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老保险金领取的金额如何计算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1)养老金金额扩展阅读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1、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2、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㈡ 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金额怎么算啊
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养老保险是按缴费基数的20%缴纳的,其中缴费基数的12%划入统筹账户,缴费基数的8%列入个人账户。
以后退休时计算养老金金额同样分二部分。一部分是从统筹账户中计算,就是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从个人账户中计算,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2)养老金金额扩展阅读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
27.职工在职期间死亡时,其继承额为其死亡时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
28.离退休人员死亡时,继承额按如下公式计算:
继承额=离退休人员死亡时个人帐户余额×离退休时个人帐户中个人缴费本息占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的比例
29.继承额一次性支付给亡者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个人帐户的其余部分,并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帐户处理完后,应停止缴费或支付记录,予以封存。
㈢ 养老金实发金额和补发待遇金额有什么区别
这个肯定是有区别了。首先实发金额是指所有的退休金加在一块。
而补发的工资是指过去欠你与工资这个月补发给你了。
㈣ 退休后领取社保养老金金额计算方法
保险小编帮来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退休后,每月领取社保养老金计算方式是一般当个人领取养老金时,统筹账户支付部分的计算方法为领取年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提取部分的计算方法为账户积累额÷(退休时的平均期望寿命×12)”。
㈤ 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金额算法
个人账户记入的资金包括三部分:
当年缴费本金,含个人全部缴费以及用人单位缴费中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当年本金生成的利息;
历年累计储存额生成的利息。
当职工办理退休时,用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即是该职工退休当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改革模式中的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一起,共同构成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5)养老金金额扩展阅读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按照此规定,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 20% ,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确定。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最终要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
自前各省市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不同,且在不断调整。如:上海按照单位22%、个人8%的比例缴纳,北京按照单位20%、个人8%的比例缴纳。
㈥ 怎样计算养老金应发放金额
退休后养老金领取公式:每月领取总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内
其中,基础养老金容=(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另外,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l%。
(6)养老金金额扩展阅读:
养老保险金出现缺口的原因:
1、现实原因就是,老龄化加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老龄化的逼近,让养老保险支出日益增加。
2、参保缴费标准难以提高,而退休人士的养老金标准也难以降低。
3、养老金本身的增值问题。目前我们的市场在法制和法规方面有不是十分健全所以风险的防范成为最大的难题。虽然养老金出现缺口,但是各方专家已经在积极想办法应对,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完善养老制度体系,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㈦ 养老待遇查询基本信息当前月发放养老金与发放明细金额为什么不同
1、缴费基数不同:以个人 身份参保是按当地社平工资 的60%-100%核定缴费基数 ,个人可以在专这之间选择。选属择缴费基数越 高,缴纳社保费越高,退休时核算养老金时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也就越高,当然领取的养老金越高。
2、记入个人账户金额不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记入个人账户金额也越高,也就是退休时核算养老金时,个人账户累计金额越高,养老金也越高。在职员工的养老保险,其中单位缴纳的20%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3、待遇的差距:缴费指数是1的,40年工龄,退休待遇是60%的社会平均工资加一千元。而缴费指数是0.6的,退休待遇只有44%的社会平均工资加600元。计算后的待遇是4325元。因此缴费指数是0.6,退休待遇大约是缴费指数是1的71%。
㈧ 如何在网上查询养老金的数额
网上查询社保余额的方法:
陆当地的社保网_;
2.然后找到个人登陆;
3.输入你的身份证号跟密码;
4.找到余额查询相关选项,点击进入查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