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意义

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06 01:51:01

㈠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什么意思

个人税收递延来型商业养老保自险,是由保险公司承保的一种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主要面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社会公众,公众投保该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缴纳的保险费允许税前列支,养老金积累阶段免税,领取养老金时再相应缴纳,这也是目前国际上采用较多的税收优惠模式。

(1)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意义扩展阅读

从投保流程来看,纳税人首先需要有一个用于归集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缴费、收益以及资金领取等的商业银行个人专用账户。封闭运行,与居民身份证件绑定,具有唯一性。

纳税人可在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中自由选择产品,买完产品后,保险公司应开具发票和保单凭证,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的信息平台出具税延养老扣除凭证作为扣税凭据。纳税人将相关凭证提供给扣缴单位,扣缴单位按要求办理税前扣除有关事项。

根据通知,纳税人按规定(退休、大病等)领取商业养老金时,由保险公司代扣代缴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保费扣除限额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确定;账户资金收益暂不征税;领取商业养老金时,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㈡ 递延养老保险是什么意思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什么是“个人税收递延型保险”?
企业个人均可获利
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个人收入中用于购买商业补充养老保险部分,其应缴个人所得税延期至将来提取商业养老保险时再缴纳。说得直白些,就是指投保人在税前买入养老保险产品,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对投保人而言有一定的税收优惠。这一产品在许多国家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其中最知名的属美国的“401K计划”。
与市场上现有的养老险品种相比,该险种有一定的税收优惠。专家认为,发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能够有效拉动内需,释放存款,此外,还有利于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重要的是,养老基金规模的扩大,可以为国家积累大量的长期建设资金,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举例来说,如果个人月收入为6500元,每月拿出500元购买养老保险产品,那么当月需要纳税的工资收入就只剩下6000元,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时,再缴税就可以了。
对于投保人而言,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最大的好处是减轻税收负担,因为购买此类产品的多为青壮年,在领取保险金时,他(她)已经退休,在这期间大约有20年—30年时间,而通胀、提高个税起征点等因素已经把个税给稀释了。
去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同时征税幅度也出现了调整,通过合理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其对于每月个税的缴纳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退休之后,由于收入已经降低,即使再缴税的话,数量也将远远低于现在。
企业个人均可获利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是个双赢的举措: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员工自己投保,企业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却能提高员工的福利;对于个人来说,由于在税前购买养老保险,就能减免部分当期的个人所得税。
之所以目前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迟迟没有实施,并不是技术上有操作难度,关键是每月缴费金额还是有着很大的争议,业内曾经有过一个测算:以月收入在6250元者为例,扣除四金后(按照占比工资19%计算)以及个税起征点3500元后,应纳税的收入为1562.5元左右,缴税标准应参照10%的税率计算,再减去速算扣除数105元,需要缴税51.25元。
如果可以税前列支600元作为保费,月收入6250元左右则应纳税的收入为962.5元,按照3%税率计算,应缴税28.875元。也就是说,如果购买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产品,每月可以避税22.375元。
以此类推,如果每月购买600元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收入越高,其避税的金额就越大。
另外,如果实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初期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个人所在企业代缴保费,等到领取保险金时,再由保险公司代扣税。而且,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将采用个人保单团体投保的形式,投保人在保费上还能享受到团险的较低费率。

㈢ 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承保的一种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税收递延型的商业养老保险是对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来交的,居民投保该商业养老年金保险,其交的保险费可以税前列支。养老金在积累的阶段是免征税的,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再进行缴纳。

法律依据:《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 保险公司开展税延养老保险业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注册资本金和净资产均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

(二)满足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有关规定,上一年度末和最近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仅经营受托型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除外;

(三)在中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连续经营养老年金保险或养老资金管理等养老保险业务三年以上,具有成熟的养老保险业务经营管理经验;

(四)具备较强的产品精算技术能力,精算团队中具有三年以上精算工作从业经验且取得精算师正会员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原则上不低于五人;

(五)具备较强的长期资金投资管理能力,投资团队中具有五年以上养老金资产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原则上不低于五人;

(六)具备完善的税延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与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的税延养老保险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中保信平台”)对接,并获得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保信”)出具的验收合格证明;

(七)具备完善的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能够在中国境内履行税延养老保险的各项保险责任和相关服务;

(八)具备较强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九)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十)具备完善的税延养老保险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和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十一)最近三年内未受到重大行政处罚;

(十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㈣ 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有什么好处

工薪阶层受益颇来多:个人税收递延型源养老保险被称作是免个税的养老险,事实上并非完全免税,只是对投保人有一定的税收优惠。通俗来说,这个延期缴纳税过程指的是,只要个人在税前有一定额度的,可以先免交税,待退休领养老金的时候来缴纳一定额度的税收。

根据《通知》,在试点地区,对于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税前扣除限额按照每月工资薪金、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扣除;对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等,税前扣除限额按照不超过当年应税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确定。待个人达到规定条件时开始领取商业养老金收入时,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入“其他所得”项目。

从事财务工作的黄小姐向记者表示:“养老保险费从税前工资中扣除,也就是当期应税工资与应交个人所得税随之降低,这部分税的延迟缴纳的时间成为增值的空间。”她认为,国家推出税延养老金,是鼓励老百姓养成良好的储备养老金的习惯,为未来的养老生活早做准备。

想了解更多的保险资讯与产品可以进入:平安保险,这里有丰富的保险资讯与优质的保险产品。

㈤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之间的相互转换,使劳动者充分享受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此举可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扩大年金计划覆盖面,解决现行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税收公平性问题,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个税递延养老保险税收优惠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是企业年金保险,第三是商业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以满足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的制度安排;企业年金是用人单位和职工为了弥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不足,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为目的而建立的养老保障制度;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为了提高养老保障水平而进行的自我补充。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正在逐步完善,2009年将实现省级统筹,2012年将实行全国统筹。养老保障体系第一层次的完善为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的发展留出空间。2008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研究对养老保险投保人给予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预示着我国已经进入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
2009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上海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其中,涉及保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上海建立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在领取养老金时再缴纳税款的一种个人年金计划形式的养老保险方案。由于劳动者在职时的收入普遍高于退休后,投保人在购买保险和领取养老金时所处不同时期而导致的边际税率差异,将使投保人能够享受很大的税收优惠。
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作用
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解决职工退休后工资替代率偏低,解决企业年金制度导致的税收不公平和解决保险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1、解决职工退休后工资替代率偏低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职工仅拥有基本养老保险,使职工退休后工资替代率偏低,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与退休前相距甚远。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远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尤其在“养儿防老”已逐渐成为历史的今天,劳动者的工资替代率较低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国应该发展包括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对参加个人年金计划的劳动者给予税收优惠,由国家和个人共同出资建立个人年金账户,对于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和鼓励劳动者加入此项个人年金计划具有重要作用。
2、解决企业年金制度导致的税收不公平的问题。由于我国对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实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而目前有条件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主要为具有垄断优势和员工收入水平较高的大型国有企业、大型金融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大多数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因经济条件限制基本上与企业年金制度无缘,从而造成了有条件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或机构享受税收优惠、大多数尚不具备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事业单位的员工面临诸多养老难题的不公平现象。企业年金制度不仅未能消除我国企事业单位之间日益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还扩大了不同企事业单位员工之间的养老保险差距。通过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所有劳动者均可参加此项养老计划,即都可享受国家税收优惠,这将缓解在企业年金制度中存在的公平问题,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3、解决保险业面临的发展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养老保险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使补充型养老保险业务发展缓慢。目前,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一层次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证老年人温饱需要,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仅覆盖5%左右的劳动者,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层次的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更是严重不足。但是,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提速,以自我保障为主要形式的补充型养老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养老保障水平,更可以带动补充型养老保险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保险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内容
(一)、税收优惠
在对年金计划征税时,通常面临以下三个问题:⑴雇员个人向年金计划的缴费是否允许从应纳所得中扣除,免征个人所得税。⑵当年金计划取得投资收益时,是否对其征收所得税。⑶当退休雇员从年金计划领取养老金时,是否要对这笔养老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这三个可征税点的差异,分为了8种类型,其中E表示免税,T表示征税,即为TTT、TTE、TET、ETT、TEE、ETE、EET、EEE。采取EET的税收优惠模式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案。即允许投保人从其税前收入中扣除一定比例的年金缴费额,并减免养老金投资收益所得税,在领取养老金时则征收个人所得税。因为该模式是缴纳时免税,支取时缴税,所以将提高劳动者加入年金计划的积极性。
(二)、相互转换
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型,造成职业选择自由度的扩大和职业流动率的提高。企业年金以企业为组织单位,该模式必将成为我国年金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年金制度应进行整体的统筹安排。
我国应加强企业年金与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之间的联系,使之成为年金制度中互补的两部分。在实际中,拥有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账户的劳动者,当其与原单位解约,来到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后,其原来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账户可以作为现单位的企业年金账户继续使用,从而实现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相互转换。由于其缴费方式都是DC模式,同时年金资产的运作与监管也相类似,所以相互转换的制度较易建立。
(三)、投资运作
企业和职工作为委托人,将职工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账户交由受托人管理,受托人对资产进行全面监管。同时,受托人在法律的框架下,分别和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签订委托合同,形成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功能外包实现对年金的有效运作和监管。
保险公司可以取得除托管人外的其他三个执照。在投资运作方面,保险公司相对于银行、证券公司的优势在于:销售能力强,业务增长迅速;产品多样化,能够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提高市场效率。而且保险业在年金市场上占有先发优势,积累了较多的客户资源和管理经验。所以保险公司应作为年金账户投资运作的主力军。
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意义
(一)、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通过税收优惠鼓励劳动者加入年金计划,既可以扩大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又将增加养老保障的层次,所以此举在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这会减轻投保人未来的保障压力,从而缓解由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社会矛盾。
建立此种政策型养老保险将促进基本养老保险与年金之间的协调。随着年金制度的发展,整体养老保障程度得到提高,国家可以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从而缓解当前企业所承担的基本养老费用过高的情况,将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增大其盈利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促进市场繁荣
递延型养老保险将使保险公司的养老险业务直接受益,丰富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提升公司业绩。同时养老保险是长期保障型险种,将促进保险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提高公司经营的稳健性。
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可减轻劳动者因未来保障不足所产生的焦虑,从而减少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加当前消费。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萧条的时期,又可通过支付养老金等方式维持一定消费水平,为经济适当升温。
随着年金账户中资金的积累,一方面资金投入证券市场会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繁荣,另一方面资金在固定资产中的投资会促进我国经济建设。
(三)、刺激企业年金的增长
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纳入到年金框架中,其最大优点在于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企业年金的缴费包括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面,与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相比,企业年金使职工享受更多优惠。由于当前的企业年金制度只存在于一些大型企业,所以大部分劳动者并不了解企业年金。但如果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得到普及,那么更为优惠的企业年金将得到劳动者的认可。因此会形成使劳动者到拥有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去工作的激励作用。所以,一方面企业更愿意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则是留住现有人才的必要措施,这种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将促进企业年金发展。
五、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一)、税收方面的可行性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能否实施的关键在于税务部门的态度。一是此种延迟纳税与我国现有税法相抵触。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居民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在领取养老金时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缴税方式恰恰相反,在购买时允许税前扣除,但领取养老金时需要补缴税款。因此该政策的落实还需要一定时间来改变税收方式和政策,建立健全的相关法规。二是建立税收优惠政策需要考虑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及政策的长期影响。我国近年来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而且税收的增长高于GDP的增长,且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中所占比重不大,所以实行延迟纳税对我国的即期影响不大。就长远来看,政策实施后保险公司的业务量会大增,保险公司的营业税、所得税会增长,这对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减少有一定弥补。同时由于对当前消费的刺激,带动消费领域税收的增长,该政策会对未来的税收产生递增作用。
(二)、政策方面的可行性
虽然现行企业年金制度中没有对个人缴费部分进行税收优惠,但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学术讨论来看,对其实行税收优惠已是大势所趋。
而且企业年金中的个人缴费部分的税率应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税率比例保持一致性,这样才能体现税收的公平性。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依托于已建立的企业年金框架,其缴费部分、投资运作部分、国家的优惠及监管部分,都已有了相对成熟的机制,因此改革成本相对较小。同时企业年金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相互转换制度的建立,将实现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年金计划的融合,这将有利于国家对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统筹。
(三)、市场主体方面的可行性
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只需增加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账户的管理。另外还可能因劳动者保障水平的提高而使企业所负担的基本养老保险水平降低,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但会对企业产生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压力,当然从长久看待,此举会促进企业发展。由于保险公司存在着巨大收益,所以一定会大力推广此种保险。对于劳动者,国家还需加大宣传,使更多劳动者了解到此优惠政策,从而促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开展。国家应适当提高缴费率最高限度,与企业年金总体水平相当。当然这会加大职工的经济负担,所以应允许职工按照自身经济实力选择合适的缴费率。
六、总结
建立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之间的相互转换,使劳动者充分享受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此举可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扩大年金计划覆盖面,解决现行企业年金制度中存在的税收公平性问题,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进而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时期的养老问题。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㈥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真福利吗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真福利, 退休后税负更轻。假设一名30岁的普通工薪阶层,其工资计税金额(扣除三险一金等税前列支项目后)为10000元,如其每月购买700元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根据其收入所对应的20%最高税率来计算,税延政策使他延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每月140元,一年即为1680元。30年后该人达到退休年龄,从个人账户支取商业养老金,根据30年后起征点及税率进行缴税,由于退休后的收入通常不会高于工作时的收入,因此退休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通常较低,再扣除通胀因素,税收负担就更轻了。

给你举两个例子。

先看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这是计算个税的基础。

案例一

小明月收入10000元,假设小明包括“五险一金”在内的税前扣除项目共计约2100元。

购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前,小明每月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2100-3500=4400元。

适用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4400×10%-速算扣除数105=335元。

所以小明每月需缴纳个人所得税335元。

假设小明每个月按享受个税税前扣除最大化的角度购买600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限额按照10000*6%、1000元孰低确定)

购买后,小明每月应纳税所得额为:4400-600=3800元,每月需缴纳个税275元,和购买前相比,小明每月可少缴纳个税60元(减少税款约18%),这样小明一年可少交个税720元。

那么,小明最终少交的税金是不是720元呢?不是的!

等到小明2050年退休时开始领取商业养老金,假设每月领取600元,按领取时“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原则,退休后小明每月因商业养老金需缴个税:600×75%×10%=45元。

2018年少交个税,递延到2050年领取商业养老金时缴纳个税。——这就是递延纳税的奥秘!

从金额来看,每月节省税金15元,一年实际可节省180元,按照“领取期限原则上为终身或不少于15年”,小明15年可节省税金2700元。

案例二

小张30000元,假设包括“五险一金”在内的税前扣除项目共计约6500元,通过计算,可知每月小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3995元。小张按享受个税税前扣除最大化的角度购买1000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购买后,小张每月应纳个税3745元,小张每月可少缴纳个税250元。等到小张2050年退休时开始领取商业养老金,假设每月领取1000元,退休后小张每月因商业养老金需缴个税75元。每月实际节省税金175元,一年实际可节省2100元,15年可节省税金31500元。

阅读全文

与个税递延养老保险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伤残养老金怎么办理 浏览:147
广西桂平教师退休金 浏览:719
长寿梅的特点是什么 浏览:729
咸宁教资体检多久 浏览:939
退休年龄的英语 浏览:949
老人如何游鼓浪屿 浏览:858
国内共有多少女婴被父母堕掉 浏览:433
长寿路上海国际 浏览:132
老年书画协会活动信息 浏览:337
社保交多年退休都一样吗 浏览:662
未成年非法长期同居父母该怎么办 浏览:420
老年人失声 浏览:343
云南2017年退休金预发 浏览:356
父母的启示是什么 浏览:969
燕郊老年文体活动中心 浏览:99
兰州银行养老金怎么取 浏览:985
养生玉石加热床垫厂家在哪里 浏览:418
商业养老保险缴税规定 浏览:404
九九重阳节爬山活动旗帜设计 浏览:49
50岁学金融 浏览: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