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拟上调领养老金年龄至75岁,日本老人的日子有多艰难
中国在未来20年当中,会逐渐发展为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将占全部人口比例的1/3,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
当然并不是中国,在全世界这种老龄化社会,已经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事实,在日本有意上调领养老金的年龄到75岁,这都是一种老龄化社会的产生所导致的直接因素。
所以这都是日本老龄化所产生的后果,从这一点也能够证明,在日本的老人他们的日子过得有多么苦,因为单靠养老金根本无法正常的生活。
所以我们不要总去羡慕那些发达国家,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他们自己的苦衷,最起码我们没有饿到肚子,不缺衣少穿就应该知足。有一点你不得不承认,那就是现在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
㈡ 日本税收怎么算
日本国税和地方税的主要税种是个人所得税、法人税、消费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及居民税等。
(一)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在日本的居民和非居民的所得课征的一种税。
日本居民税是东京都、各道府县和市町村对各自管辖的个人和法人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在日本,个人事业税是都道府县对个体经营者的净收入(即扣除270万日元后的净所得)征收的都道府县税。依据营业性质的不同,税率为3%至5%。个人事业税可从下一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日本养老金缴纳比例扩展阅读:
日本是以直接税为主的国家,现行的主要税种有:法人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酒税、关税、继承和赠与税、固定资产税、印花税等。其中,对个人与公司的所得征税,是日本的主要税收来源,是日本税制体制的核心和主要税种。
此外,1989 年开始征收的消费税也已成为日本税制体系中的主要税种之一,而且一般认为在今后的税制改革中,消费税的地位会不断上升。
在日本,对法人的活动所产生的所得要征收法人税、法人居民税、法人事业税等。除了部分特例之外,法人居民税、法人事业税的应纳税收入范围和计算方法与法人税相同。
日本关税税率涉及7000 多个货物品种,但有许多已进行了调整。总体上看,其进口农产品的关税税率较高,如牛肉为50%,进口工业品的税率较低,其关税水平在发达国家中处于低水平。
日本政府12月20日汇总了旨在振兴旅游的新税种“国际观光旅客税”用途的基本方针案。旅客税是在访日外国人和日本人出境日本时征收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58元)。新税将主要用于3个领域:完善舒适的旅游环境,加强有关日本魅力的信息传播,提升利用地区固有文化和自然的体验型观光的满意度。
㈢ 为什么日本的养老金叫年金啊,是按年发的吗
年金是指按月发放的,之所以叫做年金,是因为在年龄达到政府规定的退休年年龄之后,每月按一定比例发放年金,年轻的时候交的年金越多,年老的时候得到的年金也就越高。所以不同的人,所得到的年金也不一样。另外,日本的年金有好几种,如:厚生年金(日本全国性,各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等在职人员);县民年金(日本各地方政府,当地财团法人等人员),共济年金(各企业工会,劳动组合,各行业协会等),国民年金(外籍在日人员且予计在日本居住一年及一年以上者)。
以上仅供参考
㈣ 日本养老保险需要缴足多少年
日本目前是延后退休比较严重的国家,前段时间去日本,与当地居民聊天,发展他们有不少是72岁以后甚至更晚才退休的。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比目前国内严重很多,总和生育率也很低,养老金没有那么丰厚。
养老金也是要看缴纳时间、工资基数等因素,最低需要交足25.年才可以领取养老金。
不过家庭妇女和失业者的厚生年金最低交费年限降为10年。
㈤ 日本年金保险 比例
基本上相当于"养老保险"
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日本现行的养老金制度,是国家负担三分之一,个人负担三分之二。
厚生年金是日本打工者60岁前每月缴纳收入约14%的保险金。65岁后每月可领取金额不等的养老金,日本的养老金制度由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等组成。其中,日本政府管辖的养老保险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由拥有5名职工以上的企业参加,以行业或大型企业为单位组成的“厚生年金”。加入该养老保险每月应交纳的保费为月工资的13.58%,由企业和职工本人各交纳一半。二是由农民、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以及20岁以上的青年学生为主体参加的“国民年金”,每月应交纳的保险费为1.33万日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㈥ 日本 养老保险制度
(一)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国民养老保险和厚生养老年金构成。国民养老保险又称为基础养老保险,凡年满20岁以上,65岁以下的公民必须参加入保。厚生养老年金是在国民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设定的一种附加年金,投保对象限定工薪阶层,强制性要求加入厚生养老年金,保费分别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
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在政府的前提下运营,投保人在一生中都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据统计,国民养老金待遇占老人家庭收入的63.6%,这一制度成为人们老年时生活的主要保障,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一养老保险制度随人口老年化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日本老年化的现状及其趋势
按照联合国的老年化的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则称为人口老年化国家。根据日本总务省2004年9月19日公布的人口推算数字显示,日本全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占到总人口20%,平均寿命为82岁,其中日本9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达到了101.6万,并且日本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据推算老龄人在今后十年内可能达到总人口的25%,到2030年将达28%.到2050年将达33%。目前每4个工作人员养一个老人,到 2025年,每2个工作人员养一个老人,到2050年,每1.5个工作人员养一个老人。日本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一般被认为是采取的现收现付制为主,基金制为辅的混合制养老保险制度,所以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是在跨代抚养的基础上运行的。20世纪60年代日本平均年龄是60岁,而现在平均年龄延长到82岁,60 年代所确定的支付年限为10年,所以现在支付年限比原来延长近一倍。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现代的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费负担显然大大加重了。在人口老年化的形势下,旧的养老保险制度已不能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所以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人口老年化的必然结果。
(三)国民养老金出现空洞化
据统计,目前日本大约有1/3的被保险者拒交或滞交保险金。其主要原因有:第一,由于贫困、失业、疾病等原因,没有交纳保险金的能力;第二,主要是由于中青年对现行的国民养老金缺乏信赖,有交纳能力但不愿意交纳。他们认为他们所承担的高额养老保险费很大一部分用于当代养老费用支出。而由于近年来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年化,当他们年老时,新的一代年轻人几乎无力承担逐步膨胀的老年人群的养老负担。他们越来越对国民养老保险制度产生怀疑,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国民养老保险制度将名存实亡。所以,为了解决国民养老金出现空洞化问题,也需要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四)家庭结构的变化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很快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核心家庭越来越小,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为了使老年人所需的生活、医疗和护理费用得到保障,现行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这些需求,所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日本养老制度改革的内容
(一)对养老保险的管理及运营方式进行改革
管理和运作养老基金实现其保值增值对养老制度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日本政府以前在基金管理和运作中一直比较保守,主要以信贷的形式运作基金,控制基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而且信贷资金受到很多限制,其基金运作结果基本成赤字状态。日本为了解决在基金管理方面的弊病,组建了年金经营基金会,扩大民间和精英人才对基金管理和经营的参与,引进竞争机制,有计划,有步骤的将养老保险基金引向资本市场。为了加强资金运作的安全性,特设投资专门委员会,对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资金进行严格调查和审核。与此同时,推行国际财会标准制度,将经营状况的一切信息彻底公开,接受国民及国际社会的监督。
(二)推迟养老金的支付年限
为了缓解人口老年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推迟养老金的支付时间,具体方法为:将养老金的领取时间逐渐推迟到65岁,每3年提高1岁,男性从2013年开始到2025年结束,女性从2018年开始到2030年结束。这一改革将有效的减少养老金支付的数量。
(三)扩大保险基金的来源
在养老保险金财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日本首先将加入养老保险的年限由以前的25岁降低到20岁,延长了养老保险金交纳时间;其次,扩大养老保险金的交纳基数,即工资收入和奖金收入同时纳入保险金交纳基数;再次,对在职老年养老金也做了修改,规定在职养老金的对象包括65—69岁的公司职工,这些人也要交纳保险金;与此同时,加大基础养老金的财政负担率,从原来的1/3提高到1/2。
(四)推行老年看护保险制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随着人口老化的进展和子女的
㈦ 日本人社保要交满25年才有退休金,中国以后会不会比这个还多,我才28。
中国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等到你退休的时候很可能退休年龄已经延迟到70岁以后了,能不能拿到退休金都是问题。现在的退休金制度是工作的人养着不工作的人,可是中国的人口比例你可以查一查,等到你这一代老的时候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比例是多少就知道了。这种养老金制度早就破产了,别指望什么养老金了。信政府不如信自己,多做点投资存点钱吧!
㈧ 日本的家庭主妇是怎么交养老保险的
发达国家生育率下降或出现负增长是很普遍的事情,日本在这方面还不是最典型的,相比日本,欧洲的丹麦,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分兰,比利时等国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发达国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男子生理问题无关,而是与他们的社会福利制度与养老保险制度有关。在这些发达国家基本都实行高社会保障,高副利制,本国公民医疗全免费或基本免费,教育基本免费,养老也是同水平高保障制,也就是以退休者的同等收入水平为养老保障水平的基础准备金,而且这些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设施,与社会福利法都很建全。这一切都来自于高个人所得税的收取,收入越高的阶层税收越高,交税越多得到的社会福利水平越高。
以日本为例,由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很高,在日本年轻夫妻只要一方工作就能够养活四口人,所以在日本妻子在生孩子之后往往不再工作而成为专职主妇。因为日本有家庭主妇社会保障金制度,凡未到退休年龄(日本为57岁)的家庭妇女政府都会根据其工作时间比例发放主妇保障金。但随着社会福利线是越来越高,保障金的数额越加可观,如今多数年轻妻子为将来得到更多的福利而不断推迟生育时间,甚至不愿要孩子,这是造成生育下降的原因之一。另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高养老福利与严格的养子法规造成的。由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医疗基本免费,养老保障水平也非常高,并且养老金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水平成正比。因此年轻人不愁将来老了以后的生活,也根本不存在养儿防老的问题。相反,对于日本人而言,养育子女所花的钱还不如用来投入个人所得税提高缴纳水平,这样将来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公益服务,而养孩子花钱反而等于打水飘了,不划算。在发达国家亲子养育法非常严格,准妈妈与准爸爸们必须接受孕前培训,这些虽然免费,但却很废时间。养孩子期间还必须接受政府与社区监督,要保障孩子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保障孩子不会遭到家庭暴力,父母要时时保证自己具有合格的培养与作责的能力……等等索事非常多,而且这些都是国家立法的,不能不遵守。举个例子,中国夫妻移民美国由于收入水平最初不高,生在美国的孩子最初寄养在邻居家里,但几年后中国夫妻收入水平高了确有一方回国工作,夫妻经常分居,因此美地方法院裁定延长邻居对孩子的寄养权,因为中国夫妻长期分居对孩子成长不利,即使收入高也不能弥补单亲环境的损失,因此不让亲生父母养育,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养孩子的管理之严格。日本也是这样,前几年在日本也发生这样的案子,中国小夫妻移民日本,生了孩子,依中国老习惯夫妻俩把奶奶接到日本帮助照顾孩子,奶奶按中国土办法常在夜晚给孩子加喂过量的热奶,结果被社区知道了,社区根据相关法律提请卫生机构评估,最后认为中国奶奶的养子方法不科学,而中国小夫妻又疏于尽父母义务,结果由地方法院裁订要求中国小夫妻平均每人必须每天与孩子共处满8小时,孩子饮食不许委托祖母必须由夫妻俩负责,其间接受社区监督一个月。这样严格的亲子养育法在中国你也许会觉得匪夷所思,但这在发达国家却是常态。
因为养孩子会产生种种麻烦,甚至是法律上的麻烦。而不养孩子,即不会有养老问题,节省下更多钱用于提高缴税水平得到更多社会服务,或进行投资,最后都比养孩子划算,那么谁还愿意要孩子呢?因此在日本年轻夫妻大多不要孩子,丁克家庭非常多。
至于啃老族,在日本也有,但远没你听到的那么严重。而在中国今天年轻人如果不啃老就根本连房子都买不起,几乎家家有啃老族,中国才是啃老第一大国。
还有日本的色情电影业,之所以火,原因是邻居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大的色情产品消费市场。中国是全世界禁欲最严的国家,但由此而造成中国人,由其是未婚青年无处发泄正常生理需求,反而造成色情印象市场的火暴。由于有中国色情消费者的巨大需求,日本色情片产业也因此发财,他们的产品主要出口中国,本土需求不是主要市场。另外,在日本本国女性从事色情产业主要是花柳界,这相当于高级招待或演艺圈主要是为有钱人服务。而低端的色情片演员则多数来自亚洲邻国,以东南亚泰国越南最多,中国大陆演员也不在少数,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大陆去日本务工人员中女性总是比男性多的原因,很多中国女孩去日本名义上是务工,其实是去作色情行业了,这种事在保守的中国大陆看来是丢人的,但有现实利益的驱使很多农村出身的女孩仍然乐意作这一行两三年时间的收入在日本其实很低,但回到中国农村这些收入就相当于发财了。所以下次你再看日本小片时,别以为里边的说日语的演员都是日本人,其实搞不好有些就是咱们自己人。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㈨ 日本年金和保险比例
选高的当然就得多交钱了,但退休后的退休金也相应多些。
主要看你希望以后退休金的多少了。
成都这最新规定个人交保险是没有基数可以选的,不过各地不一样。
以成都为例,一般每月交500多。
各地略有不同,详情请拨当地劳动与社会保障咨询电话12333,工作时间有人工服务。
个体人员参保缴费办理指南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以下简称个体参保人员)应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93号)、《成都市生育保险办法》(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126号)、《成都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实施办法》(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以及省、市政府相关文件的规定,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按规定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银行按月代扣缴纳社保费协议,通过银行按时足额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社保费。
一、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一)基本养老保险
(1)缴费基数
按照国务院[2005]38号文、成都市政府第133号令和成劳社发[2006]134号文件的规定,享受社保补贴的个体参保人员,缴费基数按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确定;未享受社保补贴的个体参保人员,从2007年起,缴费基数按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100%确定,从2008年起,缴费基数按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确定。
(2)缴费比例
基本养老保险费,按月缴纳,缴费比例为20%,月缴费金额为:缴费基数×20%;
在2006年10月成都市政府第126号令实施前,按照成办发[2001]45号文件的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同时,须按缴费基数的0.6%一并缴纳生育保险费,按月缴纳,缴费比例合计为:20.6%,月缴费金额为:缴费基数×20.6%。
(二)基本医疗保险
(1)缴费基数
按照成府发[2000]184号文件的规定,个体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按上一年成都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
(2)缴费比例
基本医疗保险费,按月缴纳,缴费比例为9.5%,月缴费金额为:缴费基数×9.5%。
本市原国有破产企业分流自谋职业人员,可按缴费比例4%缴纳统筹医疗基金,实行住院医疗保险,只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三)生育保险
(1)缴费基数
按照成都市政府第126号令的规定,个体人员参加生育保险,缴费基数按上一年成都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
从2006年10月1日起,生育保险费由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机构与基本医疗保险费一并征收,已按《成都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参加了生育保险的个体参保缴费人员(不含中断缴费两个月以上的),从2006年10月1日起按生育保险缴费标准继续按月缴费。
(2)缴费比例
生育保险费,按月缴纳,缴费比例为0.6%,月缴费金额为:缴费基数×0.6%;
(四)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自愿参保):
根据成办发[2005]121号、成办发[2005]122号、成办发[2005]123号、成办发[2000]37号文件以及相关文件的规定,凡本市户籍的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在成都市社保局或成都市区(市)县社保经办机构的,或参加了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可以参加本补充医疗保险。
二、办理参保流程
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生育保险参保缴费
个体参保人员本人办理:须提供户口簿原件(证明本市户籍)、身份证原件、社保卡(初次参保者不提供)以及参保者本人的银行(工、农、建)活期结算存折,在二楼业务大厅1区1-2、7-14号窗口申领填写《个体参保人员银行代扣缴纳社保费申请单》,经社保工作人员确认后,签订个体参保人员以银行代扣方式缴纳社会保险费协议书。
原本市国有破产、改制企业分流人员接续者,办理要求同上,另须提供企业破产、改制公证书、经市社保局(三楼业务大厅7区)审核的《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审批表》,经社保工作人员确认后方可办理。
2、补充医疗保险办理
个体参保人员本人办理:在成都市社保局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须提供本人社保卡、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在成都市区(市)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须提供区(市)县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证明和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在二楼1区5、6号窗口办理。
3、社保卡制作、领取:
个体参保人员本人办理:制卡时,须提供本人身份证、银行代扣社保费协议书,填写《社会保险卡制作(挂失)申请单》;领卡时,须提供身份证原件以及已经受理的《社会保险卡制作(挂失)申请单》,在二楼205室办理。
三、代办须知
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生育保险参保缴费、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社保卡制作领取等业务时,需由本人办理;若委托他人代办时,须出具委托书以及代办人和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同时提供相关参保资料,经社保工作人员确认后方可办理。
重要提示:
1、个体参保缴费人员请于每月15日(12月份为10日)前,按银行代扣协议的约定,在您的银行代扣缴费存折上按月存足扣款资金(按银行规定存折需保留1元余额)。
2、社会保险费逾期未缴纳的,在补缴时,按照政策规定从欠费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和利息,滞纳金计算到办理补缴当日。滞纳金和利息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3、基本医疗保险或生育保险中断缴费两个月以上的,按照政策规定须从再次参保缴费的当月起,连续缴费满12个月以后住院或生育的,统筹基金开始支付住院医疗待遇或生育待遇。
4、如需更改或终止协议,请于每月15日(12月份为10日)前,凭银行代扣缴纳社会保险费协议书和本人身份证办理。
成都市社保局个体参保人员咨询服务电话:
个体参保缴费:87706659、87706673、87706681、87706682、87706685
社会保险补贴:87706683补充参保缴费:87706658
制卡、取卡:87706651
网址: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