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怎样计算请举例说明一下。
指数就是你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除以同期的省平工资。
比如去年你每个月按4000元的基数缴养老保险,而去年省平工资是2000元/月,那你去年的缴费指数就是4000/2000=2。
每年的缴费指数算平均数,这就是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退休上年的省平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贰』 养老保险怎么计算
养老保险缴费计算办法如下:
一、在单位就业的
以本人缴费工资为基数,由单位和个人按照法定比例分别缴纳,当前单位缴费一般为19——20%,个人缴费为8%。个人缴费部分由单位代扣代缴。
本人缴费工资是指本人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加减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加班费、奖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统筹地区(当前为省级统筹)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超 过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
二、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以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至300%为基数,自主选择缴费工资基数,按20%比例缴纳,一般是按年缴费。
《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国发[1995]6号
附件二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实施办法之二
一、基木养老保险费用的筹集
(一)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以下简称缴费工资基数)。企业以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为企业缴费工资基数。月平均工资 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其中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超 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计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2005]38
三、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要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参保缴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退休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叁』 举例事业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月养老金待遇=基础养老金(55元)+个人账户总额÷139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又称社会性养老金,它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计发办法规定,基础养老金是指职工退休时上年度所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发给1%。个人账户是用于记录参保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从单位缴费中划转计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它是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以及跨统筹范围转移、退休前退保、退休前出境定居或死亡终结基本养老关系时,领取个人账户有关待遇的主要依据。
领取养老金计算公式:月养老金待遇=(缴费总额+利息+政府补贴)÷139+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同时农村养老保险计算方法中的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比较特别,其实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指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构成则是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等组成。同时,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因为每个年龄段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不一样的;
举例:60周岁领取计算方法为月领取养老金=0.008631526×存储额。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肆』 养老保险金领取计算举例
中人过渡办法养老金构成
1、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5年上一年北京市
月平均工资的20%;缴费年限满10年上一年北京市
月平均工资的15%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的1/120
3、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工资×计发系数(在1%-4%之间)×”中人”临界点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此计算比较复杂,无需理解,到时候会有人帮你算的。
4、综合性补贴北京市规定的各项价格补贴、生活补贴、过渡性补贴
(目前回族149.5元,汉族147.5元)
举例:
某男性员工目前35岁,1994年7月参加社会保险,其领取退休金的年龄为60岁。
假设2030年该员工60岁时,累计缴纳社保25年,且缴费基数为2000元;期间
公司共缴费120000元,个人缴费共48000元;个人账户中金额66000元。
2004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1022元,假设2030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
该员工月退休金为①+②+③+④=2010.68
①基础养老金:5000元×20%=1000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66000÷120=550元
③过渡性养老金:以2004社会平均工资测算大概在311.18元
④综合性补贴:149.5
新办法养老金构成
1、基础养老金上一年北京市月平均工资的20%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的1/120
举例
某男性员工目前25岁,2000年参加社会保险,其领取退休金的年龄为60岁。
假设2035年该员工累计缴纳社保35年,且缴费基数为2000元;期间公司共缴费168000元,个人缴费共67200元;个人账户中金额92400元。
2004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1022元;假设2030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
该员工月退休金为①+②=1770元
①基础养老金:5000元×20%=1000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924000÷120=770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伍』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举例
甲某,男,1946年12月生,广州市属某国企固定工,1967年1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起在本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按时足额缴费至2006年12月年满60周岁。1994年1月~2006年12月的个人缴费工资记录见表1。表1:甲某个人缴费工资记录 时间 1994.1-1994.6 1994.7-1995.6 1995.7-1996.6 1996.7-1997.6 缴费工资 498 523 957 1256 时间 1997.7-1998.6 1998.7-1999.6 1999.7-2000.6 2000.7-2001.6 缴费工资 1646 1823 2016 2249 时间 2001.7-2002.6 2002.7-2003.6 2003.7-2004.6 2004.7-2005.6 缴费工资 2688 3011 3279 3316 时间 2005.7-2006.6 2006.7-2006.12 缴费工资 3742 4050 解答:甲某基本养老保险金具体计算过程及结果。 第一步:先计算实际缴费指数
①实际缴费指数=缴费工资÷所属社保年度使用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甲某每年实际缴费指数的计算结果如下: 时间 1994.1-1994.6 1994.7-1995.6 1995.7-1996.6 1996.7-1997.6 1997.7-1998.6 缴费工资 498 523 957 1256 1646 全省在岗职平 444 444 593.00 688.00 761.00 缴费指数 1.122 1.178 1.614 1.826 2.163 时间 1998.7-1999.6 1999.7-2000.6 2000.7-2001.6 2001.7-2002.6 2002.7-2003.6 缴费工资 1823 2016 2249 2688 3011 全省在岗职平 808.00 853.00 942.00 1152.00 1307.00 缴费指数 2.256 2.363 2.387 2.333 2.304 时间 2003.7-2004.6 2004.7-2005.6 2005.7-2006.6 2006.7-2006.12 缴费工资 3279 3316 3742 4050 全省在岗职平 1485.00 1666.00 1843.00 1997.00 缴费指数 2.208 1.990 2.030 2.028 ②实际缴费指数之和:=1.122×6+(1.178+1.614+1.826+2.163+2.256+2.363+2.387+2.333+2.304+2.208+1.990+2.030)×12+2.028×6=314.738
第二步:计算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月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1.201×27年×12个月)+314.738]÷[(27年×12个月)+(13年×12个月)]=1.466
第三步:计算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1.466=2927.602
第四步:计算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984.92元/月
第五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计发月数=33688.19÷139=242.36
第六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①先计算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底本人实际缴费总额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底本人实际缴费总额=498×2%×6+523×2%×12+957×3%×12+1256×3%×12+1646×4%×12
=1772.04②计算截至2006年6月30日时视同缴费账户储存额截至2006年6月30日时视同缴费账户储存额=截至2006年6月30日时视同缴费账户补记总额+截至2006年6月30日时视同缴费账户补齐总额=[1993年所在统筹区职工月平均工资×8%×12×1993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1+10%)12.5]+[(1994年1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本人缴费工资之和×8%-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底本人实际缴费总额)]×(1+4%)8=(1685.30×27.0)+(55572×8%-1772.04)×1.37=49166.09③计算视同缴费账户2006年7月1日至2006年12月底)退休前)的利息。利息(按半年计息)=483.03④计算退休时视同缴费账户总额
退休时过渡性账户总额=截至2006年6月30日时视同缴费账户储存额+利息=49166.09+483.03=49649.12元⑤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过渡性账户总额÷120=49649.12÷120=413.74元
第七步:计算新办法基本养老金
新办法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984.92+242.36+413.74=1641.02元 第一步:计算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2004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85)×20%=517元/月
第二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截止2006年6月个人账户储存额÷120=31421.88÷120=261.85元
第三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①先计算实际缴费指数。实际缴费指数=缴费工资÷所属社保年度使用的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甲某每年实际缴费指数的计算结果如下: 时间 1994.1-1994.6 1994.7-1995.6 1995.7-1996.6 1996.7-1997.6 缴费工资 498 523 957 1256 本市职平 403 523.00 718.00 847.00 缴费指数 1.236 1.000 1.333 1.483 时间 1997.7-1998.6 1998.7-1999.6 1999.7-2000.6 2000.7-2001.6 缴费工资 1646 1823 2016 2249 本市职平 971.00 1093.00 1194.00 1350.00 缴费指数 1.695 1.668 1.688 1.666 ②计算实际缴费指数之和。实际缴费指数之和=1.236×6+(1.000+1.333+1.483+1.695+1.668+1.688+1.666)×12=133.812③计算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临界指数×视同缴费月数+1994年1月至2001年6月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1994年1月至2001年6月间的实际缴费月数)=[(1×27年×12个月)+133.812]÷[(27年×12个月)+(7.5年×12个月)]=1.106④计算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9年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350×1.106=1493.10⑤计算原办法过渡性养老金。原办法过渡性养老金 = 原办法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1998年6月30日前的缴费年限×计发系数×[(1+a01)×(1+a02)×……×(1+a05)] +1997年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10%==909.61元(说明:1.418为2001年至2005年各社保年度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调整比例的乘积)。
第四步:计算原办法基本养老金
原办法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517+261.85+909.61=1688.46元(五)计算五年过渡期内应计发的养老金因为,新办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地方养老金=984.92+242.36+413.74+170.64=1811.66元高于旧(原)办法养老金1688.46元所以,过渡期内应计发的养老金=原办法基本养老金+(新办法养老金-原办法基本养老金)×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的控幅 =1688.46+(1811.66-1688.46)×10%=1700.78元因此,甲某按粤府96号文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为1700.78元/月
『陆』 怎么计算我的养老保险
社保交纳多少是根据当地去年社平工资进行计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样的。
比如A地社平工资为20000元,那么养老保险交纳额为20000*20%=4000左右/年,医疗为20000*10%=2000左右/年。
另外也规定了最低档和最高档,最低档的交纳不得低于社平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档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一般以最低档居多。
退休领取,有这样计算养老金公式:社平工资*20%+个人帐户*1/120之和,显然跟社平和个人交纳金额有直接关系。针对交纳时间段和档次,一般为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毕竟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决将来的养老,医疗问题,体现社会主义的均化原则,而不是拉大差距,进而制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规定了上限。
如果说想提高养老品质,建议你在购买社保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购买一定的商保作为补充比较好。
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可以申请退还个人帐户部分金额,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社保所交的费用是由两个帐户进行管理,即个人帐户和统筹帐户,如果拿出来的话就只能领取个人帐户里面的金额。但,大多数的钱都是进入统筹帐户里面,本来个人帐户的钱就不多,而且只能退出个人帐户里的一部分,那就更少了,一般在几千元到几百元不等,取决于交纳时间段和交纳档次等。
这就叫所谓的“补偿”。
『柒』 养老保险怎么算例子
首先要确定你每个月的应发工资是多少,即不扣除任何费用的金额。
然后还要看单位给你确定的缴费基数,以及当地的缴费比例。按照规定一般由员工承担一小部分,这部分是要在你每月的应发工资里面扣除的,而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保大部分由企业承担。
我觉得你被扣除的不只是养老险,可能还有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如你所说,你的工资是1650,假设单位给你缴纳社保的缴费基数就是你的应发工资,单位给你缴纳的社保费用包括:
1,养老险,共缴纳工资的28%,其中个人承担8%,即132元,这部分要从你的工资中扣除,单位承担20%,即330元,单位共计为你缴纳的养老保险为462元;
2,养老险,共缴纳工资的8%,其中个人承担2%,即33元,这部分也要从你的工资中扣除,单位承担6%,即99元,单位共计为你缴纳的医疗保险为132元;
3,失业险,共缴纳工资的3%,其中个人承担1%,即16.5元,这部分要从你的工资中扣除,单位承担2%,即33元,单位共计为你缴纳的失业保险为49.5元;
4,此外单位缴纳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不过这块是单位承担的,缴纳比例均为0.6%,合计金额为19.8元。
这样通算下来,你实际发到的工资应为:1650-132-33-16.5=1468.5元。
上面计算的假设缴费基数是你的应发工资,而且缴费比例可能各地区会有差异,仅作参考。
如上所说,你的实发工资加上单位给你缴纳的养老保险肯定高于你的应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