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一、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指参保人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是计算应缴纳养老保险金额的基数,也是参保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
我国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般是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特殊情况下,有上限与下限之分。如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具体缴存基数规定依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5)职工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职工受处分期间的工资、浮动升级的工资等;
(6)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
2、计件工资,包括:
(1)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付给个人的工资;
(2)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3)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3、奖金,包括:
(1)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将、外轮速遣将、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2)节约奖包括各种动力、燃料、原材料等节约奖;
(3)劳动竞赛奖包括发给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的各种奖金;
(4)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年终一次性奖金、机关工人的奖金、体育运动员的平时训练奖;
(5)其他奖金包括从兼课酬金和业余医疗卫生服务收入提成中支付的奖金,运输系统的堵漏保收奖,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超额酬金,从各项收入中以提成的名义发给职工的奖金等。
4、津贴,包括:
(1)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及岗位性津贴。包括:高空津贴、井下津贴、流动施工津贴、高温作业临时补贴、艰苦气象台(站)津贴、微波站津贴,冷库低温津贴、邮电人员外勤津贴、夜班津贴、中班津贴、班(组)长津贴、环卫人员岗位津贴、广播电视天线岗位津贴、盐业岗位津贴、废品回收人员岗位津贴、殡葬特殊行业津贴、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岗位津贴、环境检测津贴、课时津贴、班主任津贴、科研辅助津贴、卫生临床津贴和防检津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津贴、护林津贴、林业技术推广津贴、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津贴、水利防汛津贴、气象服务津贴、地震预测预防津贴、技术监督工作津贴、口岸鉴定检验津贴、环境污染监控津贴、社会服务津贴、特殊岗位津贴、会计岗位津贴、野外津贴、水上作业津贴、艺术表演档次津贴、演出场次津贴、艺术人员工种津贴、运动队班(队)干部主队津贴、教练员培训津贴、运动员成绩津贴、运动员突出贡献津贴、责任目标津贴、领导职务津贴、岗位目标管理津贴、专业技术职务津贴、专业技术岗位津贴、技术等级岗位津贴、技术工人岗位津贴、普通工人作业津贴及其他为特殊行业和苦脏累险等特殊岗位设立的津贴。
机关工作人员岗位津贴。包括:公安干警值勤津贴、警衔津贴、交通民警保健津贴、海关工作人员岗位津贴、审计人员外勤工作补贴、税务人员的税务征收津贴(包括农业税收)、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外勤津贴、人民法院干警岗位津贴、人民检察院干警岗位津贴、司法助理员岗位津贴、监察、纪检部门办案人员补贴、人民武装部工作人员津贴、监狱劳教所干警健康补贴等。
(2)保健性津贴。包括: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科技保健津贴、农业事业单位发放的有毒有害保健津贴以及其他行业职工的特殊保健津贴等。
(3)技术性津贴。包括:特级教师津贴、科研课题津贴、研究生导师津贴、工人技师津贴、中药老药工技术津贴、特殊教育津贴、高级知识分子特殊津贴(政府特殊津贴)等。
(4)年功能津贴。包括:工龄工资、工龄津贴、教龄津贴和护士护龄津贴。
(5)地区津贴。包括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等。
(6)其他津贴。例如:支付个人的伙食津贴(火车司机和乘务员的乘务津贴、航行和空勤人员或是津贴、水产捕捞人员伙食津贴补贴、汽车司机行车津贴、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员伙食补贴、少数民族伙食津贴、小伙食单位津贴、单位按月发放的伙食补贴、补助或提供的工作餐等)、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卫生费、书报费、工种粮补贴、过节费、干部行车补贴、私车补贴等。
5、补贴,包括:
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件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如副食品价格补贴、粮、油、蔬菜等价格补贴,煤价补贴、水电补贴、住房补贴、房改补贴等。
6、加班加点工资;
7、其他工资,如附加工资、保留工资以及调整工资补发的上年工资等。
8、特殊项目构成的工资:
(1)发放给本单位职工的“技术交易奖酬金”;
(2)住房补贴或房改补贴。房改一次性补贴款,如补贴发放到个人,可自行支配的即如工资总额内;如补贴为专款专用存入专门的帐户,不计入工资总额统计;
(3)单位发放的住房提租补贴、通信工具补贴、住宅电话补助;
(4)单位给职工个人实报实销的职工个人家庭使用的固定电话话费、职工个人使用的手机费(不含因工作原因产生的通讯费,如不能明确区分公用、私用均计入工资总额)、职工个人购买的服装费(不包括工作服)等各种费用;
(5)为不休假的职工发放的现金或补贴;
(6)以下属单位的名义给本单位职工发放的现金或实物(无论是否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
(7)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各种商业性保险;
(8)试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经营者,其工资正常发放部分和年终结算后补发的部分;
(9)商业部门实行的柜组承包,交通运输部门实行的车队承包、司机个人承包等,这部分人员一般只需定期上交一定的所得,其余部分归己。对这些人员的缴费基数原则上采取全部收入扣除各项(一定)费用支出后计算;
(10)使用劳务输出机构提供的劳务工,其人数和工资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如果劳务工的使用方不直接支付劳务工的工资,而是向劳务工输出方支付费用,再由劳务输出方向劳务工支付工资,应由劳务输出方统计工资和人数;如果劳务工的使用方直接向劳务工支付工资,则应由劳务使用方统计工资和人数。输出和使用劳务工单位的缴费基数以谁发工资谁计算缴费基数的原则执行;
(11)企业销售人员、商业保险推销人员等实行特殊分配形式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原则上由各地依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这些就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律师的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到网上进行搜索查询。
⑵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法律分析:养老保险基数是以参保人上年的工资总额为基础,根据当地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衡量确定的,参保人上年的工资总额在当地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300%之间的,按参保人上年的工资总额确定缴费基数。
养老金计算=当时的社会平均月工资×缴费年限×1%+全部缴费/120(具体规定地区不同,各地区有相应的规定)。
比如个人每月平均工资4000元,全市平均工资为2600元,则养老保险基数就是4000元,个人交8%即320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⑶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什么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又称“养老基数”,是计算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的基础。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般与自己的工资基数有关,以社会平均工资为标准。当参保人员工资高于或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时,需要调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这个基数主要和我的工资基数有关,与以后的养老金数额和社会平均工资无关。但如果你的实际收入太高或太低于社会平均工资,这个基数就需要调整。
养老保险一般是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社会保险为参保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年老失去劳动力后提供生活来源的一种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为失去劳动力的参保人提供稳定的生活来源。缴费基数有上限,通常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如果社保基数是当前水平的三倍,那么届时领取的养老金将是当前水平的三倍。
⑷ 2021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多少
养老保险基数
养老保险基数直接关系到缴存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缴费基数,来自于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一般来说,缴费基数是上年月均工资60%至300%区间,例如上海2020年缴费基数就是4957元 -- 28017元。
举个例子:
假如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是3000,那最低缴费基数是3000×60%=1800元,最高基数是3000×300%=9000元;
(1)如果你工资是1500元,比最低基数还低,那就按1800交社保;
(2)如果你的工资是一万,那就按照最高基数9000交社保。
(3)如果你工资正好在缴费基数之间,就要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
但有些无良公司在交社保时,会以最低缴费基数为你交。你本来月薪1万,却以4957基数来交;虽然你到手工资也更多了,但公司省下的成本多得多。这还会严重影响到你看病、公积金贷款,退休后领多少养老金!
不过公积金缴费比例是5%--12%之间,这个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就看你公司是否大方了,不过大部分公司都是以最低比例缴纳的,那也没办法。
养老保险退休年龄最新政策!2021年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多少岁?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之前很多人就有听说退休年龄最新消息2021年开始执行,因此很多人都很好奇退休年龄延迟2021年开始执行是真的吗,不过目前还没有相关政策出台。那么,目前最新规定多少岁退休?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又是什么呢?
目前我国还没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法定退休年龄是这样的:男性职工60岁退休,女性干部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
延迟退休,又称延迟退休年龄,简称延退,是指借鉴国外有些国家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中国政府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情况、就业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来延迟退休的制度。
2021年3月12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一旦实施,退休年龄将统一改为 65 岁。
不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年延长几个月,最终过渡到不分男女、不分身份,全部在 65 岁退休。
对于男性职工而言,70年的将于2030年退休,71年的将于2031年退休、72年的将于2032年退休、73年的将于2033年退休、74年的将于2034年退休、75年的将于2035年退休??以此类推。
对于女性干部而言,70年的将于2025年退休,71年的将于2026年退休、72年的将于2027年退休、73年的将于2028年退休、74年的将于2029年退休、75年的将于2030年退休??以此类推。
一直以来,延迟退休就被认为是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缓解劳动力不足、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灵丹妙药”。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表示,现行退休年龄政策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到50岁,现在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意向,当属意料之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
据预测,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将达到38.6%。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3个人养1个人,到 2050年将下降到1.3:1,1.3个人养一个人。从国际上看,延迟退休年龄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自1989年以来,世界上有170个国家 延迟了退休年龄。
实际上,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相比之下,我国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
养老保险基数怎么算?
现如今,很多企业会给主动员工购买社保,当然这也是国家对企业的强制规定。如果企业不给员工购买社保,那么员工一定要维权了。说回员工社保,养老保险是必不可缺的。大家应该都知道,社保的缴费基数会直接影响到参保人员退休之后的养老金待遇。那么,养老金的缴费基数越高越好吗?
养老保险基数,又称为养老金基数,该基数指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计算现在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
这个基数主要与本人的工资基数有关,与未来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无关。但是如果你的实际收入额过高或过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时,这个基数则需要调整。
养老保险基数是以参保人上年的工资总额为基础,根据当地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衡量确定的。
参保人上年的工资总额在当地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300%之间的,按参保人上年的工资总额确定缴费基数。
养老金计算=当时的社会平均月工资*缴费年限*1%+全部缴费/120(具体规定地区不同,各地区有相应的规定)。
比如个人每月平均工资4000元,全市平均工资为2600元,则养老保险基数就是4000元,个人交8%即320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固定。
基数越高,在缴费比例相同的情况下,每月的养老保险费用就会越高。因此高的养老金缴费基数会提高养老金待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养老金缴费基数越高,退休时能收到的养老金待遇就越多,真的更好。
不过,实际上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我们自己是无法来改变的,因为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是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的。
当你所在地区的收费平均工资比较高的话,那么你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普遍也是比较偏高的,如果说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比较低,那么你的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也是比较低的,所以这个是没有办法来改变的。
但实际上我们平时所说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实际上指的是养老保险的一个缴费系数,也被通常称之为养老保险的缴费指数,那么这样的一个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今后养老金的计算条件之一,所以说你的养老保险的缴费系数越高,那么你所对应养老金的待遇相对来说也就越高。
这个养老保险的缴费系数是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基准,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所对应的系数就是100%。
在这样的基础上,那么又有60%~300%之间的区间范围之内,可以任意的来选择,当然作为企业在职职工来讲,那么自己的企业在职职工,一定要严格的根据自己企业的工资性的收入,来确定这个社保的缴费系数。
一般情况下就是说我们的工资标准在60%~300%之间的区间范围之内,那么都应该严格的按照工资标准来确定社保的缴费系数。
当然如果说你的工资低于60%,那么就应该选择60%的最低标准,如果说工资高于300%,那么也应该选择300%的最高标准。这样的话就是符合社保税改的要求,也是符合社保缴费的要求。
⑸ 养老保险基数
法律分析: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般是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特殊情况下,有上限与下限之分。如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指参保人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是计算应缴纳养老保险金额的基数,也是参保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合并建账及核算外,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社会保险基金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⑹ 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基数即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计算现在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
⑺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什么为什么呢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是我们在每一年缴纳养老保险过程中,所定下的缴费标准,当然这个标准是对应100%的基数。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的,而且每一年都会调整一次,基本上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会在每年的7月份以后出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然后我们的社保缴费金额实质上也会发生变化,基本上每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大概维持在5%~10%左右,这样的一个水平范围之内。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计算现在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⑻ 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是什么
法律分析:养老金基数即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计算现在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养老金基数计算方法: (1)养老金缴费基数=上一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 (2)养老金月缴费基数=上一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⑼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是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缴费基数,可选择的档级为60%、80%、100%。养老保险缴费的比例职工:8%;企业:20%(部分省市企业缴费比例已降至20%以下)。缴费比例分作以企业参保和以个体劳动者参保两类:(一)各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职工应缴部分由企业代扣代缴。(二)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按缴费基数的18%缴费,全部由自己负担。具体以各省市发布信息为标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以省(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省社平工资)为基准;缴费基数上限:300%社平工资;缴费基数下限:60%社平工资。1、企业职工凡工资收入低于省(市)社平工资60%的,按60%核定缴费基数;高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实际工资收入核定缴费基数,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资的300%。2、个体劳动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资以上至300%的范围内,自主确定缴费基数。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计算方法1、企业缴费额=核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20%;2、职工个人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8%=职工工资总额×60%~300%×8%;3、个体劳动者(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