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以后,二者之间就不会有较大差距了吗
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在养老保险并轨之后,二者之间就不容易有很大的差别了没有?2014年10月份之后,机关事业单位,逐渐交纳基本上养老保险以后,另外也创建了职业年金的缴费。自然大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逐渐缴纳机关养老保险以后,它事实上这一说白了的机关养老保险,跟大家的企业员工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样的。
仅仅针对她们的。测算方法完成了同样的测算方法,我不相信爱情,但因为交费标准的不一样,主要是均值交费指数值的不一样其次再加上大家机关事业单位也创建了职业年金,等同于是填补养老金的工资待遇,所以说离休之后,仍然能够得到一个较高的养老金收益。而大家企业单位这里绝大部分企业单位也没有创建年金,因此从实质上而言,企业单位所得到养老金的水准相对性全是较为低的。二者之间的差别仍然是较为大的。
B. 养老金并轨前和并轨后对于企业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各有什么影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也就意味着在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缴费的同时,应该会对这一群体的工资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养老金并轨后,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应该没有太大影响,‘铁饭碗’的吸引力也不会减弱。”,“老人老办法”,退休的还会按照原来的计费办法,在职的养老金应该会减少,但由于“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职业年金会补充一部分减少的养老金。在结合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为各级公务员进一步制定更明确的工资标准,严禁地方随意为公务员增发补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丧葬补助等福利标准不同,进一步拉大了待遇差距。“双轨制”也影响了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流动。
C. 养老金并轨后,请问对企业退休职工有什么好处
养老金并轨意义重大,对退休职工好处如下:
1、疏通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进出渠道,对退休企业职工来说,体现了公平性。养老金制度改革不仅降低那些冲击社会底线的畸高保障,而且提高那些有失公平的低水平保障,让公平处处体现。而且,养老金“双轨制”在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发放水平的同时,将公务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实行与企业职工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确保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在养老金的缴纳、享受上实行相同的制度,让社会更显公平。
2、说白了就是现在与未来的贫富差距的体现,等将来老人群体还是处于不一样的生活环境还是贫穷)。现“事业单位”上缴的养老金比“企业人员”上缴的养老金高出4.5倍左右,在比个人自费缴纳的养老金高出15倍左右。所谓“双轨制并轨,是要求“当地企业和事业单位”上缴养老金达到相同数额”而社会养老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基本解决,因为国家不考虑占全国的40%的无就业者当中包含30%的无力缴纳养老保险金的百姓。
D. 养老金并轨以后公务员退休工资是不是吃亏了
写这段话的人纯属开黄腔!并轨后退休的公务员比以前几年退的同级别低近千元,还不吃亏!!不懂就别乱放屁出来!!
E. 为什么企事业退休养老金并轨事业人员工资调整却不适时给企业退休人员发工资了
你哪个地区?个别不能代表一般,大多地区早已经把今年调整退休金发放到位了,并且月月按时发放养老金。
F. 养老金并轨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会吃亏吗
养老保险并轨,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跟企业职工实行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而在这之前是实行双轨制,就是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采用不同的养老金计发模式。在双轨制之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一般比普通企业职工的养老金高出三倍左右。
合并以后,对机关事业单位和整个企业来说,都是比较公平的事情,每个人的待遇也是平等的,不会有多付不多的情况。合并后,根据"多付"的原则,即现时可领取多少退休金,视社会保障供款年数而定。
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主要按照本人历年缴费多少、缴费期长短来计算养老金标准,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变动可以精细计算到每年、甚至每个月,能够充分体现个人全部职业生涯所作贡献。计算方法与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相一致的,更加公平,也更富有激励性,有利于引导单位为每个职工、每个在职职工为自己将来养老保障依法履行缴费义务。
G. 养老金并轨后我们企业的养老金待遇能争加吗
首先我们要假定各种对象分别按照两种方式计算养老金,然后再进行两条轨的对比,有比较才有优劣之分。
环境假设:工人的工作地点和退休地点均在浙江,2013年8月份退休。
企业“轨”养老金待遇计算参数如下:
2012年度浙江省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3340.58
养老金计算办法:《浙劳社老[ 2006]146号》、《浙人社发[2011]22号》、《浙人社发[2012]203号》
2013年基准调节金:120元
2013年养老金补贴:150元
1992年前视同缴费指数:0.98
1993年至1997年缴费指数:0.6
过渡性养老金系数(中人):0.014
2013年过渡性调节金系数:1
养老金最低标准:省平工资 * 40%=992.4元
角色1:性别女;年龄50岁;退休日期 2013年8月;缴费年数 15年;缴费指数 0.6;个人账户 2万。
基础养老金 = 3340.58 * (0.6 + 1)/2 * 15 * 0.01 = 400.87
个人账户金 = 20000 / 195 = 102.56
过渡性调节金 = 120 + 0.6 * 15 * 1 = 129
基本养老金 = 400.87 + 102.56 + 129 + 150 = 782.43
最低标准补足 = 992.4 – 782.43 = 209.97
核定基本养老金 = 基本养老金 + 最低补足 = 992.4 元
角色2:性别男;年龄60岁;退休日期 2013年8月;缴费年数 15年;缴费指数 0.6;个人账户 2万。
计算过程(省略)
核定基本养老金 = 基本养老金 823.75 + 最低补足 = 992.4 元
角色3:性别女;年龄50岁;退休日期 2013年8月;缴费年数 15年;缴费指数 1;个人账户 3.3万。
计算过程(省略)
核定基本养老金 = 基本养老金 955.32 + 最低补足 = 992.4 元
角色4:性别男;年龄60岁;退休日期 2013年8月;缴费年数 15年;缴费指数 1;个人账户 3.3万。
计算过程(省略)
核定基本养老金 = 1023.5 元
角色5:性别女;年龄50岁;参加工作日期 1988年9月;退休日期 2013年8月;缴费年数 15年;98年后缴费指数 1;个人账户 3.5万。
基础养老金 = 3340.58 * ((4.33*0.98+0.6*5+1*15.67 )/25+ 1)/2 * 25 * 0.01 = 800.29
个人账户金 = 35000 / 195 = 179.49
过渡性调节金 = 120 + 22.91*1 = 142.91
过渡性养老金 = 3340.58 * (4.33*0.98 + 0.6*5)*0.014 = 338.76
基本养老金 = 800.29 + 179.49 +142.91 + 338.76 + 150 = 1611.45
角色6:性别男;年龄60岁;参加工作日期 1983年9月;退休日期 2013年8月;缴费年数 30年;98年后缴费指数 1;个人账户 3.5万
计算过程(略)
基本养老金=965.59 +251.8 +147.81+567.92(过渡性调节金)+150 = 2083.12 元
总结一下,如果缴费满15年到达退休年龄后就直接退休的话,按照最低标准缴费与按省平工资标准缴费,其养老金待遇的水平差距不大,都是1千元左右。另外,假如都是按照省平工资标准缴费,缴费满25年(含视同缴费)后退休,其养老金待遇大概是1600元,而缴费满30年(含视同)后退休,其养老金大概是2100元。
考察完按照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计算的养老金待遇后,接下来我们一起考察相同角色按照机关事业养老制度计算的养老金待遇会是多少。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算办法,相比企业养老金计算方法的复杂,机关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办法实在是简单明了。整个计算办法(《国人部发[2006]60号》)抄录如下:
“(二)退休人员。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角色1,角色2 的养老金 = 工资标准 * 80% = 省平工资 * 60% * 80% = 1603.48 元
角色3,角色4,角色5的养老金= 工资标准 *80 % = 省平工资 * 80% = 2672.46 元
角色6 的养老金 = 工资标准 * 85% = 省平工资 * 85 % = 2839.49 元
无论是那种情况机关事业“轨”的养老待遇都要高于企业“轨”的待遇。既然是机关事业“轨”的待遇要高于企业“轨”的待遇,那么我们选择将企业“轨”并到机关事业“轨”不就可以了吗?这样一来,原先待遇高的标准不会降低,现在待遇低的能够得到提升,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只可惜,这种并轨方式是行不通的,原因就在于两者的路基不一样。企业有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吗?以前或许有,但现在通通没有了。现在企业的工人,公司的雇员只有两种工资,一种是计件工资,一种是计时工资。其实计件工资也归属于计时工资。工人的工资其实就是工人出卖劳动力的收入,工人工资的高低就是劳动力价格的水平。工人只有在资方购买他的劳动力的时候才能获得工资收入。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只能存在于所有者当中,比如大企业中的董事会成员他们就会有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等。机关事业单位中之所以存在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只是因为我们的机关事业单位还属于全民所有(国有)。
既然企业“轨”并机关事业“轨”行不通,那么反过来机关事业“轨”并企业“轨”可以吗?答案是可以的,并且一直都在进行着。其实并不是所有事业单位都是在执行机关事业养老制度的,那些私立中学,私立医院他们同样属于事业单位,但他们的员工执行的就是企业的养老制度。还有那些已经转制掉的事业单位也在执行着企业养老制度,可见养老制度并轨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轨”下面的路基,就是在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结束之后,要不要对全民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和教育机构进行转制实行国进民退。
当卫生医疗教育机构都转制之后,事业的养老制就可以顺利和企业养老制并轨了。不过这样的并轨,这样的一轨制,能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吗?我表示怀疑。
H. 关于养老金并轨
这位朋友本来世上复就没有什么公制平的事情,而双轨制在我们的中国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所以说这是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被消灭的。现在有所改革,现在他们也需要交纳个人保险费用,但是还是比我们高很多,所以说这是很漫长的路,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看不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