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老金为什么有大缺口
这个问题很复杂。。
每年都抓了几个乱挪用的,公务员也比较多,都要吃饭,都要买房,买车。
最主要的是,资金库应该是让资金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结果呢?还没开始滚就已经融化了。
㈡ 养老金是如何空缺的
在这个把“难得糊涂”当人生智慧的国度里,政府正不断向社会不规则的公布一笔一笔的糊涂账,而一直把“老有所养”看的十分重要的国民,养老金出现1.7万亿大空缺的消息,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而由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和和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团队研究的结果更为惊人,到2013年,我国养老金缺口竟高达18万亿。 目前,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只占人口总数15%,低于世界劳工组织确定的20%国际最低标准。除了农村人口绝大多数被抛弃外,城镇职工也仅仅覆盖大约55%。一提这个,不少官员总会说,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养老金保障起步晚、困难大,可就是不明白,“三公”消费怎么总能奇迹般不断上升,从来没有遇到障碍,年度开支总额据说已达到惊人的1.9万亿,如果每年省下一半,不出2年,现在的1.7万亿养老金空缺,不就轻松解决了吗? 而事实是,这个简单的办法,这个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举措,它却难以成真。有办法的官员是不会担心养老问题的,公务员也没有纳入社保范畴。人社部解决养老金空缺的建议,是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即便相关社会调查中90%以上的人强烈反对,但反对无效,出了大空缺,包不住了,到了不说不行的时候,但你千万不要误解,这压根不是和你商量来着,或许,不久就会势在必行,而依照社保专家的测算,延迟退休年龄,每年可减缓养老基金缺口约200亿元,以此推衍,补齐空缺需要八十年,反对无效后,只能做一直干下去无法退休的准备了。当然,这情况大多不会发生,但退的越晚,政府的负担越轻,这个账是很明白的。 我国的养老金收缴和使用制度始终不透明。究竟全国收了多少养老金,这些养老金如何管理和使用了,交钱的人是无权知道的,根据公开数据,截至年底,养老金个人账户本应有资产19596亿元,实际却只有2039亿元,有些学者研究,空缺比这还要大。究竟实施这个制度以后,除了国家补贴,企事业单位及员工个人处上缴了多少钱,空缺部分,其中多少是应缴未缴的自然空缺,其中多少是“以后抵前”的真正空缺,其中多少是被挪用而产生的空缺,其中多少是投资失误损失空缺,其中多少又是管理开支浩大而不当消耗掉空缺? 在20年前,我国确立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起步并不晚。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由单位负担缴费,目前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缴费比例为个人工资的8%。这个基数是相当大的,政府采取加大现在的职工养老金提取上缴比例来支付制度实施前已到期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背负,本来应由政府支付的制度转型成本,在实施之初就须制定配套的财政年度跟随补缺计划,但装聋作哑的击鼓传花,不断变相转嫁到社会,才是形成巨大空缺的基础性根源,也给下届政府留下了一个不公平的包袱。 即便如此,常识告诉我们,养老金个人账户绝不会只有这区区的2039亿元,政府首先要敢于亮个底账吧,遗憾的是,这类必须权威和及时公布的数据,我们只能绞尽脑汁的上下求索和千难万险的多处拼凑,如果养老金管理一直不能透明,社会各界傻乎乎上交、人社部隔几年就说“空缺”的游戏就会反复下去,如果连养老金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玩弄的话,那这个国家最后也一定会被玩残。我过去曾写过一篇文章《养老金不入市风险更大》,当然知道养老金这个保命钱是不能轻易入市,但更知道,中国股市无论多糟糕,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公开性,即便存在贪腐问题,会比投资到那些不公开场所发现几率更大,否则,养老金成了又一个暗箱操作领域,谁能保证它比投资股市更安全那? 世界的通行做法是,政府财政及国家资产变现都会优先确保养老金不空缺。尽管我国财政也在加大对养老金的投入,但只占到全国财政支出的2%左右,与欧美国家差距极大,特别是日本,养老金占到了GDP的20%,而我国养老金只占GDP的4.3%。尽管我国还提出了通过国有股转持、国企上交红利来补充社保,但雷声大雨点小,2011年央企利润仅有0.4%补充了社保,国有股转持的范围也没有包括原来高峰期大量上市的国有控股企业。作为国家战略而在2000年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截止到2011年底基金规模仅为8688亿元,也无法应对即将出现的社保空缺危机。 从1958年实施的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规定,已持续半个多世纪。对大部分没有特殊技能普通职工来说,延迟退休年龄,不过是给单位添麻烦、给健康添麻烦的一种危机滞后传递,本来,靠月积年累克扣工资来实现的养老梦想,觉得不会有任何变故的,主动缴纳是基于对国家之信任,以及可以享有国家财富的全民共沾,但现实是,不说退休养老金出空缺了,即便是欲望极为保守和可怜,即便是按现规定年龄退休并拿到养老金,也会面临通货膨胀侵蚀而不得不艰苦度日,除非,养老金之外搞到了不义之财。
㈢ 养老金黑洞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已经退休或近期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很多是没怎么缴费的,发养老金的钱,回
是正在上班的人答交的,这些正在上班的人的养老保险账户上有几万亿,其实已经被别人领空了。
短期内社保空账的对策:2017年国务院出台政策,央企等国企划转10%的股权给社保基金,增强社保基金实力。
(参照:2016年,102家央企利润总额1.2万亿元,10%就有1200亿元。)
建议采取更多措施,比如:
A:公务员人数和行政支出每年递减2%(随着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及大陆人口几年后就开始减少、再保留上千万公务员已无必要)。
B:各地当年度财政资金有结余的一律上缴,严惩年度突击花钱上万亿的荒唐行为。
C:税收资金每年划拨社保基金递增2%,进一步提高社保实力。
不要一味提高退休年龄,让百姓缴费四十年(20岁到60岁甚至更高)、只领几年养老金就死亡。
㈣ 养老金缺口那么大,为什么退休金还在涨
早在前几年对养老金缺口过大的事情大家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觉得缺少了一种保障。从养儿防老到国家养老最后到自己养老,很多人都认为养老金白缴了。
养老金缺口过大的错觉目前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我国养老金在大的方向上没有缺口,到2019年底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有5万。但是这种感觉是每个人都感觉到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财政保障:中国养老金制度一定程度上通过收取个人和社会企业的注资和支持,另一部分则是国内的财政支持。近年来更是加大了财政补助确保各地区养老政策的正常履行。
所以,这也就是我们虽然看到了“养老金缺口”的现象,却能够如期发放并且按期增长的原因。
㈤ 养老金据说有大窟窿啊,朋友建议买个养老保险,不懂啊,咋搞
你所说的养老金,指的是国家社保里的养老保险,这个是国家统筹管理的。有再大的窟窿,国家也不会弃之不管,否则就出大乱子了。
而你朋友说的养老保险,指的是商业保险公司的集理财养老功能于一体的商业保险,可以作为社保养老的有力补充。但是绝不是对社保的替代。
打个比方:
社保,就好像馒头米饭,将来等你退休以后,能保证你顿顿有饭吃,饿不死。但是想顿顿四菜一汤,有鱼有肉,基本上没戏。
商业养老保险,就好像是鱼和肉,菜和汤,能够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商业养老保险所需要你做的,就是在你现在年轻的时候,每年给自己强制储蓄一笔钱,等到你将来退休以后,再用。
㈥ 养老金怎么算,为什么亏空这么大
交养老金参保所需资料:身份证复印件两张(验原件);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张;城镇居民户口本原件;《档案委托管理卡》。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比例及金额:
(1)缴费基数:个人所在省份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2)缴纳比例:按照当年相关规定执行(3)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纳比例×12四、缴费方式及时限:
持《档案委托管理卡》到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以现金方式缴纳。参保人员应一次性缴纳全年养老保险金,并于每年6月20日前办理,逾期加收利息,但最迟不得超过12月20日。缴费时间是当年基数出来后每月1—20日。
㈦ 养老金的缺口有多大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高峰和现代化进程正好是逆向的。因为根据十九大报告,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那时正是中国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25%~30%。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205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顶峰。如果养老问题无法解决,必将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养老保险是管城镇退休职工基本生活的,基本生活都没有解决,如何实现现代化?
所以现在《方案》的出台是中央着眼长远,为推进现代化扫除障碍的一个重大的民生措施,是新一代领导集体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因为5年内中国养老保险出现赤字,或者全面出现赤字的可能性很小,此举是从长远着眼,解决潜在的老龄化危机和养老危机。
其次,将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个人账户”基金变为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成为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缴费率从8%增加到10%,单位(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各为工资总额的5%。
最后,积极支持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促进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的形成与发展。
㈧ 请问为什么中国的养老金会有这么大的缺口呢
因为现在发的多北京一个普通退休的老人一般4000-1w不等他们发的太多了,在北专京他们有房根本用不属了这么多,再一个像医疗保险,北京做阑尾炎手术(石景山医院正规三甲)1.5w左右,给用呼吸机大约费用(7k),是否存在过度医疗,老家3k块当然医疗条件不一样但也不能差好多,用医保卡挂号40元普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