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叫过渡性养老金
计算“中人”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养老金叫过渡性养老金。
1,过渡性养老金,属于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基本养老金,即大家口头所称的养老金、退休金、退休工资,是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三部分组成。是指在新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因为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个人账户,退休后个人账户不能完全体现其劳动贡献情况,因而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应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而这部分以过渡性养老金的形式进行补偿。
2,过渡期第一项政策是“五年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继续发放补贴。老办法计算养老金时,每名退休人员都有125元补贴。为了“消化补贴”,所以用“五年过渡期”来逐步减少补贴发放金额,最后取消补贴。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4%)。
拓展资料:
一,养老金
养老金(pension)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二,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一)计算每月缴费指数:取员工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工资,除以当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将员工自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缴费年限的每月缴费指数相加,除以其缴费年限的月数,得出平均缴费指数。
(三)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将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Ⅱ 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具体是怎么计算
1、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先搞明白缴费工资指数的计算方法:它是以参保人实际缴费(历年指有几年计算几年)的缴费工资除以上年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出当年的指数,如你1995年的缴费工资是800元,当地1994年的职工平均工资为700元,那么你1995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就是800元除以700元=1.143;如你1996年的缴费工资是1000元,当地1995年的职工平均工资为900元,那么你1996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就是1000元除以900元=1.111;这样一直计算到停止缴费年限为止;
2、下面,再将已求得的历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相加之和除以你的实际缴费年限=你的缴费工资指数(1.143+1.111)/2(95-96的实际缴费年限);
3、再用你的缴费工资指数(1.127)乘以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你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4、假如你1995年前的缴费及视同缴费年限为12.83年;
5、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退休前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900元*1.127)乘以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比例(1.4%),再乘以12.83年。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职工退休当年、前一年,二年......n-1年的年缴费工资基数,年缴费工资基数等于每个月的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 职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至职工退休前的缴费年限。不足整年的,按缴费月数除以12换算。
Ⅲ 10年视同缴费年限退休过渡性养老金每月700 .正常吗
仅仅就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公式给你自己算。
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x社保缴费平均指数x账户前工龄x1.3%
Ⅳ 下岗前的过渡性养老金是怎样计算的
下岗后本人按60%的比例交养老保险,那么如何计算下岗前的过渡性养老金?下岗前你是属于单位交纳的养老保险,下岗后你是本人交纳的养老保险,在一个人的终身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中,既有单位的缴费年限,也有个人的缴费年限,既有视同缴费年限,也有实践缴费年限,很多人是没有这种阅历的,但是我就是这种阅历的人之一。
综上所述,下岗后依照60%交纳养老保险这个60%不是缴费比例,而是缴费基数,假如下岗前后都只要实践缴费年限,退休时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只要在你下岗前具有视同缴费年限,今后才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和下岗没有关系,也和个人依照60%的基数交纳养老保险没有关系。
Ⅳ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账户养老金。具体算法: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参保人员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其中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省上年社平*本人历年缴费工资的指数平均值。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全省社平*1997年底前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底前本人缴费年限*1.4%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的累积金额/计发月数(139)。
Ⅵ 社保过渡养老金计算
影响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开始时间、工作年限、退休前的工资和个人账户余额。
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参保人员参加工作时间的不同,把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分作三个类型:
(1)1996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称作“新人”),基本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二是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退休时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除以
120。
(2)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称作“中人”),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各种补贴调节金四部分组成。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以本人退休前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乘以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比例(1.4%),再乘以1995年底以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求得。
(3)1995年底以前退休的(称作“老人”),按原办法计发养老金不变。
根据社保局规定,一般来说,个人和单位缴纳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分别为8%和20%。
退休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与本人平均工资、本市月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年限有关,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与个人缴费总额有关。按2011年社会平均工资4672元算,工作30年,若所有其他标准不变,退休时,其个人和公司共同缴纳的总费用为:5000×8%×12×30+5000×20%×12×30=504000元。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5000/4672×30)/30=1.07,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4672×1.07=4999.04元,基础养老金=(4672+4999.04)/2×30/100=1450.66元,个人账户养老金=144000/139=1035.97。算下来,每月可领基本养老金=1450.66+1035.97=2486.63元,可能略高于北京平均水平。
由于养老金缴费水平不同,算法也有地域性,工作性质、社会变化等也会造成差异。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Ⅶ 退休工资中过渡性养老金如何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R×中人临界点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
方法
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一)计算每月缴费指数:取员工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工资,除以当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将员工自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缴费年限的每月缴费指数相加,除以其缴费年限的月数,得出平均缴费指数。
(三)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将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享受比例
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不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1.2%;
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30%+(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25)×1%。
(7)过渡性养老金系数扩展阅读: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下称6号文),这个文件规定了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重要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个人累计缴费满15年,或工龄(包括缴费年限)满10年,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所领取的养老金来自于个人缴费的积累,即个人账户中累积的储存额,除以预期寿命,就是每月领取的养老金。
但是,由于在此之前,没有实行职工个人缴纳个人养老保险费的规定,一些职工缴费不久后就要离退休,如果完全按照个人账户积累,那么他可以领取的养老金非常少。
例如,某人在1995年时已57岁,缴费3年后即退休,那么他的个人账户中只有3年的缴费,但是他的预期寿命可能是20年,那么,3年的缴费分到20年中按月领取,养老金就太低了。
因此,6号文规定了过渡性养老金。就是说,在国发[1995]6号文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3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除了领取个人账户积累中的钱之外。
再加发一部分钱,使他的养老金和6号文实施前退休的职工的养老金差别不大,后退休的略高。这样,就能够实现养老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
加发的这部分钱,就是过渡性养老金,意即为实现政策过渡而加发的养老金。而对于6号文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按政策,企业和职工个人都应缴交养老保险费。
因此不存在过渡的问题,也就不会有过渡性养老金。从理论上讲,随着领取过渡性养老金的人相继死亡,过渡性养老金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Ⅷ 广东省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
摘要 您好,您的问题由我来给您回答,首次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退休时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1998年6月前的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 1998年6月前实际缴费年限)×1.2%
Ⅸ 广州市过渡性养老金怎样计算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一、基础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