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5养老金并轨后对公务员有什么影响
改革之后退休公务员养老金从大的层次上分为两块: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上述决定只规定了基本养老金的细节,基本养老金跟企业职工一样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统筹账户又叫做基础养老金,是由单位从工资总额中缴20%,这是个大的“资金池子”,个人账户是本人缴费工资的8%。而职业年金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还要等待人社部、财政部再出管理办法,决定只是原则性规定,单位按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当然,已经退休的人员按这个办法没法算退休费了,所以老人还是按“老办法”财政全包;还没退休而且工作累计没满15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年限视同缴纳年限),全按照决定里的新办法来算养老金;还没退休但已经工作满年限的,按新办法显然就“亏”了,所以在基本养老金基础上会发给他们“过渡性养老金”,怎么发、谁来出钱,也要等人社部出规定,至于“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有没有关系,应该可以从人社部未来的规定里找到说明。
『贰』 养老金并轨后公务员会减少收入吗
不会,有官员说,并轨后非常可能还会涨工资。用以弥补扣掉部分养老保险费后的损失,以便使公务员的实际收入不会下降。公务员阶层是统治阶层-----你会动手割自己的肉吗?
『叁』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后区别大吗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后区别不大。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是一项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与其他职工统一的、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化解待遇差距大的矛盾的政策。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进行管理,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录用,并建立相应的升降机制和退出机制。公务员分为领导职务公务员和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包括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和国务院增设的其他类别。
公务员的知识分两部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框架和基本常识以及本专业的来龙去脉和前后动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十九条 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制度。
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保持不同领导职务、职级、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
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第八十条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公务员工资应当按时足额发放。
『肆』 养老金并轨方案通过 公务员养老金会减少吗
因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起步晚,待遇水平仍不高;因为各地财政承受能力和基金结余分布不均,且统筹层次仍偏低,社会保障互济功能施展不够,导致地区之间待遇差别较大;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轨制,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轨制“双轨”运行,待遇差距矛盾凸起,社会反响强烈。
改革以后,会设定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对于改革前已经参加工作的,改革后才退休的这部分人,会给他过渡性的养老金,根据他们缴费长短,对比新老办法的待遇差,然后通过必要的一些养老金方式弥补这个待遇差,使得改革以后,在过渡期内退休,将来领取的养老金和过去相比,基本上可以确保待遇不下降。
再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年金制度,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也会增加退休人员的收入,因此,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会降低退休养老金。
『伍』 养老金并轨后,哪类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受影响最大
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单位缴纳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这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在制度上被终结。新规仅实现了制度上的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间的养老待遇差距还将存在较长一段时间。但新规保障了机关事业单位中“老人”“中人”养老待遇将不会降低,而“新人”养老待遇或将微降。
『陆』 养老金并轨对事业单位有什么影响
养老保险抄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袭度同步推进,也就意味着在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缴费的同时,应该会对这一群体的工资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养老金并轨后,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应该没有太大影响,‘铁饭碗’的吸引力也不会减弱。”,“老人老办法”,退休的还会按照原来的计费办法,在职的养老金应该会减少,但由于“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职业年金会补充一部分减少的养老金。在结合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为各级公务员进一步制定更明确的工资标准,严禁地方随意为公务员增发补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丧葬补助等福利标准不同,进一步拉大了待遇差距。“双轨制”也影响了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流动。
『柒』 养老金并轨后是否公务员会大量辞职
养老金并轨后是否公务员会有辞职出现,但不会大量辞职。
原因有主要有:
1.公务员岗位具有一定自身优势。尽管这些年,福利大不如前,但公务员仍可算旱涝保收的单位,相比较企业高压力、高工作量,受经济波动影响大,公务员工资算中等,工作也稳定,工作时间有保证,还是具有一些相对优势。
2.公务员对象自身情况影响,工作选择更趋于保守。公务员序列中可分为年轻考入者、军转干部等人员。刚入职的年轻公务员,思想比较简单,对岗位新鲜感,期待感就比较高,都会干几年不会立马辞职;在岗工作一定年限,有一定发展者,事业正是上升期,不会轻易放弃;如军转干部等人员年龄偏大,更图稳定,不愿意冒风险,因此也不会选择辞职。
3.公务员门槛过高,基层锻炼时间很长,机会成本比较高,辞职不划算。从工作上看,从年轻公务员进单位,服务期5年,再报考上级单位、借调其他单位,认识新同事,适应新环境,年龄都会偏大,前沿技术水平欠缺,市场化竞争力会降低,再跳槽机会成本会大幅增高。
『捌』 养老金并轨或涨公务员工资,并轨后公务员怎么办
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适合“当官”,也不是所有的领导干部都适合“当大官”,让每个公务员都匹配在最适合他的职位和工作上,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公务员自身的成长成才,对公权机关向社会提供最优化的公共服务,都是至关重要的。逐步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双轨制”,必将有助打破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机制,使公务员体系的分配标准和评价标准,回归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价值本位。
我国的养老制度主要是四大养老保险体系,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城镇企业职工、城镇居民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而合并统一的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并非关注度最高、被称为"最不公平"的机关事业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双轨。
新政的出台并不就是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7月就同步参加社会保险。因为《条例》并未明确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具体举措及其细致步骤。只能说通过立法形式,来确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参加社保这一方向性问题,但对加快推进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玖』 新政策之后,公务员的养老金会发生什么变化
公务员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并轨
养老金“并轨”主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
养老金“并轨”后,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且个人的缴费多少与缴费工资基数相关,但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确定,各地的规定却不相同。为了降低养老金“并轨”难度,保障改革顺利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同步进行了调整。
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方案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相差悬殊,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可拿到在职工资的80%至90%,而企业职工退休后只能领到在职工资的40%至60%。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起企业年金之后,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也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看齐。改革后,无论从体系上、模式上还是缴费公式上,两大板块的养老保险制度都将是一致的。
2016年公务员养老保险退休工资改革双轨制改革最新消息
根据人社部消息,养老金并轨方案改革工作,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退休双轨制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社会不公的现象,企业退休人员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差距较大,这在社会上引起诸多不满。如今,国家已下定决心促进养老金并轨。
养老金并轨已成为大势所趋,不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有职业年金作为补充,所以退休双轨制改革最新消息里各方推测,公务员退休后工资可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肯定不会太大。目前改革还有一大问题,机关事业单位不属于盈利性机构,需要机关事业单位承担的养老金尚不知如何筹措。可见养老金并轨并不容易,仍有很多难啃的骨头,希望配套改革政策尽快出台,以促进养老金并轨方案的顺利完成。
『拾』 养老金并轨后公务员提前退休好吗
现在退休没用,国家的方案是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享受原待遇。你现在退,以后拿的更少。