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养老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养老金怎么上涨合适
养老金怎样涨适宜?我以为:首先,要认清我国养老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才干思索怎样涨适宜的问题。养老金的上涨:一是要涨得公平,逐渐减少养老金差距。二是要涨得合理,表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三是统筹可持续性,提升社保基金的支付才能,发挥好保证作用。下面分离问题,做详细剖析,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协助!
写在最后:
1.我国目前不同缴费方式、不同退休身份、不同地域,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非常明显。应经过采取低者高调、高者低调的方式,保证待遇程度偏低的人员可以恰当多增加根本养老金。
2.将来10~20年,人口老龄化将日益严重。随着50后、60后、70后的陆续退休,退休群体将迎来激增,社保基金支付压力倍增,需求国度财政予以扶持,处理养老金的可持续问题。
3.关于灵敏就业人员和下岗工人,以及高龄退休人员,在养老金政策的制定中,应予以充沛思索,提供一定的政策倾斜!
② 2020年中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如何呢
现如今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一员,但对于养老保险的现状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下。对于养老金教育金等收益保险问题,我刚好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最新榜单!八大高收益率教育金保险排名
2012年,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到2011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人数达到2.61亿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人群达到3.61亿人。加总起来,总共达到6.22亿人。
其实,中国养老保险现状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覆盖人群的不断扩大,更体现在其制度设计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全面,体现了“制度全覆盖”。“制度全覆盖”指当前养老保险的三大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尤其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在2013年可谓是发展迅猛的一年。全国许多个省份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改变了农村居民养老无保障的历史,使农村人民也可以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另外,中国养老保险现状还让板块分割许多年的养老保险“动”了起来。根据劳动保障部社保中心提供的2007年的数据,全国办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业务160万人次。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程度上调动了经济的活跃程度。
中国养老保险现状:任重道远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养老保险的改革之路虽然取得了十分重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其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例如,制度仍未全国统一,养老保险双轨制的顽疾迟迟得不到解决等等。
从社会保障公平性的角度考虑,全国一盘棋,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去除制度“碎片化”才是公平的最大化体现。而中国养老保险现状还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最后的结果是不同人群有不同制度,制度差异化越来越大。
另外,养老保险双轨制也一直侵蚀着养老保险的公平特性。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已经异化为特定人群的“福利”,这既不利于公平的实现,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总之,中国养老保险现状还有很长的改革路需要走。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保险疑问,请来:多保鱼讲保险!,
③ 中国养老保险现状
老年人口队伍的急剧增大将会造成社会保障养老财政支出负担的加剧,不仅有可能使养老保险基金的供给陷入危机,也会因此增加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并进一步阻碍中国社会全面改革的进程。老龄化趋势使中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正处在一个旧制度变革与新制度选择的关键期。
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越来越重的压力。我国在工业化中期的起始阶段、经济建设资金需求集中的情况下便进入老龄化,使资源配置陷入困境。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部分平衡方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时,会造成资金需求的积聚增长,社会负担加重,对国家财政的稳定非常不利。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明显过窄,社会保险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大致法则,只有当覆盖范围最大时才会最强,目前,就全国而言,除国有,集体企业基本覆盖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大多数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尚游离在养老保险范围外,还有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至今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老年保障问题也尚未解决,这一问题不解决,社会保障关于权利保障、普遍性、平等性等基本原则就没落实,部分公民仍未享有相应的养老保险权益。
④ 养老金会计有什么特点
反映退休金资产、基金、负债和成本等事项的会计处理及报告程序。退休金的会计处理视退休办法而定。
约定给付退休办法会计处理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
1、递延确认(delayed recognition)。指对某些与退休金相关的事项递延确认。企业的退休金给付义务和退休基金资产常会发生变动,这些变动并不在其发生年度一次确认,而是以系统的变动,这些变动并不在其发生年度一次确认,而是以系统的方法分期摊销,以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太大的冲击。
2、净额反映(net cost)。指退休金成本以净额反映。企业每期确认的退休金成本包括六个组成项目,如服务成本、利息成本、退休基金资产的预期报酬、未确认前期服务成本的摊销、未确认退休金净损益的摊销以及未确认过渡性净资产或净给付义务的摊销,这些项目均汇总成一个金额,在财务报表中列示。
3、互相抵消(offsetting)。指资产负债互相抵消。企业年确认的退休金负债与提取的退休基金资产,在会计报表上加以抵消,以其净额列示。超额提拨时,为预付退休金(资产);提拨不足时,为应计退休金负债。退伍实际上尚未使用退休基金资产偿付退休金负债,也以净额列示。
⑤ 养老金会计这个论文题目好不好
我也在考虑以养老金作为会计论文的选题
⑥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现状是怎样的
我喜欢你们——
⑦ 会计行业退休金能达到6000每月么
六千元是可以达到的,但是要分在哪个地区,退休金按城市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工作期间在工作单位职位,工资决定的,所以要看你所工作的城市在哪里了。希望能够帮到你,谢谢!
⑧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现状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优点
1、老有所养。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终其一生,均可按月领取养老金直到死亡。
2、基本生活有保障。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随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3、没有职业差异。无论是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还是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只要参加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就可按同样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享有养老待遇。
4、流动不影响待遇。劳动者在所有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工作流动,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体帐户都可以保留并随之转移,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可累计计算,退休时不影响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⑨ 养老保险金的账务如何处理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养老保险费的账务处理:
(1)按规定计提单位应负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借:生产成本——社会保险费
制造费用——社会保险费
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销售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单位部分)
(2)代扣职工个人应负担养老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个人部分)
(3)按期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单位部分)
——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现举例说明:
【例】A有限公司,有职工300名;其中:一线生产人员为200名,一线辅管人员为20名,总部管理人员为50名,销售人员为30名。该公司与劳动者原订立了全员劳动合同,未发生人员变动。2010年6月,假定该公司按当地人均薪金基数1100元计算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按现行相关政策规定,假定应缴比例为28%,其中:单位缴费20%(17%划入统筹金,3%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费8%,其计算及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缴费的计算
(1)月度缴费基数:1100×300=330000.00(元)
(2)月度应缴金额:330000×28%=92400.00(元)
其中:单位缴费共计:330000×20%=66000.00(元)
个人缴费共计 :330000×8%=26400.00(元)
由单位承担的月度缴费总额66000.00元当中,
①划入个人账户共计:330000×3%=9900.00(元)
②划入统筹账户共计:330000×17%=56100.00(元)
2.个人账户清单
(1)月度缴费基数:1100.00(元)
(2)月度应缴金额:1100×28%=308.00(元)
其中:单位缴费:1100×20%=220.00(元)
个人缴费:1100×8%=88.00(元)
由单位承担的月度缴费220.00元当中,
①划入个人账户:1100×3%=33.00(元)
②划入统筹账户:1100×17%=187.00(元)
3.账务处理
(1)按规定计提单位应负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借:生产成本——社会保险费 44000
制造费用——社会保险费 4400
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11000
销售费用——社会保险费 6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单位部分)66000
(2)代扣职工个人应负担养老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6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个人部分)26400
(3)按期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单位部分)66000
——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个人部分)26400
贷:银行存款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