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会有没有通过农民养老金问题
法律分析:两会没有通过了关于农民退休金的新政。两会讨论的问题或提案,都是讨论阶段,并不是立刻通过的。所以,今年两会并没有通过关于农民退休金的新政。其实,按照以往的规定,农民需要买养老保险才能领取退休金。
法律依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第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养老基金结余额,可按照本办法规定,预留一定支付费用后,确定具体投资额度,委托给国务院授权的机构进行投资运营。委托投资的资金额度、划出和划回等事项,要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报告。
2. 2019年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每月领取多少钱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农村养老保险交多少年
年满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要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
农村养老保险交多少钱
农村养老保险交多少钱?参保人员可根据本人及家庭经济状况自愿选择个人缴费标准,多缴多得。
(一)各县市明确个人缴费,参保个人按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员可根据本人及家庭经济状况自愿选择个人缴费标准,多缴多得。
(二)在出口补助方面,分别确定最低给予每人每年45-65元补贴,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标准最低达到120元;同时鼓励长期缴费,对累计缴费满15年的农牧民,每增加缴费1年,每月增加不低于2元的基础性养老金。
(三)在入口补助方面,分别确定最低给予每人每年20-60元补贴。同时鼓励多缴费,对选则100元以上档次缴费的,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每人每年增加补助不低于5元。
补贴特殊人群:对城镇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政府代其缴纳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由于每个地方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及比例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缴费金额也就不一样了。你可以到当地社保局咨询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或是打社保局电话12333咨询这样能更清楚。
3.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退休年龄2019年初
养老保险新政策2016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6日发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报告2013》,为未来7年改革建议了三个阶段的时间表。在收入分配和社保制度改革方面,报告建议改革第二阶段(2016年至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渐进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报告并未给出退休年龄的具体建议。
报告建议,在2014—2015年改革第一阶段,政府应在保险精算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法与步骤;第二阶段在全国推行;到了第三阶段,即2019—2020年,建立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社保体系。
养老金并轨可期
2013年初,《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在历经1年之后,有望在2014年出台。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2014年发改委将协调推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入分配改革中,饱受争议的养老金双轨制有望在今年破题。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2013年12月26日表示,2014年在社会保障方面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双轨制”、“待遇差”问题。
养老金并轨:养老金不并轨就别谈延迟退休
养老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的二次分配,公平是第一要义。国家有义务让每个人过上有尊严的老年生活,这里的“尊严”只与人的年龄这一自然属性有关,与身份、职业、社会地位、贡献大小无关。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26日召开,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当前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月人均81元。引人关注的是,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全国平均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352元、189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还不及低保的一半。
基本养老金不包括个人多缴多得的部分,但对于那些无钱多缴纳保费的农村老人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来说,这就是晚年生活的全部。81元够干什么?新华社的一篇评论说,81元在2003年只够买40斤大米;而在2009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55元,大约能买50斤大米。基本养老金购买力每况愈下倒在其次,关键是这个绝对值太小了,小到根本不好意思称之为“养老金”,只能算零花钱。
舆论一直在抨击养老金双轨制,说企业退休员工的养老待遇和公务员差距有多大。其实中国的养老制度何止双轨?在财政全额支付的公务员养老制度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外,还有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后两者(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较之前两者的差距,比“双轨”之间的距离更为惊人。
近年来农村老人自杀现象频发,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又无儿女赡养,只好等死或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样是中国公民,为什么有的人老了只能自谋生计或靠养儿防老,有的老人却可以在公共财政的供养下丰衣足食?
有一种观点是,养老金不能做成大锅饭,也得按贡献大小分配,因此养老待遇有差别很正常。姑且不论公务员对社会的贡献是否大于农民,但现代社会收入分配的常识是,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养老金无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的二次分配,因此公平是第一要义。那些在职期间的高收入者纵然对社会的贡献较大,其贡献在一次分配时已经体现,如果退休之后还要比其他公民获得更多来自公共财政的惠顾,就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二次分配要讲公平?因为国家有义务让每个公民过上有尊严的老年生活,这里的“尊严”只与人的年龄这一自然属性有关,与身份、职业、社会地位、贡献大小无关。
二次分配的公平性决定了养老制度只能是“一轨”,而不是“多轨”。如果允许有差别,也只能是基于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原则,允许因缴费年限不同而产生的些微差别。当然,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有权利为自己争取比“一轨”更好的养老待遇,但这个“更好”只能依靠个人努力,比如你可以去买商业养老保险,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比一般人更优裕,而不能多花纳税人的钱。
这些年“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遗憾的是,虽然“并轨”也进入了决策层的视野,但总不如“延迟退休”来得猛烈。养老金并轨,虽然官方承认也是趋势,可迟迟不见动作,甚至在怎么并轨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就有各路专家开始为并轨之后的既得利益群体操心——有提出要给退休公务员建立职业年金、廉政年金的,还有建议先给公务员涨工资的。如此犹疑,并轨要等到何时?
纵然有一万条理由要推行延迟退休,也得以养老金并轨为前提,毕竟,延迟退休只是关乎养老金的累积效率,而并轨则关乎社会公平。对养老制度而言,公平比效率重要一百倍。只要养老金一天不并轨,延迟退休就不可能赢得大多数民众的理解和认可。
“延迟退休”会提前若干年预告
据新华社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表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符合我国实际。
养老保险新政策退休年龄2016
“延迟退休”提上日程
胡晓义说,综合分析我国劳动力供求和老龄化程度等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参考国际经验,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和诉求,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既能确保政策调整前后平稳过渡,也不会对当期的就业状况造成太大影响。
“退休年龄是一项重大社会经济政策。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蕴含矛盾看,确有必要将研究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提上日程。”胡晓义说,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角度出发,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全局性,即这项政策涉及多个领域,是综合性很强、又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政策。”胡晓义说,“长期性,即这项政策不是只考虑一两年、十几年,而是涉及相当长时间的制度安排;战略性,即这项政策关系到我国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优势,增强国力。”
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劳动保险条例》和有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政策规定的,至今仍在执行。
“建国初期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依据当时的劳动条件、健康水平和男女生理特点等因素,规定这样的标准,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胡晓义说,“目前,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4岁(城镇更高),而企业职工男女平均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4岁,明显偏低。”
胡晓义说,目前我国城镇人均预期寿命达75岁以上;加上劳动条件改善,平均劳动强度比以前大大降低。如果继续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一方面不利于调动中青年人劳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也得不到持续、合理提高。
目前,人社部等方面对于延迟退休政策已经有了较为统一的基本思路。大致的情况是,将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先从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着手,再逐步缓慢地延长男女退休年龄;延迟退休方案出台后会有缓冲期,大约需要经过几年的过渡,才会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考虑到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人社部制定的延迟退休政策将会有一定的弹性。所谓弹性就是不搞“一刀切”,具体来讲,对于下岗失业、灵活就业、特殊工种等困难人员,将优先保障其合法权益。
3月9日,参加全国“两会”的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对外表示,延迟退休方案肯定会在2020年之前出台。下一步,人社部在制定该项政策当中,将会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充分的论证。
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中国男性退休的年龄是60岁,职业女性的退休年龄则分为,女干部与知识分子是55岁退休,女工人是50岁退休。与男性退休年龄相比,绝大部分职业女性的退休年龄都偏低。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认为,现在国内女性延迟退休的空间要大于男性,有关部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应该采取“女先男后”的方式,经过大约30年左右的阶段过渡,最终将男女的退休年龄统一调整至65岁。
主张实施“女先男后”退休政策的还有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等专家。郑秉文认为,中国女性职工至少应该延迟退休8-10年;杨燕绥去年8月提出建议,从2015年开始,对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就应当推迟一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两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就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郑功成、郑秉文都是参与官方制定养老制度改革较多的专家。受相关部门委托,两位专家2013年分别代表各自所在单位,起草了养老体系改革方案,并于8月底提交至人社部。其中相关养老金全国统筹、“双轨制”改革、延迟退休等方面的一些建议,获得相关部门肯定。
2013年10月至今,人社部已经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就修改、完善制定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做了多轮讨论。具体到延迟退休,基本一致的观点是,应该采取“小步、分阶段、渐进性”的方式,先从延迟女性退休年龄开始,再逐步过渡到男性;在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中,不会搞“一刀切”,会优先保护一部分困难群体。
从相关部门公开言论中也可看出,未来采取“女先男后”延迟退休政策的可能性很大。2013年底,人社部一位副部长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延迟退休将会先从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然后再逐步扩展到其它群体;人社部社保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全国两会前也表示,现阶段我国女性退休年龄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预计相关部门出台延迟退休方案的时间或在“十三五”期间,该项政策的具体实施,则要再延推几年。官方之所以对延迟退休政策设置“缓冲期”,用郑功成的说来说,是“以便人们在预期清晰的条件下能够从容地安排好工作与退休生活”。
事实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的信息,目前中国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只有66岁,而不是主张延迟退休的专家们所说的75岁,在世界上的排序也只在第81位,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2016退休年龄新规定什么人退休年龄是65岁
20世纪30~50年代,全国人口平均寿命的“低”,主要是因为连年的战争、饥荒导致大批青壮年人口凋零,尤其是儿童和婴儿的存活率较低造成的。过多未成年人的不幸夭折,并不影响生活相对优越的工薪族长寿。分析研究城镇职工养老负担问题,不能笼统拿全民平均寿命增长来说事儿。
“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即可办理退休手续。这项退休政策制订时,全国人口平均年龄50岁,而目前,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
对于许许多多的主张工薪族延迟退休的专家学者来
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人“人均寿命”的大幅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不过,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感觉相关数据的来源和运用都是值得商榷的,不能过于草率和武断。
且不说如果我们当年真的是基于“人均寿命50岁”的现状而开出了“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即可办理退休手续”的“空头支票”是否人道?这种未必人道的保障理念和制度设计是否需要延续下去?单是所谓的“全国人口平均年龄50岁”本身就值得认真研究。
20世纪30~50年代,全国人口平均年龄50岁也许是事实,但这种人均寿命的“低”,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战争、饥荒,包括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大批青壮年人口凋零,尤其是儿童和婴儿
的存活率较低造成的。过多的不幸夭折的未成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向下拉动了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但这个总体的“低”,并不影响作为当时生活相对优越阶层的工薪族人均寿命的“高”。
换言之,“全国人口平均年龄50岁”,并不意味着当时的国人大多活不过50岁,或者一半左右的人活不过50岁。而是说,受婴幼儿夭折、战争饥荒造青壮年早逝等因素影响,总体人口的平均寿命被“拉低”了而已。但这不影响绝大多数工薪族在当时的社会里相对长寿。以我们大家的耳闻目睹,说以前村里、城里很少见到50岁、60岁、70岁以上的老人、离退休干部,你相信吗?尤其是吃商品粮的工薪阶层,有多大比例是在退休之前去世的?能说他们大多没有活过50岁,没有领取退休金吗?
鉴于这些方面的原因,我们在分析研究城镇职工养老负担的问题时,就不能笼统拿全民平均寿命来说事儿,而是需要单独把当时的工薪阶层拿出来计算一下平均寿命,然后跟现在的工薪族平均寿命进行对比。看看到底有没有“20岁的寿命差距”。婴幼儿存活率问题,跟整个社会的医疗水平、生活状况、幸福指数关系密切,但跟工薪族领养老金的年限关系不大。孙子2岁夭折了,爷爷一直活到98岁,平均寿命确实是50岁,但你能说爷爷没有活到领退休金吗?你能说“两个工薪族”只有一个活过了50岁吗?显而易见,用全民人均寿命增长作为延迟工薪族退休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的临近退休的工薪族确实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多了许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要说他们平均比当年的退休职工多领20年养老金,真的不敢苟同。
第一、提高高级职称专项津贴标准。
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提高专项津贴标准,正高级职称的月标准由700元提高为1000元,副高级职称(包括高级技师)的月标准由600元提高为800元,继续单列发放,不纳入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基数。
也就是说2013年1月1日后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高级职称企业退休科技人员(含2013年7月1日后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高级职称企业退休科技人员),从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之月起,领取高级职称专项津贴。
第二、对2013年6月30日前(含当日)年满75周岁及以上的离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加发60元,全年720元,单列一次性发放,不纳入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基数。
第三、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经本次调整后仍未达到全市调整后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调整后全市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计发。
另外,《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或基层干部,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
2016年养老金延迟退休最新消息2014-2016年最新养老保险4050政策,提前退休年龄注意事项:
1、每人只能申请一次,比如你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4050政策以后,又有单位给你交了社会保险,则现有的4050补贴自动停止不再发放,以后即使再度失去单位给你缴纳社会保险也不可以再申请了。
2、社会养老保险4050政策和延期退休没关系。参加4050并不会造成延期退休。
以上就是2014年国家对社会养老保险4050政策做的三大调整,以及提前退休年龄应注意的事项,其他未调整的内容大致维持原来的规定和要求。相信看完了上面的内容,大家都对新的养老保险4050政策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大家一定要随时关注国家相关的政策调整,以便于大家做出相应的准备,维护好自身应有的权益。
2016年福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政策最新消息:缴费基数提高
从省人社厅获悉,从2016年1月1日起,我省无雇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按2100元执行。
据了解,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无雇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数为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省未能达到这一标准。2014年12月,省人社厅、财政厅、地税局联合发文决定结合我省实际,采取逐步提高的办法,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我省无雇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达到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此后再力争达到国家规定的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
2015年,省内除厦门外各地市的无雇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月缴基数为1600元(厦门的标准要远高于省定标准),照此测算,此类人员的养老保险费月缴费标准为320元,全年3840元。月缴费基数提至2100元后,相关人员的养老保险月缴费标准为420元,全年缴费5040元。
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是自营劳动者、家庭帮工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比如钟点工等),这类人群由于没有一般企业的用工和就业形式,因此无法通过单位购买职工社保,那么他们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到底该怎么办呢?沃保专家建议可以为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做好保障规划,例如泰康人寿保险的”泰康鑫泰年金保障计划““泰康鑫泰年金保障计划”是一款费改年金保障计划,该计划利益清晰明确,稳健增值,兼顾教育以及养老,满足您全方位的财富保障需求。本保障计划由《泰康鑫泰年金保险》、《泰康附加日日鑫年金保险(万能型)》以及《泰康附加鑫泰意外豁免保险费定期寿险》三款产品组成。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4. 2019农村养老保险政策
一,如果当事人已经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以一次性补缴;否则,就不能一次性补缴;这和当事人的户口性质无关。
二,2015年个人补交养老保险政策:
1,员工到达退休年龄,没有养老保险的,可以一次性交满15年的养老保险以后再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以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
2,补缴范围:包括未参保企业和人员及中断缴费的企业和人员;不包括按规定核定了缴费基数但有历史欠费的企业和人员,对已核定过缴费基数的历史欠费的滞纳金,仍由地税部门按规定确定和征收。
5. 2019年两会观察养老金“双轨制”何时并轨
“养老金‘双轨制’何时并轨?有没有时间表?”近日在北京会议中心的一次政协分组讨论上,一位委员打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的讲话并向其发问。
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近年来,几乎在人社部每一次的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该问题都会被问起,但相关时间表却一直未被明确。
胡晓义给出了自己答案。他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句话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它是列在重点工作里面,所以我 体会 是给出时间表了。”
在外界看来,如果这一“体会”成立,那么意味着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将在今年实现,或者至少起步,这将大大超出一般预期。
养老金“双轨制”一直被认为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这种制度下,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但退休后却能享受比企业职工几倍甚至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公开数据显示,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前无需缴费,退休后的退休金可以达到退休前工资70%到80%,城镇职工退休前至少需缴纳15年养老保险,退休后的养老金则只能达到退休前工资的50%左右。
养老金“双轨制”导致的这种“待遇差”,加重了收入分配不公平,也令民众感到不满,因此饱受舆论诟病。近年来要求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不断,而这一话题也几乎成为历年两会的热点议题。
面对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中国官方早在2008年就已推出试点措施。2008年2月,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但六年多时间过去了,相关改革“雷声大,雨点小”,进展缓慢。
养老金并轨裹足不前的原因可以想见,其所遭到的阻力也不言而喻。和很多改革一样,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也陷入一种困局:公务员认为自己收入不高,其他阶层则埋怨养老金制度不公。
然而,民之所望是施政所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这均表明养老金并轨已经势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改革路线图似乎已悄然发生变化。初公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推进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和机关改革是分开进行的;但《决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机关和事业单位变成了并列。
舆论分析,《决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机关和事业单位并列,且都没有提到“试点”,也没有“逐渐”“逐步”等限定词汇,说明本次改革很有可能是机关和事业单位齐头推进。
“时间表”和“路线图”令人振奋,但改革要成功,需先做好全面、稳定、深思熟虑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做好了,既让不同群体都能接受,又有助于公平。否则,仓促上阵,难免朝令夕改,也可能造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至于顶层设计,胡晓义透露,人社部去年领衔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以来,共有7家机构平行设计,分别给出各自养老金设计方案供参考。国家层面的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仍在综合研究。
改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然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消除养老金“双轨制”下的权益失衡需要科学设计和不断努力。观察人士指出,养老金并轨不应该围绕公务员养老金做减法,而应该围绕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做加法,这样,改革阻力才能减少。更多推荐:
养老金双轨制是什么意思?
广州养老金改革最新消息
养老金并轨是公务员涨薪的前提
江苏南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最新消息
推进“养老金并轨”重在行动
6. 两会有没有通过农民养老金问题
在两会期间,讨论很多政策,其中包括关于农民待遇方面的提案。有代表就提出“建立农民养老制度,让65岁以上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但并没有通过。
法律依据:《全国两会》
7. 农民退休制度引争议,两会建议发放养老金,农民退休后谁来种地
养老金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方向,一旦有新的消息出现,相关的养老金制度就会引起广泛关注。在两会期间,一些政协委员提出建立农民退休制度。不过,2020年两会农民退休制度引发国民激烈讨论,农民该不该领取退休金已是个争议话题。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当然目前,让中国所有的退休农民都缴纳养老金还是一个不现实的想法。然而,提议已经提出,剩下的工作是艰巨的。一旦农民退休金制度建立起来,整个社会就会更加繁荣和谐。农民作为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应该得到应有的待遇。目前,这项建议仍处于初级阶段。毕竟,中国有大量的农民。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65岁以上的农民都要领到养老金,这对于国家财政来说,也是一笔庞大的支出。
近年来,国家也为农民做了很多努力,不仅免收农业税,而且还实施了农村医疗保险,老年人每月还有百十元左右的生活费。有些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养老制度的提案已经有了,我们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
8. 2019两会农村养老保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2017年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农村老人可领多少养老金?
养老金是指国家在人到老年的时候所给予的一种社会保障。就不同的情况来说,所领取到的养老金都是不一样的。对于很多农村的老年人来说,都想要知道等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能够领取到多少钱的养老金,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根据市委所提出的情况来看,要确保农村的所有六十岁老年人每个月能够领取到不少八十元的养老保险金,通过实施这种关爱行动,能够令两百万的空巢老人能够达到老有所养的目的。
不过在领养老金之前,一定要进行参保,如今大部分满了六十岁的老年人都会选择缴费,很多社区都会出现排队办理参保的情况。所以,只有参加了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之后,只要年满了六十岁之后,就可以直接领取养老金。
一般来说,最低每个月能够领到八十元,最高的能够达到一百九十元每个月。因为城乡居民养老金被分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每个月能够领到八十元,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需要根据选择的缴费标准来确定。
农村养老保险交多少钱
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分为13个档次: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7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3500元、4000元。参保人可按照自己的经济条件合理选择缴费档次。
农村养老保险缴费金额从100元到4000元分13个档次
1、选择缴费档次100元,每人每年补贴45元
2、选择缴费档次200元,每人每年补贴50元
3、选择缴费档次300元,每人每年补贴55元
4、选择缴费档次400元,每人每年补贴60元
5、选择缴费档次500元,每人每年补贴70元
6、选择缴费档次700元,每人每年补贴75元
7、选择缴费档次1000元、1500元、2000元中任意一档的,每人每年补贴85元
8、选择缴费档次2500元、3000元、3500元和4000元中任意一档的,每人每年补贴90元。
9. 黑龙江省农村老人退休后可以拿工资吗两会是怎么诀的
退休之后是可以领取养老金的 。
两会讨论60岁以上农民退休金方面的相关问题是非常多人关注的。其实,中央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所以每年想方设法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按照规定,如果农民退休之前买够15年的养老保险,退休之后是可以领取养老金的。
农民的养老问题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事情之一,现如今农民的养老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在这几届两会,都有一些代表提出关于农村六十岁以上农民免费领取养老金的提案,只是每个农民都免费领取养老金,国家负担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