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缴纳的,一部分是单位缴纳的。
全额与差额事业单位的区别是,全额事业单位由财政代扣养老保险,也就是说,你没拿到工资呢,人家就给你扣了,但是在工资条中,还是能看到“代扣养老保险”这一项,实际上也是由个人工资里扣的。
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是单位自身收入,养老保险也是有单位或个人自己交,就好象是先发给你,又让你自己交回来。
实际上,都从工资里扣了。
⑵ 事业单位性质自收自支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都没有交
当然,和公务员相比,事业单位在稳定方面还是差一些。
目前事业单位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所有的经费全靠上级单位拨付,因此在资金支配上没有自主权,待遇可能会稍微差一些,但同时也是最稳定的。第二类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上级单位只拨付一部分经费用于指定的工作项目,剩下的需要单位自己挣。单位对于自己挣的这部分资金有一定的自主权,那么如果单位自己可以挣来钱,待遇上会好一些,如果没本事挣不到钱,待遇会差一些。第三类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上级单位不拨付资金,单位日常的开支完全要自己挣,同样的,挣得多,待遇就越好。
至于社保、公积金等,事业单位一般只给员工上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其他的社保基本没有,因为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因此没有医疗保险。一些事业单位的员工退休后关系可以回到上级机关,因此也没有养老保险。目前看来事业单位在社会保障方面还是不错的,但是要注意两点:第一,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是按缴纳的年限测算的,交够了一定的年份才可以提取,并且交得越多,将来你可以提取的也越多。如果你并不打算一直在事业单位干下去,中途会辞职去企业、公司,那么新单位是没有公费医疗之类的福利的,而你之前在事业单位又没有缴纳相关的社会保险,你就会很吃亏。第二,目前正在酝酿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医疗改革,很可能用不了多久,事业单位的人员也要和公司、企业的员工一样走社会保险,公家不再全额负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医疗费用。
此外,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在晋升到处级以上级别后,如果公务员单位有需要,可以免试平级调动,成为公务员编制,享受公务员待遇。
综合来说事业单位还是不错的,如果你喜欢稳定,那么很适合你,你又喜欢写东西,在事业单位可以发挥你的才能。最后提醒你,现在全国在酝酿事业单位改革,一部分事业单位要参照公务员单位改制,一部分事业单位要改制为企业,只有少数事业单位可以保留原性质。这在未来3-5年内应该会实施。
事业单位要看性质的,企业化管理的基本与企业没有多大区别,与效益直接相关,如有些设计院等可能就非常好,几十万的收入都有可能。差额拨款的一般能有财政保底,但具体多少要看单位自身的挖掘能力,如果从事垄断性工作的也还行。而全额财政拨款基本参照公务员,一年普通职工6万左右。
每个机构不同层次的人员年薪的差距是很大的,即使是同一工作阶层的工资不一样的情况也有的,看你的考核程度的,也有看工龄的,2-3万都没有的事业单位职工大有人在!!你以为事业单位那么容易混啊,签的工资条是2000的,实际就发1500的,你不签?好的,一分都没有!不时的再找点理由扣钱,比如水电超标啦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⑶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怎么办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是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缴纳工资基数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工资基数最高不得超过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的比例不一样。由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国家没有统一的政策,各地都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缴费比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结算方式不一样。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差额结算制。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工资由单位发放。
⑷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纳问题!!!
你说的这抄个情况看了觉得还是很袭不合理的,你所在的单位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费肯定就是自筹,也就是相当于企业性质的经营单位,但是你们是事业单位,你们应该就是参加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这个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方式,比例这些都是一样的,但是它们两者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相调剂,也就是互不影响,现在你们单位改制为企业,那么你们按照规定就不能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了,你们应该成建制的转移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账户金额,缴费年限这些是不应该有任何变化的,你们应该积极向你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反应请求协调,也可以向人社局进行反应,要求他们严格依法办事。
⑸ 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名存实亡,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如何交,单位缴纳的那部分可以由上属单位缴纳吗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是需要专缴纳养老保险的。属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缴纳工资基数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工资基数最高不得超过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的比例不一样。由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国家没有统一的政策,各地都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缴费比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结算方式不一样。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差额结算制。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工资由单位发放。
⑹ 什么是事业单位自筹自支编制
自收自支编制是指所在单位依据政府,或物价部门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项行政性收费,然后按当地财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的一种编制制度。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编制与其他全额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一样都要经过当地编制部门批准,进人一般也要像公务员一样进行统一招考(军转干部除外)审批。
但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二到三年会随着全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其性质有所变化,一些明显具有行政执法性质的的单位,会转为公务员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大部分单位在将行政职能收归具执法职能的行政单位后,会转为国有企业。
改革趋势:
中国拥有事业单位大约126万多个,从业人员3000多万,70%以上为技术人员。这些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为"参公(即参照公务员)"、"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类。
知情人士透露说,在推进工资改革过程中,"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获得的财政支持将会逐步减少,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将会被最终推向市场,不过在此之前,仍将获得一定的"过渡期"。而"参公"和"全额拨款"类的事业单位,相对"保险"。此外,一些事业单位还将被重组或者剥离。
⑺ 自筹自支事业单位退休中人,退休前所交的养老保险应如何解决
自筹自支事业单位退休中人,退休前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首先应该到社区居委会办理退休,其次是如果养老保险没有满足连续缴纳15年的期限需要继续缴纳,再者是在退休之后养老保险会集中打款到对应的退休人的银行账户中。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分析退休前所缴纳的养老保险应该如何解决。
一、应该到社区居委会进行办理退休
首先是应该到社区居委会进行办理退休,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很多的退休人员而言,因为对应的服务性事业单位的员工在退休之后还需要到社区居委会办理对应的退休手续,主要的原因是员工退休后后续就是社区来负责管理而不是企业来负责管理,如果没有在社区居委会办理退休手续后续是无法获得退休金的。
领取养老金的注意事项:
应该满足一定的缴纳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