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老金的负利率问题
养老金国家会买单,不存在月光比存钱强的事! 有存总比没存要好!
⑵ 支付宝中的养老金我每月投50 65岁后我每月能领多少
你存的多少就是多少钱是自己的。其实这就是一份强制储蓄而已。
⑶ 有没有人在支付宝投养老金的靠谱吗
该产品本质就是一个养老保险。
购买养老保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掉入一个认知陷阱:
1、以为自己的投资能力和目前的利率水平长期来看是永远保持不变的。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鼓励创新与创业,那么一个国家的利率是长期向下趋近于0或者负利率的。
如果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不稳定,有战乱或者经济危机,利率就是无限向上的。
所以,如果期望中国持久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就不要预计余额宝会一辈子4%。
2、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控制力,iPhone、apple watch、宝马、房子。
余额宝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更方便的淘宝、天猫,用一点限制资金的小利息,让广大用户更方便的买买买,更方便的剁手。
把余额宝作为长期的理财工具至少在上淘宝和支付宝的时候要有很强的自制力。
最后贴一个关于保险和宝马的笑话,作为结尾:
它反映出了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自己自控力估计过高的实际情况:
男:你买了保险吗
女:买了
男:每年多少
女:2万4
男:交几年
女:20年
男:你到现在缴了几年
女:15年
男:所以这些年你每年2万4
女:正确!
男:1年2万4、过去的15年里你在保险里总共缴了360000元?
女:嗯!
男:你知道吗?如果你不买保险,这些钱放进银行的话,你可以买辆宝马了!
女:你买保险了吗?
男:没有!
女:你大爷的,那你的宝马呢???
最后,如果觉得本金是个问题,可以购买返还本金的养老保险就OK了
⑷ 支付宝上的养老保险靠谱不,买过的人来说说
是靠谱的。
先说结论:支付宝上的保险是非常可靠的。
支付宝蚂蚁保险实际上是个线上保险销售平台,所有保险产品都有各自的承保公司,无论是被保护力度还是理赔流程都是和线下产品一样的,在理赔上甚至要比线 下保险要方便一些。
我们之前也说过,保险公司的成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专业和安全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实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另外,我国有银保监会这样一个重要的组织。
银保监会全称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对银行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政府机构。
可能大家对支付宝保险较为熟悉的是好医保系列和相互宝吧。
其实,支付宝保险目前已经涵盖了四大险种,甚至是理财产品,例如全民保教育金2020、全民保养老金2020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相互宝实质上并不是保险产品,而是有支付宝平台推出的互助计划,这边奶爸就不进行阐释了,想了解的可以看看这篇内容:《支付宝里的相互宝到底怎么样?有何优缺点? 》
支付宝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支付平台,无论是实力还是商誉都是值得信赖的。
而在支付宝蚂蚁保险上销售的保险产品也都是可靠的,无论是哪款保险,最后依托的都是保险合同,所以投保前保障内容和产品条款一定认认真真看清楚。
⑸ 负利率带来的影响
答:您好,在理论上负利率有可能刺激家庭增加消费,刺激企业增加投资,并以此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但是在现实中,要想实现负利率的这些刺激作用,会遇到非常多的阻力。
一、负利率
负利率就是将通常的存款利率改为负_值。有时适用于央行接受民间银行存款时_的利率。一般而言银行向央行存款时可获_得利息,但在负利率情况下反而需要支付_手续费。银行将钱存入央行会出现缩水,_因此有望促使银行积极放宽面向企业的贷_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_实行2.1%的负利率,将从2016年2月_16日起执行。_
实际负利率,指通货膨胀率_过银行存款利率。这种情形下,如果只把钱存在银行里,会发现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
二、时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_推移而发生的增值,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_值额。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资金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资金具_有更_的价值。我们经常说,钱越来越不_值钱,就是说,同样多的货币的在不同时_的购买力是不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一单位货币与未来的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要节省一单位货币不消费而改在未来消费,则在未来消费时必须有大于一单位的货币可供消费,作为弥补延迟消费的补贴。这个补贴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个人建议:
对于很多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人来说,我们通常用银行存款的利息率来解释资金的时间价值,比如说,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为1.75%,如果在银行存1万元,那么一年以后可以从银行取得 10175元,也就是说,1万元与一年以后得10175 元是等价的,而这175元的增值额,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时间发生了推移,带来了增值额,这样也很好理解。但是,如果利息率为负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资金不仅没有发生增值,反而减少了。
⑹ 负利时代买保险窍门是什么
保障是保险最基本的功能。但理财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我国正处负利率时代,又有升息预期,因此现在要买保险,最合适的选择就是购买纯保障型产品,它们包括:定期寿险、意外险、医疗保险、非返还重大疾病险等等。至于分红保险和万能保险,由于收益率不固定,也可作为一种稳健理财的方式酌情购买。
买养老保险提示:通胀风险不可不妨
通货膨胀通俗说来就是“钱不值钱”,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人们今天在购买养老保险时,不能确定将来领取养老金时,其真正的价格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所以说,在购买养老保险时必须考虑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由于养老险缴费期限长,受通货膨胀的影响,领取养老金时,所获年金的实际购买力可能会大打折扣。
小贴士:
为规避通货膨胀的影响,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市民,在选择养老保险时,可优先考虑分红型养老保险、分红型寿险和健康险受利率影响较小。
看清不同养老保险的差异
领取额度可以分为保额的5%、10%、12%和100%等几种。
在养老险领取方式上,通常为每年或每月期领取,但也有一次性领取,因为在领取养老金期间,仍然会产生利息,所以分期领取所得的养老金更多一些。
在领取期限上,有的养老保险限定到具体的岁数,有的则为终身,即被保险人领取到身故结束,不过,保险公司通常有一个10年的最低领取期,被保险人生存时间越长,越赚“便宜”。
不同养老保险的人身保障功能有差异
养老险都具有人身保障功能,被保险人在投保后若身故,可以得到保险给付。因为人身保障并非养老保险的主要功能,因此各险种差别比较大:缴费期间,有的提供高达6倍保额的身故保险;有的只返还保费及部分利息。
不同养老保险的保费差别大
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不同类养老险的保费差别很大。现在市场上有十多家寿险公司几十个养老险种,除了2.5%的利率相同外。养老保障和人身保障差别比较大。因此,在投保时要货比三家。根据养老险的价格和需要的保障范围进行比较,看哪家的性价比最高。
购买养老保险不能忽视变化的利率
有人提出,在低利率时代购买养老险并不合算。因为对于储蓄金额的累积作用太弱。选购养老险虽然越早越好,但并不是绝对的。在选购养老险的时候要对利率是否上升有一个心理估算,一旦银行继续调息,保险利率也随之上调,那么有可能买保险过早而得不偿失。保险退保损失很大,前四五年时间里产生的现金价值都没有保费多。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投保养老险分两步走,先选择一部分,如总保障额的50%,等一段时间后,随着利率发展的动向再增加另外一部分养老险。
怎么买保险最有价值
首先是花小钱让家庭远离意外风险的打击。意外风险由于发生的几率比较低,规避风险的投入不会很高。
其次是重大疾病,要早关注,早投入,少担心。重大疾病也是一家之主必须重点关注的一个风险点。重大疾病保险保障一方面在于为客户提供高额的大病治疗费用,另一方面在于为遭遇不幸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最后,一家之主要考虑“未雨绸缪”,用微薄的积累铺垫明天高额的生活支出。现在理财产品很多,以保险产品为例,兼有保险和分红功能的寿险产品值得推荐。
低利率时代购保险窍门
高利率时代买养老分红,低利率时代买保障。目前返还型长期寿险的核心价值,并不是一部分保险代理人所说的。丰厚的收益”或“风险保障”,而是“强制储蓄”。对于那些手有闲钱,懒于打理,又惮于投在风险较高的股票期货的中年投保人,这类养老保险不失为一种既安全又省心的养老计划。低利率时代最“划算”购买的三类保险应该包括:意外险、定期寿险和医疗险。
⑺ 支付宝上养老金计算器算出来退休后月领5万多怎么可能
这个就是有问题的,我试了一个月三千和四千最后相差没几十块钱
⑻ 怎么知道我的退休金有多少
基本养老金按以下标准计发: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以被保险人退休时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按被保险人的全部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每满一年发给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被保险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按照上述办法计算,需要你的历年缴费记录和退休时前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比较复杂,退休前,社保也不会接待查询。如果单位的主管人员会计算,可以请他们估算一下。 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并不能保证高品质的退休生活,缺口该以哪种方式补足呢?业内人士表示,商业养老保险是个重要的选择,消费者可以在年轻时候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购买合适的商业养老保险,为退休后继续享受高品质生活做好准备。 传统型养老险的预定利率是确定的,一般在2.0%-2.4%,从什么时间开始领养老金,领多少钱,都是投保时就可以明确选择和预知的。 优势:回报固定。在出现零利率或者负利率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回报利率。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售的一些养老产品,按照当时的利率设计的回报,回报率达到10%。 劣势:很难抵御通胀的影响。因为购买的产品是固定利率的,如果通胀率比较高,从长期来看,就存在贬值的风险。 适合人群:比较保守,年龄偏大的投资人。 分红型养老险通常有保底的预定利率,但这个利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0%。分红险除固定生存利益之外,每年还有不确定的红利获得。 优势:收益与保险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理论上可以回避或者部分回避通货膨胀对养老金的威胁,使养老金相对保值甚至增值。 劣势:分红具有不确定性,也有可能因该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好而使自己受到损失。要挑选一家实力强,信誉好的保险公司来购买该类产品。 适合人群:理财比较保守,不愿意承担风险,容易冲动消费,比较感性的投资人。
⑼ 养老金是否合算
说个亲身经历,很多年前,也有人和你的想法一样,买断不用国家养老。但等他们老了才发现养老金的重要性,每年找单位“上方”……
01
1998年,轰轰烈烈的下岗潮开始了
我妈当时在某林业系统下属的事业单位,当时那个事业单位已经没啥实际的活可干,基本是个多余的机构,上面为了减轻负担,决定把所有人“下岗”
事业单位没有像国企那样直接下岗,而是采取了更缓和一些的办法,变向“下岗”。
具体来说,给了职工两条路
第一条路:买断自谋职业,给2万元补偿,相当于花2万元彻底解雇你。
第二条路:变向下岗,提早退休,只能拿工资的80%,且以后工资增长也只有在职人员的50%,正式退休后并入社保。
当时每月工资不到200块,一次性拿到2万,相当于一次性拿到未来10年的工资,诱惑很大。他们觉得如果拿这些钱去投资或者做生意,赚那点工资还是容易的。基本上和今天不交养老金,自己去投资的想法一样。
我妈的同事老帅当时正当年,刚做生意尝到了甜头,就带头宣传先把钱拿到手才是最安全的,下岗潮愈演愈烈,你现在不拿钱,几年以后政策可能就变了,可能一分钱没有让你下岗。提前拿10年的工资,干点啥生意都能赚这点工资。
说起来现在很多人似乎有点难以置信,当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也非常没有安全感,机构改革和变向下岗轰轰烈烈,铁饭碗随时可能被直接“下岗”。所以我妈也非常害怕,心想还是先把钱拿到手上为好。
我妈的想法我姥姥坚决反对,甚至专门跑到我家把我妈大骂了一顿。我姥姥说,你们还没老,很多事情不懂,你现在拿了钱肯定也存不下来,去做生意亏赚谁知道。你好歹给自己留条后路,现在即便工资只有不到200块,等你老了挣不到钱,这是一份有保障的养老钱。
我妈被骂了一顿后就选择变向下岗,以老帅为首的一群人都选择2万块买断,有的人拿这笔钱去做生意,有的人存下来日常生活。
没出5年,这些人肠子都悔青了。拿这笔钱做生意的,没几个真正有本事的,基本没挣到啥钱,两三年就把手里的本金消磨完了。把钱存下来日常生活的,也存不住钱,很多人拿到钱都会东买西买,买BP机,买摩托车等,刚开始很风光,五六年后钱就花的差不多了。
再后来,就不止是后悔了,对他们的人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没有了收入,也没啥大本事,挣不到钱,家庭生活日渐拮据,矛盾开始逐渐加深,夫妻经常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最后有几个家庭都离婚了,挺惨的。
现在我妈他们这批人基本都退休了,我妈现在养老金3000左右,半年的养老金就接近2万块。还有医保,看病报销比例70%-90%。真应了我姥姥那句话,到老了有个很好的依靠。作为独生子,我也基本不用为父母的养老担忧,给我也减轻了非常大的负担。
那些拿2万块买断去做生意赚大钱的人,没一个人的收益比养老金高。大多数人反而挺惨,老了也没啥医保和养老金,到老了还在到处走街串巷打工赚钱,儿子结婚都拿不出什么钱。
前几年他们联合起来去上访,大闹单位,睡在领导家不走,怪当时单位出买断政策,误导他们买断,要求单位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单位拿出他们当时签的协议,他们说这个没法律效力,闹死闹活让单位兜底。后来还要去北京说理,结果被截回来“教育”了几天,再不敢上访了。
02
后来读了金融硕士,投资多年,我才发现,当年姥姥的决定非常英明。
养老金确实性价比很高,是人老了以后很大的一个依靠。
从收益的角度说:
养老金的收益其实挺高的,从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养老金的增长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准,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过去这些年大约8%左右,养老金的增长也接近8%,最贴近经济增长。
P2P,股票,信托,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余额宝,银行存款,你能数得上号的投资产品,收益率都比养老金低。(除了房产,因为中国房产泡沫是钢做的)
背后的本质是,投资收益是资本的利息,来源于实体经济增长,长期来看投资收益必然低于实体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由资本、劳动、技术共同创造,资本只能分一部分收益。如果投资收益长期高于实体经济增长就是资本空转泡沫,迟早崩盘。
养老金相当于经济增长指数,通过投资,做生意,跑赢经济指数的人,绝对只是少数。大多数人最后摔的很惨,收益远远低于养老金。
从风险的角度说:
中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养老金由国家信用承诺发放,养老金基本相当于国债。
金融学里把国债收益当作无风险利率,
信用主体排序为: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
没有比国家信用风险更低的主体了。
养老金的风险已经是相对最低了。
从资产配置角度讲:
个人资产至少按风险从低到高分为:
保命的钱:追求绝对安全,即便发生金融危机也能保命,一般用来养老、教育等
平时花销的钱:不追求收益,资金灵活,用来平时花销,一般放余额宝
稳定增值的钱:追求风险和收益均衡,保持资产稳定增值,比如银行长期存款,大型信托;
追求收益的钱:向风险要收益,尽可能追逐高收益,比如股票、房产。
凡是有投资经验的人都知道,投资没有绝对安全,风险无处不在,绝对不能拿保命的养老钱去投资。保命的养老金,宁愿不要收益也要绝对安全。
养老金无论从收益、风险还是资产配置角度说都是违背投资原理的高性价比产品。养老金高性价比的根源是国家和公司大量给低收入者补贴的结果,是国家不惜代价搞的一项社会福利。是社会给所有人设的一道安全垫,保证我们年老没有收入,或者万一摔个大跟头,最后有个兜底的东西。
很多人担心未来经济减速和老龄化导致延迟退休、养老金发放减少。未来养老金肯定无法像过去一样高增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如果经济不增长了,投资什么能赚钱呢?银行都是负利率,大多数人的投资收益依然没有养老金高。
说到底,社保是经济增长指数,不管是增长还是下跌,只有极少数人能跑赢指数,绝大多数人,老老实实每月定投经济指数,是最稳妥的方法。
最后说句题外话,收益稍高点的投资,风险都较高,难度都很大,能一直赚钱的人不足20%,大多数人都是送财童子,强烈建议普通人不要贸然尝试。如果真想靠投资赚钱,建议按如下步骤逐渐积累财富。
(1)努力工作,让自己的赚钱能力越来越强,这才是真正的摇钱树。
(2)缴纳社保,保证自己有碗白粥喝,有条底裤穿,万一病了也还有个最基本的保障。
(3)补充基本的商业保险,用商保盖住最为可能的极端风险。
(4)优先保证买房、教育、父母养老,把人生最重大的问题保证好。
(5)投资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让自己的资金稳健增值。
(6)投资能力较强后,投资一些有长期价值,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例如股市、房产等,但务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