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养老保险哪些人可以一次性补缴
一次性缴纳15年社保的条件:
1、是以个人身份补缴的人员,凡男年满60周岁、内女年满55周岁的,容可一次性补缴15年,按规定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
2、是男年满45周岁未满60周岁、女年满40周岁未满55周岁的人员,以个人身份补缴的,一次性补缴年限不得超过10年,补缴时间不得早于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统帐结合“的时间(即1996年1月1日)。个体工商户补缴时间不得早于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时间。
(1)一次性补缴养老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员工查询、打印本人明细参保信息的,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及社保卡原件(验原件,收复印件);员工委托他人查询本人参保信息的,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原件、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委托人社保卡原件及受托人身份证原件(除授权委托书收原件,其余材料验原件,收复印件)。
2、单位查询、打印本单位员工个人参保信息的,需提供盖有单位公章的查询证明材料及经办人的身份证原件(证明材料收原件,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3、查询、打印个人参保明细清单属不收费业务。
B. 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金吗
可以。如果当事人已经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以一次性补缴;否则,就不能一次性补缴1、由于用人单位原因应缴未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补缴申请,并提交申请补缴期间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以及工资收入凭证,经确认后,可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2、员工到达退休年龄,没有养老保险的,可以一次性交满15年的养老保险,然后享受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待遇。
C. 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缴多少
这个问题要分两种情况,截至2018年底,我国养老保险分为两种,分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如果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允许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地都是定档定额,自愿选择缴费标准,按年缴费,全国定档情况最低分五档,最高分十四档。
定额低的地区100-200元起,定额多的地区最高是北京1000-9000元。缴纳金额允许中途变更,大多数地区允许一次性补缴,也允许你60岁办理退休时,一次性补缴。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具体要看地方政策。
2、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如果参加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那就复杂多了,我国实行的是省级统筹,不是全国统筹,说到具体操作都要依据地方政策,要看在哪个地区,地方政策允许不允许,再结合个人情况,确定合适的办法,因人而异。
比如说,有的地区允许有本地户口的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有的地区规定以前参过保的,允许补缴,没参过保的,不允许补缴,但可以继续缴费,什么时候交够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15年,什么时候延迟办理退休。
有的地区允许之前有工作单位且有人事档案的人补缴,有的地区允许刑满释放人员按灵活就业人员最低档补缴15年,办理退休等等不同情况,纷繁复杂,具体以地方政策为准。
(3)一次性补缴养老金扩展阅读
以下五种情况是不允许进行补缴养老保险的
1、主要包括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
2、被判刑劳教或收监执行期间。
3、办理外籍户籍之前。
4、办理本市户籍农转非之前。
5、国家及市规定的不允许补缴的其他倾向。
D. 养老保险2019新规交不满15年,不能一次性补交怎么办
可以一次性补交。
根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4)一次性补缴养老金扩展阅读
一次性缴纳15年社保的条件:
1、是以个人身份补缴的人员,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可一次性补缴15年,按规定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
2、是男年满45周岁未满60周岁、女年满40周岁未满55周岁的人员,以个人身份补缴的,一次性补缴年限不得超过10年,补缴时间不得早于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统帐结合“的时间(即1996年1月1日)。个体工商户补缴时间不得早于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时间。
E. 从没交过养老保险可以一次性补交吗
你好,养老保险是可以一次性补缴的,但是只针对这5类人员。
总之,在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社保作为养老金的好处,等到你退休后才开始后悔了,为何自己没有早点交社保,毕竟社保交满15年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对于那些45岁以上的人来说,时间就已经是不够了,即使如果一次性缴满所有的钱,至少也需要10万元左右,这对于不少职工来说都是个巨额的数字,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
F. 为什么以前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而现在不让一次性补缴了
养老保险政策并不意味着不能得到补偿,但社会保险的补缴政策越来越严格是正常的。
社保补缴政策为何越来越严格?
因此,国家对养老保险的缴费越来越严格是正常的。
目前,仍有补缴政策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其他法律规定,企业为员工支付社会保险金的义务。如果企业的违法行为导致员工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险,那是非常不公平的。如果我们想结束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