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近十年养老保险支出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针对目前公众关注的养老金问题,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6月30日在2012论坛上表示,养老金缺口“非常大”,应通过市场机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效率。他透露,近十年,中国对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
这已是中国连续第10年为企业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了。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水平约为1900元。按10%的增幅计算,今年的养老金平均待遇将超过2000元,全国7400多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将因此受益。并且,政策还会向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适当倾斜。
国家的政策,体现了多缴多补的原则,可以引导符合条件的居民早参保、多缴费,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提高自我保障水平。
我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须破解的问题:保险待遇低,对老年城乡居民生活保障作用有限,以及社会上不停讨论的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2012年,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透露,中国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不大平衡,养老金缺口“确实非常大”。他说,近10年来,中国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201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2亿名,2025年这个数字将突破3亿。“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之困”,持续引发各方关注和忧思。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4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征缴收入19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9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与养老金收入增速放缓相对应的是,全国领取养老金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有19个省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较2011年扩大约240亿元。
参考:
补贴上调养老不能单靠财政一家
② 全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支出包含哪些支出
职工养老保险新政策方案2015年力争出台,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问题,是关系到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是我们在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当中一直在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从三个方面回答记者刚才提出的问题。第一,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2014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总收入是2.33万亿元,总支出是1.98万亿元,当期的结余是3458亿元,累计的结余是3.06万亿元。这是全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的收支情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支情况去年的总收入是2315亿元,总支出是1572亿元,当年的结余是743亿元,累计的结余是3843亿元。所以,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目前是省级统筹,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③ 我国每年退休金支出多少钱
2021年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是6亿元,基金的支出则达到5.65亿元
目前养老基金池子里的资金是在增加,这也为2020年上调养老金奠定了物质的基础。所以,至少目前国内养老金能保持平稳增长还是没有问题的。
尽管一些专家对今年养老金涨幅持比较保守的看法,认为我国养老金今年能实现3-4%涨幅的涨幅。不过,我们则认为,今年国内平均养老金涨幅应该不会低于去年的幅度,甚至能达到5%以上。因为,国内经济增长趋势还是相当不错的,再加上物价上涨也是较为明显,更何况现在养老基金收支相抵还有盈余,在未来几年之内,也不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所以,今年养老金的涨幅达到4.5%以上还是值得期待的。
④ 养老保险基金由哪几部分组成养老保险的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等。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以及其他参保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4)养老保险的支出扩展阅读
社保改革
2019年9月27日,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联合召开了全国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任务部署会,标志着自2017年启动的国资划转社保改革进入“加速冲刺”阶段。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2019年全面推开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10%国有股权,划转至社保基金会和地方相关承接主体,并作为财务投资者,依照规定享有收益权等权利。
随着财政部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全面推开划转工作“时间表”明确:中央层面,具备条件的企业于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确有难度的企业可于2020年底前完成,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待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完成后予以划转;地方层面,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划转工作。
财政部还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操作办法,要求全国划转工作严格遵照操作办法执行,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推进划转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养老保险基金
⑤ 简述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项目和标准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指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的养老金、丧葬抚恤补助,以及由于保险关系转移、上下级之间调剂资金等原因而发生的支出。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的范围: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项目包括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各种补贴、医疗费、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救济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费、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转移支出、其他支出等。
离休金是指按规定支付给离休人员的生活费用。
退休金是指按规定支付给退休人员的生活费用。
退职金是指按规定支付给退职人员的生活费用。
各种补贴是指支付给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各种生活补贴、物价补贴。
医疗费是指支付给未参加医疗保险、已经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按照规定准予报销的医疗费用。
死亡丧葬补助费是指用于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死亡的丧葬补助费用。
抚恤救济费是指支付给死亡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和生活补助费用。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费是指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业务工作的费用。
补助下级支出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拨付给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
上解,
上级支出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上缴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转移支出是指企业职工在不同统筹范围调动而划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除上述项目以外,经财政部门核准开支的费用。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是怎样核算的?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其支出内容划分,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指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退职人员个人支付的养老金、医疗补助金及丧葬抚恤补助费等;二是由于保险对象跨统筹地区转移,上下级之间调剂等原因而发生的非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核算是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⑥ 全国养老金每年大概开支多少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快速增长,为退休老人的养老金稳定发放奠定了坚实保障。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0040.4亿元,较上年增加16068.6亿元,同比增长36.54%。
2016-202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随着包括个人储蓄、保险在内的民间资产更多投入到养老储备中来,我国也将有更强信心和更大能力应对老龄化高峰的挑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规模仍在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500.3亿元,较上年增加5311.3亿元,同比增长10.38%。
2016-202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及增速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呈现逐步加速趋势。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797万人,较上年增加554万人,同比增长1.02%。
⑦ 养老保险属于哪种财政支出
养老保险属于财政支出中的经常性支出项目下的社会保障支出。
⑧ 个人购买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是否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对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进行有益探索,《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财税〔2018〕22号)就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有关问题做出如下规定。
1.试点地区及时间
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2.试点政策内容
对试点地区个人通过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一定标准内税前扣除;计入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商业养老金时再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规定如下:
(1)个人缴费税前扣除标准。
在2018年12月31日前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其缴纳的保费准予在申报扣除当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限额据实扣除,扣除限额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办法确定。取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和承包承租经营者,其缴纳的保费准予在申报扣除当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限额据实扣除,扣除限额按照不超过当年应税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办法确定。
(2)账户资金收益暂不征税。
计入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在缴费期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3)个人领取商业养老金征税。
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按月或按年领取商业养老金,领取期限原则上为终身或不少于15年。个人身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全残或罹患重大疾病的,可以一次性领取商业养老金。
对个人达到规定条件时领取的商业养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税款计入“其他所得”项目。
3.试点政策适用对象
适用试点税收政策的纳税人,是指在试点地区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以及取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和承包承租经营者,其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扣缴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单位、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实际经营地均位于试点地区内。
取得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是指纳税人连续6个月以上(含6个月)为同一单位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所得。
4.商业养老资金账户和信息平台
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是由纳税人指定的、用于归集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缴费、收益以及资金领取等的商业银行个人专用账户。该账户封闭运行,与居民身份证件绑定,具有唯一性。
试点期间使用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的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中保信平台)。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在中保信平台进行登记,校验其唯一性。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变更银行须经中保信平台校验后,进行账户结转,每年允许结转一次。中保信平台与税务系统、商业保险机构和商业银行对接,提供账户管理、信息查询、税务稽核、外部监管等基础性服务。
5.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及管理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按稳健型产品为主、风险型产品为辅的原则选择,采取名录方式确定。试点期间的产品是指由保险公司开发,符合“收益稳健、长期锁定、终身领取、精算平衡”原则,满足参保人对养老账户资金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管理要求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具体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指引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商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后发布。
6.征收管理
(1)缴费税前扣除。
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享受递延纳税优惠时,以中保信平台出具的税延养老扣除凭证为扣税凭据。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应及时将相关凭证提供给扣缴单位。扣缴单位应按照要求,认真落实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为纳税人办理税前扣除有关事项。
个人在试点地区范围内从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所得的,只能选择在其中一处享受试点政策。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1号)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试点地区内可享受税延养老保险税前扣除优惠政策的个人,凭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信息平台出具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扣除凭证》(以下简称税延养老扣除凭证),办理税前扣除。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其购买符合规定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支出享受税前扣除优惠时,应及时将税延养老扣除凭证提供给扣缴单位。扣缴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个人申报扣除当月计算扣除限额并办理税前扣除。扣缴单位在填报《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或《特定行业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时,应当将当期可扣除金额填至“税前扣除项目”或“年税前扣除项目”栏“其他”列中(需注明税延养老保险),并同时填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见表3-7)。
个人因未及时提供税延养老扣除凭证而造成往期未扣除的,扣缴单位可追补至应扣除月份扣除,并按规定重新计算应扣缴税款,在收到扣除凭证的当月办理抵扣或申请退税。个人缴费金额发生变化、未续保或退保的,应当及时告知扣缴义务人重新计算或终止税延养老保险税前扣除。除个人提供资料不全、信息不实等情形外,扣缴单位不得拒绝为纳税人办理税前扣除。
表3-7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填报说明如下:
本表适用于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支出税前扣除申报。本表随《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特定行业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等申报表一并报送;实行核定征收的,可单独报送。
①“所属期”:应与《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等申报表上注明的“税款所属期”一致。
②“单位或个人情况”栏。
“单位名称”:填写涉及商业养老保险扣除政策的扣缴义务人、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单位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上述单位的相应号码。
③“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栏。
“姓名”“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件号码”:填写购买税延养老保险的个人信息,相关信息应与《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等申报表上载明的明细信息保持一致;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经营者和其他自行纳税申报个人按照本人实际情况填写。
“税延养老账户编号”“报税校验码”:按照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信息平台出具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扣除凭证》载明的对应项目填写。
“申报扣除期”: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特定行业除外)的个人,填写申报扣除的月份;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人及特定行业取得工资薪金的个人,填写申报扣除的年份。
“年度保费”: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人及特定行业取得工资薪金的个人,填写《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扣除凭证》载明的年度保费金额。
“月度保费”: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特定行业除外)的个人,填写《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扣除凭证》载明的月度保费金额,一次性缴费的保单填写月平均保费金额。
“本期扣除金额”:
取得工资薪金所得、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特定行业除外)的个人,应按税延养老保险扣除凭证记载的当月金额和扣除限额孰低的方法计算可扣除额。扣除限额按照申报扣除当月的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的办法确定。
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人及特定行业取得工资薪金的个人,按税延养老保险扣除凭证记载的当年金额和扣除限额孰低的方法计算可扣除额。扣除限额按照不超过当年应税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的办法确定。
(2)领取商业养老金时的税款征收。
个人按规定领取商业养老金时,由保险公司代扣代缴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1号第二条的规定,个人达到规定条件领取商业养老金时,保险公司按照规定代扣代缴“其他所得”项目(需注明税延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并在个人购买税延养老保险的机构所在地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7.相关工作与部门协作
(1)试点期间其他相关准备工作。
试点期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完善养老账户管理制度,制定银行、公募基金类产品指引等相关规定,指导相关金融机构产品开发。做好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中登公司平台)与商业银行、税务等信息系统的对接准备工作。同时,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牵头,联合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单位,共同研究建立第三支柱制度和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试点结束后,根据试点情况,结合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建设的有关情况,有序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相应将中登公司平台作为信息平台,与中保信平台同步运行。第三支柱制度和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成以后,中登公司平台、中保信平台与第三支柱制度和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宏观监管。
(2)部门协作。
信息平台应向税务机关提供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有关信息,并配合税务机关做好相关税收征管工作。
保险公司在销售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时,应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个人开具发票和保单凭证,载明产品名称及缴费金额等信息。保险公司与信息平台实时对接,保证信息真实准确。
⑨ 2017年江西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出金额
2278元。
2017年江西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达到平均每人2278元。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之一。
⑩ 1898年以来,养老保险支出占中国社会保险最大支出比例
20%
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7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99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