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中的完全积累式
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中的完全积累式:
Ⅱ 什么是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
现收现付制亦称“收付实现制”。是以货币实际收付的时间作为核算的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标准,任何收益,在未实际收到货币资金之前,不认为是收益;任何费用,在未实际付出货币资金之前,也不算是费用。即凡在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益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应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收益和费用处理,凡在本期没有实际收到款项,即使有些收益和费用已经发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采用这种方法处理日常经济业务时,其原则就是不管费用支出数额的大小,受益时间的长短以及收益确定的时间,而是根据款项支付的时间来计入当期的成本和收益。例如,企业年终预订下个年度报刊杂志用银行存款支付款项,虽是下个年度受益,但按现收现付制处理原则就要一次全部计入本年度成本中。
完全积累制,又称基金制,是以远期纵向平衡为原则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此种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期间,采取储蓄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建立个人账户,作为长期储存及保值增值积累的基金,所有权归个人,达到领取条件一次性或按月领取。
部分积累制也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与完全基金制和现收现付制的两种方式相比,部分基金制既保持了现收现付制下的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又能通过部分资金积累,降低现收现付制下当代人的负担与完全基金制下货币贬值的风险和资金保值增值的压力。部分积累模式是现收现付模式和完全积累两种模式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应答时间:2020-12-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养老保险中储蓄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的优点和缺点 急!!
储蓄积累制:
优点:政府强制性要求参保认为养老储蓄,从而可以建立起一定规模的版养老保险基金;可以权提高社会储蓄率;储蓄积累制比现收现付制对工作人员有更好的激励作用;在总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储蓄积累制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缺点:储蓄积累制的管理成本通常要高于现收现付制的管理成本。
部分积累制:也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优点: 1、保险费率低于完全基金制,而保险费率的增长又比现收现付制缓慢、平衡。 2、不需考虑长期费用,下一代人的负担相对少于现收现付制,有利于扩大储蓄和促进投资。
3、受人口结构、通货膨胀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也相对少些
Ⅳ 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这两种养老金筹资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区别如下:
1、开发票时填写的信息不同
现收现付制需要在申报的“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购买方为企业的凭证,索取申报时,应向销售方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而销售方为其提供开完全积累制时,应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纳税人识别号,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
完全积累制是具有唯一性的,只要税务发票系统里面查到了这家企业的发票代码不同,就可以查询到这家企业的进销项发票情况,也就可以知道企业是否虚开发票了。
2、职责不同
现收现付制负责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统一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财产清查,健全保管、领用、维护、赔偿、报废、报损以及人员调动交接制度,保证账物相符。
而完全积累制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要结合本单位的经营预测和经营决策以及生产、经营、供应、销售、劳动、技术措施等计划,按年、按季、按月进行编制,
并根据企业的经济核算责任制将各项计划指标分解下达落实,督促执行。根据生产经营发展和节约资金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合理核定资金定额,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根据管用结合和资金归口分级管理的要求,拟定资金管理与核算实施办法,并组织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3、包括范围不同
现收现付制包括20款,即电力建设基金收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养路费收入、车辆购置附加费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公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收入、邮电附加费基金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
而完全积累制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4、考核内容不同
现收现付制主要考核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是否具备工作人员应有的道德品质、是否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以及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而完全积累制主要考核,出勤情况、学习成绩和工作态度,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完全积累制
网络-现收现付制
Ⅳ 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实现个人缴费的完全积累
[定义]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将每一个参保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都记入参保人的账户,做到账钱相符、账人相符、账账相符,形成个人缴费的完全积累;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从“统账结合,并账管理”向“统账结合,分账管理”的实质性转变,真正落实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进而为缓解经济波动和老龄化对养老保险事业的冲击提供基金保证。
1、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199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进一步确立了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部分积累制度。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各地陆续建立了基于个人缴费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由于转制成本没有得到及时足额补偿等原因,本该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在当期被支付,出现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象,部分积累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初衷未能实现。为了防范老龄化高峰带来的养老风险,国务院在《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中明确要求,“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别管理,社会统筹基金不能占用个人账户基金。”
2、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把“空账”变成“实账”,实现个人缴费完全积累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权益归参保个人所有,职工在跨统筹地区调动时,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应随之划转;参保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基金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受益人按规定继承。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将参保个人的个人账户变成一个“实账户”,而非“名义账户”,统筹账户不再占用个人账户基金,做到“账实相符”和“账钱对应”;就是在每个参保者名下能够有实实在在的基金积累,就是完成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型。归结起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实现个人缴费的完全积累,将个人账户变成“实账户”,进而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抗风险能力和有效减轻财政在经济波动时承担“养老金兜底”的风险性责任。
Ⅵ 养老保险中现收现付制、储蓄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的优点和缺点
养老抄保险中现收现付袭制、储蓄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的优点和缺点是:
储蓄积累制:
优点:政府强制性要求参保认为养老储蓄,从而可以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可以提高社会储蓄率;储蓄积累制比现收现付制对工作人员有更好的激励作用;在总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储蓄积累制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缺点:储蓄积累制的管理成本通常要高于现收现付制的管理成本。
部分积累制:也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优点:
1、保险费率低于完全基金制,而保险费率的增长又比现收现付制缓慢、平衡。
2、不需考虑长期费用,下一代人的负担相对少于现收现付制,有利于扩大储蓄和促进投资。
3、受人口结构、通货膨胀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也相对少些。
Ⅶ 养老保险中储蓄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的优点和缺点急
储蓄积累制:
优点:政府强制性要求参保认为养老储蓄,从而可以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可以提高社会储蓄率;储蓄积累制比现收现付制对工作人员有更好的激励作用;在总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储蓄积累制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可能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缺点:储蓄积累制的管理成本通常要高于现收现付制的管理成本。
部分积累制:也称“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在部分积累制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
优点:1、保险费率低于完全基金制,而保险费率的增长又比现收现付制缓慢、平衡。2、不需考虑长期费用,下一代人的负担相对少于现收现付制,有利于扩大储蓄和促进投资。
3、受人口结构、通货膨胀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也相对少些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Ⅷ 养老保险的两种模式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养老保险筹集资金的模式包括三种: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所谓现收现付制,简单来说就是预先计算出一定期间(通常为1年)内一国养老保险的总支出额,然后据此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比例并进行征缴,用当期所得支付当期支出的模式,也就是由正在工作的一代人负担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责任,因此也叫代际转移模式。所谓完全积累制,则是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按一定比例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全部存人劳动者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交由某一投资基金进行管理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等劳动者退休后由基金将投资所得的回报以年金的方式向其逐月发放的模式。所谓部分积累制则是现收现付模式和完全积累模式两种方式的结合,即当期所收缴的养老保险费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又留有一定的储备的模式。
我国建国初期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由用人单位缴费和国家财政拨款共同构成养老保险基金按期向退休者支付养老金。此种模式虽然无须担忧大量资金结余所带来的保值升值和资金安全问题,却也使用人单位和国家财政背上了过重的负担。为配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开始向部分积累制转换,由国家、用人单位、职工三方共同负担。其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一部分纳入劳动者个人账户进行积累,另一部分加上国家财政补贴纳入社会统筹以在全社会范围进行调剂,等职工退休后两部分合并计发养老金。《社会保险法》确认和沿用了此种筹资模式,其第11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据此,凡属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负有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义务,国家财政则负有根据实际情况补贴养老保险基金的义务。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