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有什么区别
1、视同缴费年限是指1992年10月前参加工作的人员的工龄视同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2、实际缴费年限是92年10月后参加工作人员实际交纳社会保险月数计算的社会保险年限。
3、实际缴费年限按缴费月数累计,如果转移单的月数有误,尽快到社保查询,医疗的计算方法基本与养老一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㈡ 公务员养老金缴纳年限中视同缴费年限是什么意思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3
㈢ 养老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是从哪一年算起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员在2014年9月30日以前符合国家和省工龄政策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不含折算工龄)中,按照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可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作年限(按月计算)。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㈣ 养老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是从哪一年算起
视同缴费年限开始时间
视同缴费年限就是说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就参加工作的人,从开始参加工作的那一年起,一直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那一年为止,这中间的工作年限就会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这里的视同缴费年限开始时间,就是大家开始参加工作的时间,也就是说你从哪一年开始工作的?视同缴费年限就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个时间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定的,不是所有人都是相同的。
视同缴费年限截止时间
视同缴费年限的截止时间就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间,那因为各地的改革时间不同,所以具体的截止时间也是不同的,但是大致的时间会固定在1992年到1996年之间,比如你所在的地区是1993年才实施的个人缴费制度,那么,你的视同缴费年限截止时间就是1993年,而1993年之前的认定工龄,都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㈤ 养老视同缴费年限什么意思
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
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
(5)什么是养老金同缴年限扩展阅读: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三、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在理顺分配关系,加快个人收入工资化、工资货币化进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个人缴费比例。
提高个人缴费比例的幅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职工工资增长等情况确定。为适应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对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提出两个实施办法。
由地、市(不含县级市)提出选择意见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直辖市由市人民政府选择,均报劳动部备案。各地区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对两个实施办法进行修改完善。
四、为了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各地区应当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基本养老金可按当地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具体办法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五、国家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鼓励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企业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情况,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自主选择经办机构。
㈥ 公务员养老金缴纳年限中视同缴费年限是什么意思
因为公务员是国家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92年改制前是没有上保险的,92年改制后才交保险,所以养老金缴纳年限中92年之前的视同缴费,这样缴费年限就连接起来了。
㈦ 养老金中视同年限 折算年限是什么意思
摘要 视同交费年限是指实际没有交纳,但可以算交费年限,如复员军人的军龄可作视同交费年限,还有在1992年以前的工龄,也可作视同交费年限,视同交费年限与实际交费有区别,因为实际没有交纳,个人帐户没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