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过渡期养老保险是从哪一年至哪一年啊
过渡期养老保险是2014年开始到2024年。各省落实养老金并轨方案的过程中,多省都提出设立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对于2014年10月1日改革前退休的“老人”及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养老待遇的影响不是很大。
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尤其是改革后10—20年内退休的人员来说,其养老金待遇可能会出现一个“洼地”。设立10年过渡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洼地”。
(1)北京事业养老金过渡期扩展阅读:
随着“中人”逐渐退休、“新人”越来越多,过渡性的政策安排逐步弱化,新制度逐渐居于主体地位,体现了平稳过渡的改革方针。
对此,专家表示,通俗来讲,“中人”退休后待遇将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四部分组成。并轨时职工的年龄越大,在其实际领到 的退休金中,基本养老金占到的比例就越小,过渡性养老金占到的比例就越大。
过渡期结束后,“中人”养老待遇会因人而异,但是差距不会太大。因为到时候不仅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有了一定 的缴费积累,而且养老金还随着待遇调整机制会不断上调,再加上累积的职业年金,几项相加之后的养老金绝对额可能还会增加。
② 北京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举例
摘要 我们将以参保人老李的例子来计算养老金。老李,男性,2012年9月满60周岁,达到退休年龄,全部缴费年限为35年。从1992年10月起参加养老保险,共参保缴费20年。他的工资一直处在社会平均水平,缴费工资基数均和上一年度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相同。2011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671.75元。他的个人账户中有36111.68元。
③ 过渡性养老金从哪年开始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从2014年开始计算。
养老金制度开始实现改革,执行十年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是指那些在事业单位里面具有养老保险的人士,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士,实现十年的过渡期,自2014年十月到2024年九月为此过渡期。
计算中人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养老金叫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新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账户,则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就解决了这一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
过渡性养老金是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基本养老金,即养老金、退休金、退休工资,是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三部分组成。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④ 北京的退休金计算方法是什么
北京退休金计算方法如下: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第1年缴费工资/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第n年缴费工资/第n-1年职工平均工资)/实际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含利息)/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退休后社保养老金的领取方式如下:
1、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一个月(特殊工种、因病提前退休需提前三个月申请审核或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参保人或所在单位社保专管员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退休申请有关资料;
2、经社保经办机构对参保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且符合按月领取待遇条件的,发放《职工退休证》,从次月起按月支付基本养老金;
3、参保人在领取《职工退休证》的次月15日后,携带身份证、社保卡、退休证到指定银行办理养老金代发借记卡,将账户提供给社保机构,社保部门按照规定每月支付养老金到您指定的账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⑤ 国家驻京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过渡养老金什么时间发放
退休抄 中人在正式退休后发放正式退休金。
相关法律 规定:
1、《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人员养老 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中人”的过渡,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
2、《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公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⑥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过渡期养老金怎么计算
⑦ 事业单位退休的人为什么设十年的过渡期
原因如下: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认为,过渡期结束后,“中人”养老待遇会因人而异,但是差距不会太大。因为到时候不仅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有了一定的缴费积累,而且养老金还随着待遇调整机制会不断上调,再加上累积的职业年金,几项相加之后的养老金绝对额可能还会增加。
对于过渡期的时间究竟有多长的问题,多地在实施办发中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并在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如北京市提出,过渡期内,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新办法计发待遇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限制。
过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与 职务职级关联较大,今后新人退休待遇更多地会与工资水平、基金运营等因素发生关联,制度公平的实现将为以后进一步消除待遇差距提供可能性,并为最终实现养老金待遇公平化奠定基础。
⑧ 在北京事业单位从82年到2005年,后一直在企业缴纳社保,过渡性养老金怎么计算
摘要 亲您好!
⑨ 退休中人从2014年到2024年工资是怎么过渡的
中人的退休待遇叫什么?
工资是工资,养老金是养老金,两者不一样的。过去的时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领取的待遇叫退休费(单位发放)。不过,施行养老保险制度以后改称为养老金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发放)。
除了根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外,机关事业单位还树立了补充养老保险机制——职业年金制度。如今事业单位中人发放的待遇包括两块,一局部是根本养老金,另一局部是职业年金。
退休以后不会在下一年度增发10%,而是依照国度发布的养老金调整计划,年年停止调整。
⑩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养老金并轨后10年过渡期内提前退休划算吗
养老保险制度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提早退休,不划算!
综上所述,越晚退休计发出来的比例越高,新方法养老金也越高,综合领取的养老金会越高。过渡期完毕以后,完整运用新方法退休待遇的话,这样的差距会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