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连养老保险2021缴费基数
法律分析:2020年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为68508元(月平均工资为5709元)。2020年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9472元(月平均工资为6623元)。202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376元(月人均为3365元)。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17127元/月,个人缴费基数下限为3284元/月。个人缴费基数已按上年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核定的,需重新核定,其中已办理待遇计发、丧抚待遇领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个人账户一次性返还等变更业务的,个人缴费基数不再重新核定。
2021年全省(不含沈阳市、大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6080元(月计发基数为6340元);沈阳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为90360元(月计发基数为7530元);大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为96456元(月计发基数为8038元)。已按上年计发基数为当年退休人员预发基本养老金的,重新计算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Ⅱ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的上限为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多少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记录上限与上一年度的职工平均工资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要非要说两者有联系,那就是自行缴纳的养老保险。也就是灵活就业人员所缴纳的最高是三倍最低是60%,而在企业里面所缴纳的那就是受到去年的平均工资影响,自己的平均工资,不是整体的。
这个档次就是最低百分之六十年社会平均工资的标准,是每人每月5000元,那可以选择最低的60%就是3000元可以选择最高的三倍也就是15,000元这里面分为很多档次。大家选择一个觉得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自然是你缴纳的钱越多,你到时候能拿到的钱越多,但如果觉得经济负担过大也可以选择较低档位的。
Ⅲ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具体各个地区的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可以咨询当地人社部门。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而职工个人一般则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上年度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Ⅳ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什么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又称“养老基数”,是计算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的基础。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般与自己的工资基数有关,以社会平均工资为标准。当参保人员工资高于或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时,需要调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这个基数主要和我的工资基数有关,与以后的养老金数额和社会平均工资无关。但如果你的实际收入太高或太低于社会平均工资,这个基数就需要调整。
养老保险一般是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社会保险为参保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年老失去劳动力后提供生活来源的一种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为失去劳动力的参保人提供稳定的生活来源。缴费基数有上限,通常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如果社保基数是当前水平的三倍,那么届时领取的养老金将是当前水平的三倍。
Ⅳ 交多少养老金可以一个月领一万
按照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60%档次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缴费档次越高,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标准越高,但是效益是递减的。
100%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
300%缴费一年只可以领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
即使是这样,退休金基础养老金就可以领取80%的社会平均工资。在未来社会平均工资超过12,500元的情况下,仅这一部分待遇就能突破1万元。
除了基础养老金,还有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完全贯彻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思路。
个人建议,如果经济条件比较理想,那么你可以适当地提高缴费指数提高到100%,提高到100%多都是可以的,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提高到300%,因为你所付出的这些钱去购买商业性的补充养老保险,甚至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对于自己的回报还会更大一些,这样的方式才更加的合理。
我们参加养老保险,每月都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个人账户。现在300%基数缴费是多少呢?
青岛市2020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上限是每月16364元,北京市2020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26541元(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不一定等于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上海市2020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8017元。
即使按照青岛市的水平,每月进入个人账户钱数也高达1309元,一年是15,709元。40年可并不是简简单单的40倍,因为记录个人账户的钱数是按照缴费基数高低挂钩,未来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缴费基数的上限也越高。如果说社平工资达到了12,500元,缴费基数上限是37,500元,每月进入个人账户则达到了3000元,一年是3.6万元。
Ⅵ 2021年养老保险基数是多少
实际上,我国的五种社会保险的收缴制度是独立的,各地会确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原因,确定社会平均工资的口径和缴费基数上下限。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采用的社平工资口径,是①全省全口径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按照广东省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省全口径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7647元,上限为300%即22941元。但是缴费基数下限的口径,是按照②片区内全口径从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
广东省共划为4个片区,第一类片区为广州市、深圳市、省直单位,2020年全口径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8919元,2018年为7450元;第二类片区为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2020年为6597元,2018年为5626元;第三类片区为汕头市、肇庆市,2020年为6122元,2018年为5210元;第四类片区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汕尾市、阳江市、湛江市、茂名市、清远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2020年为为6334元,20198年为4874元。
由于2020年的最低缴费基数采用的是2019年的最低缴费基数没有变动。所以,这一次调整相当于变动两年的,东莞市的最低缴费基数由3376元上涨为3958元,增加了582元。职工本人缴费钱数(缴费比例8%)增加了46.56元,用人单位缴费部分(缴费比例14%)增加了81.48元。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这些钱数要自己承担了。
以上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上下限。
除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外,还有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特定人员单项工伤保险、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失业保险职工本人承担缴费比例的2%,用人单位承担0.32%、0.48%或者0.8%。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社平工资、上限分别为1720元、6633元和19890元。1720元为东莞市的③最低工资标准,6633元为东莞市的④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生育保险缴费费率为0.7%,缴费基数上下限跟失业保险一样。
工伤保险和特定人员单项工伤保险缴费费率为0.1%~1.05%。其中工伤保险缴费基数不设上下限,直接跟本人工资挂钩。特定人员单项工伤保险元缴费基数下限为4588元(是全省全口径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上限为22941元,社平工资为7647元。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职工本人承担0.5%、用人单位承担1.6%。不设专门的缴费基数上下限,统一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是5825元。
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给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包括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住院补充医疗保险的参保条件,是由单位统一组织,缴费基数也是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825元,缴费比例为1.5%。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是以本人工资为基础,设有上下限。全市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6633元)的60%为基数,最高不超过其300%。即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为3980元和19899元。缴费比例,分别是个人承担1.5%、用人单位承担3%。
这就是东莞市有关社会保险的缴费情况,非常复杂,但相对而言东莞市社保负担还是非常低的。
比如说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比多数省市低两个百分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更是低得多,而且具有自由选择需要。很多地区缴费比例都在10%~12%以上,而且是强制统一缴费的。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Ⅶ 社会养老保险规定缴费基数是多少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般则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上年度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Ⅷ 2021下半年社保缴费基数
我市2021年度社会保险缴费标准已出炉。我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 18630 元/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 3416 元/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3726 元/月;工伤保险缴费基数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上下限执行,上限为18630 元/月,缴费基数下 限为3726 元/月;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3250元/月,无上限。
我市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无雇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2020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55%-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档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电子税务局、银行批扣等方式缴费,也可以直接到参保地税务机关办税窗口现场缴费。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最新标准是什么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没有全国的规定,可以参考当地有关的政策。
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以四川省为例: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19〕27号中规定:
(一)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根据《综合方案》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有关要求,从2019年5月1日起,以全省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合理降低部分参保人员和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后,2019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暂时保持不变,今后的过渡措施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财政厅按国家有关规定另行拟定,确保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
(二)完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办发〔2018〕59号)规定的比例逐年过渡,其中:2019年为全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50%,2020年为55%,2021年为60%;缴费基数上限为全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从2019年5月1日起,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在缴费基数上下限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具体缴费基数档次由各地本着便民和规范管理原则自行确定。
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后,每年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具体标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财政厅依据省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公告》确定公布。
省级有关部门根据政策变化制定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