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养老保险会出现亏空
亏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国家开展社会保险个人缴费(1995年)之前的所有退休职工,全部由社会保险无偿支付待遇。以我县为例,14000名退休职工中,有4000人就是从来没有缴费,一直在领取待遇。一年就是6000万元。
二、国家开展社会保险个人缴费之后退休的职工,在1995年之前的工龄视同为缴费年限,并按规定核定了待遇。那么,这个视同缴费年限的钱,也是社保在无偿支付,今年我县退休人员,如果是1980年参加工作的,那么退休待遇约为800-1000元百分,其中视缴缴费部分为500元左右。这部分人员一年这一块需要支付6000万元以上。
三、其它原因。比如社保的实际利息要低于记账利息等。
2. 养老保险金的缺口原因
养老金的缺口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制度设计本身,一是人口老龄化。
纠缠于养老金到底有无缺口、缺口究竟是多大,并不是公众的无理要求,实是基于养老金的现实追问。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包办劳保制,转制之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这就造成当下的一种局面:以前没交钱的人只得挪用后来者缴纳的养老金。于是正在缴纳养老保险者必然担忧:我们的钱被用来支付别人的养老金,今后我们的养老金缺口该如何解决?
尽管国家财政补贴可以填补个人账户的亏空,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财政补贴不可能无限地“填空”,于是延迟退休年龄便提上日程。像昨天有新闻说,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然而,问题在于,当公众对养老金缺口都不知情,又有什么理由强推延迟退休以填补缺口呢?
养老金制度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双轨制。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他们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而个人则只能依靠自己的账户,显然,这种制度设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当双轨制依然存在,推迟退休年龄便很容易制造第二次社会不公,遇到反弹也是在所难免。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社会养老保险亏空严重吗
你好,
第一,中国的社保起步较晚,所以以前一些所谓的铁饭碗之类的其实是没交过钱的,但是他们要领钱,现在很多地方都没钱发养老费了,社保局的都是从月初到月底的凑钱,才勉强发放。
第二,你还不了解国情吗,好多社保官员都携款私逃啊,一卷就是几个亿。及时在职的也有好多挪用,贪污的。整体来说就是社保资金管理存在漏洞和严重问题。我可不是什么反政府分子,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以上也只是个人的看法。也不期待所有人和我想法一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4. 为什么养老保险会出现亏空
由于我们国家养老保险起步较晚,没有积蓄和积累,目前采用的是征收养老金费用,支付已经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用没有退休人员的缴费,用来支付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如果征收的数额,不足以用来支付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费用,就会发生亏空。这个就和家里人过日子一样,收入小于支出,就会亏空,但是这里的亏空,也不完全亏空,因为征收上来的养老保险费,还不能全部作为支出,要拿出一部分作为积累,不然永远不会有积累,就和你家过日子一样,有一定比例的积蓄,剩余的才用来支出,所谓亏空,是指积蓄不足,甚至没有积累,国家对于这样的情况,会每年都给予财政支持,用来贴补资金不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5. 如何解养老金“亏空”之困
人社部专家介绍,“总量少、增长慢、开支大”等因素影响着全国社保基金中养老金的承受能力。近几年,虽然养老基金总的收入额大于支出额,但是已经出现了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现象,同时降低企业成本还需要降低养老保险的费率。
针对养老金的压力,相关部门今年以来不断出台措施,一方面是启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一方面又于近日出台了国资划转社保的相关政策。
除了上述政策外,人社部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人社部发言人卢爱红介绍,该制度可均衡地区之间由于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抚养比差异过大带来的养老保险负担,调剂余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
养老是个很大的问题。
6. 养老保险缺口这么大,今后我们如何打算
近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博鳌论坛上坦陈养老金确有缺口,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社保的话题成为热点。到底养老金缺口是如何造成的?这样的缺口又该如何填补呢?这代社保养上代人虽然现在都在说养老金缺口问题,但是,这个概念太宏观了,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养老金缺口到底是什么呢?今年61岁的杨女士2006年退休,目前她的退休金在同龄人中算是中等偏上,"在还没退休的时候,单位的人力部门就私下给我算过一笔账,我退休之后的十几年里拿的退休金都是自己缴纳的保险,而十几年之后我的保险用光之后就要动用儿女那一辈人的保险了。"根据杨女士所说,她的父辈是从来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之前退休金完全由工厂负担,但是随着养老保险的推行,父辈的退休金转由社会养老部门负责。由于没有那么多的财政补贴,因此杨女士个人养老账户里的钱就被用来支付父辈的退休金,而当杨女士退休之后她个人账户里的钱只剩下能支付10年左右的退休金了。这样,她就要动用其他在职人员的个人养老账户。"我的社保在养活上一代人,而我不久以后可能也要由下一代人的社保来养活,可是我的女儿是独生子女,按照比较笨的计算方法,她的社保要能养活父母和她自己才算是平衡,这样她的负担多重啊。"杨女士对未来的养老忧心重重。这是普通的退休人员的担心,而从宏观上来说,杨女士的担心也正是养老金缺口的困扰。在中长期内,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养老金收支缺口的主要因素。人口老龄化将直接改变中国养老金缴费群体和负担群体的规模和比例,进而对养老金收支产生重要影响。现有模式显示,目前在城镇养老金体系内,大约是3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到了2050年,将变为约1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由于赡养率的大幅提高,而替代率又难以下降,就会导致很大的养老金缺口。根据测算,在未来38年内,人口因素带来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累计缺口相当于2011年GDP的57%,人口因素带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累计缺口相当于2011年GDP的14%。很显然,如果不改革,养老金体系将不可持续。延迟退休因小失大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包办劳保制。转制之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这就造成当下的一种局面:以前没交钱的人只得挪用后来者缴纳的养老金。于是正在缴纳养老保险者必然担忧:我们的钱被用来支付别人的养老金,今后我们的养老金缺口该如何解决?尽管国家财政补贴可以填补个人账户的亏空,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财政补贴不可能无限地"填空",于是延迟退休年龄便提上日程。戴相龙明确表示,可延长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缴纳年限等措施,达到收支平衡,他指出:"现在60岁退休了,将来可能63岁退休。"但是,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决不能依靠延迟退休年龄来解决,起码相当时期内不能。面对13亿人口的养老问题,凭延长退休年龄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弊远大于利。有专家计算称,我国每年离退休人员最少在600万人左右。若延迟退休,每年将吃掉600万适龄就业人口的就业岗位。加之我国经济增速可能从10%左右下降到7%以下。而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减少就业大约在100万人口。以此计算,每年将减少就业300万人左右。两项因素每年就吃掉900万人口的就业岗位。更严峻的现实是,每年我国有1400万人找不到工作。促就业是经济发展首要任务。在我国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情况下,为了所谓的养老金缺口就贸然延迟退休年龄是得不偿失的,以牺牲年轻人的就业岗位为代价甚至不顾社会稳定,完全是取小失大之策。社保基金也应开源节流在博鳌论坛上,戴相龙建议,国家应加大国有资产划拨力度,扩大全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虽然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财政学系主任林双林教授反对利用国有企业分红来补充养老金缺口,他认为动用国有资产和发放国债实质上是一样的,一个是资产少了,一个是债务多了,两种做法的后果都是国有净资产减少,是“坐吃山空”。但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认为,政府应当增加国有企业分红补充社保缺口。“目前国有企业分红主要还是在国资系统里面来运行,大部分还是用来作为投资,如果这一部分分红能够拿出一部分来补充社保基金,那么社保的负担也就会相应的减少。”白重恩表示国有企业向政府分红是国际上一种普遍的做法,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利润总额大,增速快,增加国有企业分红比例既可以有效地解决社保资金的缺口,又可以控制国有企业投资规模,有利于资本收益与劳动收入的合理分配。另外,林双林教授还提出其他养老保障体系应该尽快改革,保证社会公平和可持续。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负担,替代率高达90%以上,与职工养老替代率相差悬殊。我国除收入分配差距大外,养老金的差距也很大。目前,老百姓在养老问题上主要是“患不均”。因此,养老金制度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双轨制”。行政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应该尽快纳入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他们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而普通退休工人则只能依靠自己的账户,显然,这种制度设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当“双轨制”依然存在,推迟退休年龄便很容易制造第二次社会不公,遇到反弹也是在所难免。叫喊多年的“双轨制”改革迟滞不前,延迟退休年龄又是欲语还休,养老制度如何改革这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应有个长足的考虑,不能总是拉警报、闯红灯。如何打消公众对公平的担忧?如何让改革的成果惠及百姓?解决养老金是直接、最根本、最实际的体现。若百姓老而有忧,则一切皆为空谈。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7. 为何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破产
人保部有关“延迟退休”的试探引发的争议余温未去,老龄办官员放言“养老不能全靠政府”再度遭舆论炮轰。 不管社会养老的愿望多么美好,从理性分析上说,社会养老模式的破产似乎是注定的。欧洲是这样,美国是这样,中国会例外吗? 养老金账户能不亏空吗? 大家关注养老金缺口,追问到底有没有18.3万亿的缺口。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即使今天没有18.3万亿,明天也会达到、超过,并且最终不可维持。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社会保险都有很严重的问题,是个可怕的财政黑洞,迟早会将一国财政、甚至一国财富吞没殆尽,不死不休。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能解决得了,毫无例外。美国很多地方政府财政面临破产,最大的债务包袱就来自于社会保险的负担。欧洲多国陷于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原因也是社会保险吞噬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是名符其实的财政黑洞。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各国,其实根源并不是2008年的金融风暴,社会保险制度耗费巨大才是主因之一。 早在2008年之前,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社会保险制度破产在即,只是当时计算出来的破产时间表会是在21世纪中期,没想到一场金融风暴使得各国政府为了应付危机而更大量地挥洒金钱,国库亏空速度加快,从而使得社会保险制度破产的时间表被大幅提前了。 而在中国,社会保险其实已经破产过一次。计划体制下人们只领取很低的工资,等于是交了巨额的社会保险金。这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彻底的社会保险。但最终结果是什么?破产。 社保金收益率低,这并不是哪一个国家的问题。社会保险金是公有资产,正因为其公有的缘故,为了避免其被私人攫取侵占,必然要对其投资用途进行限制,这也制约了其收益率的提高。而且,因为社会保险制度是强制所有人参加,实际上就是行政垄断,社会保险机构不会像商业保险公司那样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还有,因为养老金公有之故,人人所有,等于人人没有,超发养老金反过来就很容易在政治上得到支持,于是超发很难控制。 这在早期没有问题,一是早期在职纳税人对退休者的比率很高,二是早期可以动员的新参保人有足够多。但这种非同寻常的有利条件只是暂时性的。能够吸收的新参保人员会越来越少,收取的养老金越来越少,支出的养老金越来越多,账户缺口便无可避免,遇上人口老龄化,就会愈发严重。 古人为何不搞社会养老? 今天我们讨论社会养老之事,有必要回答一个问题:古人没有搞社会养老,都怎么活过来的?答案是:古人依靠储蓄防老、养儿防老解决养老问题。 这是私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 对此,有人要争论:第一,古代金银本位,通货膨胀不是常态,因而可以储蓄养老,但是今天不行。今天通货膨胀成为常态,储蓄的养老钱,到了老的时候已经不值钱了。第二,古人没有计划生育,可以依靠儿女养老,但是今人都是独生子女,不能依靠。独生子女这一代,将来头上少则4-6个老人,多则6-10个老人,怎么养老?第三,今人预期寿命延长,过去储蓄的养老钱,今天不够用了。总结为一句话,古人可以私人养老,但是今人不行。 那么社会养老能够克服货币超发、通货膨胀?还是社会养老能够生出儿女来?又或者社会养老能够解决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钱不够花的问题?答案是:不能,统统不能。 无论是通货膨胀使得养老钱变得不值钱发生养老困难,还是独生子女使得依靠子女养老有困难,又或者是预期寿命延长使得养老钱不够养老了,这些都是系统风险。社会保险并不能够解决系统风险问题。
8. 社保基金有结余,养老金确亏空万亿,到底什么意思啊
社保基金有结余,是指从有社会保险以来,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减掉已支付出去的基金后,还有剩余。
养老金亏空:我国实行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统筹相结合的方式,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理论上应该存到个人账户中,但现在这笔钱不足。
举例说,社保累计收取了100亿的养老保险费,这些年支付了80亿的养老金,则社保的养老基金结余20亿元,但应该存入个人账户30亿,而现在只有20亿,则亏空10亿。
9.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影响养老金发放吗
专家回应:空账不是养老金亏空,不影响养老金发放;只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中国能养活自己的老年人有关养老金亏空的另一说法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达2.2万亿元。空账等于养老金亏空吗?对此,郑秉文说,“个人账户空账与养老金亏空不是一回事。空账并不影响当前养老金的发放,它潜在影响的是未来,即未来老龄化带来的制度支付能力和下一代人的缴费压力。”唐钧说,我国实行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制度,因为历史原因,多数个人账户只是一个名义账户,但是等到人们退休时,政府都要按照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的计算公式来发放退休金。因为我们建立的是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养老保险制度。那么,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政府的养老保险支付能力会不会降低?唐钧认为,“现在总是讲几个人养几个人,这其实是局限在‘保险’的框框中算计收多少钱、发多少钱。如果从社会分配的高度去看社会养老保险,除了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还有很多筹资手段,如财政补贴、国有资产补充等。”胡晓义也表示,面对人口老龄化,一是不怕,坚信只要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中国任何时候都能养活自己的老年人,而且会让他们生活得越来越好;二是认真对待,必须立足于国情不断探索,抓紧进行制度、政策、资金安排的准备。虽然空账问题不必担心,但专家们同时也指出制度存在的问题。郑功成强调,“目前有一个大家忽视的问题是,本来应当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基金在一些地区出现大量结余,这是制度结构的异化,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权益公平、费率公平与可持续发展。”有社保方面的疑问,请咨询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10. 中国养老保险亏空多少
每年,财政在往里面补贴钱。
现状是:每年的收入额大于支出。有结余。
账面上是亏空的,意思就是,我们之前交的钱,实际已经被用掉了,
发给了已经退休的人。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