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退休呢?其实,退休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做法,一般指的是老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也有为年轻人倒换岗位的意味。特别是过去我们还有子女顶岗的政策。
根据1957年《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只有国营、公私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职员才能够退休。
1969年,我国劳动保险基金停止计提以后,所有的退休待遇都是由原用人单位承担了。退休职工的关系一般还保持在原用人单位,甚至用人单位还会发放一定的福利待遇。
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大家领取的待遇都改“退休费”为“养老金”了。但是,目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们还习惯地称之为办理退休手续。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怎么算待遇。
农保,又称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一部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2014年整合了新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而来。
实际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来就没有出现过“退休”两个字了。一般的表述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到达60岁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至于是不是退出工作岗位,国家不管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主要源自于政府补贴,分为中央补贴和地方补贴。目前,全国规定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93元每月。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额外补贴。比如说目前山东省是142元每月,青岛市是192元每月。江苏省是173元每月,南京市是470元每月。北京市是820元每月。上海市最新调整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是1200元每月。
除了基础养老金,另外一部分待遇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是个人账户的储存额除以139。
这种情况下,如果想领取1万元的养老金,即使按照上海市的基础养老金的1200元标准,个人账户养老金需要达到8800元。也就是说,领取养老金待遇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要达到122.32万元。试想一下,谁现在参加农保个人账户里有100多万元?即使是实施了20多年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能有30万元就非常厉害了。
上海市,目前缴费档次最高是5300元一年,按时缴费政府补贴675元(一次性补齐没有政府补贴)。这种情况下,满打满算缴费40年个人账户的本金也不过24万元,算上利息一般也超不过30万。更何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是2014年才全面统一建立起来。
所以说,要想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1万元的养老金,是不可能的事儿。如果有100多万元,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是有可能每月领取1万元养老金的。
② 川沙新镇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先进
川沙社保中心没有换地方,还是在新川路484号(注:社保中心没有对外公布的电话)。川沙新镇社区事物受理服务中心和川沙新镇人力资源保障事务中心(原劳保所)从新川路645号搬至新德西路359号。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③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每月能领多少钱
现在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每个省都不同,最低的50多元,上海最高为500多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你退休前的自己积累除计发月数。以60岁计算除以139.,比如你的个人账户是27800元。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就是200元,加上政府给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拿多少钱。
④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哪个档次的好呢
500-2000元,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纳注意事项
选择养老保险就是可以稳定社会,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希望在老年之后可以有一个好的生活保障,而居民养老保险的好处中这个就可以展现的很好,可以促进社会和谐,让整体的社会稳定性会更强,国家对这块的支持也比较多。
其次养老保险还可以保障老年人健康生活,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很多老年人的需求,在老年的时候本身就没有劳动力,没有经济收入,有了养老保险之后就可以及时的获得保障,居民养老保险的好处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老年人正是看中了保险这方面的好处才放心的选择,用户也会真正的认识到实际的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民网-城乡居民统一基本养老保险
⑤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有何重大意义
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呈现逐步加速趋势。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统一是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此制度改革之前,已经有十多个省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次的改革,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无差别,其意义非同寻常。
有人将此举视为中央政府送出的一份民心“大礼包”。谓为“礼包”,意味着改革的背后一定有财政的支持。
在基本养老方面破除城乡二元的局面,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当然,这一改革的含义,绝不只是拿钱这么简单。这样的改革,自上而下,有顶层设计意味,从中央的角度进行全盘考虑,是对全国所有居民的基本养老需求进行“兜底”设计。
要求要整合资源,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
大力推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改进管理服务,做到方便利民。要严格基金监管,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让亿万老年人心中有底、基本生活无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统一,不仅让亿万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依”、生活无忧,更增强了全社会的安全感和凝聚力。此外,它还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对于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从公平的市场经济看,尽管不少地方已经率先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制度的并轨。
但在全国层面启动公共服务体制并轨,其意义仍不容低估。正如会议提出的,“这既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增强社会安全感,也有利于使群众对民生改善有稳定的预期,对于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政府此次下决心进行并轨,而非停留于口头上,表明对这一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改革效应抱有期许。
在中国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并轨,将有助于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全体人民能够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无疑将是值得铭记的一页。
这一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核心,是在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要与其他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破局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相融。通过增量改革,加快不同群体之间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以解决现行养老保险体制的碎片化问题。
(5)川沙新镇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先进扩展阅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⑥ 是社保合算还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算
社保一般是指社会保险,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⑦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究竟有何意义和作用
作者:sky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2684087/answer/222594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这里所谓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一,指的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与新农保的合并,前者仅几千万人参保,后者四亿多人参保,算不上真正的城乡融合。可以理解为将一个小池子并入到一个大池子,然后用统一的一套班子和规则来管理。其实城居保与新农保有一定差别,例如分档不同,但差别不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这俩者之间的差距大,二者共性更多,例如对缴费记录没有要求等。实际上,2011年城居保设立时,一些省份就将其与新农保合二为一,作为一个制度来运行。等哪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合并了,全国统一才算有点眉目。当然,到那时,城乡户籍限制应该没了,公务员养老也并轨了吧?
2、新农保这种中央财政补助政策一直是存在的,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除了中央财政补贴外,个人缴纳一部分,集体(村集体等)补助一部分。中西部地区中央55元全额补助就是指这部分,东部经济发达,个人缴纳和集体补助部分更多一些,因此国家补贴50%。参保人原来缴纳的部分进入了个人账户,未来60周岁领取时,每月领取额度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
3、个人理解,企业组织或者慈善团体当然不是傻子,政府让他们出钱,虽然无法给他们直接的经济补偿,但一些政策让渡或税收优惠是可以起到类似效果的。无非是短期让他们替政府把资金垫付上,然后长期通过税收或其他政策对该单位进行补偿,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用担心。
4、最后这句话应该就是个大方向性质的口号,谈的是我第一部分说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这次合并两个养老保险之间的融合问题,眼下看,还遥遥无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配合国企改革设立的,要求有完整的缴费记录,必须缴费达到15年以上等限制条件。而新农保和城居保则没有这些条件,甚至没有缴费,也能领取养老金。如果要统一两者,从公平正义的角度看,以后肯定要适当提高新农合(城居保)的缴纳条件和标准,同时,对农民和城镇无职业者,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也是应当的。农村反哺城市之后,城市反哺农村,也是和谐社会的要求,这点“不公”,比起公务员“免费”养老,毛毛雨嘛。
⑧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领取计算
《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六、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城镇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8)川沙新镇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先进扩展阅读:
1、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增至每月88元
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社部、财政部近日印发通知,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提高标准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2015年,人社部、财政部也曾下发通知,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至70元。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整标准和时间统筹考虑了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保障标准调整情况。
2、多地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多地提高标准后,普遍高于国家规定的88元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
其中,江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今年将从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105元,增幅超过三成;
湖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统一提高18元,即由原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103元,惠及980余万名城乡居民;
内蒙古从2018年1月1日起提高18元基础养老金,使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128元;
河南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涨18元,达到每人每月98元,预计河南年满60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月平均养老金收入将突破110元。
⑨ 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年满16周岁,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年满16周岁,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当地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3、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⑩ 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呈现逐步加速趋势。建立统一的城乡居专民基本养老保属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统一是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此制度改革之前,已经有十多个省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次的改革,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无差别,其意义非同寻常。
有人将此举视为中央政府送出的一份民心“大礼包”。谓为“礼包”,意味着改革的背后一定有财政的支持。在基本养老方面破除城乡二元的局面,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当然,这一改革的含义,绝不只是拿钱这么简单。这样的改革,自上而下,有顶层设计意味,从中央的角度进行全盘考虑,是对全国所有居民的基本养老需求进行“兜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