实,如金融机构可开设个人养老储蓄专户、予以优于普通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对该部分免征利息所得税、对其支取规定最短储蓄年限等方式即可达到发展第三支柱的目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支柱养老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烟台市哪个区域适合养老 浏览:78
吴昕杨迪的父母是做什么的 浏览:742
敬老院工商执照 浏览:930
甲肝乙肝体检看哪个指标 浏览:56
深圳万兴社区老年人多少人 浏览:158
什么是老年人活动策划 浏览:353
有没有哪些养生小知识 浏览:948
为什么父母喜欢骂自己的儿子 浏览:684
长大以后才知道孝顺你 浏览:196
过渡性养老金怎样计算方法 浏览:20
怎么样测试是否长寿 浏览:448
长寿到蔺市多少钱 浏览:643
男50岁黑眼圈眼袋 浏览:601
什么是陕西养老证件号 浏览:86
独生子女退休父母有什么补助 浏览:498
老年大学到敬老院 浏览:658
重阳节的简笔画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299
义务兵退役养老保险怎么查 浏览:741
父母随迁入户有哪些好处 浏览:510
企退人员2016年怎样调整养老金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