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龄同样是30年,养老金差1000元,为什么退休养老金有差距
就算你们的工龄完全相同,而且这些工龄在养老保险中都已算作缴费年限或视同缴费年限了。如果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同,你们的养老金还是不同的。这些不同体现在什么地方,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是可以寻找出答案的。
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而且个人缴费基数相同,但在不同的省计算出的个人缴费工资指数也是可能不同的(因为当年的社平工资各省是不一样的)。这种不同,就会相应地影响到养老金的高低。
养老金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果要想在退休后有较高的养老金,需要在工作时要尽可能地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也就是“多缴”,而且要尽可能延长缴费年限,只要能缴养老保险就要尽量缴,不要断缴,不要停缴,也就是要“长缴”,只有这样,在退休时,养老金才会“多得”。
2. 如果企事业统一标准计算养老金,养老金差异还大吗
不,如果已经是了。事实上,自2014年10月1日起,企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后,企事业单位统一了缴费标准和养老金计算标准。但历史原因、制度原因、监管力度等诸多因素产生共鸣,使得改革目标可以一蹴而就。在我看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未来的养老金都会有差别。总的趋势是差距会继续缩小,但难以消除。
个人认为,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都会有差距。然而,国家正在不断采取改革措施,完善对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障的监管,以缩小这一差距。比如2019年5月,用人单位养老保险缴费率降低到16%,比如社保费提升为税收征收等。我相信未来会陆续推出新的改革措施。因此,未来的总趋势是,企业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将继续缩小。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很难完全消除。其实只要没有明显差距,就已经很理想了。我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3. 中人养老金计算方法严重不公,严重违背中央的缩小差距的方针。.
不但没缩小差距反而扩大差距,严重违背提低限高的原则!
4. 养老金账户待遇与实际发放差80元。什么意思
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是养老金的一部分。
5. 养老保险交与不交的实际差别
农村养老保险交和不交有区别。区别就是交农村养老保险累计年满15年,到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可以领取每月80元的基础养老金和自己缴纳档次的个人养老金,补交就不能领取。
农村养老保险,是指以农村非城镇户籍的居民为保险对象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形式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自我保障为主,集体(含乡镇企业、事业单位)调剂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政府组织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6. 养老金预发与实发差多少钱
不会差太多,也就是两年社会平均工资不同,计算的数据差异,很有限,不要期望过高。
7. 上海人社养老金估算和实际退休差1000多元是什么原因
如果实际领的退休养老金和社保发放记录金额相差几百元的话可以去当地社保局进行查询到底是怎么回事。
8. 退休金差距为什么那么大
不“退”不知道,一“退”吓一跳!当很多企业工作的老工人走下工作岗位时,才看到和他们同期参加工作在事业或者政府部门工作的退下来的人员退休金要比他们高得多。
他们不明白,都是退休人员,退休金差距为什么这样大?
他们更不明白,当时都是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为祖国出力,待遇为什么不一样?
他们还是不明白,都退休了,都没有贡献了,同在大街上散步,为什么退休金竟如此悬殊?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策,当时不但生活必需品和工资待遇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策,就是劳动分配也是比照计划经济模式。所以,在当时没有找工作一说,基本上是由组织分配工作。“公务员考试”是现行模式,当时没有公务员一词,在党政机关工作也是由组织分配去的。那个年代,基本上是政治挂帅的时期,“一切听从党安排”是计划经济劳动分配政治化的典型模式。工资待遇也是计划经济模式,那时同期参加工作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工作(事业、企业)的年轻人,他们工资待遇基本相等。
当历史的巨人跨过了2000年时,在企业工作的人员茫然感到自己亏了,因为他们已经朦胧地感觉到企事业之间的差距。很多“有识之士”便托门路、找熟人,剜门盗洞往机关政府里钻,能力稍差一点的就想办法把自己调到事业单位工作。虽然他们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没有什么出色表现,但是当他们退休时和同在原企业工作退休的人员对比退休金却多出一倍还多!
“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同: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同: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5倍。
企事业退休人员差距就这样产生了。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电工出身。在他的一生中工作调转多次,最后一次他落到我市电视台(事业编)工作,当他退休时退休金是2300左右,而和他前后参加工作的原同事退休后退休金只是1000多元;还有一位姓于的男士,他原来工作在煤矿企业,后来他调到矿办中学后勤工作,退休时退休金是400多元(按企业标准),后来学校归建(归属教育系统),他们感觉自己吃亏了,便多次向上级反映,后来得到回应,最后把他的退休金提高到1500多元(按事业标准)。同在一个人身上,退休金差距竟如此之大,可见其不可理性。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提供的资料显示,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双轨制”,待遇差距问题越来越突出,到2006年底,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平均高出企业两倍多,随着津补贴改革的到位,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 (人民网 12月23日)
《南方周末》的报道也印证了这个观点:2007年上海某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企业高工,月退休金2006元,某民主党派机关一个普通司机退休金为2550元。华南某市部分企业副高职称的退休专家养老金约为930元,仅仅相当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清洁工工资的一半。不公平的地方还体现在“同命不同价”,依照2006年丧葬抚恤标准,上海企业是补发2个月平均工资;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则补发20个月工资再外加600元补助费。
从宏观看,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但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引起了广大企业退休职工的不满。前年两会期间,李永海委员指出:在2000年至2004年的5年间,全国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年均增长6.31%,而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增长速度分别是13.45%和11.67%。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不同就是不能吃大锅饭,取消“退休金双轨制”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也不主张退休金一律一样平等。现在,国家公务员要经过严格考试录取,企业养老金费用也按照企业职工工资等比例缴纳,而一些社会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条件缴纳养老金。所以,等他们退休时养老金肯定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现象。而现在退休人员在当时没有报考公务员机会,在企业工作也无需缴纳养老金,因为当时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国家所有,在企业工作和事业、政府机关工作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在退休金上应该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不应该一刀切。
退休金应该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条列”。
缴纳养老金是1994年才实行的,在1994年以前企业退休人员是由企业自身发放退休金的。因此,在1994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企业退休人员应该考虑按照退休员工实际工龄比列发放工龄补贴,以此来弥补企业退休人员和事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差距。因为当时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所有的利税都归国家所有,国家给企业退休人员一定得工龄补贴是理所当然的。
取消“退休金双轨制”,改善企业退休职工生活环境应该得到劳动保障部门重视,国家兴旺,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奋战在祖国经济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劳动者,更不要因为“退休金双轨制”伤害他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